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高專“十一五”規劃教材·生物技術係列:食用菌栽培技術

高職高專“十一五”規劃教材·生物技術係列:食用菌栽培技術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劉振祥,張勝 著
圖書標籤:
  • 食用菌
  • 栽培技術
  • 高職高專
  • 生物技術
  • 農業科技
  • 種植技術
  • 菌類
  • 教材
  • “十一五”規劃
  • 實用技術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化學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22004840
版次:1
商品編碼:10067862
包裝:平裝
叢書名: 生物技術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07-07-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56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本書除對食用菌基本理論進行係統而簡明的介紹外,重點闡述瞭各種常見食用菌的生物學特性和栽培管理技術,尤其是對22種食(藥)用菌的栽培管理技術做瞭具體而詳細的介紹。書中結閤近年來食用菌栽培方麵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和先進經驗,對食用菌菌種製作、食用菌産品保鮮與加工、食用菌周年立體栽培及病蟲害防治等方麵也做瞭較為詳盡的論述。為瞭使學生更好地掌握先進技術和提高動手能力,書中還專門安排瞭若乾單元的實訓操作內容;考慮到學生復習和練習的方便性,本書各章後都附有精選的思考題。本書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先進性和可操作性。
  本書可作為高職高專學校生物、園藝專業師生的教材,也可供農學種植專業師生參考;同時,本書也是食用菌栽培技術培訓人員及栽培愛好者、生産者的一本好的參考書。

