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荀子智慧
定价:50.00元
作者:《读国学长智慧丛书》编委会
出版社:中原农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5-01
ISBN:9787554210734
字数:
页码:39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荀子(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他发展了儒家思想,提倡性恶论,常与孟子的“性善论”相比较。他立足于现实,不相信鬼神存在,以发展变化的观点看待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提出“人定胜天”的思想。肖国平、桑艳军主编的《荀子智慧》是对《荀子》的解读。
目录
生当乱世 胸怀大志
劝学篇
修身篇第二
不苟篇第三
荣辱篇第四
非相篇第五
非十二子篇第六
仲尼篇第七
儒效篇第八
王制篇第九
王霸篇第十
君道篇第十一
臣道篇第十二
致士篇第十三
议兵篇第十四
正论篇第十五
礼论篇第十六
乐论篇第十七
解蔽篇第十八
正名篇第十九
宥坐篇第二十
哀公篇第二十一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读国学长智慧丛书》中的另一本,关于先秦诸子的论述,真是让人大开眼界。作者的笔触细腻入微,对那些思想巨人的学说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剖析,尤其在阐述“仁义礼智信”这些核心概念时,没有陷入空泛的理论说教,而是结合了大量的历史情境和生活实例,使得原本深奥的哲学思想变得鲜活起来。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对不同学派观点交锋的描绘,那种思辨的张力仿佛能透过纸面扑面而来。读完后,我感觉自己对古代士人的精神世界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不再是简单地停留在教科书上的概念性认知。它成功地搭建起了一座现代人与古代智慧对话的桥梁,让我看到了历史的厚重和思想的生命力。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真正做到了“温故而知新”,让人在回顾历史的同时,获得面对当下困境的启示。行文间那种沉稳而富有力量的叙事风格,也让人在不知不觉中沉浸其中,久久不能忘怀。
评分最后,那篇探讨儒释道三家在宋明理学发展过程中相互渗透、彼此转化的章节,展现了极高的思想整合能力。作者并没有采取简单的“三家并列”的叙事方式,而是巧妙地运用“融合与张力”的视角,清晰地勾勒出理学家们如何在吸纳佛学思辨之利、道家超脱之美后,重塑和坚固儒家伦理体系的全过程。这种宏观的视野和穿透历史迷雾的能力令人赞叹。文章的论证层次分明,结构严谨,虽然涉及大量的哲学名词,但作者总能用精妙的比喻将概念拉回具体的语境之中。读完这部分,我对中国传统文化中那种“殊途同归”的智慧有了更深一层的敬畏,它证明了伟大的思想体系具有惊人的自我完善和包容能力,值得我们当代人深入学习和借鉴。
评分而这套丛书里关于唐宋八大家散文艺术成就的论述,则呈现出一种严谨的学术态度与热烈的文学激情相融合的独特风貌。它不像一般的文学鉴赏那样流于表面赞美,而是极其细致地剖析了韩愈的古文革新如何关乎道统的重建,柳宗元的山水游记中如何寄寓了政治失意的旷达心境。作者对文风流变轨迹的梳理清晰流畅,逻辑性极强,如同梳理一条奔腾不息的文脉长河。我尤其欣赏其中对“以文载道”这一核心理念的现代化解读,它让唐宋散文的深刻内涵突破了时空限制,与当代人对清晰表达、有效沟通的需求产生了奇妙的共鸣。阅读过程,仿佛有一位经验丰富的国学导师在身边循循善诱,每读一篇文章的解析,都会促使我拿起原著进行比对印证,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深度和广度。
评分不得不提的是,丛书中关于中国古典诗歌审美意境构建的篇章,简直是一场对“韵味”的深度挖掘。不同于传统教条式的格律分析,作者将诗歌的意境视为一种“可感知的氛围”,通过对意象选择、声律安排乃至书写者的心绪流转的综合分析,构建出极具画面感和音乐性的解读框架。例如,对苏轼“无意于佳乃佳”的境界阐述,简直是点石成金,让我明白了何为“不着痕迹的雕琢”。这本书的语言风格较为舒缓,富有诗意,像是在品读一篇优美的散文评论,而不是枯燥的学术报告。它成功地教会了我如何去“听”诗歌,如何去“看”诗歌中的留白,这种体验是纯粹阅读原著所难以企及的,它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古典美学的后门。
评分另一本收录于这套丛书的,聚焦于魏晋风度与玄学思潮的篇章,风格迥异于前述的先秦部分,更显出一种飘逸、超脱的文人气质。作者对竹林七贤的描摹,与其说是历史评价,不如说是一种艺术再现,寥寥数笔便勾勒出他们对世俗束缚的反叛与对个体精神自由的极度渴求。文字中充满了古典韵味,遣词造句考究,读起来颇有品茗对弈时的悠然自得感。特别是对于“自然无为”思想在当时社会背景下的复杂成因进行了探讨,揭示了其背后深藏的士族阶层对政治环境的无奈与消解。这本书的精彩之处在于,它没有回避那个时代特有的颓废与浪漫的矛盾统一体,而是将其并置展示,让读者得以窥见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在理想与现实夹缝中的生存图景。读毕,心中仿佛被清风拂过,留下的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一种审美的愉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