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所未见:书中所有图片,都是人类肉眼无法直接看见的;
想所未想:从小、近,到大、远间的距离,本书已经为你丈量;
尽善尽美:铜版纸全彩印刷、装帧精美,原版1:1引进,所有细节一一展现;
叹为观止:全高清大图,把飞米到光年的距离呈现在你眼前,小到粒子,植物花粉,昆虫的复眼,蜗牛的牙齿,大到火星上的“脸”,猎户座星云,车轮星系,无所不包。
《从粒子到宇宙:肉眼看不见的极美世界》是一本关于我们所生存的物质世界的科学普及读物,《从粒子到宇宙:肉眼看不见的极美世界》以从小到大的方式认识这个世界,表现了对地球和宇宙中美丽与神奇之处的赞美。根据物体的大小和与我们之间距离的远近,采用显微镜、放大镜、X光、望远镜、卫星和电磁波等逐一探索了这些生命与自然片段,其中包括原子、植物花粉、昆虫、城市地形俯瞰图、太阳系天体、银河系以及其他多个星系团等,用近400幅精美图片展示了我们平常用肉眼看不到的极美世界。
[澳]大卫·马林,是一位杰出的澳大利亚天文学家和摄影师。由他拍摄的天文物体彩色图像极其壮观,给大众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1986年,他发现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螺旋星系——马林1,截止2015年2月,这个星系是人类发现的星系。
[英]凯瑟琳·鲁库克斯,是一位著名的科学读物自由创作人。她在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获得科学传播硕士学位,以及剑桥大学第四纪古生态学博士学位,曾为英国广播公司科学板块调查撰写稿件。凯瑟琳作为本书的编辑,为本书拟定了图片标题和术语表。
4?前言
8?序
370 术语表
380 索引
384 致谢
表面之下
12?表面之下
15?气泡室轨迹
15?金原子
16?乙酰双氧铀
17?硅晶体
18?DNA
18?DNA的X射线衍射图谱
20?乙肝病毒粒子
21?骨骼肌
22?艾滋病病毒粒子
23?流感病毒粒子
24?嗜热细菌
25?豌豆叶片叶绿体
27?受孕过程中的精子
27?大肠杆菌
28?肝细胞
28?人眼晶状体
30?感染艾滋病的细胞
30?颗石藻
32?二氧化碳晶体
32?瑞典常春藤花粉
35?雪花晶体
35?原生质体
36?硅藻骨架
36?硅藻
39?蓼属植物花粉
39?朊病毒
40?圣诞玫瑰叶
41?蜗牛牙齿
42?血栓
43?人类头发
45?炭疽杆菌
45?针叶树
46?牙本质
47?蜘蛛外骨骼
48?玫瑰花瓣
48?啤酒酵母
50?黑色素瘤
51?染色体
53?树叶上的“石细胞”
53?人类精子
54?舌头表面
55?今生颗石藻
56?胶原纤维
57?囊胚
58?放射虫类骨架
59?水壶水垢
60?有孔虫
60?蝴蝶翅膀
62?太阳虫目变形虫
63?甲虫外骨骼
64?尘螨
65?蛋壳
66?小肠
67?蜜蜂的眼睛
68?松炭
68?毛囊
70?钟形虫
70?鹅毛
72?橄榄叶鳞屑
73?岩藻生殖窠
74?骨组织
74?根毛
76?叶毛
76?桃花心木
78?蒲公英种子
79?皮肤
80?角闪石
80?酒石酸晶体
82?维生素C
82?陨石
85?鲨鱼鳞片
85?眼睛虹膜
86?雪花晶体
87?睫毛
88?输卵管中的卵子
88?壁虎脚掌
90?血管
91?鬣蜥蜴皮肤
92?轮虫群落
93?家蝇
94?色素细胞
96?水螅
96?滨草
98?团藻菌落
视野之外
103?蜘蛛丝
104?指纹
105?火星陨石
106?鲕状石灰岩
107?人类小脑
108?鱼鳞
108?蚊子叮咬
110?叶脉
111?康沃尔花岗岩
112?叶片骨架
112?蜻蜓眼
114?蜂巢
115?水螅水母
116?三叶草种子
117?捕蝇草
118?蛾的翅
118?蛙的卵
120?蒲公英种子头部
121?人的胚胎
123?捕蝇草
125?海蝴蝶
125?松质骨
127?内耳
127?凤梨科植物种子
129?鳟鱼幼仔
129?心瓣膜
130?牛奶滴落小皇冠
130?颈动脉
132?深海龙虾幼虫
133?虹鳟鱼卵
135?蜘蛛和蛛网
135?静脉曲张的血管
