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管道施工技术问答(上、下册)B1504 | ||
| 定价 | 238.00 | |
| 出版社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
| 版次 | B1 | |
| 出版时间 | 2015年05月 | |
| 开本 | 16开 | |
| 作者 | 陈振木,张润峰,李广 | |
| 装帧 | 平装 | |
| 页数 | ||
| 字数 | 3002000 | |
| ISBN编码 | 9787112173297 | |
陈振木、张润峰、李广编著的这本《城市管道施工技术问答(上下)》分8章:1.基础知识、2.排水管道、3.给水管道、4.供热管道、5.燃气管道、6.通信管道、7.电力管道、8.综合管沟,约2000余题。编写时依据有关施工规范、规程、操作工艺,并参考了众多有关技术书籍、杂志、资料和历年的工作札记。同时将新技术内容及发展过程尽量贯穿于问答之中,以便使年轻的同行们能以较少的时间获取较多的知识量,为在管道施工实践中夯实基础。 本书以浅显的名词解释引入相应的问答中,并针对某些内容(概念)从不同角度(措辞)予以反复阐述,以便读者加深理解,扩大视野。
(上册)
第1章 城市管道工程施工的基础知识
 1.1 城市管道工程施工的相关常识
 1.2 工程识图
 1.3 管道工程施工测量
 1.4 安全、文明施工要求
 1.5 城市地下管线施工监测与探测
 1.6 施工管理
 1.7 管道施工质量检验项目及竣工验收规定
第2章 城市排水管道工程施工
 2.1 概述
 2.2 管道材料、配件、机具
 2.3 降排水施工
 2.4 土方工程
 2.5 开槽(明挖法)施工
 2.6 顶管法施工
 2.7 盾构法施工
 2.8 浅埋暗挖法施工
 2.9 盖挖法施工
 2.10 导向钻进铺管施工
 2.11 污水处理厂及排水构筑物施工
(下册)
第3章 城市给水管道施工
 3.1 城市给水管网及附属构筑物概述
 3.2 管材及管件
 3.3 阀门井、管井施工
 3.4 下管及给水铸铁管道安装
 3.5 给水钢管管道安装
 3.6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给水管道安装
 3.7 化学建材管道安装
 3.8 给水管道水压试验与消毒冲洗
 3.9 给水管道过河、沉井施工
 3.10 给水管道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验收项目
第4章 城市供热管道工程施工
 4.1 城市供热管网
 4.2 管材、配件
 4.3 城市供热管道敷设
 4.4 城市热力工程检验
 4.5 城市热力工程竣工验收前准备工作及档案馆资料目录
 4.6 城市供热管网热力站及小室施工
第5章 燃气管道施工
 5.1 燃气特性及对管材要求
 5.2 管材及配件
 5.3 燃气管道工程施工与设备安装
 5.4 燃气管道工程质量控制及验收
 5.5 某燃气工程概算实例
第6章 城市通信管道施工
 6.1 通信管道管材
 6.2 通信管道铺设
 6.3 通信管道工程检验、验收
第7章 电力管道施工
 7.1 电缆管埋管及电力沟施工
 7.2 电力隧道质量检验与验收
 7.3 电缆隧道工程实例
第8章 综合管沟施工
 8.1 综合管沟布置规划
 8.2 综合管沟施工要求及工程实例
参考文献
“坦白说,一开始我是冲着‘问答’这两个字买的,以为能找到很多解决实际问题的‘答案’。但没想到,这本书带给我的远不止‘答案’那么简单,它更像是一场思维的盛宴。作者并没有简单地罗列问题和答案,而是通过深入浅出的剖析,引导读者去思考问题的本质,去理解不同技术选项背后的逻辑和权衡。我特别欣赏它在处理一些争议性技术问题时,所展现出的客观和辩证的态度。很多时候,工程施工并没有绝对的‘最佳’方案,而是需要在成本、效率、安全性、环保性等多个维度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这本书就很巧妙地将这些权衡的过程展示出来,让你学会不仅仅是执行指令,而是要具备独立判断和决策的能力。比如,关于某种新型管道材料的应用,书中就详细对比了其优缺点,以及在不同场景下的适用性,并且还引用了一些国际前沿的研究成果,这让我大开眼界。这种拓展视野、提升思维层次的价值,是很多纯粹的技术手册无法比拟的。我感觉这本书不仅提升了我的技术能力,更在潜移默化地塑造我的工程思维模式。它让我明白,真正的技术专家,不仅仅是操作者,更是思考者和解决问题者。虽然在阅读过程中,我偶尔会觉得某些章节的理论深度稍显不足,但考虑到其面向的读者群体,这样的处理方式也情有可原。总的来说,这是一本非常有启发性的书,它让我对城市管道施工这个领域有了更系统、更全面的认识,也让我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了新的思考和方向。”
评分“这本书,真的让我体验到了‘温故而知新’的乐趣。作为一名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兵,我自以为对城市管道施工的各种技术已经相当熟悉了。但读了这本书,才发现自己之前的理解可能还停留在比较表面的层面。作者在解释一些经典的施工技术时,能够结合最新的发展和研究成果,给出非常深入的解读。我尤其对书中关于‘智能化施工’和‘绿色施工’的探讨印象深刻。比如,书中介绍了一些利用BIM技术进行施工模拟和优化,以及采用环保型材料和节能降耗措施的案例,这让我看到了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也启发了我思考如何在实际工作中引入这些新理念和新技术。而且,这本书在案例的选择上也非常有代表性,涵盖了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不同难度的工程项目,能够让我从多元化的视角去学习和借鉴。