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2015中国公路里程地图分册系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及周边省区公路里程地图册
定价:10.0元
售价:7.5元,便宜2.5元,折扣75
作者:天域北斗
出版社:中国地图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1-01
ISBN:978750316332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141kg
本图册为北斗公司自2002年开创中国分省公路里程地图分册系列之新疆篇,主体为新疆各地市大比例尺公路交通详图及公路里程,可为新疆省内及周边公路旅游出行提供指南。
本图册主要特点:
● 新疆及周边地区大比例尺公路图;
● 高速公路、 国道、省道、县乡道及公路里程;
● 高速公路名称、里程桩、出入口、服务区、收费站及通往方向;
● 乡镇以上地名及景点图中位置快速索引。
主要内容有:总图――中国全图及新疆四邻地图;
新疆详图――大比例尺新疆省各地市公路详图及地市简介,风景一览,土特名产等;
新疆周边地区图――新疆周边省市公路全图及省会街区图;
索引――主要乡镇以上地名索引及景点索引。
我个人更看重的是它在人文地理信息上的补充和深度挖掘。坦白说,很多地图册只关注“路在何方”,但这份地图册似乎更关心“路通向哪里,那里有什么”。在一些偏僻的县城和乡镇的名称旁边,附带着非常简洁但关键的地理坐标或海拔信息,这对于进行野外考察或者进行地理定位的朋友来说,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我曾尝试用它来定位一些历史文献中提到的古道遗址,发现很多看似地图上缺失的岔路口,通过仔细比对周边的地貌特征和河流走向,竟然能大致推算出可能的行进方向,这种“引导”作用是很多电子导航软件所无法给予的。特别是那些关于自然保护区边缘的标识,做得极其审慎和清晰,体现了制图者对生态敏感区域的尊重,这一点值得高度赞扬。它没有采用浮夸的视觉效果,而是用最克制的图形语言,传递了最丰富的信息密度,需要静下心来慢慢品读。
评分我对地图册的“可操作性”有着很高的要求,毕竟工具书最终还是要服务于实际应用。这份地图册在应对复杂路况和长途规划时的实用性,超出了我的预期。我尤其关注那些关于“山口”、“垭口”以及不同气候带交界处的标识,这些信息往往是影响行车安全的关键要素。它对这些特殊地理节点的标注非常到位,并且常常伴随着关于路面维护状况的微妙提示——虽然不是直接的文字说明,但通过特定的符号或者细微的线条粗细变化,经验丰富的驾驶者可以从中解读出路况的复杂程度。这表明制作团队并非仅仅依赖现成的地理数据,而是融入了实际的路况调研和应用场景的考量。对于计划进行深度探险或长线自驾的旅行者而言,这份地图册提供的“隐性信息”价值巨大,它提供的远不止是一条路线,更是一种对未知路段的预警和准备,是真正意义上的“路书”而非单纯的“路标”。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纸张的质感非常厚实,拿在手里沉甸甸的,一看就是那种经久耐用的类型。封面设计虽然朴素,但配色沉稳大气,透着一股专业地图册特有的严谨感。翻开内页,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些精细的等高线和详尽的道路网络图,即便是最偏远的山区小路,也能清晰辨认出走向和大致的坡度变化,这对于自驾穿越西部的爱好者来说,简直是如获至宝。我特别欣赏它在比例尺上的坚持,不像很多城市地图册那样为了美观而牺牲精度,这份地图册的每一个区块都保持了高度的一致性,标注的里程数也让人感觉非常可靠。油墨的印刷质量无可挑剔,即便是反复折叠查看,那些细小的地名和标记也没有出现丝毫模糊或脱落的迹象。而且,这个系列册的便携性也做得不错,虽然内容详尽,但整体尺寸设计得相对合理,可以轻松放入汽车的储物格中,需要时拿取非常方便。整体来说,从物理层面上讲,这本册子体现了制作方对品质的极致追求,是地图收藏夹中不可多得的佳品。
评分从用户体验的角度来看,这份地图册的地图分幅设计和索引系统的构建无疑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通常地图册最大的痛点就是查找困难,一旦需要定位到某个小点,往往需要在不同图幅间来回翻找,浪费大量时间。但这份地图册采用了科学的网格划分和精确的页码标注系统,配合清晰的区域总览图,使得快速定位的效率得到了质的飞跃。我尝试进行了一次“盲测”,即随机选择一个地图边缘的村庄进行定位,结果仅用了不到三十秒就找到了准确的位置和周边的道路信息。这种高效性,在紧急情况下或者对时间要求严格的行程规划中,是至关重要的优势。此外,地图的缩放层级变化处理得非常巧妙,既保证了宏观区域的把握,又兼顾了局部区域的细节展现,没有出现为追求大图幅而导致信息过度稀疏的问题,整体的视觉平衡性把握得恰到好处。
评分作为一名长期关注国内地理变迁的爱好者,我发现这份地图册在信息的时效性和广度上做得相当出色。它不仅仅是简单的线路罗列,更像是一部浓缩的区域发展史。我对比了过去几年我收藏的其他地图资料,发现其中关于新修或改建的二级、三级公路信息更新得非常及时,尤其是在一些新开发的工业园区和旅游通道的标记上,体现了制图团队对最新国家规划的紧密跟踪。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对不同等级公路的色彩区分和符号系统设计得极为直观,即便是初次接触此类专业地图的人,也能迅速理解哪些是主干道,哪些是需要谨慎驾驶的非铺装路面。此外,周边省区的衔接处理也堪称典范,比如在跨越省界的地方,路线的连续性和信息过渡自然流畅,没有出现那种生硬的“断层感”。这对于规划长途、跨区域旅行的人来说,极大地减少了信息整合的时间和精力。可以说,这份地图册的价值远超其标注的里程数字本身,它记录着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的脉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