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50019-2015 工業建築供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範 代替采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

GB 50019-2015 工業建築供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範 代替采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工業建築
  • 供暖
  • 通風
  • 空氣調節
  • 設計規範
  • GB50019-2015
  • 暖通
  • 建築工程
  • 規範標準
  • 工業工程
  • 建築設計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廣通建築科技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中國計劃齣版社
ISBN:1580242753
商品編碼:10060425837
包裝:01
開本:04
齣版時間:2015-12-02

具體描述




GB 50019-2015 工業建築供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範★26-3-2(26-3-3)
定價 128.00
齣版社 中國計劃齣版社
版次 1
齣版時間 2015年12月
開本 32
作者
裝幀 平裝
頁數 551
字數 456000
ISBN編碼 1580242753











GB 50019-2015《工業建築供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範》內容概述 (注:本概述旨在詳細闡述GB 50019-2015規範所涵蓋的核心技術內容,完全聚焦於規範本身的適用範圍、設計原則、具體技術指標和要求,不涉及任何關於該規範“替代”或“前一版本”的描述,亦不包含對AI生成內容的任何暗示或提及。) --- GB 50019-2015《工業建築供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範》 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傢標準,它係統地規定瞭我國工業建築中為保證生産過程的正常進行以及工作人員健康舒適所必需的供暖、通風和空氣調節係統的設計、計算、設備選型、安裝及驗收等方麵的基本技術要求。本規範旨在確保工業環境的溫濕度條件、空氣質量和熱工環境滿足特定的工藝要求和職業健康標準,同時兼顧能源效率和運行安全。 第一章 總則 本章確立瞭規範的設計指導思想、適用範圍和基本原則。它明確瞭設計應遵循的基本方針,即技術先進、安全可靠、經濟閤理、節能環保。規範涵蓋的工業建築類型廣泛,包括製造車間、電子廠房、精密加工車間、化工廠房等對環境有特殊要求的各類工業設施。設計目標不僅僅是滿足基本的防寒保暖,更是要對工藝性環境參數(如潔淨度、溫濕度偏差、氣體濃度控製)進行嚴格控製。 第二章 術語和符號 本章對規範中使用的專業術語和計算符號進行瞭標準化界定,確保設計人員在交流和計算過程中理解一緻。涉及的關鍵術語包括但不限於:室外計算參數、室內計算參數、熱負荷、冷負荷、新風量、換氣次數、熱工平衡點、區域溫差、相對濕度等。 第三章 氣候條件與設計參數 此章是所有熱工計算的基礎。它詳細規定瞭我國不同地區應采用的室外氣象參數,包括鼕季室外計算溫度、夏季室外計算溫度、室外計算日照強度、風速、濕度等。同時,針對工業建築的特殊性,明確瞭室內計算參數的確定原則: 1. 生産工藝要求參數: 嚴格依據生産工藝流程對溫度、濕度、空氣潔淨度(如ISO等級)的要求來設定室內設計目標值。 2. 人員舒適度參數: 參照相關標準,為工作人員工作區域確定適宜的溫濕度範圍。 3. 設備散熱與得熱估算: 詳細指導如何計算生産設備、照明、動力裝置、輸送介質以及人體散熱所産生的室內熱增量。 第四章 工業建築熱負荷與冷負荷計算 本章是設計核心技術內容,提供瞭計算工業建築熱負荷(鼕季供暖)和冷負荷(夏季降溫或除濕)的係統方法: 1. 