136?袋鼠藤
137?指尖
138?小肠
138?人的肾脏
140?欧鼹鼠
141?锥螺
142?麝香锦葵
143?鮟鱇鱼
144?手掌
144?融化的冰块
146?腰椎
147?3个月的胎儿
148?大脑扫描图像
149?肺动脉
150?栗色鹑螺壳
150?20周的双胞胎胎儿
152?腹部动脉
153?船艄壳
154?支气管造影片
154?头部血管
地球
158?太平洋岛礁
159?伊朗曼河
160?澳大利亚乌卢鲁(艾尔斯岩)
161?智利山谷冰川
162?法国巴黎
163?美国纽约
164?西伯利亚布拉斯科夫水库
164?意大利维苏威火山
167?美国科罗拉多河三角洲
167?印度孟买
168?墨西哥蒙特雷
169?荷兰的围垦地
170?阿根廷巴拉纳河三角洲
171?沙特阿拉伯的沙漠灌溉
172?毛里塔尼亚的理查特结构
173?俄罗斯勒拿河三角洲
174?塞纳加尔河
175?南极洲格雷厄姆地
177?南极洲旁的冰山
177?珠穆朗玛峰
178?莫桑比克洪水
179?马达加斯加贝齐布卡河
180?阿拉伯半岛的埃尔凯丹平原
181?日本东京湾
183?埃及-以色列边境
183?英国伦敦及其周边
184?魁北克陨石撞击坑
185?巴布亚新几内亚拉包尔火山
186?台风敖德萨
187?飓风邦妮
188?非洲中部的雨林
188?中国黄河
191?西伯利亚戈拉孔德坑
191?埃及苏伊士运河
192?恒河三角洲
193?夏威夷的库雷环礁岛
194?正在减少的巴西雨林
195?美国密西西比三角洲
196?阿联酋沙漠
197?瑞士和意大利的阿尔卑斯山脉
198?加利福尼亚圣安德烈亚斯断层
199?亚德里亚海中的水华
200?危地马拉市
201?苏丹的灌溉农田
202?中国长江
203?中国吐鲁番盆地
204?坦桑尼亚乞力马扎罗山
205?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和博斯普鲁斯海峡
206?亚马孙河和内格罗河的交汇处
206?埃及尼罗河三角洲
208?澳大利亚大堡礁
209?美国东部大峡谷和鲍威尔湖
210?加拿大拉布拉多海岸
210?南极洲的冰山崩解
212?加勒比海冯卡门漩涡
213?澳大利亚艾尔湖
215?层积云
215?瑞典南部
216?太平洋上空的云和火山烟
216?阿根廷上空的暴风云
218?佛罗伦萨飓风
219?美国佛罗里达半岛
220?美国科德角和长岛
221?非洲之角
223?北美洲暴风雪
223?南极洲
224?日落时的大气层
224?南极光
226?月落
227?太空实验室的日出
飞向太阳系
231?阿波罗13号拍摄的地球
231?展现欧洲和非洲的地球
232?阿波罗17号拍摄的地球
233?展现东南亚和大洋洲的地球
234?阿波罗15号拍摄的南美洲
234?地球升起
我一直认为,真正的科普书籍,应该是能够点燃读者心中好奇之火的。而《从粒子到宇宙:肉眼看不见的极美世界》无疑做到了这一点。它没有强迫你去记住那些枯燥的公式,也没有让你去背诵那些晦涩的定义。相反,它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引领你走进一个充满惊喜的世界。从微观粒子的奇妙行为,到宇宙的宏伟图景,每一个章节都充满了令人惊叹的发现。我尤其喜欢书中对宇宙演化过程的描绘,那种从混沌到有序,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本身就极具戏剧性。作者的文字充满画面感,仿佛我能够亲眼看到恒星的诞生,能够感受到星系的碰撞。对于那些关于宇宙起源和命运的终极问题,书中的探讨也让我受益匪浅,虽然没有给出绝对的答案,但那种探索未知、追寻真理的精神,却深深地感染了我。这本书让我明白,科学并非冰冷的理论,而是人类对世界最深沉的爱与好奇心的结晶。