目錄

緒論1
一、食用菌的概念和分類地位1
二、發展食用菌生産的意義1
三、食用菌栽培簡史2
四、食用菌産業的現狀與發展前景3
五、如何學好食用菌栽培技術5
六、我國食用菌研究主要刊物簡介6
思考題6
第一章食用菌基礎7
第一節食用菌的形態結構7
一、菌絲體7
二、子實體9
第二節食用菌的生長發育、繁殖及生活史12
一、食用菌的生長發育12
二、食用菌的繁殖13
三、食用菌的生活史15
第三節食用菌的營養16
一、營養類型16
二、營養物質17
第四節影響食用菌生長發育的環境條件18
一、溫度18
二、水分和濕度19
三、酸堿度20
四、空氣20
五、光照21
六、生物因子21
第五節食用菌遺傳育種22
一、食用菌的遺傳學基礎22
二、食用菌育種的幾種方法23
思考題26
第二章食用菌菌種生産27
第一節菌種生産的基本設備27
一、接種設備27
二、培養設備28
三、滅菌設備28
第二節培養基的配製28
一、培養基的種類28
二、培養基配製的一般原則29
三、常用培養基及配製方法30
第三節消毒與滅菌33
一、消毒與滅菌的概念33
二、消毒與滅菌的一般方法33
第四節接種與培養36
一、接種工具及用品36
二、接種與培養36
三、菌種質量鑒定37
第五節菌種分離方法39
一、孢子分離法39
二、組織分離法42
三、基內菌絲分離法44
第六節菌種的保藏與復壯45
一、菌種的保藏45
二、菌種的復壯46
第七節液體菌種生産簡介47
一、液體菌種的用途和特點47
二、液體菌種的生産設備47
三、液體菌種製備工藝流程47
四、液體菌種生産操作流程47
思考題48
第三章木腐型食用菌栽培49
第一節香菇栽培49
一、概述49
二、生物學特性50
三、栽培管理技術52
第二節平菇栽培(附:姬菇栽培)61
一、概述61
二、生物學特性61
三、栽培管理技術65
第三節黑木耳栽培(附:毛木耳栽培)71
一、概述71
二、生物學特性71
三、栽培管理技術73
第四節銀耳栽培82
一、概述82
二、生物學特性82
三、栽培管理技術84
第五節金針菇栽培94
一、概述94
二、生物學特性95
三、栽培管理技術96
思考題100
第四章草腐型食用菌栽培101
第一節雙孢蘑菇栽培101
一、概述101
二、生物學特性102
三、栽培管理技術104
第二節草菇栽培112
一、概述112
二、生物學特性113
三、栽培管理技術115
第三節雞腿菇栽培118
一、概述118
二、生物學特性119
三、栽培管理技術120
第四節竹蓀栽培122
一、概述122
二、生物學特性123
三、栽培管理技術124
思考題127
第五章珍稀食用菌栽培128
第一節茶薪菇栽培128
一、概述128
二、生物學特性129
三、栽培管理技術130
第二節巴西蘑菇134
一、概述134
二、生物學特性135
三、栽培條件136
四、栽培管理技術137
第三節灰樹花栽培145
一、概述145
二、生物學特性146
三、栽培管理技術147
第四節滑菇栽培150
一、概述150
二、生物學特性150
三、栽培管理技術152
第五節秀珍菇栽培154
一、概述154
二、生物學特性155
三、栽培管理技術156
第六節真姬菇栽培158
一、概述158
二、生物學特性158
三、栽培技術159
第七節大球蓋菇栽培162
一、概述162
二、生物學特性163
三、栽培管理技術164
第八節杏鮑菇栽培166
一、概述166
二、生物學特性166
三、栽培管理技術167
思考題169
第六章藥用菌栽培170
第一節猴頭菇栽培170
一、概述170
二、生物學特性170
三、栽培管理技術171
第二節靈芝栽培173
一、概述173
二、生物學特性174
三、栽培技術175
第三節茯苓栽培178
一、概述178
二、生物學特性178
三、栽培管理技術179
第四節天麻栽培182
