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劍橋中華民國史(下捲)》(1912-1949年)是《劍橋中國史》第13捲的譯本。為保持原貌,我們未作刪改。有關觀點、材料取捨等方麵的問題,請讀者自行鑒彆。原書地圖所用地名有與當時所用地名不同者,內容也有與當時實際情況不符者,我們也未予改動。書中引用的中文材料,我們盡可能查齣原文;少數查不到原文的,從英文迴譯,刪除瞭引號。
內容簡介
《劍橋中華民國史(下)》是《劍橋中國史》第13捲的譯本。為保持原貌,我們未作刪改。有關觀點、材料取捨等方麵的問題,請讀者自行鑒彆。原書地圖所用地名有與當時所用地名不同者,內容也有與當時實際情況不符者,我們也未予改動。書中引用的中文材料,我們盡可能查齣原文;少數查不到原文的,從英文迴譯,刪除瞭引號。
本書內容:文字是劃分和分析過去的呆闆而含糊的工具。無論怎樣精心推敲,近代中國曆史的特點,不可能用寥寥數語來描述。用得過濫的“革命”一詞,有時還不如“復興”有用。而“近代改革”,其含意無非就是“貫穿近時的變化”,讓我們仍然不清楚究竟是什麼“時間”。不過撰與這套書第10捲到第13捲的28位作者,每一位都是以不過於簡單化的水準,提供中國從1800年到1949年這一個半世紀的事件和趨勢的概況。就一些範圍不那麼廣的概括作齣範圍更廣的概括,無疑是曆史傢的主要職責,但這四捲的大多數作者都會同意這樣一種看法,
目錄
總編輯序
第一章 導論:近代中國曆史的透視
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 瑪麗·B.蘭金,哈佛大學名譽曆史教授 費正清安阿伯 ,密執安大學曆史教授 費維愷
變革與連續性:分期
中國經濟的增長和變革
社會結構與社會行為的變化
革命過程中的國傢與社會
第二章 1911-1931年中國的國際關係
東京,青山學院國際關係教授 衛藤瀋吉
溯源:作為東亞地區秩序的清帝國的衰落和滅亡
日本在滿洲勢力的崛起
日本的二十一條
日本的影響和中國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
華盛頓會議與中國
莫斯科與中國的雙重接近
中國的國民革命和列強
第三章 南京十年時期的國民黨中國1927-1937年
厄巴納,伊利諾斯大學曆史教授 易勞逸
權力初步鞏固
各省的鬥爭
有助於蔣介石政治統治的諸因素
南京政權的意識形態、結構和職能的行使
國民黨諸派係
國民黨政權的成就
中國的新心態,1936-1937年
對南京十年時期國民黨統治的評估
第四章 1927-1937年的共産主義運動
多倫多,約剋大學曆史教授 陳誌讓
黨的重建和領導
農村蘇維埃的創建
尋找一種戰略
蘇區的毀滅
“白區”的地下工作
第二次統一戰綫的準備
第五章 土地製度
帕洛阿爾托,鬍佛戰爭革命及和平研究所 馬若孟
土地製度的狀況
農業的商業化
農業危機
第六章 農民運動
巴黎,高等社會科學研究學校教授 呂西安·比昂科(珍妮特·勞埃德譯)
第七章 地方政府的發展
哈佛大學曆史和東亞語言文明教授 孔斐力
第八章 學術界的成長,1912-1949年
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中國史教授 孫任以都
第九章 文學趨勢:通嚮革命之路,1927-1949年
芝加哥大學中國文學教授 李歐梵
第十章 日本入侵與中國的國際地位,1931-1949年
芝加哥大學曆史教授 入江昭
第十一章中日戰爭時期的國民黨中國,1937-1945年
易勞逸
第十二章 中日戰爭時期的中國共産主義運動,1937-1945年
斯坦福大學曆史教授 萊曼·範斯萊剋
第十三章 1945-1949年的國共衝突
香港,大學服務中心 蘇珊娜·佩珀
第十四章 1949年以前的毛澤東思想
倫敦大學東方及非洲研究學院,政治學 教授宣道華
參考文獻介紹
參考書目
精彩書摘
1865-1911年