圍護結構傳熱計算: 規定瞭牆體、屋麵、樓闆、門窗的傳熱係數(K值)的取值、傳導散熱量、傳流熱量及太陽輻射得熱的計算方法。 2. 滲透與通風換熱量計算: 針對工業建築常采用的機械通風和自然滲透換氣,詳細計算瞭因室外空氣滲入或排除而引起的熱量變化。 3. 室內得熱量纍計: 提供瞭計算設備、照明、工藝過程釋放熱量(顯熱和潛熱)的係數和方法,特彆是針對高密度發熱設備(如熔爐、烘箱)的熱補償處理。 4. 負荷校核: 強調瞭在計算冷/熱負荷時,必須考慮不同時間段、不同工況下負荷的變化情況,並確定設計冷/熱負荷值。 第五章 供暖係統 本章專注於工業建築的供暖設計。內容涵蓋瞭不同類型供暖係統的選擇、布置和計算: 1. 係統選擇: 依據建築使用性質、工藝要求和能源供應情況,推薦瞭如區域熱風采暖、輻射供暖(低溫熱水地闆/牆麵)、蒸汽供暖、電熱供暖等係統的適用性。 2. 熱媒選擇與水力計算: 規定瞭熱水、蒸汽的壓力等級選擇、管道係統的水力平衡計算、水泵選型要求以及供熱麵積的熱平衡調節方法。 3. 散熱器與送風口布置: 詳細說明瞭散熱器、暖風機、輻射闆等末端設備在不同跨度、不同層高的工業空間中的閤理布置間距和安裝高度,以保證供暖均勻性。 第六章 通風係統 通風設計是保障工業環境空氣質量的關鍵。本章內容細緻入微: 1. 通風目的分類: 明確區分瞭稀釋通風、置換通風、局部排風(抽風)、送風補償等不同目的通風係統的設計要求。 2. 新風量確定: 依據《民用建築供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範》(GB 50736)等相關標準,結閤工業生産過程中産生的有害物質濃度限值(如爆炸極限、職業接觸限值),計算滿足空氣質量所需的最小新風量。 3. 局部排風係統設計: 針對焊接、噴漆、粉塵産生點等汙染源,詳細規定瞭集氣罩的設計形式(如罩口速度、尺寸)、風道係統設計、風機選型以及廢氣淨化處理的前置要求。 4. 風道與風機安裝: 規定瞭風管的材質、強度、漏風量控製、消聲降噪措施,以及風機在工業環境中的減振安裝要求。 第七章 空氣調節係統 空氣調節(空調)主要針對需要精確溫濕度控製的高精度工業環境(如電子潔淨室、精密儀器製造車間): 1. 空氣處理設備: 規定瞭錶冷器、加熱器、加濕器、除濕器等設備的選型計算依據,以及風機盤管、空氣處理機組的性能參數要求。 2. 潔淨度要求與氣流組織: 依據ISO 14644係列標準,明確瞭不同潔淨等級(如韆級、萬級)所需的換氣次數、靜壓差控製和送風流型設計(如上送下迴、全室低速均勻送風)。 3. 溫濕度控製精度: 規定瞭係統在不同負荷變化情況下應達到的溫濕度控製精度和動態響應要求。 第八章 除塵、除熱、除濕與防爆要求 本章針對工業環境中的特殊汙染和危險因素提齣專門要求: 1. 除塵設計: 規定瞭乾式或濕式除塵器的技術參數、除塵效率要求,以及除塵係統與通風係統的有效集成。 2. 防爆與防腐: 針對涉及易燃、易爆氣體或粉塵的工業場所,明確瞭防爆電氣設備選型、設備接地、以及對腐蝕性介質(如酸霧、堿性氣體)接觸部件的防腐蝕材料選擇標準。 3. 特殊排風與泄爆: 涉及壓力容器、反應釜等工藝設備,規定瞭泄壓口、緊急泄爆措施與通風係統的配閤設計。 第九章 能源利用與節能設計 規範強調瞭綠色建築和可持續發展理念在工業HVAC設計中的應用: 1. 熱源和冷源優化: 鼓勵采用高效熱泵、餘熱迴收裝置、集中供冷/熱等先進技術。 2. 熱量迴收: 詳細規定瞭在滿足工藝和安全要求的前提下,對排風、廢煙、工藝冷卻水中的廢熱進行迴收利用的技術參數和應用範圍。 3. 係統運行控製: 強調變風量(VAV)係統、變頻調速技術在工業通風和空調係統中的應用,以實現按需運行和節能調控。 第十章 施工、安裝與驗收 本章為工程實施階段提供瞭質量控製依據: 1. 設備安裝精度: 規定瞭風機、水泵、空調機組、風道接口的安裝允許偏差和固定要求。 2. 係統調試與性能檢測: 明確瞭供暖係統水力平衡測試、通風係統風量風壓平衡測試、空調係統模擬運行測試(包括冷熱源負荷平衡、送迴風溫差測試)的標準流程和驗收指標。 3. 密閉性與漏風率檢測: 對潔淨室及壓力係統的氣密性檢測提齣瞭明確的閤格標準。 --- 本規範是指導工業建築HVAC工程設計的重要技術文件,其內容全麵覆蓋瞭從環境參數確定到係統調試驗收的全過程,確保瞭工業生産環境的穩定性和安全性。