一、概述182
二、天麻與蜜環菌的關係183
三、天麻栽培技術184
第五節蛹蟲草栽培186
一、概述186
二、生物學特性186
三、栽培管理技術188
思考題191
第七章食用菌周年栽培與多層次綜閤利用192
第一節食用菌周年栽培192
一、食用菌周年栽培的意義192
二、食用菌周年栽培技術模式192
第二節食用菌多層次綜閤利用195
一、田間多層次立體種植195
二、食用菌廢料的綜閤利用198
三、工業生産廢物的綜閤利用199
思考題200
第八章食用菌病蟲害的發生與防治201
第一節生理性病害及其防治201
一、菌絲體階段的生理性病害及其防治201
二、子實體階段的生理性病害及其防治202
第二節競爭性雜菌及防治202
一、菌種培養期的雜菌及防治202
二、栽培料中的雜菌及防治205
三、菇(耳)木上的雜菌及防治207
第三節食用菌常見害蟲及防治209
一、菇蚊蠅類209
二、蟎類、綫蟲和蛞蝓212
第四節食用菌病蟲害的綜閤防治215
一、閤理選場建廠和設計215
二、嚴把菌種質量關215
三、確保衛生環境215
四、做好栽培管理工作216
五、采用農業防治措施216
六、配用化學防治措施216
七、巧用生態防治217
思考題218
第九章食用菌産品的保鮮與加工219
第一節食用菌的保鮮技術219
一、食用菌保鮮的原理219
二、影響食用菌保鮮的因素219
三、常用的保鮮方法220
第二節食用菌産品的加工222
一、乾製加工法222
二、醃製加工法224
三、罐藏加工法225
四、食用菌的深加工227
思考題228
第十章實踐技能訓練229
實訓一食用菌形態結構觀察229
一、目的要求229
二、材料及用具229
三、內容與方法229
作業229
實訓二食用菌孢子大小的測定230
一、目的要求230
二、材料及用具230
三、說明230
四、內容與方法230
作業231
實訓三食用菌菌種培養基製作實踐231
一、目的要求231
二、材料及用具232
三、內容與方法232
作業234
實訓四食用菌母種分離實踐234
一、目的要求234
二、準備工作(業餘時間)234
三、材料及用具234
四、內容與方法234
作業235
實訓五食用菌母種的轉管、原種與栽培種的接種及培養236
一、目的要求236
二、材料及用具236
三、內容與方法236
作業237
實訓六食用菌病蟲害的識彆與防治237
一、目的要求237
二、材料及用具237
三、內容與方法237
作業238
實訓七香菇的乾製加工實踐238
一、目的要求238
二、材料及用具238
三、內容與方法238
作業239
實訓八棉籽殼發酵料袋栽平菇實踐239
一、實訓目的239
二、材料及用具239
三、內容與方法239
四、注意事項241
作業241
實訓九木屑袋料栽培香菇實踐241
一、目的要求241
二、材料及用具241
三、內容與方法241
作業243
實訓十段木栽培黑木耳實踐243
一、目的要求243
二、材料及用具243
三、內容與方法243
作業244
實訓十一雙孢蘑菇栽培實踐245
一、目的要求245
二、材料及用具245
三、內容與方法245
作業246
實訓十二蛹蟲草栽培實踐246
一、目的要求246
二、材料及用具246
三、內容與方法246
作業248
實訓十三食用菌栽培設施參觀248
一、目的要求248
二、參觀內容248
作業249
附錄250
附錄1 各種培養料的碳、氮含量(%)與碳氮比(C/N)250
附錄2��1培養料含水量換算錶(一)250
附錄2��2培養料含水量換算錶(二)251
附錄3 蒸汽壓力與蒸汽溫度(℃)對應錶251
附錄4 常見食用菌主要栽培方式與生物學效率251
附錄5 農作物秸稈及副産品化學成分252
附錄6 食用菌菌種管理辦法253
附錄7 食用菌衛生管理辦法256
參考文獻258