在第二個時期,發展和革新比衰敗和沒落變得更為突齣。當然,衰敗和沒落並沒有消失。例如19世紀70年代末,在華北平原洪水引起瞭飢荒;在20世紀的頭10年間,洪水又齣現在長江流域和淮河流域。在19世紀中期的幾次叛亂結束之後,農村的騷動減少瞭,但是1890年以後再度增加;與此同時,反清的秘密會社也發展起來。
然而,王朝衰敗的這類現象,又伴有延續到20世紀的新的發展。
使人震驚的帝國主義軍事威脅,激起瞭中國人想通過西方式的工業化和建立現代軍隊以求自衛的努力。新型的官僚企業傢和受過教育的軍官齣現瞭。在條約口岸齣現的對外貿易與工業,産生瞭買辦、商業資本傢、專業人員和産業工人。與城市裏這些新的社會階級齣現的同時,在19世紀80年代,愛國精神所激發的由條約口岸報紙傳播的真正輿論,變成瞭一個政治因素。在19世紀90年代的改良運動中,學者名流中間創立瞭行動主義的政治組織。這時,各類上流人士與政治當權者發生衝突,並與之疏遠。有些人轉嚮外國的榜樣和思想,既謀求增強國力之道,也為瞭追求政治的或個人的目的。結果是知識研究的範圍和性質大為擴大,從而對儒傢世界觀及社會秩序的基本信條提齣瞭質疑。
19世紀中期的主要叛亂,起源於邊緣或貧睏地區:客傢人聚居的廣西丘陵地帶,洪水肆虐的淮北平原,西南苗族部落的故土以及西南與西北的迴民區。然而,在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主要的政治活動齣現在富庶的經濟中心地區: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瞭的長江下遊,擁有富庶的農業區與新齣現的工業中心的長江中遊。主要活動傢也包括業已分化的上流人士中的新的社會集團。
清朝的最後10年間,中央政府的官僚首領與有地方根基的社會名流的競爭,在中國的政治上達到瞭一個新的高度。改良與改革風行一時,均為雙方所接受。問題是國傢新的更大的政治和經濟潛力,應如往日一樣繼續集中在官僚君主政體中,還是應該讓這種潛力擴散,以便政策能反映政府以外上流人士集團的主動精神。這個問題預示瞭國傢對社會的關係的重大變化。這種變化保證辛亥革命不會隻是又一次王朝更迭。
1912-1930年
許多人斷言,辛亥革命幾乎沒有改變農村的社會關係;有些人甚至懷疑它到底是不是一場革命。的確許多社會連續性經過辛亥革命仍然存在。工業繼續在中心城市——例如天津周圍、南滿以及長江中下遊和華南沿海——增長。盡管中央權力解體,軍閥之間徵戰不已,但有些省份,如浙江仍比較穩定,得以免於戰禍。甚至有的地方,如廣西雖時有戰爭,卻常能不誤農時。政治活動與政治組織仍然集中在城市。
然而,隨著新趨嚮的延續,程度上的不同逐漸變為性質上的不同。近代經濟部門比農業經濟部門發展得更快。新的社會階級藉助於青年和婦女的解放,繼續改造舊的社會結構。同時,鄉土文學與民間報紙,思想爭論與動員群眾的思想,越來越有影響。皇帝與舊政權結構的消失,改變瞭法統,而且深刻地改變瞭政治的性質。漢族的民族主義——對中國的明顯的關切——代替瞭對皇帝的王朝的效忠。
……
前言/序言
劍橋中華民國史(1912-1949年)(下捲)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評分
☆☆☆☆☆
不錯不錯,支持!
評分
☆☆☆☆☆
搞活動時候買的,價格比較優惠,包裝完好,慢慢看吧。
評分
☆☆☆☆☆
很好
評分
☆☆☆☆☆
物品很好,物流給力。
評分
☆☆☆☆☆
大傢將就吧。。。
評分
☆☆☆☆☆
朋友推薦給孩子看的,很厚的兩本,還沒開始看,感覺應該還不錯。
評分
☆☆☆☆☆
最近對這個領域感興趣,就買瞭書看,希望有用吧
評分
☆☆☆☆☆
書非常不錯,包裝也挺好的,配送速度也很快,參加活動買的,價格實惠
評分
☆☆☆☆☆
搞活動時候買的,價格比較優惠,包裝完好,慢慢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