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咸同年间清廷与湘淮集团权力格局之变迁》主要内容简介:在北京师范大学的百余年发展历程中,历史学科始终占有重要地位。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今天的北师大历史学院业已成为史学研究的重要基地,是国家“211”和“985”工程重点建设单位,首批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予权单位。拥有国家重点学科、博士后流动站、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等一系列学术平台。科研实力颇为雄厚,在学术界声誉卓著。
近年来,北师大历史学院的教师们潜心学术,以探索精神攻关,陆续完成了众多具有原创性的成果,在历史学各分支学科的研究上连创佳绩,始终处于学科前沿。特别是崭露头角的部分中青年学者的作品,已在学术界引起较大反响。为了集中展示北师大历史学院的这些探索性成果,也为了给中青年学者的后续发展创造更好条件,我们组编了这套“北京师范大学史学探索丛书”,希冀在促进北师大历史学科更好发展的同时,为学术界和全社会贡献一批真正立得住的学术力作。这些作品或为专题著作,或为论文结集,但内在的探索精神始终如一。
当然,作为探索丛书,特别是以中青年学者作品为主的学术丛书,不成熟乃至疏漏之处在所难免,还望学界同仁不吝赐教。
内页插图
目录
绪论
一、缘起
二、学术史
三、本书的思路和突破
第一章 清后期国内政治权力格局的发展趋势
一、清后期国内政治权力格局的走向
二、影响清后期权力格局演变的思想因素
三、制约清后期权力走向的体制因素
第二章 湘淮集团崛起初期清中央的主要对策及其演变过程
一、咸丰六年之前清廷对湘军集团利用和压制并重的政策
二、湘军集团争夺权位策略的变化和清廷政策的调整
第三章 清廷在湘淮集团全面实施“众建督抚而分其力”的政策
一、咸丰十年以后湘淮集团进一步向“封疆藩阜之任”冲击
二、清廷与湘淮首脑在湘淮督抚藩臬的安排、使用、调动上明争暗斗
三、清廷对湘淮集团全面实施“众建督抚而分其力”政策
四、清廷全面实施“众建督抚而分其力”政策后湘淮集团的分化状况
第四章 清廷在重点地区继续分化、牵制、挤压湘淮集团
一、咸丰十一年至同治四年,后胡林翼、骆秉章时代湖广地区的争夺
二、清廷和湘军集团在两江地区的控制与反控制
三、清廷与湘军集团围绕鄂皖战区督抚和水陆统兵大员安排的斗争
四、咸丰十年至同治十三年湘淮督抚任职和清廷牵制部署情况
第五章 从湘淮集团内部分化的典型案例看清廷政策的成败得失
一、王鑫事件与地方督抚控制军队的需要:清中央政府的借鉴
二、罗泽南事件与清廷通过压制政策分解湘军控制权
三、沈葆桢厘金事件与清廷分解湘军集团行政财税权的策略
四、李元度案与清廷分化制约策略的深化
第六章 清廷与湘淮集团在重职重位安排上的明争暗斗
一、清廷在同治三一六年围绕湘淮督抚的一系列重大黜陟
二、太平天国战争结束后清廷和湘淮集团权力斗争局面的变化
第七章 咸同年问清廷与湘淮集团围绕财税控制权力的争夺
一、咸同年间财税控制权力的走向
二、晚清奏销制度的演变
三、协饷制度和其他解协款专项制度
四、新增财税控制权问题
第八章 咸同年间围绕军队控制权力的斗争
一、考察咸同时期军队控制权的几项指标
二、围绕湘军水师和长江水师控制权的争夺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精彩书摘
曾国藩很多意见,虽有利于湘淮集团,但同时对清廷、战局也都有利,因而被清廷采纳。这种情况给人一种清廷在督抚任命上为湘淮集团所控制的错觉;而实际上,清廷在督抚人员的任免上,驳斥湘淮集团奏荐的情况也很多,有的情况似乎是同意湘淮集团的推荐,而细究起来,实际上清廷自有主张,只不过双方主张相合而已。