前言/序言


深耕綠色農業,聚焦現代種養——精選圖書推薦 麵對全球對可持續發展和食品安全日益增長的關注,現代農業正經曆一場深刻的變革。本期精選書單旨在為農業從業者、科研人員、政策製定者以及所有關注現代農業發展脈絡的讀者,提供一係列高質量、專業性強、緊扣時代脈搏的優秀讀物。我們精選的圖書涵蓋瞭從宏觀的農業政策、前沿的生物技術應用,到具體的種養殖優化、農産品深加工等多個維度,力求構建一個全麵而深入的現代農業知識體係。 一、 農業政策與發展戰略 理解國傢層麵的農業發展戰略是把握行業動態的基石。本部分精選書籍深入剖析瞭近年來國傢在糧食安全、鄉村振興、生態文明建設等方麵的重大決策,並探討瞭這些戰略如何具體落地到各個農業細分領域。 《新時代農業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本書集閤瞭多位知名農業經濟學傢和政策專傢的研究成果,係統梳理瞭我國從“數量優先”到“質量並重”的農業發展轉型曆程。書中重點分析瞭“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的內涵與實踐路徑,並對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的難點與突破口進行瞭細緻闡述。特彆值得關注的是,該書對如何平衡糧食生産的剛性需求與農業生態環境的承載能力,提齣瞭多套可量化的評估模型和政策建議,為地方政府製定“十四五”及後續的農業發展規劃提供瞭堅實的理論支撐和實操參考。 《鄉村振興戰略下的農業投融資創新》:聚焦資金這一現代農業發展的關鍵要素,本書跳齣瞭傳統的財政補貼模式,著力探討多元化投融資渠道的構建。內容涵蓋瞭農業産業基金的設立與管理、社會資本如何有效進入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以及金融科技(FinTech)在農業信貸中的應用案例。書中通過對多個成功鄉村産業園區的案例分析,展示瞭如何通過股權閤作、PPP模式等機製,盤活農村閑置資源,吸引人纔迴流,實現農業産業的內生增長。 二、 現代農業生物技術前沿 生物技術是推動農業生産力飛躍的核心驅動力。本係列書籍緊跟國際最新科研進展,聚焦於如何將尖端科技轉化為高效的田間地頭的生産力。 《作物基因編輯技術與分子育種新進展》:這是一本麵嚮專業科研人員的深度技術手冊。它詳細介紹瞭CRISPR-Cas9、堿基編輯、先導編輯等基因編輯工具在主要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中的應用案例。書中不僅包括瞭實驗室操作的詳細SOP(標準操作規程),更側重於討論基因編輯成果嚮新品種商業化轉化的法律法規、倫理考量及市場接受度問題。特彆是對於如何利用分子標記輔助育種(MAS)加速抗逆性狀的聚閤,書中提供瞭多組對比數據和圖錶,極具參考價值。 《植物病原微生物組學與精準防控》:突破瞭傳統的病原體單一防控思維,本書將視角拓展至植物根際和葉麵微生物群落。它深入探討瞭有益微生物(如固氮菌、溶磷菌)與作物健康之間的相互作用機製,並闡述瞭如何通過環境調控和生物製劑,構建穩定的優勢微生物群落,從而實現對重要病害的“綠色防控”。書中收錄瞭大量的田間試驗數據,對比瞭傳統化學農藥與微生物調控方案在産量、品質和環境殘留上的差異。 三、 精細化種養與智慧農業 從粗放式管理嚮精細化、智能化轉變,是提高農業資源利用效率的關鍵。本部分書籍關注於如何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和管理科學,實現農業生産的精準化控製。 《設施園藝環境智能調控係統構建與應用》:本書聚焦於溫室、植物工廠等受控環境農業。它全麵介紹瞭環境傳感器網絡、物聯網(IoT)平颱在現代設施中的部署,以及如何基於環境大數據進行氣候預測和策略優化。書中詳盡介紹瞭光照(光譜配比)、營養液(EC/pH動態調整)和氣象參數的耦閤控製模型,幫助讀者理解如何通過算法實現作物生長周期的“定製化”管理,最大限度地提升單位麵積産量和營養品質。 《畜禽精準營養與飼料轉化效率提升技術》:針對畜牧業的成本控製與環境友好型發展需求,本書重點闡述瞭如何根據動物生命周期的不同階段,精確計算和配置營養需求。內容包括可消化氨基酸模型、微量元素絡閤技術,以及新型飼料添加劑(如益生元、酶製劑)的應用效果評估。書中提供瞭大量豬、牛、禽類飼料配方案例,並輔以同位素示蹤技術在飼料消化吸收研究中的應用介紹,是養殖企業和飼料研發人員的實用寶典。 四、 農産品加工與質量安全控製 農産品的價值實現最終要通過加工與流通環節。本係列書籍關注如何提升農産品的附加值,並確保其全鏈條的安全可追溯性。 《天然産物提取分離技術在功能性食品中的應用》:本書聚焦於如何從特色農産品(如藥食同源植物、特色榖物)中高效提取和純化具有生物活性的功能性成分。內容涵蓋瞭超臨界流體萃取(SFE)、膜分離技術、高效液相色譜(HPLC)在質量控製中的應用。書中特彆強調瞭提取工藝對目標産物穩定性和生物利用度的影響,為開發高附加值的健康食品和化妝品原料提供瞭技術指導。 《農産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體係設計與區塊鏈應用》:在全球化貿易背景下,食品安全溯源成為剛需。本書係統介紹瞭從田間(農場)到餐桌(消費者)的全過程質量數據采集、存儲和驗證技術。重點闡述瞭如何利用區塊鏈分布式賬本技術的去中心化和不可篡改特性,構建一個高度信任的追溯網絡,有效打擊假冒僞劣行為,增強消費者信心。書中包含瞭多個供應鏈協同追溯平颱的架構設計圖和數據交互流程。 本精選書單的每一本書都代錶瞭其細分領域內的權威性、實踐性和前瞻性。它們共同描繪瞭未來農業發展的宏偉藍圖,為緻力於推動我國現代農業邁嚮高質量發展階段的專業人士,提供瞭堅實的知識儲備和操作指南。

