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菊花赏鉴与培育(精)
定价:99.00元
作者:段东泰,高全荣 撰文
出版社:农村读物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2-07-01
ISBN:978750483814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以精湛的摄影技巧展现了5类600余个千姿百态的菊花品种,包括少部分引进品种,并且阐述了菊花的历史和菊花特有的三绝——姿、韵、神,介绍了菊花培养、繁殖以及病虫害防治的方法,后附有菊花拍照常识。本书适用赏菊、种菊、爱菊和摄影的读者,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实用性和珍藏性。
目录
序
前言
一、菊花的历史与现状
(一)观赏菊的出现及发展
(二)百年沧桑话艺菊
二、菊花三绝——姿韵神
(一)姿色
(二)风韵
(三)精神
三、千姿百态的菊花
(一)菊花的分类
(二)品种菊观赏
(三)其他形式的菊花
(四)小菊
四、菊花的栽培与繁殖
(一)菊花生长的环境条件
(二)独本菊的栽培
(三)菊花的繁殖
(四)培养新品种
(五)菊花的短日照处理
附 怎样为菊花拍照
1、器材
2、时间
3、阴晴
4、用光
5、快门
6、光圈
7、俯仰
8、调焦
9、曝光
10、构图
参考文献
菊花品种名称笔画索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拿到《菊花赏鉴与培育(精)》这本书,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它那严谨的排版和清晰的图文对照。作为一名对园艺有浓厚兴趣的爱好者,我深知一本优秀的专业书籍,其结构清晰、内容翔实是多么重要。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的章节划分逻辑性很强,从最基础的菊花种类介绍,到不同环境下的栽培管理,再到病虫害防治和繁殖技术,几乎涵盖了菊花培育的方方面面。每当我遇到一个关于菊花的问题,都能在这本书中找到相对完整和系统的解答。尤其让我赞赏的是,书中对于各种专业术语的解释都非常到位,而且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描述,即使是没有多少园艺基础的读者,也能很快理解。更难能可贵的是,书中大量的插图和照片,都选取的非常恰当,不仅展示了菊花的形态特征,更直观地呈现了各种栽培操作的步骤和效果。比如,在介绍如何进行嫁接的时候,书中就提供了详细的步骤图,每一个剪口、每一个绑缚都清晰可见,这对于动手能力不强的我来说,无疑是巨大的帮助。
评分读《菊花赏鉴与培育(精)》的过程中,我最享受的部分就是它那“图文并茂”的赏析。我不是专业的画家,也不是专业的摄影师,但当我看着书中的那些高清图片,再结合作者的文字描述,我感觉自己仿佛也拥有了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书里对菊花“花型”、“花色”、“花瓣的排列”等都进行了非常细致的描述,而且还会用一些生动形象的比喻来形容,比如形容某种菊花的花瓣像“丝绒一般”,或者形容某种花色像“晨曦初露”。这些描述,极大地激发了我的想象力,让我对菊花的美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我发现,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美”,其实是被作者赋予了更多内涵和解读。这本书不仅仅是展示菊花的“形”,更是挖掘菊花的“神”。它引导我去思考,为什么这朵菊花如此美丽?它传递了什么样的情感?它背后又有什么样的故事?这种由“形”到“神”的升华,让我对菊花的欣赏,不再停留于表面,而是上升到了艺术和哲学的层面。
评分说实话,在读《菊花赏鉴与培育(精)》之前,我对菊花的了解仅限于“秋天开的花”,或者是一些俗气的药用价值。但这本书,通过它详尽而富有诗意的文字,彻底打开了我对菊花艺术欣赏的大门。它不仅仅是在“介绍”菊花,更是在“讲述”菊花。从菊花的历史渊源,到历代文人墨客对菊花的赞美,再到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下菊花的象征意义,这本书都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述。