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有,就是文化与基因遗传是否相关的问题。在现有的文化环境下去考察,自然容易得出伟人撞车现象背后这一文化的超群体观点。然而,我记得中学教科书里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所谓本能试验(如果这个试验确实可以证实的话),说的是科学家为了确定某些行为是本能的而非习得性的,抓了只懂得用嘴叼石头砸鸟蛋吃蛋黄的成年雌鸟做试验。这只鸟生了只小鸟以后,小鸟被隔离开,不与其母亲接触,科学家发现这只小鸟竟然自然懂得用嘴叼石头砸鸟蛋吃蛋黄的技术。当然教科书要得出的是以人类中心论为基础的动物本能论的观点,但我们却可以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即,这是一种基于基因方式的技术能力遗传,完全不同于习得性的社会文化遗传。
评分评分
关于人类文化的早期发展模式、类型分析、研究方法,不同的人类学家都能得出完全迥异的结论。图书馆研究也好,田野调查也好、清单分类也好,或许都还不足以去完全整合人类早期文化的形成机制。
评分很不错很不错很不错很不错很不错很不错很不错很不错很不错很不错很不错很不错很不错很不错很不错很不错很不错很不错很不错很不错很不错很不错很不错很不错很不错很不错很不错很不错很不错很不错很不错很不错很不错很不错很不错很不错很不错很不错很不错很不错很不错很不错很不错很不错很不错很不错很不错很不错很不错很不错很不错很不错很不错很不错很不错很不错很不错很不错很不错很不错很不错很不错很不错很不错很不错很不错很不错很不错很不错很不错很不错很不错很不错很不错很不错很不错很不错很不错很不错很不错很不错很不错很不错很不错很不错很不错很不错很不错很不错很不错很不错很不错很不错很不错很不错很不错很不错很不错很不错很不错很不错很不错很不错很不错很不错很不错很不错很不错很不错很不错很不错很不错很不错很不错很不错很不错很不错很不错很不错很不错
评分大概翻了一下,很不错,很不错,
评分看書一本 值得擁有 包裝也可以
评分帮人买的,没看过……很深奥的样子……
评分任何一种人类学观点,包括以技术分期的“野蛮-蒙昧-文明”经典三段论,如果认真去考察,其结论至少在某些方面都是站不住脚的。如,古埃及的铁器时代普遍被认为是公元前7世纪左右才出现,是否可以据此认为公元前7世纪之前的古埃及就是一个蒙昧时代?反观之后的埃及,在某些文化元素上甚至还不如早前的埃及,至少技术动因也是存在缺陷的。阶层分化的运用在某些历史学家那里又发展成一种定势思维,中国唯一一本《古代埃及史》硬要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去划分古代埃及的历史阶段,甚至在作者自己都承认所谓的“奴隶”人口其数量不足古埃及总人口的10%的情况都能做出这种傻瓜式的分段论,更何况这些奴隶还可以享受拥有自己的财产、与自由民结婚、雇佣属于自己的仆人等等权利。同样,社会分工概念在文化上的运用也是不完全的,因为它根本无法说明蚁群与人类两种社会中,分工对文化起到的根本性差异。
评分总而言之,人类学家之间一个终极的文化见解是永远无法达成的,其中至关重要的原因在于:我们根本无法获得关于人类文化的全息信息,拿在手里的不过都是些信息片段或信息变异片段。或许,人类学应该整合进化生物学和动物行为学的一些内容,从而把人类学家的文化见解推向历史的更深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