用戶評價

評分

我是一個對農作物生長和自然界奇妙事物充滿好奇心的人,尤其對食用菌這種兼具食用價值和科研意義的生物感到著迷。當我翻開這本《食用菌栽培技術》時,立刻被它內容之豐富、講解之細緻所吸引。這本書不僅僅是簡單地教授栽培技巧,更像是一次帶領讀者深入探索食用菌世界的奇妙旅程。 書中對食用菌的生物學分類、生長發育規律以及其在生態係統中的作用進行瞭精彩的解讀。我從中瞭解到瞭不同食用菌是如何通過孢子繁殖,如何在適宜的環境中形成菌絲體,進而發展齣我們熟知的子實體。作者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將原本可能枯燥的生物學知識變得引人入勝,讓我對這些小小的生命充滿瞭敬意。 在栽培技術方麵,本書的內容簡直是“乾貨”滿滿。它係統地介紹瞭各種常見食用菌的栽培方法,從菌種的選育、培養基的配製,到菌絲體的培養、齣菇的管理,每一個環節都講解得條理清晰,邏輯嚴謹。特彆讓我受益的是,書中對不同食用菌品種的栽培要求進行瞭詳細的區分,例如對溫度、濕度、光照、通風等環境條件的具體數值要求,以及不同生長階段的差異化管理措施,這讓我能夠根據實際情況,有的放矢地進行栽培。 此外,書中在病蟲害防治部分的內容也格外詳實。它不僅列舉瞭各種常見的病蟲害及其癥狀,還提供瞭科學、有效的防治措施,包括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以及在必要時的化學防治。書中還強調瞭預防為主的理念,通過改善栽培環境、加強日常管理來降低病蟲害發生的風險。這種注重細節和預防的理念,對於我這樣希望獲得穩定産量和高品質産品的初學者來說,尤為重要。 這本書的另一個亮點在於它對食用菌産業發展趨勢的探討。它不僅僅停留在栽培技術層麵,還涉及瞭市場分析、産品深加工、品牌建設等內容,這讓我對整個食用菌産業鏈有瞭更全麵的認識,也為我未來的發展提供瞭更廣闊的視野。 總的來說,這是一本集科學性、實用性和前瞻性於一體的優秀教材。它能夠幫助讀者建立起係統的食用菌栽培知識體係,培養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投身食用菌産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評分

我一直覺得,學習一項技能,最怕的就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這本《食用菌栽培技術》在這方麵做得非常齣色。它沒有給我一本冷冰冰的操作指南,而是通過循序漸進的講解,讓我逐漸理解瞭食用菌生長過程中每一個環節的科學原理。 書中開篇就對食用菌的生物學特性進行瞭深入的介紹,包括它們的營養來源、繁殖方式以及對環境的要求。我以前隻知道要把它們放在黑暗潮濕的地方,但這本書詳細解釋瞭為什麼,比如菌絲體在黑暗環境中生長更旺盛,需要高濕度來保證水分供應等。這讓我不再是盲目操作,而是有瞭更深刻的認識。 在菌種選擇和培養這一點上,這本書提供瞭非常詳細的指導。它介紹瞭不同菌種的優缺點,以及如何根據自身的栽培條件和市場需求來選擇閤適的菌種。更重要的是,書中對培養基的配製講解得非常透徹,從各種原材料的選擇、配比,到滅菌、接種的注意事項,都解釋得非常清楚。我通過學習,甚至能自己動手根據書中的指導來配製不同用途的培養基,這讓我非常有成就感。 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還專門闢齣章節講解瞭食用菌生長過程中的物理和化學環境控製。從溫室的設計、通風係統的選擇,到光照、濕度、溫度的精確調控,再到二氧化碳濃度的管理,都進行瞭詳細的闡述。它不僅告訴我們“做什麼”,更重要的是告訴我們“為什麼這樣做”,以及“怎麼做纔能做得更好”。這種深入的講解,讓我明白,食用菌栽培並非簡單的“種下去等收成”,而是一門需要精細管理和科學調控的學問。 而且,書中對於病蟲害的防治也給予瞭足夠的重視。它不僅列舉瞭常見的病蟲害,還從預防的角度齣發,提供瞭多種有效的措施,包括環境衛生、菌種消毒、栽培材料處理等。對於已經發生的病蟲害,書中也提供瞭多種防治方案,並強調瞭環保和安全的重要性。這讓我在麵對潛在的風險時,能夠更加從容和有準備。 總的來說,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能夠幫助讀者建立起一套完整的食用菌栽培知識體係,培養科學的思維方式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它不僅僅是一本“工具書”,更是一本能夠引領讀者深入理解食用菌世界的“啓濛書”。

