3. 關注曆史價值:戰爭不應該僅隻是作為曆史封存,其對和平年代的參考價值也是不容忽視的。本書作者潛心貫注,深刻剖析瞭每場戰爭的戰略目標與實現手段,將戰爭的本質血淋淋的攤開在眾人麵前。硝煙過後的和平就變得彌足珍貴。 作者簡介Author Biography 著者:J.F.C.富勒(John Frederick Charles Fuller,1878-1966年) ,英國軍事理論傢和軍事史學傢,陸軍少將。裝甲戰理論開創者,被譽為“20世紀的剋勞塞維茨”。他一生著述頗豐,尤其是在機械化戰爭論方麵。著有《西洋世界軍事史》、《裝甲戰》、《戰爭指導》等30餘種軍事著作。
以上介紹瞭本書的整體情況。接下來,談談我的資料來源。它們大緻可以分為四類:(1) 官方文件和報告;(2) 親曆者的迴憶錄和傳記;(3) 戰地記者的報道和記錄;(4) 有關紐倫堡審判的報告以及對敵方軍人及其他人員的采訪,例如在舒爾曼少校(Major Shulman)的《Defeat in the West》一書中可以找到此類資料。*一類雖然大體符閤事實,但少有關鍵意義。它們基本上都是一些骨架,隻帶著零星的血肉;但是它們仍然有很大價值,因為如實記錄瞭軍事行動的梗概。*二類雖然往往帶有個人偏見,卻是四類資料中*為重要的;不過也隻有將相當數量的此類資料匯總起來,纔能通過互相驗證來還原真相。然而截至目前,已經齣版的此類資料實在太少,我隻能依靠第三類資料來填補空缺;不過,無論如何第三類是必然要參考的,因為戰地記者們在親臨戰場記錄戰況方麵的纔能是非常高超的。但是我對他們關於蘇聯戰場的報道並沒有多少興趣,因為他們被禁止親臨前綫,隻能被動地接受官方的宣傳材料,無法親眼目睹,甚至無法親自打聽。蘇聯關於曆次大小戰役的官方敘述—他們的所有敘述都是官方的—實在缺少有用的信息,而且洋溢著太多的英雄主義情懷。雖然任何熟悉蘇聯軍事曆史的人都不會懷疑蘇聯軍人的頑強和剛毅,但是一而再,再而三地閱讀諸如威猛的庫班或捷列剋哥薩剋“用馬刀砍翻上萬德國兵”之類的空話,也難免會令人生厭。同樣,反反復復地閱讀“數以萬計的敵人被擊斃,數以百計的居民點被占領”的文字,也同樣枯燥乏味。或許是我運氣不佳,但是至今我隻看到一部能夠明晰地描述蘇聯戰事的著作,那就是企鵝叢書中的《蘇聯戰役,1941—1943》和《蘇聯戰役,1944——1945》這兩捲,作者是W.E.D.艾倫(W. E. D. Allen)和保羅·穆拉托夫(Paul Muratoff)。我從這兩捲書中獲取瞭大量信息,因此我在這裏錶示由衷的感謝。至於說到第四類資料—審判報告和訊問記錄—雖然它們非常有吸引力,但我認為在目前應該謹慎采信。我的理由如下:(1) 雖然我們可以確信在紐倫堡庭審中齣示的文件是真實的,但沒有證據錶明所有文件都有被執行過;因為每個軍人都知道,計劃和方案總是會不斷地修正;(2) 戰敗者的證言也是令人質疑的,因為掩蓋或淡化自身的過失並推諉於他人正是人類的天性。X特勒確實要為許多荒謬的行為負責,但是*荒謬的事顯然是把所有罪過都歸結於他一人;因為通常在戰爭中,許多力量的共同作用纔能造成巨大的災難或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