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谓词抽象研究
定价:59.00元
作者:魏燕侠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12-01
ISBN:9787520111737
字数:227000
页码:228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的创新之处在于把谓词抽象的思想应用于逻辑和哲学两个领域的研究。在逻辑领域,通过引入谓词抽象这一具体的技术,突破了模态逻辑领域Herbrand 定理研究的难题,从而为模态自动定理证明提供了理论基础。在哲学领域,通过将谓词抽象思想应用于相关哲学问题的研究,延续了哲学研究中的逻辑分析传统。
目录
作者介绍
魏燕侠,2008 年获南开大学逻辑学博士学位,现为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现代逻辑与逻辑哲学。2014 年曾公派访学美国Iowa 大学。主持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以及福建省教育厅A 类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等。曾入选2013 年华侨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百名学者培育计划”,在《哲学动态》《自然辩证法研究》《自然辩证法通讯》等专业杂志二十余篇。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一本非常“厚重”的学术研究。从书名来看,“谓词抽象”这个概念本身就不是大众熟知的,所以我想这本书的目标读者可能更偏向于学术界的研究人员、研究生,或者是对社会科学理论有深入研究兴趣的专业人士。我设想,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可能会比较严谨、专业,甚至可能包含一些符号化的表达,需要读者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对学术表达方式的理解。我好奇这本书会如何界定“谓词”的概念,以及“抽象”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我期待它能够提供一套系统性的方法论,帮助读者理解和运用谓词抽象的思维方式来分析社会现象。如果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前沿的研究视角,或者对现有理论进行某种程度的创新和发展,那它的价值就更不可估量了,它或许能为我打开一扇通往更深层次社会科学认知的大门。
评分我翻开这本书,首先注意到的是它整体的排版风格。感觉字体大小适中,行距舒适,这对于一本学术性较强的书籍来说,无疑是为读者提供了良好的阅读体验。我好奇它是否会深入探讨“谓词抽象”这一概念的起源和发展脉络,以及它在不同社会科学分支中的具体体现。我猜想,这本书或许会以案例分析为主,通过具体的社会研究案例来阐释抽象理论的实际应用,这样的话,即使我对某些理论模型不太熟悉,也能通过生动的实例来理解。我希望它能教会我如何运用“谓词抽象”的思维方式去分析社会问题,比如如何识别不同社会现象背后的共性和差异,如何构建更精确的社会模型等等。如果这本书能帮我建立起一套分析社会现象的“理论工具箱”,那它对我来说就具有非凡的价值了,毕竟,理论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指导实践。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透着一股严谨的学术气息,深蓝的底色搭配烫金的书名,在书架上显得格外醒目。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第一感觉就是它似乎承载了相当深厚的理论积淀。虽然我对于“谓词抽象”这个概念并不十分熟悉,但书名本身就激起了我的好奇心。我想象着这本书会带我进入一个怎样的思维世界,去探索那些抽象的逻辑概念是如何在社会科学领域发挥作用的。我期待它能用清晰的语言和恰当的例子,帮助我理解那些复杂的学术术语,并看到这些理论在现实社会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或许它会涉及到语言学、逻辑学、甚至是哲学的一些基础知识,这些都是我一直以来都比较感兴趣的领域,所以这本书的出现,无疑是为我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这些学科交织之处的绝佳机会。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停留在理论的层面,更能引发我对于社会现象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让我能够用一种更系统、更科学的视角去审视我所身处的这个复杂世界。
评分拿到这本《谓词抽象研究》,我首先被它坚实的封面和印刷质量所吸引。我猜想,这绝对是一部经过审慎打磨的学术著作。书名本身就充满了探索的意味,让我联想到那些在理论海洋中潜行的研究者。我期待这本书能为我揭示“谓词抽象”这一概念的深层含义,以及它如何在社会科学的广阔领域中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或许它会像一把锋利的解剖刀,帮助我剖析复杂的社会结构,理解不同社会现象背后的逻辑关联。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以一种引人入胜的方式,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让我能够清晰地看到理论是如何与现实交织在一起的。如果它能够提供一种全新的分析框架,或者对我理解社会运行的内在机制产生颠覆性的影响,那这本书的价值将是无可估量的。我迫不及待地想要一探究竟,看看它究竟能为我带来怎样的思想盛宴。
评分拿到这本书,我的第一印象是它应该是一部非常“硬核”的学术专著。书名中“谓词抽象”这样的词汇,本身就带着一股子高冷的学术范儿,仿佛在预示着这是一本需要反复咀嚼、细细品味的著作。我脑海中勾勒出的画面是,这本书的页脚可能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引用文献,每一页都可能藏着一个待解的学术谜团,需要读者具备一定的专业背景才能完全领会。我猜测作者在写作过程中,一定投入了极大的精力和心血,去梳理和构建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我甚至可以想象,在某个午后,我泡上一壶茶,坐在书桌前,翻开这本书,仿佛进入了一个由逻辑和概念构筑的迷宫,而这本书就是指引我走出迷宫的地图。我期待它能挑战我的认知边界,迫使我去重新思考一些我习以为常的观念,并从中获得某种智识上的启迪,这种启迪不仅仅是知识的增长,更是思维方式的提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