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儒书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一函一册) 溥儒 西泠印社出版社 9787550820036

溥儒书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一函一册) 溥儒 西泠印社出版社 9787550820036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溥儒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 西泠印社
  • 书法
  • 佛教
  • 经书
  • 艺术
  • 古籍
  • 珍品
  • 字帖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学人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西泠印社出版社
ISBN:9787550820036
商品编码:29979439719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 名:溥儒书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一函一册)
作 者:
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2-01
版  次:1
页  数:172
ISBN :9787550820036
定价:368 元 本店价:283.36 元
折扣:【77】 节省:84.64 元
分类:  →  
货号:1688264
图书简介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共二百六十字,是汉代佛经中*短的一部,因其旨意精微且便于持诵而流传*广。本经有数种译本,而以唐代玄奘法师所译*为通行。历代书家书写《心经》者*多,为我们留下了许多珍贵的书迹。溥儒笃信佛教,侍规至孝,此卷《心经》,是其为母而书,清正端庄,是稀世珍品,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溥儒书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以竖排繁体字形式出版。 作者简介 目   录 插图和节选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一部历久弥新的智慧经典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简称《金刚经》,是佛教大乘经典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自东晋鸠摩罗什将其译入中国以来,历经千年,其深邃的智慧与精炼的语言,依然深刻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求道者和思想家。此经以其独特的论证方式和对“般若空性”的透彻阐释,成为佛教般若思想的代表作,也是后世许多高僧大德弘传的重点。 《金刚经》并非一本讲述故事或历史的著作,它更像是一场深入智慧内在的探险。全经共五千七十六字,篇幅不长,但字字珠玑,涵义无穷。其核心在于阐述“一切法无我,一切法无自性”的般若空性,破除众生对“我”和“法”的执着,从而引导其走向究竟的解脱。 核心思想:破除执着,直达实相 《金刚经》的开篇,即以“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作为开端,为我们构建了一个庄严的说法场景。然而,经文的重点并非对这一场景的描绘,而是佛陀为了破除众生根深蒂固的执着,而进行的精妙开示。 经中最广为人知的论述,莫过于“无相”的智慧。佛陀告诫须菩提:“凡有所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这句话点明了《金刚经》的核心关切:我们所看到、所感受到的世界,无不是由因缘和合而成的“相”,这些相本身并非真实永恒,而是生灭变化的。如果仅仅执着于这些表面的相,便会产生种种烦恼和痛苦。唯有超越对诸相的执着,认识到其“无相”的本质,才能真正见到事物本来的面目,见到“如来”——那超越一切形象、无所不在的真理。 “无我”的论断也是《金刚经》的另一重要基石。佛陀反复强调:“无有众生如来度,无有众生得灭度者。” 这并非说佛陀不度化众生,而是指出,从究竟意义上来说,并没有一个独立存在的、可以被度化的“众生”,也没有一个独立存在的、可以被达到的“灭度”。这一切的分别和执着,都是由于无始以来对“我”的误解。当认识到“我”的虚幻,便如同大海中的水滴,回归到整体之中。 《金刚经》中还充满了对“布施”、“持戒”、“忍辱”等六波罗蜜的开示,但这些并非以我们通常理解的世俗修行方式来论述。佛陀以“无所住而生其心”的般若智慧,来指导菩萨如何行持六度。例如,在谈到布施时,佛陀指出:“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也就是说,真正的布施,是不求回报,不执着于布施的行为本身,甚至不执着于布施的对象,这样才能获得无量的功德。 《金刚经》的艺术与价值 《金刚经》的价值,不仅在于其深邃的哲学思想,更在于其精炼、富有韵律的语言。它以问答的形式展开,佛陀与弟子须菩提的对话,层层递进,逻辑严谨,引人入胜。经文的遣词造句,往往蕴含着多重含义,初学者可以领略其字面意思,而深入修学者则能在字里行间体悟更深的般若智慧。 历代以来,《金刚经》受到了无数文人墨客、书法家、画家以及普通读者的喜爱。许多著名的书法作品,如唐代欧阳询、宋代苏轼、明代董其昌等人的《金刚经》书法,都将佛法的智慧与精妙的书法艺术融为一体,成为传世的瑰宝。其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哲理,也为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灵感。 跨越时空的智慧启示 在现代社会,虽然我们所处的时代和生活方式与佛陀说法时大不相同,但《金刚经》所揭示的智慧,依然具有强大的现实意义。 破除焦虑与执着: 现代社会信息爆炸,生活节奏加快,人们更容易产生焦虑和压力。对物质、名誉、情感的过度追求,常常让我们迷失自我。《金刚经》的“无相”智慧,能够帮助我们认识到这些外在事物的短暂性和不究竟性,从而减轻内心的执着和烦恼,以更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 认识真实的自我: 许多人对“我是谁”感到困惑。《金刚经》的“无我”思想,并非否定个体存在,而是引导我们认识到“我”的构成是因缘和合,并无固定不变的实体。理解这一点,有助于我们放下对自我的过度认同,从而获得心灵的自由。 培养慈悲与智慧: 般若智慧是慈悲的根源。《金刚经》并非教导人们逃避现实,而是以通透的智慧,更加深刻地理解众生的苦难,从而生起无边的慈悲心,以更有效的方式去利益他人。 结语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一部永远读不尽的经典。每一次阅读,都会有新的体悟;每一次的修行,都会对其有更深的理解。它不提供具体的解决方法,而是引导我们去发现自己内在的智慧,去认识事物的真相,去超越烦恼的束缚。这部经典,如同一面清澈的镜子,照见我们内心的迷执;又如同一盏明灯,指引我们走向解脱的光明。它所蕴含的智慧,早已超越了宗教的范畴,成为人类精神文明宝库中一份珍贵的财富,值得我们一生去学习、去践行。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的古籍影印本,光是拿到手里,就能感受到那种沉甸甸的历史分量。书页的质感摸上去就与现代印刷品截然不同,带着岁月的痕迹和墨香,让人心生敬畏。装帧设计上,出版社显然下了不少心思,力求还原原貌,既是对传统艺术的尊重,也让今天的读者能够更贴近古代的阅读体验。我一直对那些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的物件抱有极大的热情,而这本书无疑就是其中之一。每一次翻阅,都像是在进行一次穿越时空的对话,感受那个时代文人的风骨和审美情趣。特别是对于研究古代书画、书法艺术的朋友来说,这类原汁原味的影印本简直是不可多得的珍宝,远非普通印刷品所能比拟。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精心保护的文物,值得我们小心翼翼地珍藏和把玩。

