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学讲章

交流学讲章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吴建民 著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0114361
版次:1
商品编码:10075643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吴建民外交作品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0-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52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人活在世上总是要同人打交道的,交流学就是研究这样一门学问的学科。在吴建民大使于2003——2008年担任外交学院院长期间,在外交学院开设了这门课程。《交流学讲章》结掏清楚,从两个方面铺陈开来讲述交流学的内容。首先是理论方蕊,分别从短时间交流,中等时间交流以及长时间交流进行叙述,以瞬间长度作为主线,中间穿插有吴犬使从事外交事业过程中的精彩案例。在第二部分,吴大使对过往的演讲名篇进行了分析,配上他个人的见解,精辟,深刻。
《交流学讲章》可以使读者理解交流学的基本理论体系,掌握交流所涉及的基本要素和常用手段。并通过大量的模拟案例促使学生将理论学习与亲身实践相结合,增强他们进行语言交流、非语言交流和跨文化交流以及处理与媒体关系的能力,由此训练大学生拥有良好的沟通习惯,态度和能力。

作者简介

吴建民,资深外交家。现任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副会长,外交学院教授,中国外交部国际咨询委员会委员,欧洲科学院院士、副院长,国际展览局名誉主席等职。
吴建民出生于1939年。1959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法语系,1959年到1971年曾为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国家领导人担任过法语翻译。1971年。他成为中国驻联合国第一批代表团工作人员。在他近五十年的外交生涯中,历任中国常驻联合园代。表团参赞,中国驻比利时使馆,驻欧共体使团政务参赞,外交部新闻司司长及发言人,中国驻荷兰大使、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代表、大使,中国驻法国大使。中国外交学院院长,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常务副会长,全国政协外委会副主任等职。他曾于2003m2007年任国际展览局主席,是担任这一职位的第一位亚洲人。
2003年,荣获法国总统希拉克授予的荣誉勋级会“大将军”勋章。
近五十年的外交生涯,二十五年的驻外经历,形成了吴建民先生思维敏捷,视野开阔、语言生动,富有创见的独特风格。他学识渊博,温文尔雅,尤其善于交流沟通。他坚持不懈地利用一切机会,以外国人能够接受和理解的方式,把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极富活力和创造性的当代中国推向国际,为中国的外交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内页插图

精彩书评

人活在世界上总是要同别人打交道的。打交道就需要懂得交流学。交流学是人人都需要的。
——吴建民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交流学的基本理论和原则
第三章 短时间的交流
第四章 中等时间的交流
第五章 长时间的交流
第六章 从历史名篇中吸取营养——浅谈公众演说
第七章 与外国媒体的交流
附录一:感受与体会——担任四年全国政协发言人
附录二:当发言人的几点体会——在国务院新闻办举办的
发言人培训班上的讲话
第八章 如何进行竞争性陈述
附件一:阅览西班牙、希腊、意大利三国申办2008年世博会陈述材料前的说明
附件二:西班牙、希腊、意大利三国申办2008年世博会陈述材料(根据录音整理)
第九章 如何主持国际会议
附件一:阅览南京名城市长对话会材料前的说明
附件二:南京历史文化名城市长对话会材料

精彩书摘

第一章 绪论
一、什么是交流学
交流学是人与人之间进行接触、沟通和交流的学问。
交流学与公共关系学、大众传媒学和公共外交学都不一样。公共关系学是随着市场经济发展而出现的一门学问,公司需要向顾客推销自己的商品,就需要搞好同顾客特别是大顾客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一门如何同政府、公司、公众搞好关系,增进他们对本公司产品和本公司技术实力的了解的学问,即公共关系学。公共关系学在改革开放之后传到中国,各大公司都设有公关部门,有公关小姐。从总体上看,公共关系学有比较浓厚的商业气息。
2004年2月,我作为国际展览局的主席,应俄罗斯政府邀请到莫斯科访问。莫斯科市曾经申办2010年世博会,但没有成功。当时,俄罗斯对申办2015年世博会有兴趣,所以请我和国展局秘书长去。2月13日,我在莫斯科举行记者招待会。

前言/序言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沟通中达成共识。

评分

质量太差,中间有6页没有印刷到,都是空白的,书的纸也没有裁齐,太差了

评分

④关系和谐,才能有轻松愉快;关系融洽,才能够民主平等。生生和谐、师生和谐、环境和谐、氛围和谐,都需要教师的大度、风度与气度。与同行斤斤计较,对学生寸步不让,艰难有和谐的课堂。和谐的关键在

评分

评分

大师的经验总结,值得细细品味和欣赏。

评分

“女士们,先生们,

评分

80多岁的蓬皮杜总统夫人一向对中国友好,她与吴建民相识后,就一再表示要帮助他开展工作。吴建民记得她第一次请他吃饭时,就对他说:“您如果想见谁,又约不上,就跟我说,我请他们,他们必来。”

评分

于善待“差生”,宽容“差生”。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