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再不练爱,就老了
定价:42.00元
作者:小刀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10-01
ISBN:978751084676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 中国婚姻家庭咨询师、“爱循环”幸福课程创始人小刀,三年磨一剑,暖心书写都市女性幸福修炼手册;
★ 全书选摘数十场演讲的精华内容,曾经打动数万观众的爱情观,字字入心;
★ 11位个性迥异的智慧女性真诚分享,笑与泪的心路回顾,让你在别人的故事里学会抓住自己的爱与幸福;
★ 对现代人婚恋状态的深度剖析与睿智感悟,爱别人的基础是要学会与自己和解;
★ 情感畅销书作家的智慧大成,一个奶爸的爱与宽容,幸福与温情。内容提要
11
目录
部分 爱情看刀
刀 相信爱才能遇见爱 003
第二刀 请放过无辜的玫瑰 006
第三刀 一见钟情会要谁的命 009
第四刀 爱情不是小孩子的游戏 012
第五刀 无真心,不爱情 015
第六刀 “ 我爱你”的背后没有权力 018
第七刀 哪有永远不变的爱情,只有永远去爱的行动 021
第八刀 谁说女汉子和爱情无缘 024
第九刀 你才是自己的“真命天子” 027
第十刀 会爱的女人才幸福 029
第二部分 让爱循环
一、自我和解篇 035
1. 我是一切的源头 035
2. 成长的秘密 037
3. 为爱“拆墙” 039
4. 没有,请接纳完整 042
5. 创造更值得爱的自己 044
二、他人连接篇 047
1. 关系能力决定我们的幸福力 047
2. 不做“乞丐”,做爱的富翁 049
3. 爱是携手,绝非依赖 051
4. 因为不同,才要相爱 053
5. 爱情的小船不能说翻就翻 055
三、世界共情篇 059
1. 一朵花不只是一朵花 059
2. 心打开了,世界就打开了 061
3. 一条离开过水的鱼 063
4. 外面没有别人 065
5. 用爱穿越时间这条河流 066
第三部分 练爱手册
一、爱情应知必答题 073
1. 什么是“爱”? 073
2. 什么是“情”? 073
3. 什么是“爱情”? 074
4. 爱情赢家的基本功 075
二、恋爱执行系统 084
1. 恋爱之前,问自己10 个小问题 084
2. 测算你是否陷入爱河 085
3. 如何向喜欢的人表达爱慕之情 086
4. 不会约会,努力白费 087
5. 确定恋爱关系前请睁大双眼 088
6. 分手不必反目成仇 090
第四部分 婚姻驾校——让天下没有不幸福的婚姻
科目一 恩爱夫妻好榜样 093
科目二 恩爱夫妻十步养成计划 101
科目三 五挡清晰好前进,油离配合有学问 118
外一篇 小刀老师的“奶爸修炼之旅” 131
第五部分 幸福麻辣烫——11 位重庆美女聊爱情 135
后记 189
作者介绍
小刀老师,作为被都市女性狂热追捧的情感畅销书作家和幸福婚恋主讲导师,他洞悉爱情婚姻中的人性奥秘与财富密码,先后出版畅销书《修炼美好正能量》《男人使用手册》《婚姻合伙人》等,为女性群体、品牌企业主讲近千场“幸福女人三堂课”,粉丝无数,助人无数,被誉为都市女性“暖心男闺蜜”和“幸福文化使者”。
文摘
序言
读完一小部分后,我最大的感受是,这本书提供了一种非常清醒的“自我对话”的模板。很多时候,我们面对选择,内心是喧哗的,充斥着外界的声音和未经验证的恐惧。而这本书,仿佛是一个冷静的智者,坐在你的对面,用非常克制的语言,引导你把那些模糊不清的焦虑实体化、清晰化。它不提供标准答案,而是帮你把问题拆解得足够细致,让你自己去触摸到问题的内核。其中关于“完美主义与行动力”的讨论,对我触动特别大。作者没有批判追求完美,而是深入探讨了“为了达到完美而拖延”的内在逻辑——那其实是一种对失败的预先防御。这本书的文字密度很高,但阅读起来并不累,因为它的论点之间过渡得非常流畅,像是流水自然地汇入江海。它成功地将一种深刻的哲学思考,转化成了一种可以被日常体验理解的、带有温度的文字,这点非常难得。读完后,我感觉脑子里像被整理过一样,原本杂乱的思绪有了一个清晰的框架去承载。
