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非物质文化遗产(套装上下册)
定价:260.00元
作者:周连科,佟昭,宋晓冬
出版社:辽宁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10-01
ISBN:9787205080945
字数:
页码:50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套装上下册)》选取辽宁159项具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详细介绍各项目的历史渊源、地理区域、内容特色、表现形态、传承脉络、文化内涵等,多视角地诠释辽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状态和个性特征,图文并重,知趣俱佳,堪当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一次深入有序的整合和展示。
目录
总序
上册
民间文学(10项)
古渔雁民间故事
喀左东蒙民间故事
谭振山民间故事
北票民间故事
满族民间故事
锡伯族民间故事
医巫阊山民间文学
沈阳新民民间故事
沈阳民间传统灯谜
辽阳王尔烈民间传说
传统音乐(14项)
辽宁鼓乐
辽阳鼓乐
千山寺庙音乐
复州双管乐
建平十王会
丹东鼓乐
复州鼓乐
岫岩民间鼓乐
白清寨传统唢呐
阜新东蒙短调民歌
海洋号子(长海号子)
岫岩单鼓
金州古琴音乐
蒙古勒津马头琴音乐
传统舞蹈(17项)
抚顺地秧歌
本溪全堡寸跷秧歌
锡伯族灯官秧歌
铁岭伞灯秧歌
辽阳地会
海城高跷
辽西高跷
盖州高跷
上口子高跷
丹东上打家什高跷
凌源高跷秧歌
朝鲜族农乐舞(乞粒舞)
朝鲜族农乐舞(铁岭朝鲜族面具舞)
金州龙舞
张氏皇苑龙舞龙技艺
辽西太平鼓
金州狮舞
传统戏剧(14项)
曲艺(15项)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10项)
下册
传统美术(32项)
传统技艺(25项)
传统医药(4项)
民俗(18项)
后记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总序
上册
民间文学(10项)
古渔雁民间故事
喀左东蒙民间故事
谭振山民间故事
北票民间故事
满族民间故事
锡伯族民间故事
医巫阊山民间文学
沈阳新民民间故事
沈阳民间传统灯谜
辽阳王尔烈民间传说
传统音乐(14项)
辽宁鼓乐
辽阳鼓乐
千山寺庙音乐
复州双管乐
建平十王会
丹东鼓乐
复州鼓乐
岫岩民间鼓乐
白清寨传统唢呐
阜新东蒙短调民歌
海洋号子(长海号子)
岫岩单鼓
金州古琴音乐
蒙古勒津马头琴音乐
传统舞蹈(17项)
抚顺地秧歌
本溪全堡寸跷秧歌
锡伯族灯官秧歌
铁岭伞灯秧歌
辽阳地会
海城高跷
辽西高跷
盖州高跷
上口子高跷
丹东上打家什高跷
凌源高跷秧歌
朝鲜族农乐舞(乞粒舞)
朝鲜族农乐舞(铁岭朝鲜族面具舞)
金州龙舞
张氏皇苑龙舞龙技艺
辽西太平鼓
金州狮舞
传统戏剧(14项)
曲艺(15项)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10项)
下册
传统美术(32项)
传统技艺(25项)
传统医药(4项)
民俗(18项)
后记
这次偶然的机会,我读到了一本让我沉浸其中、久久不能自拔的书。它没有宏大的叙事,也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却以一种极其细腻、温柔的方式,描绘了那些隐藏在寻常巷陌、田间地头、市井生活中的,属于我们民族的独特风韵。书中的文字如同涓涓细流,缓缓地流淌过我的心田,激起层层涟漪。它让我重新审视了那些曾经被忽略的角落,那些看似平凡的技艺和习俗,原来都承载着如此厚重的历史和文化积淀。我看到了老艺人手中灵巧的指尖,如何在日复一日的劳作中,将一团泥巴塑造成栩栩如生的生命,又如何在一次次精心的打磨中,将一块璞玉雕琢成温润如玉的精品。我听到了古老歌谣在黄昏的村庄上空回荡,那质朴的旋律,诉说着一代代人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我品尝到了那些代代相传的美味,每一口都充满了浓浓的乡愁和温暖的记忆。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我们身边的许多东西,都并非偶然,而是经过漫长岁月的沉淀和无数双手的打磨,才形成了如今的模样。它让我更加珍惜那些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化符号,也激发了我去探索、去传承的愿望。