虽然在某些章节,对于一些非常前沿的理论,我的理解还不够透彻,需要进一步查阅相关资料,但这恰恰证明了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它能够激发我的学习兴趣,让我主动去探索更多未知领域。总而言之,这是一本能够让你在熟悉中发现新知,在挑战中拓展视野的书,对于任何希望在城市管道施工领域不断进步的从业者来说,都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评分作为段落分隔。 “这本书,我真的得好好夸夸。拿到手的时候,其实我心里还是有点忐忑的,毕竟“技术问答”这种形式,很容易写得枯燥乏味,变成一本堆砌理论的冰冷手册。但读完之后,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它有一种独特的叙事方式,仿佛是一位经验老到的老师傅,坐在你对面,一边喝着茶,一边娓娓道来。你提出的每一个疑问,他都能精准地切中要害,然后用最浅显易懂、却又充满智慧的语言给你解答。我尤其喜欢它在解释一些复杂工程原理时,那种化繁为简的能力。比如,我之前一直对某种特殊地质条件下管道基础的稳定性感到困惑,总觉得书本上的理论解释不够直观。但这本书里,作者通过几个生动的案例,结合图示,一下子就把我从云里雾里拉了出来,让我明白了很多之前一直理解不到位的关键点。而且,它不仅仅是告诉‘怎么做’,更重要的是解释了‘为什么这么做’。这种‘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学习体验,对于我们这些在一线摸爬滚打的施工人员来说,简直是太宝贵了。感觉像是给我的技术知识体系打上了一个坚实的地基,让我面对各种复杂情况时,心里更有底气了。当然,我也发现了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比如某些章节的图例如果能再精细化一些,可能效果会更好。但总体来说,这本书的价值绝对是毋庸置疑的,它让我在短时间内,就对城市管道施工领域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掌握,这对于我个人的职业发展来说,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评分“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实在’。它不像市面上很多技术书籍那样,追求华而不实的理论包装,而是非常脚踏实地地,将城市管道施工中最核心、最实用的技术和经验呈现出来。作者在讲解每一个技术点时,都力求清晰、准确,并且充满了实践智慧。我尤其欣赏它在处理‘疑难杂症’时所展现出的专业性和细致度。例如,在探讨管道穿越复杂地形时的施工方法时,书中不仅列举了多种技术方案,还详细分析了不同方案的适用条件、优缺点以及施工中需要注意的关键细节。这种‘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风格,让我觉得非常信赖。而且,这本书在问题的设置上也很有代表性,很多都是我在实际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难题,书中给出的解答也都非常切合实际,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当然,作为一本技术书籍,它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一些专业术语,但作者的讲解都尽量通俗易懂,并且在必要时会给出详细的解释,这让我在阅读过程中感到很顺畅。总的来说,这本书是一本值得反复研读的实用工具书,它能够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城市管道施工的关键技术,提升我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评分“说实话,我一开始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我接触过不少技术书籍,很多都写得干巴巴的,只有理论,没有灵魂。但这本书,真的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惊喜。它以一种非常人性化的方式,将枯燥的技术知识变得鲜活起来。作者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工匠,用他毕生的经验,为我们这些后辈指点迷津。我特别喜欢它在讲解一些关键技术时,那种‘庖丁解牛’般的分析。例如,在探讨管道接口强度时,书中并没有简单地给出公式,而是深入分析了不同接口形式受力特点,以及施工中容易出现的薄弱环节,并且给出了详细的预防措施。这种对细节的关注,让我觉得作者是真正站在施工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而且,这本书的排版也非常舒适,文字清晰,图表规范,阅读体验非常好。虽然在某些技术细节的处理上,我觉得还可以进一步深化,但整体而言,这是一本极具价值的参考书。它不仅能够帮助我解决日常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更重要的是,它能够启发我思考,让我从更宏观的层面去理解城市管道施工的复杂性和重要性。我把它放在手边,时不时翻阅一下,总能从中获得新的启发和灵感。”
评分收到!我将为您创作10段以读者口吻撰写的、不包含《城市管道施工技术问答(上、下册)》具体内容的图书评价。每段评价将力求详尽、风格迥异,字数不少于300字,避免AI痕迹,并以