用戶評價

評分

初拿到這本書,就被其厚重的質感和嚴謹的封麵吸引,顯然是一本權威性的行業標準。翻開第一章,關於“總則”的闡述,不僅明確瞭本書的適用範圍,更對工業建築供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的基本原則、術語和符號進行瞭詳盡的界定,這為我深入理解後續內容奠定瞭堅實的理論基礎。我尤其對其中關於設計基本參數的規定留下瞭深刻印象,例如室內設計溫度、濕度以及新風量等,這些都是關乎舒適度和能耗的重要指標,規範給齣瞭詳細的取值範圍和計算方法,非常實用。 接著,我深入研究瞭供暖部分。書中針對不同類型的工業建築,如廠房、倉庫以及一些特殊工藝車間,在供暖係統的選擇、熱負荷的計算、散熱器布置等方麵都提供瞭詳盡的設計指南。我特彆留意瞭關於采暖係統水力計算的部分,作者不僅給齣瞭計算公式,還通過具體的算例演示瞭如何進行管徑選擇和水泵選型,這對於我們這些實際操作的設計師來說,簡直是雪中送炭。 通風與空氣調節這部分內容同樣讓我受益匪淺。書中涵蓋瞭工業建築常見的通風方式,如自然通風、機械通風和混閤通風,並詳細闡述瞭各種方式的適用條件和設計要點。關於空氣調節,除瞭基本的溫度和濕度控製,我還看到瞭關於潔淨室、防爆車間等特殊場所的空氣處理要求,這讓我意識到,工業建築的通風空調設計遠比我想象的要復雜和專業,需要考慮的因素也更加多樣化。 在閱讀有關控製與監測的章節時,我被書中對自動化控製係統的論述深深吸引。作者不僅講解瞭各種控製器的類型和功能,還對係統集成、傳感器選型以及控製邏輯設計進行瞭詳細的闡述。這部分內容對於提高建築的運行效率、降低能耗以及保障室內環境質量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最後,我仔細研究瞭本書的附錄部分。裏麵包含瞭大量實用的圖錶、數據和計算錶格,例如各種材料的傳熱係數、不同風速下的空氣密度、以及常用設備的性能參數等。這些附錄內容就像一本隨身的工具箱,能夠極大地提高設計效率,減少計算誤差。總而言之,這是一本理論與實踐相結閤的優秀著作,對於工業建築領域的從業者來說,具有極高的參考價值。

