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跟著本書遊天下:庫姆塔格的沙
定價:26.80元
作者:鬱笛
齣版社:吉林人民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4-04-01
ISBN:9787206101748
字數:
頁碼:152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跟著本書遊天下:庫姆塔格的沙》是一部作者鬱笛在新疆的遊曆散文。用自己的腳步,在新疆浩瀚的山水和荒漠間穿行,流連,往返,一次次迎來心靈的沐浴。荒僻的小城、遙遠的邊地,那些世界上無法被再一次抵達的遠方。成就瞭在今天所能完成的關於新疆的敘說。感謝韆百年來不曾改變的荒涼、緩慢和遙不可及;感謝那些永遠在路上的風景,神諭般的黎明和黑夜。
內容提要
《跟著本書遊天下:庫姆塔格的沙》是一部作者鬱笛在新疆的遊曆散文。
三十年的時間,世界發生瞭怎樣的變化?在這個不可逆轉的過程中,我自己,也已經變成瞭一個徹頭徹尾的新疆人。雖然鄉音未改,鬢發斑白,我知道這一生,自己的命運是再也無法和新疆分開瞭。
在新疆浩瀚的山水和荒漠間穿行,流連,往返,一次次迎來心靈的沐浴。荒僻的小城、遙遠的邊地,那些世界上無法被再一次抵達的遠方,成就瞭我在今天所能完成的關於新疆的敘說。
目錄
沙雨
院子裏的羊
阜康
榆樹溝
山坡上的羊群
庫姆塔格的沙
羅布麻的荒野
孤單的蘆葦
草色
哈日圖熱格
懸崖上的樺樹
樹葉上的塵土
喬格達依之桑
巴拉曼的黃昏
麻紮塔格,涉沙而過的河流
吐爾遜的莊園
尋杏石城子
微小的蜻蜓
吾守爾的果園和他的午宴
荒原牛欄
深夜,開往哈密的火車
山頂上的雲朵
睏倦的羊群
沿著一條河流的方嚮
天邊牧場
偶遇野馬
小鎮恰庫爾圖的前世今生
夜宿北屯
布爾津河的火焰
老房子裏的舊時光
午後的陶
熱斯坦街上的敲打聲
老街黑茶
庫車的味道
頭河源記
駱駝橋子往事
小渠子的雪
團結大隊
昭蘇夜行記
高坡上的油菜花
草上夕光
荒蕪的鞦風
瘠薄的寒意
宿客未眠過夜半
大雪圍城
舊瓦上的霜跡
他鄉若夢處
一樹麻雀
後記
作者介紹
鬱笛,1964年齣生於山東省蒼山縣,1983年入伍進疆,現居烏魯木齊市。中國作傢協會會員。新疆兵團作傢協會秘書長。《綠洲》文學雜誌副主編。已齣版的主要著作有詩集《遠去的鳥》《激情的挽歌》《風中的馬車》《低語的詩行》《新鮮的往事》《青湖詩稿》《惶然書》:隨筆集《被耽擱的遺忘》《貴族的邊疆》;長篇散文《行走阿勒泰》;長篇紀實文學《白剋日·卡伊爾》;詩影集《新疆肖像》等二十餘種。
文摘
《跟著本書遊天下:庫姆塔格的沙》:
夜宿“塔裏木賓館”,其實就是農場裏常見的那種兩層小樓。農場裏來的大人物不多,有時來瞭,也不一定在這裏住,偶爾午間休息一下的情況應該是有的,所以這“塔裏木賓館”的檔次,在沙漠深處算不上高檔,也不算太落伍吧。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安排下麵的連隊來場部開會或者辦事的人,迴不去瞭,在這裏住上一宿。歲末年初的時候,農場裏搞個學習班,集中培訓什麼的,也會把學員們安排在這裏食宿,所以這“塔裏木賓館”,在農場人的心目中,還是蠻溫馨的。
我住在一樓,晚上進來的時候,夜已深瞭,加上長途勞頓,那夢中的雲遊,也是香甜的。睜開眼睛的時候,窗外已是大明。我恍惚著,還不願意從這場陌生的睡眠中徹底醒來。猶豫中,感覺唇齒問有異物充塞,摸瞭一把臉,一層細細的沙粒。睫毛間,鼻孔裏,滿是細緻的沙。我慌忙起身,看見一扇窗戶是開著的,隔著一層陳舊的紗窗,有一道沙子的斜坡橫亙在窗颱上。我無法想象這些細小的沙子,耗費瞭整整一個夜晚,從怎樣的黑暗中,越過瞭我的夢境,鋪滿瞭這個陌生的房問。它們藉助瞭一場風,還是一場雨的力量,抑或是一場時光的漂移?是下過瞭一場雨的。我分明感覺到瞭這個清晨雨水的氣息——清新、爽朗,還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明亮。而那些和沙子一同到來的雨水呢?它們結伴而來,乘興而歸,卻把這些乾淨的沙,留在瞭我房間裏,我的臉上,胳膊上,嘴巴裏,眼睛裏瞭。無處不在的沙,耗盡瞭一場多麼微小的雨水,她們一定是趕在黎明到來之前,悄無聲息地離開瞭。而整個沙漠的乾渴呢,也一同經曆瞭整個夜晚的逃離嗎?其實,我不用推開窗子,抬眼就可以望見隔不瞭幾步遠的沙田裏,有幾棵垂頭耷腦的柳樹,在太陽底下蔫不拉唧地站在那裏,似乎已經很久瞭,這些沙漠中的樹,彎腰垂背,呈現在闊大的沙漠背景裏,孤單而悲愴。
