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到济洲看海去 走近韩国
定价:18.00元
作者:梁军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8-01
ISBN:978750068803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241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目录
序:道不尽的思念
楔子:和“三多”“三无”岛的缘分
1 补习班里憧憬着希望的谋生
2 在济州度过的难忘春节
3 做了专门大学的老师以后
4 几位济州姑娘做了我的韩语启蒙老师
5 我的三手车“皮亚特”和二手车“赛皮亚”
6 邻居阿妈妮和她的女儿
7 汉拿山和它的“奥鲁姆”
8 美丽的海岸
9 散落周边的小岛
10 连绵不断的岛上庆典和无所不在的巫术仪式
11 形形的博物馆和体验场
12 人在旅途
尾声:慢悠悠的日子溜走了
后记
附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它彻底颠覆了我对“走近韩国”这个宏大命题的理解。以往的攻略或者游记,大多聚焦于首尔的时尚、釜山的繁华,但这本书却将镜头聚焦在了一个更深层次的文化肌理之中。它探讨的不是韩流明星的最新动态,而是韩国人骨子里对自然的那种敬畏和亲近。比如,书中对传统韩屋的选址考究,对“慢生活”哲学在海边小镇的实践,都有着深入的剖析。那种叙事节奏,缓慢而富有韵律,如同济州岛海浪拍打玄武岩的声音,非常有治愈感。文笔老练,句式多变,时而哲思泉涌,时而幽默风趣,完全不是那种流水账式的记录。它更像是一部散文集,夹杂着作者个人的成长感悟,让你在跟随她“看海”的同时,也在进行一场对自我生活状态的反思。这本书让我明白,真正的文化亲近,是从理解当地人的日常呼吸开始的,而不是停留在表面的符号消费。
评分这本《满28包邮到济洲看海去走近韩国》简直是我的夏日救赎!我一直对济州岛那种遗世独立的自然风光心驰神往,但又担心自由行攻略的复杂性。这本书的出现,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朋友带着我提前探路一样。它没有那种教条式的景点罗列,而是用非常生活化的笔触,描绘了从踏上济州岛的那一刻起,空气中弥漫着的咸湿海风的味道,以及那些不为人知的小众海滩。我尤其喜欢它对当地人文的捕捉,比如那些藏在小巷里的海鲜烧烤摊,老板娘爽朗的笑声,以及清晨渔船归港时,渔民们用方言交流的场景。作者似乎不是一个匆匆打卡的游客,而是真正沉浸在当地生活里的人。书中关于如何利用便利店的优惠券凑满28元包邮的细节描述,简直是太逗了,充满了烟火气和实用性,让我对这次旅行充满了期待,感觉我已经不是在读一本书,而是在进行一次精神上的“预演”。它成功地将我对韩国文化的好奇心,导向了济州岛那片独特的蓝色世界,让人迫不及待想立刻买机票出发。
评分说实话,我原本对“包邮”这个词汇组合在书名里感到一丝不解,甚至有点担心内容会流于浅薄,毕竟“满28包邮”听起来太像电商促销的口号了。然而,这本书却用一种极其巧妙和反讽的方式,将这个现代商业符号,植入到了一场对自然与宁静的追寻之中,形成了强烈的张力。内容上,它对我最有价值的部分是关于济州岛的火山地质和独特的植物生态的介绍。作者的科普部分做得非常到位,但又绝不枯燥,她总能用诗意的语言,将那些科学名词转化为可以触摸的风景。比如,她描述苔藓覆盖的火山岩石缝隙中,如何顽强地生长出生命力旺盛的野花,那种坚韧和美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本书的结构设计也很新颖,像是将一张精心绘制的地图,用各种有趣的故事碎片拼贴起来,让你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地根据地名寻找对应的“坐标”,极大地激发了读者的探索欲。
评分这是一本极其细腻的作品,它捕捉到了那种稍纵即逝的“瞬间美”。我特别欣赏作者对于光影和季节变化的敏感度。书里关于“冬日海边日出”的那几页描写,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画面感。不是简单的“太阳出来了”,而是精确到那种清晨的冷空气如何将海面上的雾气瞬间染成金红色,以及海鸥扇动翅膀时投下的影子,是如何在湿漉漉的沙滩上拉伸、变形的。这种观察的深度和广度,让我感觉这本书的作者,拥有着摄影师的眼睛和诗人的灵魂。它完全没有那种传统旅游指南的“硬核”信息堆砌,而是充满了情感的渗透。读起来,你会不自觉地停下来,想象自己正站在那个地方,闭上眼睛,去感受那种独有的氛围。它成功地将一个地理概念(济州岛),转化为了一种强烈的情感体验。
评分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惊喜在于其语言风格的跳跃性和对“在路上”状态的精准拿捏。每一章的篇幅和叙事节奏都不尽相同,有时是一段长达数页的沉思独白,有时却是一串短促、如同速写般的对话记录。这种不拘一格的写法,非常贴合现代人碎片化的信息接收习惯,但又在整体上保持了主题的连贯性——即对自我边界的探索。其中关于如何在异国他乡,仅凭有限的语言(或许只有“包邮”二字能通达世界),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真诚连接的片段,尤其引人深思。它不仅教我们如何去济州岛旅行,更像是在探讨,当所有的物质需求(比如“满28包邮”)被简化到极致时,我们还能剩下什么。这本书是属于那种会让你在旅途中,时不时拿出来翻阅,并产生新的共鸣的类型,而不是读完就束之高阁的快消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