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夜曲
2.土耳其进行曲
3.甜梦圆舞曲
4.音乐瞬间Op.94 No.3
5.春之歌
6.梦幻曲
7.“小狗”圆舞曲
8.爱之梦第三首
9.洋娃娃的梦
10.花之歌
1 1.云雀
12.幽默曲
13.仙女的舞蹈
14.小童话
15.印度客商之歌
16.加沃特舞曲
17.甜蜜变奏曲
18.西班牙舞曲
19.春之声
20.秋
21.小黑人
22.浪漫曲
23.精灵的娱乐
24.演艺人
25.乡村的夜晚
26.美国歌曲
27.彼得
28.前奏曲(三首)
29.樱花
30.猫之步态舞
31.拉德斯基进行曲(四手联弹)
32.匈牙利舞曲(第5号)(四手联弹)
33.天鹅(四手联弹)
34.天鹅之舞(四手联弹)......应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之约,我们承担系列钢琴教材《浪漫钢琴名曲》外国卷的编选工作。钢琴音乐长河历经三百多年的发展历史,外国钢琴音乐文献浩如烟海,我们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收集编选了一些在钢琴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既具有训练价值、又通俗易懂的外国钢琴乐曲,汇辑成这套《浪漫钢琴名曲(外国卷)》。选曲的时间跨度主要在18世纪中叶至20世纪之间,以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印象主义等风格以及现代风格的中、小型作品为主,除广为流传的钢琴名曲外,加入了一些在我国流行不甚广但艺术性高的钢琴“新”曲,收入部分经典的通俗钢琴曲、爵士钢琴曲以及四手联弹曲目。在每首乐曲之后撰有乐曲解说文字,包括作曲家的生平与创作风格简介、乐曲结构与内容分析、演奏重点与难点提示和音乐术语解释,以启发学生对音乐的理解与表现,指导学生的演奏,方便学习者使用。在目录的编排上,我们没有采用通常的由浅入深的顺序,而是按作曲家的年
代和作品风格顺序编排(一、二册均采用此方式),由此可看出钢琴音乐发展的部分脉络,以期在某种程度上起到指导钢琴音乐欣赏的作用。两册乐曲共计66首,程度相当于车尔尼599后半部至740前半部,适宜初级和中等程度的钢琴学习者使用。
对于购买者而言,实用性永远是第一位的。我必须说,这本《浪漫钢琴名曲》在实用性上做得非常出色,尤其体现在它对原谱的忠实还原和清晰度上。我发现很多旧版乐谱在印刷时,有些弱音记号或者表情记号印得模糊不清,常常需要猜测,这在演奏高度依赖表情处理的浪漫主义作品时是致命的缺陷。然而,这本新版丛书在这方面几乎无可挑剔,每一个延音记号、每一个重音符号都清晰锐利,即便是最微小的变化都能被捕捉到。这让我在排练一套复杂的奏鸣曲时,能够更加专注于音乐表达本身,而不是去辨认那些模糊的符号。唯一的遗憾或许在于,它似乎更偏重于德奥体系的传统曲目,对于东欧,尤其是俄罗斯学派后期那些更具色彩感和戏剧张力的作品,覆盖面略显不足。毕竟,“浪漫”的定义在不同地域的音乐家那里,有着非常细微但重要的差别,扩展一下地域视野会增加其包容性和深度。
评分作为一名业余钢琴爱好者,我一直在寻找那种能够真正触动我内心深处的曲目集,而不是市面上那些烂大街的、只求数量不求质量的选本。这本“外国卷(一)”在曲目选择上,展现出了令人惊喜的洞察力。它没有过度依赖那些被过度演奏的“超级名曲”,而是巧妙地穿插了一些虽然知名度稍逊,但旋律和情感深度却毫不逊色的经典。我试着练习了其中几首被标注为“中等难度”的作品,发现它们的编配既保持了原作的精髓,又充分考虑到了现代学习者的指法习惯,不像有些老旧版本,为了追求所谓的“原汁原味”,而把一些不必要的繁复和不便完全保留了下来。这种平衡掌握得恰到好处。当然,曲目的年代跨度也值得称赞,从巴洛克晚期的纤细精致,到浪漫主义的磅礴激情,都有所涉猎,让人感觉像是在进行一次跨越时空的音乐之旅。只是,如果能增加一些不同风格大师的代表作比例,比如德彪西或拉威尔的作品能再多放进几首,那就更符合我对“浪漫”这一概念更广阔的理解了。
评分从教学法的角度来看,这套丛书的编排思路显得非常成熟和具有前瞻性。我注意到,它明显不是简单地把曲目堆砌在一起,而是似乎经过了精心设计的学习路径。在难度递进上,过渡得非常自然,不会让学习者在某个技术点上突然遭遇“瓶颈”。更重要的是,它对一些关键技术点的标注非常精准——例如,对踏板使用的建议、某些和弦转位的指位提示,甚至是对乐句呼吸感的文字说明,都体现了编者深厚的教学经验。这对于自学者来说,简直是福音。我曾被某些复杂的连奏段落困扰许久,但参考了本书的建议后,豁然开朗。相比之下,我过去使用的某本教材,更多地是给出一张光秃秃的乐谱,完全依赖老师的口头指导。这本则更像是一个耐心的、在旁的虚拟导师。如果能在附录中加入针对这些曲目常用技巧的专项练习模块,例如专门针对“八度连续跳跃”或“复杂对位”的练习小品,那就称得上是十全十美了。
评分总的来说,阅读和使用这本乐谱的过程,与其说是在“学习”,不如说是在进行一次深度的“对话”。演奏浪漫主义音乐,技巧是基础,但灵魂在于对作曲家情感世界的理解和再创造。这本选集似乎在潜移默化中引导着听者进入这种心境。书中的曲目不仅是音符的组合,它们讲述着爱恨情仇、自然风光和哲思冥想。我个人最喜欢其中选入的几首相对冷门的圆舞曲,它们有着奇妙的忧郁和优雅,完美地捕捉了那个时代贵族沙龙中的一丝感伤。这种对“氛围感”的捕捉,是许多技术导向型乐谱所不具备的。当然,如果出版方能在后续的卷册中,加入对部分核心曲目进行更深入的、跨文化背景的解析,比如某段旋律的创作灵感来源,或者它在特定历史时期受到的政治或社会影响,我想,它将从一本优秀的乐谱集,升级成为一部兼具演奏价值和学术价值的音乐史读物。我对这套丛书接下来的内容充满了期待。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实在让人眼前一亮,那种典雅中带着一丝复古的气息,光是捧在手里就能感受到一股浓浓的艺术氛围。封面选用了柔和的米色调,配上精致的烫金字体,让人立刻联想到那些在老式音乐厅里,聚光灯下演奏的钢琴家。内页的纸张质感也相当不错,墨色清晰,排版疏朗有致,即便是长时间阅读或翻阅,眼睛也不会感到疲劳。我特别欣赏他们对细节的处理,比如书脊的设计,既稳固又美观,完全符合一本高品质乐谱集的标准。不过,我也注意到,对于一些非常珍贵的、早期印刷的版本,如果能加入一些关于乐谱历史背景的插图或高清照片,那就更加完美了。比如,如果能收录一些李斯特或肖邦时代乐谱的原始手稿影印件,哪怕只是作为附录,对于音乐爱好者和研究者来说,都将是无价之宝。总而言之,从物理层面上来说,这是一次非常愉悦的“开箱”体验,它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艺术品,展现了出版方对音乐文化应有的敬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