评分

当我将这本书置于书架上时,它立刻成为视觉焦点的一部分。那种独特的古韵和厚重的历史感,瞬间提升了整个阅读空间的文化氛围。这不仅仅是知识的堆砌,更是一种生活品味的体现。我深知,好的书籍不仅要内容精湛,外在的呈现也应与之匹配。西泠印社选择的纸张和印刷技术,使得即便是光线不佳的环境下,也能清晰地辨识出文字与图像的结构。这种内在的质量与外在的格调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使得每一次的“拥有”都带有一种小小的成就感。它不再是快速消费的读物,而是可以世代传承下去的精神财富。

评分

不得不说,这本书的开本和版式设计,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阅读的舒适度与整体观感。我个人偏爱那种较为传统的、符合古代阅读习惯的形制,这样在欣赏作品时,心理上更容易进入那个特定的文化情境。这次的影印本在保持古朴气息的同时,似乎也做了一些适应现代读者的微调,使得在展阅时不至于过于晦涩难懂。装帧的牢固度也值得称赞,毕竟这种厚重的书籍如果装帧松散,稍有不慎就会损坏,而这本的装订工艺显然经得起反复的摩挲和翻阅。这对于经常需要查阅和参考的学者或爱好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考量因素。它体现了一种对知识载体本身质量的尊重,而非仅仅关注内容的简单复制。

评分

初次接触这类艺术典籍时,我最关心的便是其拓印或影印的精度。毕竟,对于书法作品而言,笔触的力度、墨色的浓淡、线条的起承转合,无一不蕴含着创作者的情感与技巧,稍有失真,便会谬以千里。从目前的体验来看,西泠印社在这一点上确实展现了极高的专业水准。那些细微的皴擦点染,仿佛能够透过纸张直接触摸到古人的笔尖。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极大地提升了阅读和欣赏的层次。我甚至会花上很长时间去对比不同笔画之间的细微差别,试图揣摩背后的运笔逻辑。这种沉浸式的学习过程,远比看那些经过过度美化或简化处理的现代出版物来得更有价值。它提供了一个真实的样本,让我们得以窥见艺术创作的本质。

评分

对于我而言,收藏这类书籍,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对文化传承的责任感。我们这一代人有幸能接触到如此精良的影印本,便意味着我们有责任去保护和研究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这本书的出版,无疑是对某个重要艺术领域的有力补充和弘扬。它提供了一个高标准的参照物,让后来的研究者和学习者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探索更深层次的艺术规律和历史脉络。我期待着通过不断地研读和比较,能够从中汲取更多的灵感,或许还能发现一些前人未曾注意到的细节,这才是真正收藏和阅读这类经典书籍的乐趣所在。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