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英汉国际金融大词典》初版于1994年,由陈岱孙、范家骧与高天虹三位教授主编。词典出版后,受到读者的首肯,至1997年已进行第4次印刷。进入新世纪后,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决定出版新版的《英汉国际金融大词典》。由于国际知名的老一辈经济学家陈岱孙教授已于1997年逝世,高天虹教授也因公务繁忙无暇兼顾,乃由范家骧教授一人担任这本新版《英汉国际金融大词典》的主编工作。
新版《英汉国际金融大词典》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等高等院校,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巴黎银行北京分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华夏证券公司、国泰证券公司、南方证券公司、泰康人寿保险公司、深圳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等单位负责同志、知名学者、专家、教授以及从事教学、科研和实际工作的人员共同编写。
目录
词典正文
附:次贷危机与金融风暴资料
附录一 各国和地区货币名称及货币可兑换性
附录二 各国、地区中央银行名称表
附录三 世界500家大银行有关数据
附录四 世界各国与地区出口信用机构一览表
精彩书摘
a“basket”Of currencies “一 篮子”货币 是自1974年7月1 日起,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特别 提款权的定值方法,由黄金定值 改为由当时的美元、西德马克、日 元、英镑、法国法郎、加拿大元、意 大利里拉、荷兰盾、比利时法郎、 瑞典克朗、澳大利亚元、挪威克 朗、丹麦克朗、西班牙比塞塔、南 非兰特和奥地利先令16种货币 定值,用以定值的16种货币称为 “一篮子”货币。1981年又改为 由当时的5种货币定值。“一篮 子”货币只包括美元、西德马克、 法国法郎、日元和英镑。“A”ordinary shares A类普通股票。 又称“noD:一voting shares”(无表决权股票)。在英国,这类股票在分配股息和公司破产分配剩余财产方面与普通股票有同等的权利,但其持有人在公司年会上无投票权。发行A类普通股票旨在使原有大股东能够扩大资本,而又不失掉对其公司的控制权。现今,这些股票已不受欢迎;同时,证券交易所只允许那些已经有这种股票的公司继续发行。
前言/序言
这本《英汉国际金融大词典》初版于1994年,由陈岱孙、范家骧与高天虹三位教授主编。词典出版后,受到读者的首肯,至1997年已进行第4次印刷。进入新世纪后,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决定出版新版的《英汉国际金融大词典》。由于国际知名的老一辈经济学家陈岱孙教授已于1997年逝世,高天虹教授也因公务繁忙无暇兼顾,乃由范家骧教授一人担任这本新版《英汉国际金融大词典》的主编工作。
新版《英汉国际金融大词典》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等高等院校,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巴黎银行北京分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华夏证券公司、国泰证券公司、南方证券公司、泰康人寿保险公司、深圳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等单位负责同志、知名学者、专家、教授以及从事教学、科研和实际工作的人员共同编写。
在编写过程中,我们查核了国外有关书籍、词典、报纸和杂志达数百种之多,汇集并根据其难易程度有详有略地解释了15600余词条。其中包括:金融概述、银行业务、信用工具、信托、投资、租赁、证券业务、金融市场、进出口业务、国际汇兑、国际信贷、国际保险、国际收支、国际融资、国际结算、外汇管理、国际货币体系、国际金融机构、国际金融理论、国际金融法规等领域,并且涉及国际贸易以及与国际金融有关的其他术语。书末附有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货币和中央银行的名称,世界500家大银行和世界各国与地区出口信用机构等资料。
正值本词典等待付印之际,美国突发次贷危机,并引起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严峻的全球性金融风暴,美欧发达国家的股市剧烈下挫,银行等金融机构严重亏损,甚至倒闭或遭购并,大批员工被解雇,各国政府为此以巨额资金用来救市和刺激经济,但仍然制止不了全球经济陷入严重衰退的境地,工厂倒闭,生产萎缩,大批职工失业,全球经济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与本词典编辑部有鉴于此,迅速组织力量,汇编有关资料,作为“次贷危机与金融风暴资料”附在本词典正文之后,供各界参考。
