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錢锺書手稿集 外文筆記 第四輯(全十冊)
定價:4500.00元
作者:錢锺書
齣版社:商務印書館
齣版日期:2015-11-01
ISBN:9787100115612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輯是錢锺書1972至1998年的讀書筆記,是完成年代晚的一部分筆記。原稿包括大小不同的34個小本。除瞭占主要地位的英文內容之外,本輯還包括希臘語、拉丁語、法語、德語、意大利語內容。西班牙語的小說《堂·吉訶德》摘抄同時還附有英文譯本的對照。摘錄的內容多位文學傢與學者的作品全集。
目錄
第四輯簡介
Part IV. Worldwide Fame(1972——1998)
No.122
23
No.124
No.125
Author Index
Title Index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錢锺書,江蘇無锡人,原名仰先,字哲良,後改名鍾書,字默存,號槐聚,曾用筆名中書君,中國現代作傢、文學研究傢。曉暢多種外文,包括英、法、德語, 亦懂拉丁文、意大利文、希臘文、西班牙文等。曾為《*選集》英文版翻譯小組成員。晚年就職於中國社會科學院,任副院長。錢锺書在文學、比較文學、文化 批評等領域的成就,推崇者甚至冠以“錢學”。代錶作品《圍城》。
文摘
序言
坦白講,我購買這套書,更多是齣於對“未解之謎”的好奇心,而非指望能從中獲得立竿見影的學術結論。這套外文筆記集,它的價值在於其“過程性”——記錄瞭一個偉大頭腦思考和求知的過程。例如,我隨意翻到其中一冊的某一頁,看到一段對某部冷門意大利語小說的引用和一段德語的注釋,這本身就展現瞭一種跨學科、多語種的無邊界求索精神。這種精神,在如今高度專業化和細分的學術環境中,顯得尤為珍貴。它提醒我們,真正的博學是建立在對知識的廣袤疆域保持謙卑和好奇之上的。這套書的閱讀體驗是跳躍性的,它不是綫性的敘事,而是散點式的思維火花。你可能花上半小時隻為理解一個手稿中的縮寫,但當你理解的那一刻,那種知識被點亮的喜悅感是無可替代的。這是一種需要耐心、需要細緻品味的閱讀體驗,更像是在解一個需要用外文知識去開啓的密碼鎖。
評分這套書的齣版,無疑是對中文學術界的一大貢獻,但從一個普通愛好者的角度來看,它更像是一份沉甸甸的文化遺産的公開展示。我花瞭很長時間纔適應這種手稿的排版風格,畢竟與現代印刷書籍的整齊劃一截然不同,有時候會齣現墨跡洇開、字跡重疊的情況,這對於習慣瞭清晰字體的當代讀者來說,初讀時確有挑戰。但一旦適應瞭,那種“親曆感”便油然而生。你仿佛能想象到,在昏暗的燈光下,錢先生手持鵝毛筆,在異國他鄉的某個圖書館或書房裏,為瞭厘清一個概念或翻譯一個詞語而冥思苦想的情景。這些筆記裏的隻言片語,往往指嚮一些冷門但至關重要的學術脈絡,它們是構建錢鍾書宏大知識體係的無數塊磚石。它們的重要性不在於每一則筆記本身有多麼驚天動地,而在於它們共同構建瞭一個時代的、一位大學者的知識地圖。我期待著能從中挖掘齣一些關於他早期治學方法、或者他對西方文化理解深度的全新綫索。
評分初次接觸這套文集,我最大的感受是其內容的選擇與編排的精妙,它似乎有意避開瞭那些大傢耳熟能詳的宏大論述,轉而聚焦於錢先生那些散落在不同角落、原本不輕易示人的“邊角料”——那些外文筆記。這使得閱讀過程充滿瞭尋幽探秘的樂趣。我注意到其中夾雜著大量的英文、法文、德文甚至拉丁文的片段,這本身就是一種視覺上的衝擊,證明瞭先生跨語言的知識儲備之廣博。這些筆記的內容,有的像是對某一晦澀典故的追溯,有的則是對某個陌生詞源的考證,甚至還有對電影、戲劇片段的寥寥數語的點評。這不像是一份準備公開發錶的論文,更像是一個學者的“自言自語”,坦誠而無拘束。這種“不設防”的狀態,極大地降低瞭閱讀的門檻,卻又在不經意間展示瞭其學術上的嚴謹性。我尤其喜歡那種在閱讀過程中,必須不斷查閱腳注或自行推敲纔能理解其中深意的體驗,它迫使讀者也必須調動起自己的知識儲備,與錢先生進行一場跨越時空的智力角力,這種互動的過程,遠比被動接受知識要來得暢快淋灕。
評分這套全十冊的龐大數據量,本身就構成瞭一種令人敬畏的氣勢。它並非是那種可以一口氣讀完的暢銷書,而更像是圖書館裏供人時常翻閱、時時可得新見的工具書和精神食糧的結閤體。我注意到,在整理和注釋方麵,齣版方似乎也投入瞭巨大的心血,那些詳盡的注釋,是對錢先生學術良知的最大尊重。它們幫助我們這些後學者,跨越瞭語言和時代的障礙,去觸碰那些原本隻屬於他個人的思考碎片。閱讀這樣的手稿集,總會産生一種奇妙的聯想:如果把這些筆記視為錢先生思想的“地基”,那麼他公開發錶的那些文章和著作,便是華麗的“殿堂”。沒有這些看似瑣碎的積纍和探索,殿堂的穩固便無從談起。因此,這套書的意義,不僅在於它記錄瞭錢先生在特定時期的外文閱讀痕跡,更在於它完整地展現瞭一位頂級學者是如何在海量的外文資料中,進行篩選、消化、再創造的艱辛曆程。它提供瞭一種觀察治學態度的絕佳樣本。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著實吸引人,那種典雅而又帶著些許滄桑感的墨綠色調,配上燙金的書名,立刻讓人聯想到舊日的書房,空氣中彌漫著樟腦和紙張混閤的獨特氣味。我是在一個安靜的午後,偶然在一傢老舊書店的角落裏發現它的。迫不及待地翻開內頁,那泛黃的紙張,仿佛帶著時光的溫度,每一頁都像是小心翼翼從曆史的塵埃中拂拭齣來的珍寶。手稿的字跡,那種帶著行書灑脫又不失楷書端正的獨特風貌,真是讓人愛不釋手。它不僅僅是文字的記錄,更像是錢先生本人思維流淌時留下的指紋。雖然我尚未深入研讀每一個細節,但光是品味這種原汁原味的手稿呈現方式,就已經感受到一種撲麵而來的學術的莊重與個人的浪漫。那種未經雕琢的原始狀態,比任何精美的印刷品都更具生命力。這本書的裝幀質感,拿在手裏沉甸甸的,體現瞭齣版方對這批珍貴資料的敬重,讓人不禁期待翻開其中那些關於西方文學、哲學乃至日常觀察的零星劄記,究竟會揭示齣這位中學問傢怎樣的“私房話”。它不僅僅是一套書,更像是一個通往大師內心世界的秘密通道的鑰匙。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