咸丰十一年十一、十二月间,新授安徽巡抚彭玉麟以自己专带水师、不习陆师,不长于吏治等情,自请开缺。十二月十二日,清廷上谕:“彭玉麟沥陈下情,请开缺专意剿贼一折。安徽巡抚现在简用乏人,着曾国藩于所属司道大员内,择其长于吏治、熟悉军情者,不必拘定资格,秉公保奏一二员,候旨简放。”①十二月十七日,曾国藩也奏称“彭玉麟难离水营,业于上年十二月十七日专折驰奏,请简员接任皖抚在案。彭玉麟迭次奏陈不能赴任,系属实情”。②为了掩盖双方在争夺水师方面的矛盾,清廷似乎也在考虑他们的请求,故在十二月二十日的上谕中,有“当此皖省军情万紧,着即会同曾国藩、李续宜等筹商人才,荐贤自代”这样的话。但同时又说:“提督杨载福请假回籍,行抵何处?著曾国藩催令该提督迅速回营.如果彭玉麟可以赴任,庶水师不至无人统带。”③仍然想让彭玉麟出任皖抚。由于彭玉麟确也是不习吏事,不谙陆师,而安徽军情紧急,且曾国藩也坚不令彭玉麟赴任。最后,清廷在自身安危所系的紧急情况下,不得不任命李续宜为安徽巡抚。
前言/序言
晚清时期,中央和地方权力格局的发展趋势,尤其是自镇压太平天国起义以后至清末逐步形成的两大军政集团——湘淮集团、北洋集团,与清中央皇权之间权力关系的复杂演变过程,历来是学界瞩目的研究领域,经过百余年的研究,迄今仍不断有新的成果出现。对于这一领域中若干核心问题,学界基本形成一些较为系统的看法,其中尤以晚清实力督抚专擅地方行政、财政和军政权力,逐步并最终形成地方势力“尾大不掉”“内轻外重”的政治权力格局的观点,最为盛行。大体而言,目前学界已有成果的总体取向,是着重对湘淮、北洋等地方集团分享中央权力的探讨,而对于清中央政府方面的应对和举措,较少着意。
邱涛的《咸同年间清廷与湘淮集团权力格局之变迁》,正是对咸丰、同治时期清廷与湘淮系地方实力集团在镇压太平天国、捻军等战争过程中和战后时期的权力博弈,以及在地方实力集团强力冲击原有的高度中央集权体制的情况下,清廷逐步采取的反制措施的演变过程,作出深入、系统的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分析认为,咸同年间以至整个晚清时期,中央和地方权力格局变迁的大势是:政治权力格局的发展趋势总体上并没有呈现出中央权力不断削弱、地方权力不断增强的单向度、直线式的走向,而是中央在不断受到冲击、有所削弱的过程中。
咸同年间清廷与湘淮集团权力格局之变迁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评分
☆☆☆☆☆
以前罗尔纲等史家的观点,认为平定太平之乱造就湘淮兴起,以至于督抚权重,中央已不能有效控制,而这本博士论文通过详细的史料,得出结论并非如此,清廷运用众建督抚而分其力,人员调动,厘金核查等方式,对湘淮势力无论从用人还是经济上都实现了有效控制,咸同年间督抚在一地任职年限和嘉道年间差不多,清廷能有效的对督抚用人进行控制,并能随意调动。
评分
☆☆☆☆☆
非常新的角度,值得购买。
评分
☆☆☆☆☆
以前罗尔纲等史家的观点,认为平定太平之乱造就湘淮兴起,以至于督抚权重,中央已不能有效控制,而这本博士论文通过详细的史料,得出结论并非如此,清廷运用众建督抚而分其力,人员调动,厘金核查等方式,对湘淮势力无论从用人还是经济上都实现了有效控制,咸同年间督抚在一地任职年限和嘉道年间差不多,清廷能有效的对督抚用人进行控制,并能随意调动。
评分
☆☆☆☆☆
帮别人买的,自己没看过
评分
☆☆☆☆☆
以前认为湘淮势力督抚占全国一半,然而本书通过论证得出,所谓占一半的结论是不正确的,得出这一结论是把跨度很长的一个时期进行综合统计,而事实上除了在平定太平之乱的高潮期外,湘淮督抚占据全国督抚比例并不具有多大优势。
评分
☆☆☆☆☆
评分
☆☆☆☆☆
非常新的角度,值得购买。
评分
☆☆☆☆☆
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