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汉语成语词典(第2版 双色本)
定价:88.00元
作者:孙梦梅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5-01-01
ISBN:978751760099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汉语成语词典》(第2版)是在我公司出版的《汉语成语词典》的基础上修订的中型汉语词典。本词典选收成语1万余条,以常见、常用成语为主,也酌收部分常用熟语。条目按释义、语见、例句等项目逐一阐释。“释义”项目针对难懂的字、词等进行解释,并列出它们的本义、引申义,特别是在本条成语里的意思。浅显易懂的成语则直接释义;“语见”项目通过古代的资料探索成语的本源,或通过援引古代、近代经典著作中的例子,从不同角度揭示成语的涵义、用法及其流变。本词典另一大特色就是,强化了成语使用的相关信息,即设计了“例句”这一项目。对于每条成语,我们都本着谨慎从严的原则,提供了该条成语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范例,以便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该成语。本次修订,在释义、语见、例句等各个项目上都进行了全面核查,订正了原版的疏漏。在“释义”方面补充了近年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根据扩充的语料库,对“语见”项目进行了更准确、更具科学性的更新;在进一步斟酌释义、语见的基础上,对例句进行了调整、修改,使之更能准确反映成语的功能和意义。
内容提要
《汉语成语词典》(第2版)是在《汉语成语词典》的基础上修订的中型汉语词典。选收成语1万余条,以常见、常用成语为主,也酌收部分常用熟语。条目按释义、语见、例句等项目进行阐释,提供丰富资料,探索成语本源。强化使用和范例功能,每个成语词条中均提供了典型、规范的例句。词典适合中等以上文化水平的读者,特别是广大师生使用。
目录
作者介绍
《汉语成语词典》(第2版)参与修订人员,都是有着丰富成语词典编写经验的专家,编写过各种类型的汉语成语词典,如《汉语成语大全》等。
文摘
序言
说实话,我对工具书的要求一向比较苛刻,毕竟市面上同类产品汗牛充栋,真正能让人感到“物有所值”的凤毛麟角。然而,这本词典在“实用性”这块做得非常到位。它没有陷入过度学术化的泥潭,保持了一种难得的平衡感。我尤其欣赏它对新出现或者在网络语言中逐渐沉淀下来的、具有半固定形态的四字词语的处理方式。很多老版词典对这类“新贵”往往采取了保守的观望态度,但这本书似乎更愿意拥抱时代的变化,适度地收录了一些被广泛接受的新成语,这让它在保持权威性的同时,也保持了与时俱进的生命力。再者,检索系统的逻辑性设计值得称赞。无论是按拼音首字母查找,还是按部首查找,其查找路径都非常清晰明确,即便是在匆忙查找某个词语时,也能迅速定位,极大地提高了效率。对于需要快速撰写文稿或者进行即时翻译的人来说,这种高效的检索机制是决定性的优势。它在有限的篇幅内,尽可能地提供了最核心、最实用的信息密度,这才是工具书的精髓所在。
评分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其设计的“贴心度”。我发现它在很多细节地方都做了对普通使用者非常友好的优化。例如,在解释一些结构复杂或包含生僻偏旁的成语时,它通常会在旁边用更易读的字体标注出正确的读音和偏旁部首的读法,这对于初学者或者对外语背景的学习者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而且,它似乎很懂得读者的阅读习惯,不像一些厚重的参考书那样让人望而生畏,这本书的开本和整体重量控制得非常理想,即便是带着它出门通勤阅读,也不会感到负担过重。我试着把它放在包里带出去参加了几次研讨会,发现需要临时核对成语用法时,它总能快速提供清晰的答案,而不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去筛选冗余信息。这种对用户携带和快速使用的场景的考虑,是很多传统词典在修订过程中容易忽略的。这种将用户体验置于核心地位的设计理念,是它能够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的关键因素之一。
评分这本词典的排版设计着实让人眼前一亮,特别是那种双色印刷的处理,让我在查阅生僻字或者理解复杂成语时,视觉负担减轻了不少。首先,我得说,印刷质量相当可靠,纸张厚实,不易洇墨,即便是经常翻阅也看不出明显的磨损痕迹。内容编排上,它显然下了不少功夫去优化用户体验。比如,那些经典的、使用频率极高的成语,它们通常会被置于更醒目的位置,并且相关的例句选择得非常贴合现代汉语的语境,不像有些老旧词典那样,引用的句子读起来总有一种陈旧感。我个人特别欣赏它对成语来源的简要介绍,虽然篇幅不长,但足以让人对这个成语的历史脉络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这对于提升我对汉语文化的理解深度非常有帮助。而且,在解释一些含义相近但用法有细微差别的成语时,作者们似乎采用了对比分析的方法,这种细致入微的处理,有效地避免了学习者在使用中产生混淆。整体来说,它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本精心打磨的学习辅助材料,对于正在努力提升自己中文表达能力的人来说,绝对是物超所值的一笔投入。
评分我对语言学习的痴迷,让我接触过不少不同版本的成语典籍,但很少有像这本一样,能将“学术严谨”与“大众普及”拿捏得如此恰到好处。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在释义上的多维度考量。它不仅仅给出字面意义的解释,更重要的是,它会标注出该成语在不同语境下的侧重点变化,这对于理解成语在文学作品中的微妙情感暗示至关重要。比如,某个成语可能在古代史书中多指贬义,但在现代的特定语境下,其褒义色彩可能被凸显,这种细微的演变,该书都有所体现。此外,它在例句的选择上也体现了极高的文学素养,所引用的出处大多来自经典名著或公认的优秀现当代文学作品,这不仅保证了例句的准确性,同时也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潜移默化的文学熏陶过程。翻阅它,就像是进行了一次微型的文学之旅,每一次查阅都伴随着对中华文化的再发现。这种深度和广度兼具的编纂风格,使得它超越了单纯的“查字典”功能,更像是一部微型的文化百科全书。
评分坦白讲,最初选择这本书,是基于对前一版本的信赖,但这次的“升级版”确实带来了超出预期的体验。我特别关注它对一些历史典故类成语的溯源解析部分。很多成语背后隐藏着一段曲折的历史故事,如果只给一个简单的释义,会让人觉得索然无味。这本书在这方面的处理非常到位,它用简洁流畅的叙述方式,将复杂的历史背景浓缩提炼出来,让读者在了解成语含义的同时,也能迅速领略到其背后的文化意蕴。这种讲故事的能力,使得学习过程变得生动有趣,极大地提升了我主动去查阅和学习的积极性。另外,我注意到,它对一些近年来在学术界或专业领域内得到重新界定或强调的成语,也进行了审慎的收录和阐释,这显示出编纂团队对学术前沿的关注和敏感度。总而言之,这是一本既能满足日常交流的准确性需求,又能引导读者深入探索汉语文化精髓的优质参考书,它的价值是显而易见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