《全球贸易与投资实务指南》 一、本书定位与核心价值 《全球贸易与投资实务指南》是一本专注于解析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环境、指导企业和个人有效开展跨国贸易与直接投资操作的实操性工具书。本书旨在弥合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之间的鸿沟,为读者提供一套系统化、前瞻性的全球商业运作框架。我们深知,在全球化进程中,合规性、风险控制和效率优化是决定企业存亡的关键要素。因此,本书的每一章节都紧密围绕“可操作性”和“前沿性”展开,确保内容不仅具有理论深度,更能直接应用于日常业务场景。 二、内容结构与深度解析 本书结构设计逻辑清晰,由宏观环境分析逐步深入至微观操作细节,共分为五大部分,约涵盖三十余万字: 第一部分:全球贸易环境的宏观解析与战略布局 本部分着重分析当前影响国际贸易格局的核心驱动力。内容涵盖: 1. 地缘政治与贸易保护主义的演变趋势: 详细解读当前主要经济体之间的贸易摩擦点、区域贸易协定(如RCEP、CPTPP、美墨加协定USMCA)的实质影响,并预测未来十年全球供应链的重塑方向。我们不满足于简单的政策罗列,而是深入剖析这些政策背后的经济逻辑及其对特定行业的连锁反应。 2. 全球经济周期与汇率风险管理: 探讨主要央行货币政策的联动效应,特别关注通胀、利率环境对进出口成本和定价策略的即时影响。通过历史案例分析,构建一套适用于不同经济周期的汇率风险敞口识别与对冲模型。 3. 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与绿色贸易壁垒: 阐述ESG(环境、社会和治理)标准如何日益成为国际贸易的“隐形门槛”。重点介绍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等前沿法规的合规要求及企业应采取的预备措施,确保企业在追求利润的同时,满足全球对气候责任的要求。 第二部分:国际货物贸易的精细化操作与物流优化 本部分是贸易实务操作的核心,旨在帮助读者构建一套高效、低成本的国际物流与清关体系。 1. 最新版《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Incoterms 2020)的深度应用: 对CIF、FOB、DDP等关键术语在实际合同签订中的适用边界进行精确界定,特别分析了“未指定目的港或地点”情况下的风险转移点。 2. 国际物流链的数字化转型: 介绍利用区块链技术提升供应链透明度、运用物联网(IoT)进行实时货物追踪的实践案例。重点解析空运、海运舱位预订的最新流程优化,以及如何应对港口拥堵和运力短缺的策略。 3. 海关估价与原产地规则的精准判定: 针对复杂产品(如含有多个部件的机械设备),提供基于海关估价“五步骤法”的详细操作指南。深入解析自由贸易协定(FTA)下的原产地累积规则,帮助企业最大化享受关税优惠。 第三部分:跨境投资的法律架构与风险防范 本部分聚焦于企业“走出去”和“引进来”所涉及的法律框架、税务筹划及政治风险规避。 1. 双边投资协定(BITs)的保护与争议解决机制: 系统梳理全球主要BITs的网络覆盖,重点分析投资者-国家争端解决(ISDS)程序的操作流程、仲裁地点的选择(如ICSID、ICC、SCC)及其优劣势对比。 2. 外汇管制与资本跨境流动合规: 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外汇管理政策(如资本账户管制强度),提供合规的资金汇出、利润再投资的路径设计。内容包括对特定行业的外商投资负面清单的实时解读。 3. 国际税务筹划与反避税审查: 基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BEPS(税基侵蚀与利润转移)行动计划,详细讲解转让定价文档的准备、常设机构(PE)的认定标准,帮助企业有效应对跨国税务稽查。 第四部分:国际支付、结算与融资创新 本部分深入探讨国际结算工具的演变及其在现金流管理中的应用。 1. 传统与新兴支付工具的风险评估: 全面对比信用证(L/C)、托收、保理等传统工具的操作流程与潜在风险。同时,详细介绍数字货币、稳定币在跨境B2B结算中的潜在应用场景与监管挑战。 2. 出口信用保险与贸易融资工具: 阐述如何有效利用出口信用保险(如Sinosure)转移买方信用风险。重点解析出口买方信贷(Buyer’s Credit)和在岸/离岸担保融资的结构设计,以优化营运资金周转。 3. 供应链金融的跨境应用: 介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应收账款和在途货物融资模式,帮助中小型企业(SMEs)获得更便捷的国际融资渠道。 第五部分:跨文化商业谈判与冲突管理 成功拓展全球市场不仅依赖于硬性技能,更依赖于软性能力。本部分致力于提升读者的跨文化商务素养。 1. 高影响力跨文化谈判策略: 基于霍夫斯泰德(Hofstede)的文化维度理论,细致分析不同文化区域(如北美、西欧、中东、东亚)的商业礼仪、决策模式和时间观念。提供针对性的谈判开局、僵局打破技巧。 2. 国际合同的风险识别与条款起草: 聚焦于不可抗力条款(Force Majeure)、准据法选择(Governing Law)和争议管辖权条款的起草要点,确保合同在面对不可预见事件时具有足够的法律效力。 3. 危机公关与声誉管理: 针对国际贸易中可能出现的知识产权侵权、产品召回或政治敏感事件,提供一套快速响应的危机公关流程和媒体沟通策略。 三、本书的特色与适用读者群 本书的一大特色是摒弃了纯理论的冗长论述,每一个关键概念都附带了详尽的“操作清单(Checklist)”和“风险提示(Caution Notes)”。这些工具箱式的辅助材料,能够帮助读者在实际工作中快速定位问题、落实步骤。 本书主要面向以下群体: 外贸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及业务骨干。 致力于全球化扩张的制造业和高科技企业高管。 涉外律师、投资顾问和专业会计师。 金融机构中从事国际贸易融资和外汇业务的专业人员。 对全球经济体系和跨国商业实务有浓厚兴趣的高校师生及研究人员。 通过阅读《全球贸易与投资实务指南》,读者将能够建立起一套适应新常态的全球商业运作体系,真正实现风险可控下的业务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