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系列报告-中国民营企业融资状况发展报告 2014
定价:120.0元
作者:王在全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2-01
ISBN:9787513634359
字数:350000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中国民营企业2013年整体的融资状况发展总结与报告
内容提要
本书意在更好滴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参考和服务,总体介绍了2012年以来民营企业融资的总体情况,并从资金提供者的视角剖析了民营企业融资的现状及问题,梳理了为民营企业提供融资的各种渠道及其作用,并用大量的数据证明各种融资渠道存在及发展的重要意义,以给广大中小企业与相关人员以启迪。
目录
作者介绍
王在全,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北京大学中国民营企业研究所执行所长,兼任北京大学港澳研究中心研究员,国际金融理财规划师AFP/CFP主讲教授,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企业战略专业委员会主任助理。在北京大学等多家高校讲授个人理财、证券投资、国际金融等课程,并广泛参与了各类企业家和高级金融管理培训班的教学。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叙述风格非常朴实,却充满了力量。它没有华丽的辞藻,更多的是基于翔实的数据和严谨的逻辑推导。2014年是中国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民营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其融资状况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这份报告就像一个忠实的记录者,将那个时期的融资图景细致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我尤其被报告中对一些典型案例的深入剖析所吸引,通过这些具体的企业故事,我得以更直观地理解不同融资模式对企业发展的影响,以及企业在面对融资困境时所展现出的智慧和韧性。报告对于不同金融工具的解读,也让我对民营企业如何利用资本市场实现扩张有了更深的认识。它不是一本枯燥的学术论文,而是一部充满生命力的发展报告,它反映了中国民营经济在资金土壤中的挣扎与生长,也描绘了金融体系如何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复杂进程。对于所有关心中国经济发展,尤其是民营企业命运的人来说,这本书无疑提供了宝贵的洞察。
评分初次翻开这本书,就有一种扑面而来的厚重感,仿佛置身于中国民营企业波澜壮阔的发展画卷之中。2014年的报告,以其严谨的学术态度和深入的田野调研,为我们勾勒出一幅清晰的图景,尤其是在民营企业融资这个核心命题上,报告的分析可谓入木三分。首先,它并没有回避中国民营企业在融资过程中所面临的普遍性困境,比如信息不对称、信用缺失、抵押物不足等等,而是将这些痛点一一剖析,并试图探寻其深层原因。从宏观的金融政策导向,到微观的企业经营策略,报告都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和审视。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它并非简单地罗列问题,而是力图在问题背后找到解决的路径,例如对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建议,对金融创新模式的探讨,以及对政府在引导和支持民营企业融资方面的角色定位的思考,都体现了报告的建设性和前瞻性。读着这些文字,我仿佛能感受到那些身处融资困境却依然坚韧前行的企业家们的影子,也理解了他们为解决资金难题所付出的巨大努力。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它对当下融资状况的记录,更在于它为未来民营企业融资体系的完善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和借鉴,它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民营经济的活力与挑战。
评分阅读这份《中国民营企业融资状况发展报告 2014》,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它所呈现出的信息量之巨和分析的细致程度。报告不仅仅是泛泛而谈,而是深入到了中国民营企业融资的各个维度。从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在融资方面的差异性,到它们在信贷、股权、债券等不同融资渠道的运用情况,报告都给出了详实的数据支持和案例分析。我特别留意了报告中关于“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具体表现,以及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民营企业对此的应对策略。它并没有简单地将责任归咎于某一方,而是多角度地审视了银行、政府、中介机构以及企业自身在融资链条中的作用和影响。例如,报告对于一些创新型融资模式的介绍,如供应链金融、众筹等,让我看到了民营企业在适应市场变化、寻求多元化融资途径方面的积极探索。同时,报告也毫不避讳地指出了当前融资体系中存在的弊端,比如政策传导的阻碍、市场信息的不透明以及监管体系的不完善等等。总的来说,这本书为理解中国民营企业融资生态提供了一个非常全面和深入的视角,是了解该领域现状和趋势不可多得的参考。
评分从一个外部观察者的角度来看,这份《中国民营企业融资状况发展报告 2014》提供了一个极具价值的“快照”,捕捉了那个时期中国民营企业融资生态的核心特征。报告深入浅出地解释了为何一些民营企业能够顺利获得融资,而另一些则举步维艰,它不仅仅是统计数字的堆砌,更是一种对经济现象的深刻解读。我特别关注了报告中关于民间借贷、小额贷款公司以及新兴金融科技在民营企业融资中的作用的论述,这些非传统融资渠道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传统金融机构的服务盲区,也为民营企业提供了更多选择。同时,报告也审视了政策环境对融资的影响,例如货币政策的松紧、金融监管的力度等等,都与民营企业的融资成本和可获得性息息相关。读完这本书,我对中国民营经济的活力和脆弱性有了更立体的认知,也更加理解了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在实现普惠金融过程中所面临的诸多挑战。
评分这本书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信息的获取,更多的是一种对中国经济发展历程的思考。2014年的报告,虽然是几年前的文献,但其所揭示的许多关于民营企业融资的深层问题,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报告对不同类型民营企业融资需求和供给侧的分析,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经济体量的庞大和结构的复杂性。我从中了解到,并非所有民营企业都面临同样的融资挑战,不同行业、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其融资的痛点和解决方案也各不相同。报告对金融创新在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中的作用给予了充分肯定,但也同时警示了过度依赖非正规融资渠道可能带来的风险。它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经济学家,用清晰的语言和有力的证据,为我们揭示了民营企业融资的“冰山之下”的诸多奥秘。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鼓励我们不仅仅关注表面的数字,更要深入理解背后的经济逻辑和制度环境,从而更好地把握中国经济发展的脉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