评分我最近读完一本令我大开眼界的作品,它不像那些动辄引经据典、洋洋洒洒的学术巨著,反而以一种更接地气、更贴近生活的方式,将那些往往容易被忽视的文化瑰宝展现在我眼前。书中描绘的不仅仅是简单的技艺展示,更是那些在时光长河中逐渐形成的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我仿佛能看到那些在古老作坊里辛勤耕耘的匠人,他们手中的工具,承载着几代人的智慧;他们额头的汗水,浸润着对技艺的执着。书中那些关于民间节庆的描写,更是让我感受到了浓浓的人情味和乡土气息。当读到正月里村庄里热闹的集市,孩子们手中摇着彩色的糖葫芦,大人们围着炉火谈笑风生,那种朴素而又充满活力的画面,瞬间把我带回了童年。更让我惊喜的是,作者在描绘这些具体事物的同时,还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其背后的文化意义和价值,让我不仅看到了“是什么”,更理解了“为什么”。这种将微观的个体经验与宏观的文化脉络巧妙结合的写法,非常吸引我。它让我明白,真正的文化,就根植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需要我们用心去发现,用爱去传承。
评分这次的阅读体验,可以说是相当惊喜。我一直觉得,真正能够触动人心的,往往不是那些华丽的辞藻,而是那些质朴而真诚的表达。而这本书,恰恰做到了这一点。它以一种极其朴实无华的语言,向我展现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一个个充满生命力的场景。我看到了那些在时光中默默坚守的老人,他们身上所散发出的那种淡然和智慧,让我敬佩不已。我看到了那些充满活力的年轻人,他们对于传统技艺的热爱和创新,让我看到了未来的希望。书中对于一些传统民俗的描写,更是让我仿佛身临其境。我能感受到锣鼓声在耳边回响,能闻到食物的香气在鼻尖萦绕,能看到人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作者在叙述这些具体事物的同时,还巧妙地融入了自己对这些文化现象的思考和感悟,使得整本书不仅仅是知识的堆砌,更充满了人文的关怀和情感的温度。这本书让我重新认识到,我们民族的文化,是多么的丰富多彩,多么的博大精深。
评分我一直对那些根植于土地、流传于民间的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而这本书,正好满足了我的这份好奇。它没有采用那种高高在上的学术腔调,而是以一种平易近人的姿态,带领我走进了那些鲜为人知的文化领域。书中的每一页,都仿佛是一扇窗户,让我得以窥见那些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的珍宝。我看到了那些被岁月打磨过的痕迹,那些传承了几百年的技艺,在现代社会依然焕发着勃勃生机。我读到那些关于民间传说和故事,它们不仅仅是引人入胜的叙述,更是承载着民族的智慧和价值观。更让我感动的是,作者在描绘这些文化现象时,所流露出的那种深厚的感情和敬意。他不仅仅是在记录,更是在热爱,在传承。这本书让我深刻地体会到,那些看似微小的民间文化,才是支撑我们民族精神的根基。它让我更加坚定了要保护和传承这些宝贵文化遗产的信念。
评分我不得不说,这本书的视角着实独特。它没有选择去描绘那些轰轰烈烈的大事件,也没有去刻画那些叱咤风云的风云人物,而是把目光聚焦在那些看似微不足道、却又至关重要的生活细节之上。我读到那些关于传统手工技艺的描述,就好像亲身站在老匠人的身旁,看着他们如何用最原始的材料,最朴素的工具,创造出令人惊叹的艺术品。我能想象到,一针一线,如何编织出华丽的图案;一锤一凿,如何雕刻出精美的造型。这些技艺,不仅仅是单纯的制作过程,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一种匠人精神的体现。书中对于一些传统节日的描绘,也让我印象深刻。不再是简单的节日习俗罗列,而是深入到节日背后的人文关怀和社会情感,那种邻里之间的互助,那种家庭的团圆,那种对自然的敬畏,都通过生动的文字呈现在我眼前,让我感受到了久违的温暖和感动。这本书让我意识到,伟大的文化,往往就蕴藏在这些平凡的日常之中,需要我们静下心来,去体会,去感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