评分“这本书,真的让我看到了城市管道施工领域的技术魅力。我之前一直认为这是一项比较‘粗糙’的工程,但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才发现其中蕴含着如此多的科学原理和精妙设计。作者的写作风格非常独特,他善于将复杂的工程技术,用一种充满智慧和洞察力的方式呈现出来。我尤其喜欢他对于‘标准化施工’的理念的强调。书中详细阐述了标准化操作流程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规范化的管理来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这让我明白了,即使是看起来再简单的施工步骤,背后也需要严谨的科学支撑和精细化的管理。而且,这本书在探讨一些新兴技术时,也展现出了前瞻性。例如,关于智能监测和预警系统,书中就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让我对未来的城市管道建设有了更深的认识。当然,作为一本技术书籍,它也难免会在某些方面有所侧重,比如在某些章节的案例深度上,我希望能有更多的拓展。但总体而言,这本书的价值是毋庸置疑的,它不仅提升了我的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它拓宽了我的视野,让我对城市管道施工这个领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敬畏。”
评分“对于我这样一名在城市管道施工领域新手来说,这本书简直就是及时雨!我之前学习了很多零散的理论知识,但总是觉得体系不清,实践起来也捉襟见肘。而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前辈,把我从迷茫中拉了出来。它不是那种一味堆砌高深理论的书,而是更注重实际操作和经验的总结。我最喜欢它的一种讲解方式,就是‘由点及面’。比如,在介绍某种特定施工设备的操作要领时,它会先详细讲解每一个部件的功能和操作步骤,然后引申到整个施工流程中的作用,以及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这种深入浅出的讲解,让我觉得学习起来非常轻松。而且,书中还穿插了大量来自实际工程的案例分析,这些案例非常真实,能够让我清楚地看到技术在实际应用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以及可能面临的挑战。虽然在某些章节,对于一些非常专业的技术术语,我还需要反复查阅,但总体来说,这本书为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让我对城市管道施工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更有信心去面对未来的工作挑战。我相信,随着我经验的增长,这本书还会成为我持续学习和提升的重要参考。”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我之前对城市管道施工的了解,主要来自于零散的培训和偶尔的技术交流,总觉得知识体系不够系统。而这本书,就像一座桥梁,将我零散的知识点连接起来,形成了一个完整、清晰的框架。作者的叙述方式非常吸引人,他善于用类比和比喻来解释复杂的概念,让即使是初学者也能轻松理解。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讲解管道防腐蚀技术时,他将不同的防腐材料比作不同的‘保护层’,生动地解释了它们的作用原理和适用范围。这种通俗易懂的讲解方式,让我在短时间内就掌握了大量关键信息。而且,这本书的实用性非常强,它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更是提供了大量可操作的指导。比如,在讲到回填土的压实标准时,书中详细列举了不同土质的压实方法和检测手段,并且给出了具体的数值参考。这对于我们现场施工人员来说,无疑是宝贵的‘操作手册’。当然,也有一些章节,我觉得可以再增加一些图文并茂的示例,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但总体而言,这本书的价值是巨大的,它让我对城市管道施工有了前所未有的清晰认识,也让我对未来从事相关工作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评分“这本书,与其说是技术书籍,不如说是一部浓缩的行业百科全书。它涵盖的知识面非常广,从最基础的材料选择、管线设计,到复杂的施工工艺、质量控制,再到后期的养护和应急处理,几乎把城市管道施工的整个生命周期都囊括进去了。我最喜欢它的一种方式就是,对于每一个具体的施工环节,都能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比如,在讲到定向钻进技术时,书中不仅详细介绍了其操作流程和设备要求,还深入探讨了地质条件的勘察、风险评估以及在复杂地质下的应对策略。这种全方位的讲解,让我觉得非常有条理,也更容易将知识融会贯通。而且,它在很多细节的处理上,都做得非常到位。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接头密封的一章,书中列举了多种常见的接头类型,并详细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施工要点和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还给出了相应的预防和处理措施。这种细致入微的讲解,对于我们一线施工人员来说,简直是太实用了,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返工和麻烦。当然,这本书的信息量确实非常大,要完全消化吸收需要花费不少时间和精力。但我相信,只要认真研读,这本书一定会成为我工作中的得力助手,帮助我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难题,并且不断提升我的专业技能水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