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恽代英全集》的编纂与研究
定价:58.00元
售价:34.8元,便宜23.2元,折扣60
作者:李良明,申富强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9-01
ISBN:978701016568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恽代英全集》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党早期领导人遗*的收集、整理与研究》的主要成果,被列入人民出版社大型丛书《中国党先驱**文库》。《恽代英全集》共9卷,290余万字,收入了恽代英1914年至1930年间所写的论*、日记、译作、教材、通信、报告、演说等共580余篇,涵盖政治、经济、文化、哲学、教育、军事等各个领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李良明、申富强*的《恽代英全集的编纂与研究》概述了《恽代英全集》编纂的历史过程及其重要研究成果,并依托《恽代英全集》的编纂,通过全面研究,有力表明了恽代英是华中地区新文化运动的杰出代表,真实反映了恽代英由爱国主义向马克思主义转变的历史进程和他作为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作用,充分展现了恽代英是中国党早期*名的理论家的风采,并着重指出了他的主要理论创新之处。
本书是对《恽代英全集》编纂的总结,旨在继承和弘扬恽代英精神,让先驱革命精神薪火相传。
目录
父亲走上革命道路的引路人此情绵绵似江流章 《恽代英全集》的编纂 一、《恽代英全集》编纂的历史背景 二、恽代英笔名的考证 三、恽代英遗著的收集与整理 四、《恽代英全集》的史料价值和理论价值 五、《恽代英全集》与中史人物研究 六、我们在台湾查资料 七、恽代英思想的鲜明特点第二章 《恽代英全集》编纂中的重要研究成果 一、恽代英与共存社的成立 二、恽代英政治思想研究 三、恽代英军事思想的历史贡献 四、恽代英公民教育思想探析 五、关于恽代英《中国可以不工业化乎》一文的考证及解读 六、恽代英工业化思想的当代价值 七、恽代英与蔡和森关于“纸老虎”论述之比较 八、毛、恽代英致孙中山总理电 九、恽代英为图书馆事业作出的重大贡献 十、恽代英青年幸福思想探析 十一、恽代英刻苦自学的精神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十二、恽代英的理想与追求 十三、恽代英思想体系及其历史价值第三章 《恽代英全集》的出版及评介 一、《中国党先驱文库》出版座谈会在举行 二、《恽代英全集》出版座谈会在北京华侨大厦举行 三、纪念恽代英深化党史人物研究 四、恽代英留下的红色文化遗产 五、思想前行时代楷模 六、恽代英是中国革命早期先驱群体革命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 七、我校杰出的前辈校友 八、庆幸自己赶上了美好的历史时代 九、继续发扬黄埔精神 十、我的伯父恽代英 十一、继承这份宝贵的精神遗产 十二、早期领导人遗著是一笔宝贵精神财富第四章 永不熄灭的火种 一、恽代英对中国党理论的历史贡献 二、恽代英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贡献 三、恽代英对人民军队创建与发展的贡献 四、恽代英在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史上的地位 五、日月经天精神永存 六、始终与青年战斗在线 七、文献片《永远的恽代英》新片发布会发言摘编 八、纪念恽代英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发言摘编 九、一颗永不熄灭的火种 十、五四运动与中国党早期领导人国际学术研讨会参考文献后记一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初捧此书,我便被其装帧的沉稳大气所吸引,但真正让我沉浸其中的,是其中那些鲜活而深刻的思考。这些篇章绝非陈词滥调,而是充满了对当时社会现状的敏锐洞察和对未来道路的艰难求索。从他的论述中,可以看到一个思想者是如何不断自我反思、自我砥砺,最终形成一套完整而坚定的理论体系。那些关于青年教育、工人运动的论述,即便放在今天来看,依然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我特别欣赏作者那种直面困难、不回避问题的勇气,他从不粉饰太平,而是直指社会最深层的矛盾,这种深刻的批判精神,令人敬佩。这本书的价值,绝不仅仅在于文献汇集,更在于它提供了一种思考问题、认识世界的方法论,是一份宝贵的精神遗产。
评分坦白说,最初我只是抱着了解历史的心态翻开这本书,但很快就被其文字的穿透力所俘获。它不是一本枯燥的教科书,而是一部充满生命力的文本集。作者对新文化运动、五四精神的参与和引领,通过他的笔触被生动地再现出来,展现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群体在启蒙与觉醒过程中的思想交锋和行动轨迹。尤其是那些涉及教育和青年培养的论述,显示了他超越时代的远见卓识,他对于如何塑造一代新人的思考,即便在今天进行教育改革时,仍有启发作用。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系统、全面地保存了一位重要历史人物的思想脉络和精神风貌,对于任何一个想要深入探究中国近代革命史和思想史的求知者来说,都是一份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料。
评分这本厚重的文集,简直就是一部活生生的革命史诗,每一页都散发着那个年代的激情与血性。我作为一个普通的读者,被字里行间流淌出的那种坚韧不拔的精神深深地震撼了。作者的文字朴实无华,却有着直击人心的力量,仿佛能把我瞬间拉回到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亲身感受那份为理想献身的无畏。尤其是那些早期的书信和文章,字迹虽然已经泛黄,但字里行间的思想火花却依然璀璨夺目,展现了一个青年知识分子是如何在历史的洪流中确立自己的信仰,并为之矢志不渝的。它不仅仅是简单地记录了一生,更像是为我们这些后人留下的精神坐标,让人在迷茫时能从中找到方向。每一次翻阅,都能有新的感悟,仿佛与那位伟大的先驱进行着跨越时空的对话,这种阅读体验是极为难得的。
评分阅读的过程,像是一次与时代进行深入的“对视”。我惊喜地发现,这位先驱的文字中蕴含着惊人的逻辑性和严谨性,即便在条件极为艰苦的环境下,其分析问题依然能做到条分缕析,层次分明。那些关于党的建设和理论学习的论述,体现了他深厚的理论功底和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更难能可贵的是,他的文字中洋溢着对人民群众真挚而深沉的爱,这种爱不是空泛的口号,而是体现在每一个具体的行动纲领和对底层疾苦的深切关怀之中。每读完一篇,我都会不自觉地停下来,在脑海中勾勒出那个年代知识分子们在黑暗中摸索光明时的坚定身影,那份对真理的执着追求,是现代快节奏生活中我们常常忽略的宝贵品质。
评分这套文集给我最直观的感受,是一种宏大叙事下个体命运的交织与升华。它以近乎全景的方式展示了一位革命者如何从一个热血青年成长为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的全过程。其中穿插的那些往来信件,尤为动人,它们褪去了政治话语的严肃外衣,展现了其作为普通人的情感世界——对亲友的思念、对前途的迷惘,以及在压力下自我激励的内心独白。这种人性的真实流露,使得他的人物形象更加立体饱满,不再是一个高不可攀的符号,而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梦想有挣扎的鲜活个体。通过这些私密的文字,读者得以窥见革命者内心深处的挣扎与抉择,这无疑极大地增强了阅读的代入感和情感共鸣,让人更深刻地理解“牺牲”二字的重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