……
序言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透露著一種成熟、內斂的審美傾嚮,完全避開瞭當下市場上流行的那種花哨和喧鬧。它使用的字體,尤其是正文部分,選擇瞭一種非常經典的襯綫體,閱讀起來舒適度極高,長時間閱讀也不會産生視覺疲勞,這對於一本需要深度閱讀的書籍來說至關重要。我注意到它在腳注和注釋的處理上非常用心,那些分散在篇幅角落裏的補充信息,往往是點睛之筆,它們可能是對一個曆史名詞的解釋,也可能是對某種植物學現象的簡要說明。這種對細節的偏執,讓我感覺作者對待“知識的傳遞”這件事是極其認真的,他似乎在努力搭建一個完整的知識體係,而非僅僅提供一份簡單的齣行指南,這對於一個追求深度知識的讀者來說,簡直是福音。
評分翻開書頁,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大量的黑白照片,它們的顆粒感十足,仿佛是直接從那個遙遠的時空裏截取下來的片段。這些影像的質感,比那些經過數碼過度美化的彩色照片更有衝擊力,它們用最原始的視覺語言訴說著歲月的沉澱。雖然我還沒有深入閱讀具體的文字,但僅憑這些圖片的選材和構圖,我就能感受到一種強烈的“在場感”。圖片中的人物眼神深邃,建築的紋理清晰可見,它們不是為瞭取悅視覺而存在,而是作為一種佐證,去支持作者在文字中想要錶達的某種關於堅韌和生存的哲學思考。我猜想,作者在記錄這些場景時,一定經曆過極為艱苦的條件,纔能捕捉到如此真實而有力量的瞬間,這讓這本書的價值遠超一般的旅行遊記。
評分這本精裝版的旅行指南,光是捧在手裏,那種厚重感和油墨的清香就讓人心生嚮往。封麵設計得極為雅緻,那一抹略帶斑駁感的米黃色,仿佛已經被風沙打磨瞭韆百遍,讓人立刻聯想到廣袤無垠的沙漠景觀。內頁的紙張質量也無可挑剔,文字排版疏密得當,主標題的字體帶著一種粗獷而有力的力量感,想必內容定是深入骨髓的,不是那種浮光掠影的旅遊攻略能比擬的。從目錄的結構來看,它似乎並不滿足於走馬觀花式的景點介紹,反而更注重地域文化的挖掘和曆史脈絡的梳理。我猜想,作者一定花費瞭大量時間去訪談當地的居民,去探尋那些深藏在沙丘背後的古老傳說。這種對“在地性”的執著,是區分優秀旅行文學與普通導遊手冊的關鍵。我尤其期待看到關於當地民俗、飲食習慣以及手工技藝的章節,希望它能像一把鑰匙,為我打開一扇通往純粹心靈體驗的門。
評分拿到這本實體書,我立刻被它那股子樸實無華的氣質所吸引。沒有過度華麗的辭藻堆砌,行文風格直擊要害,讀起來有一種老派學者的嚴謹與旅行傢的浪漫奇妙結閤的質感。我試探性地翻閱瞭幾個隨機的章節標題,發現它們並非使用那種吸引眼球的口號式語言,而是用一種近乎散文詩的筆調描述著地域的地理特徵,比如關於風嚮對沙丘形態的影響、日齣日落時分光影變幻的細膩描摹,這顯示齣作者對環境有著近乎宗教般的敬畏。更難能可貴的是,它似乎還融入瞭大量的地理學或地質學的專業知識,但卻處理得非常巧妙,像是高手用太極推手,將復雜的理論融入到日常的觀察之中,讓即便是外行人也能津津有味地讀下去,而非感到枯燥。這本書顯然是寫給那些願意慢下來,真正去理解一片土地的人。
評分從整體的布局來看,這本書的編排邏輯非常清晰,它似乎采用瞭“由宏觀到微觀”的敘事路徑。開篇可能鋪陳瞭整個區域的氣候、曆史大背景,接著纔慢慢聚焦到具體的城鎮、村落乃至某一個特定的遺址。這種層層遞進的結構,極大地增強瞭讀者的代入感和認知連貫性。我特彆欣賞作者在敘述中融入的“時間感”——他似乎總能將我們從當下瞬間拉迴到幾百年前的某個關鍵曆史節點,再由那個節點慢慢迴到眼前,形成一種多維度的時空交錯體驗。這種敘事技巧,讓閱讀過程本身變成瞭一場穿越曆史的探險,它要求讀者不僅要用眼睛看,更要用心去感受那片土地上生命與時間留下的痕跡。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