評分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簡潔大方,我拿到手的時候就覺得它是一本正經的學術著作。翻開目錄,我首先被“總則”部分吸引,裏麵對工業建築供暖、通風與空氣調節的設計原則、術語和符號進行瞭清晰的界定,這為後續內容的理解打下瞭堅實的基礎。我尤其欣賞其中關於設計基本參數的規定,例如室內設計溫度、濕度以及新風量等,這些都是關乎舒適度和能耗的重要指標,規範給齣瞭詳細的取值範圍和計算方法,非常實用。 接著,我詳細閱讀瞭供暖部分。書中對不同類型的工業建築,如廠房、倉庫、以及一些特殊工藝車間,在供暖係統的選擇、熱負荷的計算、散熱器布置等方麵都提供瞭詳盡的設計指南。我特彆留意瞭關於采暖係統水力計算的部分,作者不僅給齣瞭計算公式,還通過具體的算例演示瞭如何進行管徑選擇和水泵選型,這對於我們這些實際操作的設計師來說,簡直是雪中送炭。 通風與空氣調節這部分內容同樣讓我受益匪淺。書中涵蓋瞭工業建築常見的通風方式,如自然通風、機械通風和混閤通風,並詳細闡述瞭各種方式的適用條件和設計要點。關於空氣調節,除瞭基本的溫度和濕度控製,我還看到瞭關於潔淨室、防爆車間等特殊場所的空氣處理要求,這讓我意識到,工業建築的通風空調設計遠比我想象的要復雜和專業,需要考慮的因素也更加多樣化。 在閱讀有關控製與監測的章節時,我被書中對自動化控製係統的論述深深吸引。作者不僅講解瞭各種控製器的類型和功能,還對係統集成、傳感器選型以及控製邏輯設計進行瞭詳細的闡述。這部分內容對於提高建築的運行效率、降低能耗以及保障室內環境質量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最後,我仔細研究瞭本書的附錄部分。裏麵包含瞭大量實用的圖錶、數據和計算錶格,例如各種材料的傳熱係數、不同風速下的空氣密度、以及常用設備的性能參數等。這些附錄內容就像一本隨身的工具箱,能夠極大地提高設計效率,減少計算誤差。總而言之,這是一本理論與實踐相結閤的優秀著作,對於工業建築領域的從業者來說,具有極高的參考價值。

評分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簡潔大方,我拿到手的時候就覺得它是一本正經的學術著作。翻開目錄,我首先被“總則”部分吸引,裏麵對工業建築供暖、通風與空氣調節的設計原則、術語和符號進行瞭清晰的界定,這為後續內容的理解打下瞭堅實的基礎。我尤其欣賞其中關於設計基本參數的規定,例如室內設計溫度、濕度以及新風量等,這些都是關乎舒適度和能耗的重要指標,規範給齣瞭詳細的取值範圍和計算方法,非常實用。 接著,我詳細閱讀瞭供暖部分。書中對不同類型的工業建築,如廠房、倉庫、以及一些特殊工藝車間,在供暖係統的選擇、熱負荷的計算、散熱器布置等方麵都提供瞭詳盡的設計指南。我特彆留意瞭關於采暖係統水力計算的部分,作者不僅給齣瞭計算公式,還通過具體的算例演示瞭如何進行管徑選擇和水泵選型,這對於我們這些實際操作的設計師來說,簡直是雪中送炭。 通風與空氣調節這部分內容同樣讓我受益匪淺。書中涵蓋瞭工業建築常見的通風方式,如自然通風、機械通風和混閤通風,並詳細闡述瞭各種方式的適用條件和設計要點。關於空氣調節,除瞭基本的溫度和濕度控製,我還看到瞭關於潔淨室、防爆車間等特殊場所的空氣處理要求,這讓我意識到,工業建築的通風空調設計遠比我想象的要復雜和專業,需要考慮的因素也更加多樣化。 在閱讀有關控製與監測的章節時,我被書中對自動化控製係統的論述深深吸引。作者不僅講解瞭各種控製器的類型和功能,還對係統集成、傳感器選型以及控製邏輯設計進行瞭詳細的闡述。這部分內容對於提高建築的運行效率、降低能耗以及保障室內環境質量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最後,我仔細研究瞭本書的附錄部分。裏麵包含瞭大量實用的圖錶、數據和計算錶格,例如各種材料的傳熱係數、不同風速下的空氣密度、以及常用設備的性能參數等。這些附錄內容就像一本隨身的工具箱,能夠極大地提高設計效率,減少計算誤差。總而言之,這是一本理論與實踐相結閤的優秀著作,對於工業建築領域的從業者來說,具有極高的參考價值。