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菊花的审美意境”那一章节,作者用非常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不同花型、不同花色的菊花所能引发的情感共鸣,比如“傲霜独立的姿态”、“淡雅宁静的韵味”、“雍容华贵的风采”。这些描述,让我不再只是把菊花当成一种观赏植物,而是上升到了精神层面的品味。书里对一些名贵菊花品种的赏析,更是让我惊叹不已,它不仅仅列举了花色、花型,更深入挖掘了这些菊花背后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故事,仿佛每一朵花的背后,都有一个值得细细品味的故事。读完这一部分,我再去看家里的那些菊花,感觉它们不再是沉默的花朵,而是有了生命、有了灵魂,它们在静静地诉说着自己的美丽和价值。
评分这本书的价值,我觉得不仅仅体现在它教授了我多少养殖技巧,更重要的是,它改变了我对待花草的态度。在读《菊花赏鉴与培育(精)》之前,我养花更多的是一种“消遣”,一种“爱好”。但读了这本书之后,我发现,我对菊花,甚至是对所有植物,都产生了一种“敬畏”之情。书中对菊花生命力、适应性以及它们在自然界中扮演的角色,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我了解到,原来菊花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能够发展出如此多样的形态和顽强的生命力,这本身就是一种奇迹。书里还提到了很多关于菊花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比如为昆虫提供食物和栖息地,帮助净化空气等等。这些知识,让我意识到,我们不仅仅是在“拥有”这些花朵,更是在与它们共同生活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这种“尊重生命”的态度,让我更加珍惜每一次与花的互动,更加细心地去呵护它们,仿佛它们不仅仅是植物,更是我的伙伴,是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评分我一直以为,菊花的培育无非就是施肥、浇水、修剪,再搭个架子防止它倒伏,然而,《菊花赏鉴与培育(精)》彻底刷新了我的认知。这本书在“培育”这个环节上,简直是“精益求精”到了极致。它没有上来就给你讲一堆深奥的术语,而是循序渐进,从最基础的土壤选择,到不同生长阶段的养分需求,再到光照、水分、温度的精准把控,每一个细节都讲得头头是道。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修剪”的部分,书里详细讲解了不同时期、不同目的的修剪方法,比如“摘心”、“抹芽”、“疏蕾”等等,而且每一项都有配图,清晰地展示了操作的要领和效果。我以前修剪菊花,总是凭着感觉来,有时候剪得太多,有时候剪得太少,植物长出来的形态总是不尽如人意。但看了这本书,我才明白,原来修剪不仅仅是为了控制株型,更是为了促进开花、优化花朵的品质。书中还特别提到了关于“促花”和“保花”的一些独家秘籍,虽然我还没完全实践,但光是看文字描述,就感觉豁然开朗,仿佛掌握了培育出“国色天香”菊花的钥匙。这本书真正做到了“授人以渔”,它教会的不仅仅是“怎么做”,更是“为什么这么做”,让你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也能理解背后的科学原理。
评分拿到《菊花赏鉴与培育(精)》的时候,我其实对“精”这个字没有太深的体会,以为就是装帧比较好,内容比较全。但随着阅读的深入,我才明白,这个“精”字,体现在了这本书的每一个细节之处。比如,在关于“菊花的栽培环境”的介绍中,书中不仅仅提到了光照、温度、湿度这些大方向,甚至连土壤的pH值、透气性、保水性等细微之处都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并且给出了具体的建议。我以前种花,总是觉得只要有土有水就行,但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原来土壤的“质地”和“营养”对菊花的生长有着如此大的影响。书中还提到了不同菊花品种对环境的差异化需求,有些喜欢温暖湿润,有些则耐寒耐旱,这些细致入微的差别,正是这本书“精”的体现。我还注意到,书中在介绍一些比较复杂的栽培技术时,会引用一些国外的先进经验,并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这种“博采众长”的态度,让这本书的内容更加丰富和具有参考价值。