评分这本《从粒子到宇宙:肉眼看不见的极美世界》给我带来的惊喜,绝对超出了我的预期。我一直认为科普书籍的风格要么过于枯燥,要么就为了迎合大众而牺牲了科学的严谨性,这本书却巧妙地找到了一个完美的平衡点。作者的语言功底非常深厚,将那些复杂的科学概念,用一种诗意而又不失精确的方式娓娓道来。读到关于量子纠缠的部分,我感觉自己的思维都被拓宽了,原来粒子之间竟然可以存在如此奇妙的联系,这简直颠覆了我对“实在”的认知。而当视角转向宇宙,书中的描写更是令人震撼。从大爆炸的奇点,到恒星的诞生与灭亡,再到星系的壮丽图景,每一个章节都让我惊叹于宇宙的宏伟与神秘。书中对宇宙学最新研究成果的介绍,也让我看到了科学前沿的魅力。作者并没有简单地罗列事实,而是通过清晰的逻辑和引人入胜的叙述,带领读者一步步走进科学的殿堂。这本书让我重新燃起了对学习科学的热情,也让我明白,原来科学的世界,也可以如此充满美感和想象力。
评分作为一名对天文和航天领域稍有涉猎的读者,我一直都在寻找一本能够将基础物理和宇宙学深度融合,并且以一种轻松易懂的方式呈现出来的书籍。这本书,绝对是我的“宝藏”。它没有过于冗长的历史回顾,也没有陷入哲学式的思辨,而是直接切入主题,从构成物质最基本单元的粒子讲起,然后层层递进,最终带领读者触摸到宇宙的边界。我尤其欣赏作者对于物理学基本定律的阐述,比如能量守恒、动量守恒等,这些定律在微观粒子层面是如何体现的,在宏观宇宙中又扮演着怎样的角色,书中的讲解都非常清晰到位。而对于宇宙大爆炸、星系形成、黑洞的奇点等概念,作者也给出了基于最新科学研究的解释,并且能够将这些复杂的理论用通俗的语言表达出来,这实属不易。读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仿佛拥有了一双“超能力”,能够看穿物质的构成,能够理解宇宙的运行。这不仅仅是知识的获取,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启迪,让我对科学的敬畏之心更添一分。
评分这本书简直太棒了!我一直对宇宙充满好奇,但又觉得那些高深的理论望而却步。这本书的出现,完全颠覆了我的认知。它以一种非常亲切、生动的方式,将那些微观到肉眼看不见的粒子,宏观到浩瀚的宇宙,串联了起来。读的时候,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奇妙的旅程,从夸克、电子这些基本粒子开始,一点点构建起原子、分子,再到恒星、星系,甚至整个宇宙的演化。书中的插图更是点睛之笔,那些精美的插画,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让我更容易理解那些复杂的物理过程。我尤其喜欢它对黑洞、暗物质、暗能量这些神秘现象的讲解,既有科学的严谨,又不失引人入胜的故事性。读完这本书,我对宇宙的敬畏之心油然而生,也对科学探索的魅力有了更深的体会。这不仅仅是一本科普书,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我重新审视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以及人类在其中的渺小与伟大。强烈推荐给所有对宇宙、对科学感兴趣的朋友们,相信你也会和我一样,沉醉于这个肉眼看不见的极美世界。
评分老实说,我最初是被书名吸引的。“肉眼看不见的极美世界”,光是这句话就充满了魔力。而这本书,完全没有辜负我的期待。它就像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微观与宏观奇妙世界的大门。从组成万物的基本粒子,到构成宇宙的宏大结构,作者以一种非常连贯且引人入胜的方式,将它们一一呈现。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不同尺度下物理规律的对比讲解,比如在量子世界里,粒子的行为方式与我们日常经验完全不同,而一旦进入宏观宇宙,万有引力又成为主宰。这种跨越尺度的观察,让我对宇宙的理解更加立体和深刻。书中的一些譬喻和类比,也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让那些晦涩难懂的理论变得易于理解。例如,作者将黑洞比作宇宙中的“吞噬者”,将宇宙的膨胀比作一个正在被吹大的气球,这些形象的比喻,极大地降低了阅读门槛。这本书不仅增长了我的知识,更激发了我对科学的好奇心,让我开始主动去了解更多关于宇宙和物理学的知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