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央和司局级干部自主选学专题研讨班讲座四: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软实力
定价:48.00元
作者:祁述裕
出版社: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5-01
ISBN:978751500285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59kg
编辑推荐
《中央和司局级干部自主选学专题研讨班讲座》共分五个方面,即管理中的重大法治问题、低碳经济与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软实力、应急管理与治道变革、公共管理前沿与热点,都是根据中央办公厅印发的《2010-2020年干部培训改革纲要》提出的“2010年,进行中央和司局级干部自主选学试点,取得经验后在中央和各部门普遍推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积极推动干部自主选学工作。中央组织部要适时研究制定干部自主选学办法,规范和推进干部自主选学工作”的要求,结合各级各类干部的培训需求实际,选取了审核通过的中央和司局级干部自主选学课程的内容,汇编成册,供干部们自主选学和各级各类干部学院开展干部培训选用。《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软实力》为专题四,由祁述裕主编。
内容提要
《中央和司局级干部自主选学专题研讨班讲座》共分五个方面,即管理中的重大法治问题、低碳经济与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软实力、应急管理与治道变革、公共管理前沿与热点,都是根据中央办公厅印发的《2010-2020年干部培训改革纲要》提出的“2010年,进行中央和司局级干部自主选学试点,取得经验后在中央和各部门普遍推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积极推动干部自主选学工作。中央组织部要适时研究制定干部自主选学办法,规范和推进干部自主选学工作”的要求,结合各级各类干部的培训需求实际,选取了审核通过的中央和司局级干部自主选学课程的内容,汇编成册,供干部们自主选学和各级各类干部学院开展干部培训选用。《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软实力》为专题四,由祁述裕主编。
目录
讲 科学发展观与文化建设第2讲 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与展望第3讲 关于当代西方文化思潮的几个问题第4讲 文化创意产业提升城市服务功能第5讲 好莱坞电影与美国文化软实力第6讲 互联网与文化软实力第7讲 城市品牌和城市竞争力第8讲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第9讲 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的工业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0讲 从“新闻危机”到主动引导网络舆情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出现,让我看到了国家层面对于文化发展的高度重视,也勾起了我对“文化体制改革”这一重大议题更深层次的探究欲望。“中央和司局级干部自主选学专题研讨班”的定位,意味着这本书的内容必然是经过提炼、聚焦,并且具备指导意义的。我想知道,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的文化体制改革究竟面临着哪些关键性的挑战?是改革的深度与广度如何把握?是市场化与公益性之间的平衡之道?是人才的培养与激励机制?而“文化软实力”这个概念,在我看来,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是否强大的重要标尺,它不仅仅体现在艺术作品的输出,更渗透在国家形象、价值理念、生活方式的传播之中。我迫切希望这本书能为我解答,在国家层面上,是如何构思和推进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战略的?是强调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还是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是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还是着力发展新兴文化业态?这本书会为我揭示出哪些关于中国文化未来发展方向的深刻洞察?
评分我被这个书名所引发的关于国家文化战略方向的思考深深吸引。在日益复杂的国际环境中,文化的力量变得愈发重要,它不再仅仅是精神食粮,更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维度。“文化体制改革”是一个既有历史纵深感又充满现实紧迫感的议题,它关乎着中国文化如何在继承传统、拥抱现代的过程中实现新的飞跃。这本书是否能够揭示出在最高决策层面,对于这项改革的具体路径和目标有哪些考量?是在打破陈规,释放创意活力?是在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文化供给的质量和效率?抑或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而“文化软实力”,在我看来,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它需要深厚的文化底蕴、创新的文化表达以及有效的传播渠道。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关于如何构建和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独到见解,例如,如何让我们的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机,如何让当代中国文化故事在全球范围内引发共鸣,又如何通过制度创新来赋能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
评分我抱着一种探索国家层面的文化战略决策是如何形成的兴趣来阅读这本书。当看到“司局级干部自主选学专题研讨班”时,我就知道这绝非一本普通意义上的大众读物,它更像是决策者们内部学习和交流的重要参考。文化体制改革,从宏观上看,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涉及意识形态、市场机制、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等多个维度。这本书是否能够深入浅出地梳理出这一改革历程中的关键节点、面临的主要矛盾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例如,在处理意识形态导向与市场活力之间关系时,国家层面的考量究竟是什么?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同时,又如何防止文化商品化、低俗化的问题?而“文化软实力”,在我看来,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仅是文化产品的输出,更是价值观、生活方式、国家形象的传播与认同。这本书会从哪些角度来阐释如何构建和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是通过加强国际文化交流,还是通过深耕本土文化,再将其精华推向世界?我尤其关心书中是否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案例分析,或者提出一些具有前瞻性的政策建议,帮助我们理解国家层面的文化发展思路。
评分这本书的标题本身就透露着一种沉甸甸的学术气息和现实关照,让人不禁好奇,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快速变化的时代,究竟是如何审视和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中央和司局级干部自主选学专题研讨班”这样的定位,也预示着内容定然是紧密围绕国家层面的战略部署和深层思考。文化体制改革,这四个字本身就承载了太多时代的期望与挑战,它关乎着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关乎着国家形象的塑造,更关乎着民族精神的凝聚。而“文化软实力”更是当下国际竞争中一个绕不开的议题,它不再是单纯的意识形态输出,而是渗透于经济、科技、教育、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的综合体现。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深入剖析当前文化体制改革所面临的实际困境,例如如何平衡市场化运作与公益性文化的保障,如何有效激发文化创作的活力,如何构建更具包容性和活力的文化生态等等。同时,对于如何切实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它又会提出哪些富有洞察力的见解和可操作的建议?是着眼于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化,还是着力于当代艺术的国际传播?是强调制度的顶层设计,还是关注 grassroots 的文化创新?这些问题在我脑海中萦绕,希望这本书能为我一一解答。
评分这本书的标题一下子抓住了我对于当前中国文化发展脉络的好奇心。当下的中国,正经历着深刻的社会变革,文化领域也随之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的特点。而“文化体制改革”无疑是推动这些变革的关键引擎。我非常想了解,在国家层面,是如何理解和定义这项改革的?它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什么?是束缚创新活力的体制机制?是市场化程度不足?还是文化产品的供给与需求之间存在错配?更吸引我的是“文化软实力”这一概念,在当前全球化语境下,它早已超越了简单的文化产品输出,而是关乎着国家形象、国家认同以及在全球舞台上的话语权。这本书会深入探讨哪些方面来提升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文化影响力?是关于中国故事的讲述方式?是关于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策略?还是关于如何构建一种具有吸引力的中国式现代化叙事?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具有前瞻性和操作性的思路,不仅仅是理论上的探讨,更能触及到实际操作中的难点与突破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