评分说实话,我拿到手的时候,有点犹豫要不要立刻开始读,因为我手头还有好几本书堆在那里,但最终还是忍不住先翻了几页。这本书的文字风格,怎么说呢,非常自然,带着一种恰到好处的疏离感,就像是你在一个安静的咖啡馆里,听着旁边桌上的人低声讲述他们最近的生活体悟。它的叙事节奏把握得很好,不是那种让你喘不过气的紧凑,而是像散步一样,该停下来看看风景的地方就停下来了。我注意到作者在描述一些细微的情感波动时,用词非常精准,没有那种夸张的渲染,却能精准地击中你内心深处某个柔软的点。这让我意识到,作者对“体验”的捕捉能力非常强,不仅仅是记录事件本身,更重要的是记录事件发生时,内心产生的细微涟漪。我特别欣赏那些看似不经意的比喻,它们往往是点亮整个段落的灯塔。比如,它对比了“等待开花”和“立刻采摘”的心态差异,这个比喻非常形象地解释了我们对待成长和成熟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总的来说,这本书读起来很“松弛”,但内里却蕴含着一种坚韧的力量,它不催促你,只是温柔地提醒你,别忘了自己的步伐。
评分这本新书刚到手,封面设计挺有意思的,那种略带复古又有点现代感的排版,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我平时喜欢淘一些那种能让人在忙碌生活中慢下来,思考一下“我是谁,我要去哪儿”的非虚构类书籍,这本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它可能属于这一类,但又带有一丝更私人、更贴近生活的絮语感。我特地去翻了目录——哦,目录的章节名字起得相当有画面感,像是老朋友在跟你娓娓道来过去的某段经历,而不是生硬的理论堆砌。比如其中有一章提到了“在无人问津的角落里种下希望”,这句描述让我立刻联想到那些需要耐心和时间才能看到成果的事情,无论是学习一项新技能,还是修复一段关系,都需要这种默默耕耘的力量。我特别期待作者是如何阐述“时间”和“行动”之间的辩证关系的。毕竟在这个追求即时满足的时代,能沉下心来写这样主题的书,本身就值得称赞。希望它不仅仅是空泛的鸡汤,而是能提供一些真正落地、可以被我们生活借鉴的感悟和方法论。从排版来看,字体的选择很舒服,留白也恰到好处,这对于长时间阅读来说是个福音,说明出版社在制作上也下了不少功夫,不是那种粗制滥造的快餐读物。
评分我通常对标题比较直白的图书会抱持怀疑态度,总觉得可能会有标题党之嫌,但翻开这本之后,我的看法有了很大改观。它的“直白”是包裹在一种非常精妙的、近乎诗意的语言外衣之下的。这本书巧妙地避开了宏大叙事,而是聚焦于那些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容易被忽略的“间隙时间”和“未竟之事”。比如,作者写到清晨第一缕阳光照在旧家具上的样子,那种短暂的美丽,就和我们决定开始做某件重要事情的那个瞬间是共通的。这种将宏大主题微观化的写法,让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旧家具”和“未竟之事”。这本书的结构设计非常巧妙,似乎是按照一天的时间线来组织的,从清晨的迷茫到深夜的反思,层层递进,把“时机”这个概念解释得非常透彻。它没有告诉你“必须现在就做”,而是让你体会到“任何时候开始,都意味着你将错过在更早时间开始的风景”,这是一种更高级的敦促,它诉诸的是美学上的遗憾,而非道德上的谴责。
评分我习惯在读一本书的时候,会随身带着一支笔,但这本书,我发现我动笔的次数比平时少了。不是因为内容不值得标记,而是因为很多句子,它们本身就已经像被标记好了一样,自成一个完整的、不可分割的哲学片段。我试着去摘要其中某几段的核心观点,但发现一抽离上下文,那种韵味就荡然无存了。这对我来说,是一个非常高的评价,意味着这本书的价值在于整体的阅读体验,而不是零散的“金句”集合。它更像是一部精心编排的交响乐,每一段落都是一个乐章的铺陈,缺一不可。它在探讨的那些关于“错过”和“来得及”的议题时,没有给我任何压力,反而是提供了一种和解的视角。这与市面上很多宣扬“抓住一切机会”的口号式书籍截然不同。它似乎在说:你知道自己错过了什么,但更重要的是,你现在拥有了什么,以及你愿意为什么而付出努力。这种不煽情、但充满力量的叙事,让人在读完后,不是一阵亢奋,而是一种持久的、温和的自我肯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