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景德镇文化研究 辑
定价:44.80元
作者:魏望来
出版社:中国文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4-01
ISBN:978750349079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无
内容提要
景德镇有着两千年的治陶史、一千年的官窑史、六百年年的御窑史,并孕育了浮梁茶文化、乐平古戏台文化等丰富多彩的文化形态,被后人称作“千年古镇、中国名城、世界瓷都”。魏望来主编的《景德镇文化研究(**辑)》收录了30余篇文章,分为学界视野、陶瓷史话、御窑寻踪、文史钩沉、人物春秋、古镇遗韵、耕读人家等部分,以陶瓷文化为重点,挖掘景德镇区域内方方面面的历史文化,考据有源、调查到位、论证有据,追求“原真性,原生态,原文化” ,实现“越是本土化的文化越具有国际性”的目标,为保护和传承悠久历史文化,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服务。
目录
无
作者介绍
无
文摘
无
序言
无
这本关于景德镇的著作,让我对这座城市作为“世界瓷都”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底蕴有了全新的认识。作者并没有局限于单纯的陶瓷工艺介绍,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层面。书中关于景德镇陶瓷产业如何与当地的地理环境、资源禀赋相结合,形成独特的生产模式,读来引人入胜。例如,关于瓷石矿的开采和利用,以及其对景德镇瓷土配方的决定性影响,让我了解到地理因素对一项伟大产业形成的根基性作用。同时,作者也探讨了陶瓷贸易在景德镇历史上扮演的重要角色,从海上丝绸之路的辉煌,到近代外国传教士、商人的涌入,都深刻地影响了景德镇陶瓷的发展轨迹。书中对官窑与民窑的对比分析也颇具启发性,官窑的严谨规范与民窑的自由创新,共同塑造了景德镇陶瓷的多元化面貌。读到这部分时,我仿佛看到了不同时代、不同阶层人们的生活图景,瓷器不再仅仅是物品,更是社会变迁和文化交流的载体。总而言之,这本书提供了一个多维度、深层次的视角来理解景德镇。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最大感受是,景德镇的魅力远不止于那些陈列在博物馆里的珍贵瓷器,它更是一种渗透到城市肌理和市民生活中的文化力量。作者在书中花费了不少篇幅来描写景德镇的民俗风情,比如与陶瓷相关的祭祀活动、节庆习俗,甚至是一些民间传说和歌谣。这些细节的描绘,让我看到了陶瓷文化是如何深深地融入景德镇人的日常生活的,它不是一种高高在上的艺术,而是与人们的喜怒哀乐、生老病死紧密相连的。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关于当代景德镇陶瓷艺术家的访谈和介绍,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对传统技艺的传承,让我看到了景德镇陶瓷文化充满活力的一面。我尤其被一位年轻艺术家的故事所打动,他如何在继承祖辈技艺的同时,融入现代设计理念,创作出既有传统韵味又不失时代感的作品。这让我意识到,景德镇的文化并非停滞不前,而是在不断地发展和演变,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这本书让我对景德镇的理解,从单一的“瓷器之城”,上升到了一个更丰富、更立体的文化载体。
评分通读此书,我最大的体会是,景德镇作为“世界瓷都”的地位并非偶然,而是历史、地理、技术、人文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作者在梳理景德镇陶瓷发展史的过程中,展现出了宏大的历史视野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书中关于景德镇瓷业兴衰与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变迁之间相互影响的论述,令人印象深刻。例如,书中对元末明初海禁政策对景德镇瓷器外销影响的分析,让我看到了政策对产业发展的深远影响。同时,作者也毫不避讳地探讨了景德镇陶瓷在不同历史时期所面临的挑战和危机,比如近代以来西方陶瓷工业的崛起,以及景德镇自身发展中遇到的瓶颈。然而,最让我感动的是,无论面临多大的困难,景德镇的陶瓷工匠们总能凭借其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卓越的创造力,一次次地克服挑战,重塑辉煌。书中对一些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深入剖析,让我对景德镇的百年沧桑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本书不愧是一部关于景德镇文化研究的力作,它为我打开了一扇认识这座城市及其辉煌历史的大门。
评分这本书的阅读体验非常独特,它更像是一次穿越时空的对话。作者的叙事方式非常灵活,时而引经据典,引用古籍中对景德镇陶瓷的记载,时而又用现代考古发现来佐证和补充。尤其是在探讨景德镇陶瓷的艺术风格演变时,作者的分析鞭辟入里,让我对不同朝代的瓷器造型、纹饰、釉色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一些代表性瓷器作品的赏析,作者不仅描述了它们的物质特征,更深入挖掘了其背后的文化含义和时代精神。例如,关于明代青花瓷上龙纹的演变,从早期的雄浑有力到后期的矫健秀丽,折射出不同时期帝王权威的象征意义。书中还涉及到许多关于陶瓷鉴定的知识,虽然我不是专业人士,但通过作者的讲解,也能粗略地体会到鉴赏一件瓷器的门道。这种将历史文献、考古证据、艺术评论融为一体的写作手法,让这本书读起来既有学术的严谨性,又不失趣味性和可读性,仿佛置身于一个大型的学术研讨会,聆听各位专家的精彩解读。
评分这本书我读了一半,就被里面对景德镇陶瓷制作工艺的细致描绘所深深吸引。作者仿佛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匠人,用生动的语言将泥土如何蜕变成一件件精美瓷器的过程娓娓道来。从选矿、练泥,到拉坯、修坯,再到上釉、烧制,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技术性的挑战和艺术性的创造。我尤其对“釉下彩”和“釉上彩”的技法差异印象深刻,作者不仅解释了它们在烧制温度、颜料成分上的区别,还通过具体的例子,比如那些绘有龙凤纹饰的明清瓷器,来阐释不同彩绘技法所呈现出的独特美感。读到烧制部分时,我仿佛能闻到窑炉里传来的硫磺味,感受到火焰在窑洞中跳跃的热度,那种对火候的精准把控,对成品率至关重要的环节,让我对古代工匠的智慧和毅力充满了敬意。书里还穿插了一些关于不同时期景德镇陶瓷风格演变的介绍,从元代的青花瓷到明清的五彩瓷,再到民国时期的创新,让我对景德镇在中国陶瓷史上的地位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本书不只是关于技术,更是关于历史、关于文化、关于无数匠人世代传承的匠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