評分

讀完這本《食用菌栽培技術》,我感覺自己像是踏上瞭一段探索未知領域的奇妙旅程。作為一名對自然科學充滿好奇心的人,我對植物的生長、微生物的奧秘一直有著濃厚的興趣,而食用菌這一特殊的類群,更是讓我著迷。這本書以其嚴謹的科學態度和清晰的邏輯結構,為我打開瞭一扇瞭解食用菌栽培世界的窗戶。 書中對食用菌的分類、生態學特性以及其在自然界中的角色進行瞭詳盡的闡述,這為理解其栽培原理奠定瞭堅實的基礎。我尤其對其中關於菌絲體生長、孢子繁殖以及營養代謝的講解印象深刻。它不僅僅是簡單地介紹如何種植,更是深入到食用菌的生命本質,讓我明白瞭為什麼某些條件會促進生長,而另一些條件又會抑製生長。這種溯本求源的講解方式,讓我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栽培技術背後的科學道理。 書中對不同食用菌品種的栽培技術也進行瞭細緻的區分和介紹。它並沒有采用“一刀切”的方式,而是針對不同品種的生長習性、對環境的適應性以及經濟價值,提齣瞭差異化的栽培方案。例如,對於需要嚴格控溫控濕的某些珍稀菌種,書中提供瞭詳細的溫室管理技巧;而對於産量高、適應性強的常見菌種,則側重於提高産量和品質的優化策略。這種“因材施教”的編寫思路,讓我在選擇和種植適閤自己的食用菌時,有瞭更明確的方嚮。 此外,書中還特彆強調瞭栽培過程中的環境控製和病蟲害防治的重要性。這部分內容寫得非常紮實,不僅列舉瞭各種可能的環境因素,如光照、濕度、溫度、空氣流通等,以及它們對食用菌生長的影響,還詳細介紹瞭如何通過科學的方法來監測和調節這些因素。在病蟲害防治方麵,書中也提供瞭多種預防和治理的手段,強調瞭綠色、無汙染的栽培理念,讓我認識到可持續發展在食用菌生産中的重要性。 總的來說,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技術手冊,更是一本關於食用菌生命科學的科普讀物。它以一種引人入勝的方式,將復雜的科學知識變得易於理解,讓我對食用菌栽培這個領域産生瞭更深層次的認識和熱愛。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能夠啓發讀者思考,培養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不僅僅是機械地模仿操作。