评分这本书,我算是真正意义上“捧在手里,看在心里”了。拿到《菊花赏鉴与培育(精)》的时候,就觉得这名字透着一股子沉甸甸的学问和对菊花的敬意。书的装帧,说实话,很精美,那种硬壳封面的质感,再加上烫金的书名,一翻开,扑面而来的就是一种厚重感,仿佛不是在翻阅一本简单的养花指南,而是在探索一个古老而迷人的艺术世界。我本身也不是什么资深的花艺大师,就是平时闲来无事,喜欢摆弄点花草,让生活多一点绿意和色彩。之前也看过不少关于花卉的书,但很多都流于表面,要么就是过于专业,看得人云里雾里,要么就是泛泛而谈,没什么实际的指导意义。可这本书不一样,它从一开始就抓住了我的眼球。那详尽的文字描述,搭配那些高清、细腻的图片,我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一片盛开的菊花海洋。书里对各种菊花品种的介绍,简直是“琳琅满目”,从我们熟知的“黄山贡菊”到那些名字听起来就很别致的“墨菊”、“乒乓菊”,每一种都配有详细的图鉴,让你一眼就能分辨出它们的形态特征、花色花型,甚至连它们各自的“性格”和“脾气”都好像能从文字中感受出来。这不仅仅是简单的识别,更是一种对菊花美学的深度解读,让我第一次意识到,原来我们看到的每一朵菊花,背后都蕴藏着如此丰富的故事和独特的韵味。
评分总而言之,《菊花赏鉴与培育(精)》这本书,就像一位技艺精湛的园艺大师,又像一位博学多才的文化学者,更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良师益友,将他毕生对菊花的理解与热爱,毫无保留地倾注其中。它不仅仅是一本指导我如何种出漂亮菊花的书,更是一本让我学会如何去“赏”菊花,“品”菊花,“懂”菊花的书。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是一种全方位的提升。在技能上,我学会了如何更加科学、有效地培育菊花,让我的小花园焕然一新;在审美上,我开始能够从更深层次去理解菊花的美,欣赏它们独特的韵味;在文化上,我了解了菊花背后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在精神上,我学会了如何以更加敬畏和尊重生命的态度去对待自然。我真的很难想象,一本关于菊花的书,能够给我带来如此丰富和深刻的体验。如果说,以前我只是将菊花视为一种点缀,那么现在,它已经成为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这本书,正是开启我这段菊花奇妙之旅的“启明星”。
评分这本书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并非一本枯燥的技术手册,而是充满了人文关怀和生活情趣。在《菊花赏鉴与培育(精)》的扉页,我看到了作者写的一段引言,寥寥数语,却道出了他对菊花的深厚情感,以及希望将这份美好分享给更多人的愿望。这种真挚的情感贯穿了整本书,让我在阅读过程中,始终感受到一股温暖的力量。书里不仅仅是讲授养殖技术,还穿插了许多关于菊花的诗词、典故、以及一些关于菊花的趣味小知识。比如,我从中学到了很多关于菊花的雅称,什么“女节”、“秋花”、“延龄草”,听起来就充满了古韵。书中还介绍了一些与菊花相关的传统习俗,比如重阳节登高赏菊的由来,以及一些民间流传的关于菊花的传说故事。这些内容,让我在学习菊花知识的同时,也仿佛穿越了时空,与古人一同感受着菊花的魅力。我感觉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本“生活美学指南”,它教会我如何欣赏生活中的美,如何在细微之处发现乐趣,如何将自己的生活空间点缀得更加诗意和雅致。
评分我一直觉得,要真正掌握一项技能,光看文字是不够的,动手实践,并且有专业的指导至关重要。而《菊花赏鉴与培育(精)》这本书,恰恰在这一点上做得非常到位。它不仅仅是纸上谈兵,而是为我提供了一整套“实操指南”。在“病虫害防治”那一章,我被书中对于各种常见病虫害的详细描述所震惊。它不仅仅列出了病虫害的名称,更重要的是,它深入分析了这些病虫害的发生原因、传播途径,以及最关键的——如何去预防和治理。书中列举了许多不同的防治方法,从物理防治到生物防治,再到化学防治,并且会详细说明每种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绿色防控”的理念,书中鼓励尽量采用对环境友好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这让我觉得非常贴心和负责。还有关于“繁殖技术”的部分,书里详细介绍了扦插、分株、嫁接等多种繁殖方式,并且会根据不同的菊花品种,推荐最适合的繁殖方法。这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教我养花,更是教我如何“繁衍”菊花,如何将这份美丽延续下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