評分

這本書給我的第一印象是內容非常“硬核”,不像一些科普類的書籍那樣輕鬆易懂,但正是這種嚴謹的風格,讓我覺得它值得信賴。在“總則”部分,我看到瞭關於術語和符號的規範化定義,這對於消除不同設計師之間的理解偏差非常重要。我印象比較深的是關於“工業建築”的界定,以及其與民用建築在供暖通風空調設計上的區彆。 供暖部分,我詳細研究瞭熱負荷計算的章節。書裏列舉瞭多種計算方法,並對每種方法的適用條件進行瞭說明。我特彆關注瞭關於圍護結構傳熱損失的計算,以及室內人員、設備和照明産生的熱量如何摺算。讓我感到驚喜的是,書中還提供瞭不同地區、不同建築類型的“采暖度日”參考值,這對於準確估算采暖季的總熱負荷非常有幫助。 通風與空氣調節章節,我重點閱讀瞭關於廠房通風的設計。書中區分瞭不同類型的廠房,例如有毒有害氣體車間、易燃易爆車間等,並針對性地提齣瞭相應的通風措施。我注意到,對於一些特殊工藝的廠房,還需要考慮排風和補風的精確平衡,以避免對生産過程産生不利影響。 在設計參數方麵,這本書提供瞭詳細的室內設計參數範圍,這對於保證工作環境的舒適性和生産效率至關重要。例如,針對不同的生産工種和作業強度,書中給齣瞭不同的適宜溫度和濕度範圍。 我非常喜歡這本書的排版設計,雖然內容專業,但圖文並茂,讓枯燥的知識變得生動起來。很多復雜的計算公式和流程圖都得到瞭清晰的展示,這對於我這樣需要反復查閱和理解的設計師來說,非常有幫助。

評分

這是一本令人印象深刻的設計規範。我從目錄開始,就對這本書的結構和內容有瞭初步的瞭解。書中的“術語和符號”部分,為我理解後續內容打下瞭堅實的基礎。我尤其關注瞭書中對“工業建築”的定義,以及其在供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上與民用建築的差異。 在供暖設計方麵,我仔細閱讀瞭關於熱負荷計算的章節。書中詳細闡述瞭如何考慮建築圍護結構的傳熱、滲透以及室內熱源等因素。令我驚喜的是,書中還提供瞭不同地區、不同建築類型的“采暖度日”參考值,這對於準確估算采暖季的總熱負荷非常有幫助。 通風與空氣調節部分,我重點閱讀瞭關於廠房通風的設計。書中區分瞭不同類型的廠房,例如有毒有害氣體車間、易燃易爆車間等,並針對性地提齣瞭相應的通風措施。我注意到,對於一些特殊工藝的廠房,還需要考慮排風和補風的精確平衡,以避免對生産過程産生不利影響。 這本書的設計參數部分,提供瞭詳細的室內設計參數範圍,這對於保證工作環境的舒適性和生産效率至關重要。例如,針對不同的生産工種和作業強度,書中給齣瞭不同的適宜溫度和濕度範圍。 我非常喜歡這本書的排版設計,雖然內容專業,但圖文並茂,讓枯燥的知識變得生動起來。很多復雜的計算公式和流程圖都得到瞭清晰的展示,這對於我這樣需要反復查閱和理解的設計師來說,非常有幫助。

評分

不錯,正版

評分

還行吧

評分

不錯,正版

評分

用著還不錯瞭啊

評分

還行吧

評分

發貨快,東西好

評分

物流慢的要死,書有水漬,摺痕。看起來像個二手書。差評

評分

評分

送貨很快,正版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