評分

這是一本讓我真正感覺到“學以緻用”的教材。作為一名希望在農業領域有所作為的年輕人,我一直在尋找能夠係統學習和掌握某項實用技術的書籍,而這本《食用菌栽培技術》恰好滿足瞭我的需求。它不僅僅是一本理論書籍,更是一本指導實踐的“操作手冊”。 書中對食用菌的生物學基礎進行瞭清晰的介紹,從最基礎的菌類起源、形態結構,到它們如何獲取營養、進行繁殖,都講解得非常到位。我以前對食用菌的瞭解僅停留在它們是“長在土裏或者木頭上”的層麵,但這本書讓我明白瞭它們是真菌,有著自己獨特的生命周期和生長習性。這種科學的認知,為我後續的學習打下瞭堅實的基礎。 在栽培技術方麵,本書的講解細緻入微,仿佛有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師在身邊悉心指導。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不同食用菌品種的栽培方案。它詳細列舉瞭香菇、平菇、金針菇、杏鮑菇等常見品種的栽培流程,從原料預處理、菌種培養,到齣菇管理、采收貯藏,每一步都講解得非常清晰,並且配有大量的插圖和錶格,使得操作更加直觀易懂。 讓我驚喜的是,書中還專門闢齣章節講解瞭食用菌栽培中的環境控製技術。它詳細介紹瞭如何通過搭建栽培場所、安裝通風設備、使用溫濕度監測儀器等方式,來創造和維持最適宜食用菌生長的環境條件。特彆是關於溫度、濕度、光照和二氧化碳濃度等關鍵因素的調控,書中都給齣瞭具體的參數和操作方法,這讓我對如何精準管理栽培環境有瞭更深的理解。 此外,書中對於食用菌病蟲害的防治也提供瞭非常實用的建議。它不僅列舉瞭常見的病蟲害及其癥狀,還詳細介紹瞭預防和治理的方法,並且強調瞭綠色、環保的栽培理念。這讓我意識到,要想獲得高質量的食用菌産品,就必須重視病蟲害的防治,並采取科學、可持續的方式。 總而言之,這本書是一本非常優秀的食用菌栽培技術指南。它內容全麵、講解清晰、圖文並茂,非常適閤高職高專學生以及所有對食用菌栽培感興趣的讀者。我從中獲益匪淺,相信在它的指導下,我能夠逐步掌握食用菌栽培的各項技能,並將其運用到實際生産中。

評分

這本《食用菌栽培技術》簡直是為我量身打造的!作為一名剛接觸食用菌種植的愛好者,我之前嘗試過一些網上的零散教程,但總是感覺不得要領,走瞭不少彎路。這本書的齣現,徹底解決瞭我的睏惑。它從最基礎的菌種選擇、培養基配製講起,每一個步驟都講解得細緻入微,仿佛作者就在我身邊手把手地教。 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不同食用菌品種的詳細介紹。以前我對香菇、平菇、金針菇這些常見的品種還算瞭解,但對於木耳、杏鮑菇、靈芝等,就有些模糊瞭。這本書不僅列舉瞭它們的生物學特性、生長環境要求,還重點分析瞭不同品種在栽培過程中需要注意的細節和可能遇到的問題,以及相應的解決方案。特彆是對不同栽培基質的配比和處理方法,提供瞭非常實用的指導,這讓我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最閤適的菌種和栽培方式。 更讓我驚喜的是,書中還深入探討瞭食用菌病蟲害的防治。這絕對是新手種植過程中最頭疼的問題之一,稍有不慎就會造成毀滅性的損失。這本書沒有迴避這個問題,而是詳細列舉瞭常見的病蟲害類型,並提供瞭科學、環保的防治措施,從物理防治到生物防治,再到適度的化學防治,都有清晰的說明。而且,書中還配有大量的圖例,直觀地展示瞭病蟲害的樣子和防治效果,這對於我這種視覺型學習者來說,簡直是福音! 除瞭技術層麵的指導,本書在生産管理和市場推廣方麵也給齣瞭寶貴的建議。這對於想要將食用菌種植作為一項事業來發展的人來說,至關重要。書中詳細講解瞭溫濕度控製、通風換氣、采收標準和貯藏方法,這些細節直接關係到産品的品質和産量。更難得的是,它還涉及到如何進行市場調研、産品包裝、品牌建設等內容,讓我對整個食用菌産業鏈有瞭更全麵的認識,不再僅僅停留在栽培技術層麵。 總而言之,這是一本集理論與實踐於一體的優秀教材。它的語言通俗易懂,結構清晰,內容全麵,圖文並茂,非常適閤高職高專的學生以及所有對食用菌栽培感興趣的讀者。我從中獲益匪淺,相信在它的指引下,我一定能逐步掌握食用菌栽培的精髓,實現我的“菌菇夢”。強烈推薦給各位!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