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布书衣
定价:28.00元
作者: 苏真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4-01
ISBN:9787535439406
字数:
页码:153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24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为你的书加件衣裳,
让它可以时髦、可爱、华丽、天真……
你问我在看什么书?偏不告诉你……
本创意+实用的手作书。
用手边的碎布或自己喜欢的花布做布书衣,不但环保,还能享受创作的快乐。
每一个创作都是有灵魂的,以每篇心灵短文,与读者分享其中的喜怒哀乐。
孩子的课本有了与众不同的“保护衣”。
图片精美,步骤详尽,每个人都可以动手DIY。
内容提要
有了布书衣,再也不怕弄环课本了。
天天都穿新衣裳,我秀我的布书衣。
灵感源于自我,创作随心所欲。
阅读是一种甜蜜,也是一种私密,布书衣让你在任何公开或半公开的场合都可以自由专注各种阅读主题,隐藏你的阅读习惯,隐藏你的专属心情。
目录
猫咪抓鱼书套
老鼠书套
青蛙书套
狗印书套
糖果花书套
童书
蕾丝花书套
英伦绿格子
小皇冠书套
蝴蝶书套
黑白叶子书套
浪漫玫瑰书套
环保牛仔书套
皮与布的对话
皱折皮书套
个性化(彩绘皮革)书套
牛仔拼布书套
星空笔记本套
海军风书套
粉红碎花格子书套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猫咪抓鱼书套
老鼠书套
青蛙书套
狗印书套
糖果花书套
童书
蕾丝花书套
英伦绿格子
小皇冠书套
蝴蝶书套
黑白叶子书套
浪漫玫瑰书套
环保牛仔书套
皮与布的对话
皱折皮书套
个性化(彩绘皮革)书套
牛仔拼布书套
星空笔记本套
海军风书套
粉红碎花格子书套
《布书衣》给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它对生活细节的极致追求。作者仿佛是一位极具耐心的观察者,捕捉到了生活中那些容易被忽略的美好瞬间。书中对于布料纹理的描写,对于缝线针法的考究,对于色彩搭配的细致考量,都如同细雨润物般,渗透进读者的心田。 我特别喜欢其中一个关于“旧书新装”的故事。一位图书修复师,不仅修复了破损的书籍,还根据书籍的年代、内容和装帧风格,为它量身定做了与之相得益彰的布书衣。比如,一本关于古代园林的古籍,就被赋予了一件带有淡雅水墨画风格的丝绸书衣;而一本描绘战乱年代的小说,则被包裹在一件粗犷而质朴的麻布之中。这种“物尽其用”、“各得其所”的设计理念,体现了一种对事物本质的尊重,也充满了对生命的敬畏。它让我意识到,即使是平凡的布料,只要倾注了心血和创意,也能拥有强大的生命力,能够赋予古老的事物以新的尊严和光彩。这种对“匠心”的赞美,对“慢工出细活”的推崇,在当下尤其显得难能可贵,也让我对生活中那些默默付出的匠人们,充满了由衷的敬意。
评分这本《布书衣》给我带来了完全意想不到的阅读体验。一开始,我以为它会是一本关于手工制作、布艺技巧的书,也许会教我如何为心爱的书籍量身定做一件件漂亮的“外衣”。然而,随着我一页一页地翻阅,我发现它的内核远比我想象的要丰富和深刻。作者并没有简单地罗列缝纫步骤或布料选择的指南,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串联起人与书、书与时光、时光与记忆之间的微妙联系。 我最喜欢的一段描写,是关于一位老奶奶用她年轻时穿过的旗袍制作书衣的情节。那件旗袍承载了她一生的青春记忆,每一次的刺绣,每一次的盘扣,都仿佛是她当年在舞会上的回眸,在茶馆里的低语。当这件饱含故事的布料被裁剪、缝合,变成一件件包裹着古籍的书衣时,我仿佛看到了历史的传承,看到了情感的延续。作者的笔触细腻而富有温度,让我能真切地感受到布料的触感,闻到淡淡的陈年书香,甚至能听到老奶奶缝纫机发出的熟悉而温暖的声音。这种沉浸式的描写,让我忘记了自己只是在阅读,而是仿佛亲身经历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评分我一直认为,一本好的书,不仅仅是传递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触动读者的情感,引发内心的共鸣。《布书衣》无疑做到了这一点,而且做得非常出色。它让我重新审视了“阅读”这件事本身。在快餐式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习惯于在屏幕上快速浏览,而这本书则鼓励我们放慢脚步,去感受一本书的重量,去体会它被温柔包裹的仪式感。 书中有一段描写,让我感触颇深。主人公为一本泛黄的诗集制作书衣,用的正是自己学生时代最喜欢的一件毛衣。那件毛衣上,有他与朋友们围炉夜话的温暖,有考试前的焦虑与奋斗,还有初恋时的青涩与甜蜜。当这件承载了青春印记的毛衣,变成了那本诗集的“外衣”,每一字每一句的诗歌,仿佛都染上了他过往岁月的色彩。这种将个人记忆与书籍内容巧妙结合的方式,让阅读不再是孤立的行为,而是与个人生命史紧密相连的体验。它让我开始怀念那些我曾经珍藏过的书籍,思考它们是否也拥有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布书衣”。
评分如果说第一段描述的是温情与怀旧,《布书衣》的另一面则展现了它极强的现实关照和对当下生活方式的深刻反思。书中有一章,讲述了一位年轻的艺术家如何用废弃的旧衣物,结合现代的设计理念,为那些被遗忘的二手书打造出独一无二的书衣。这些书衣不仅仅是保护书籍的表层,更是艺术家情感的宣泄,是他们对消费主义、对“一次性”生活方式的有力回应。 我尤其被书中关于“物质与精神价值”的探讨所打动。作者没有批判,而是通过艺术家的实践,引导读者去思考,一件物品的价值究竟在哪里?是它最初的功能,还是它被赋予的意义?当一件旧衣物,通过巧手和创意,得以重生,并且与一本承载着知识和智慧的书籍相结合时,它所散发出的光芒,远比那些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崭新物品要耀眼得多。这种对“旧物新生”的赞美,对“慢生活”的推崇,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显得尤为珍贵和发人深省。它让我开始审视自己家中的那些闲置物品,思考它们是否也能拥有新的生命,或者在新的组合中,焕发出别样的光彩。
评分《布书衣》这本书,在结构上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并非按照传统的叙事模式展开,而是像一条蜿蜒的河流,时而汇聚成宽广的湖泊,时而又细分成涓涓细流。每个章节都像是一个独立的小品,有自己的主题,有自己的情感重心,但又巧妙地被“布书衣”这个核心意象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有机而完整的整体。 我尤其欣赏作者在不同篇章中切换的叙事风格。有时是娓娓道来的故事,仿佛一位老友在分享他的经历;有时又带有几分哲思的色彩,引人驻足思考。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章详细描绘了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为书籍制作“外衣”的习俗。从古埃及的莎草纸卷,到日本的刺绣书套,再到欧洲皮革装帧,作者将历史的厚重感与文化的多元性融为一体。这种宏观的视角,让我得以窥见人类文明在保护与传承知识方面,所付出的无数智慧和努力。而“布书衣”,在这个更广阔的图景中,则显得既平凡又充满诗意,它是连接过去与未来,连接不同文化的一座小小桥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