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资本论节选本

马克思资本论节选本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编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ISBN:9787010027470
版次:1
商品编码:10119516
包装:平装
丛书名: 马克思列宁主义文库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1998-12-01
页数:575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列宁全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列宁选集》问世以来,广大读者迫切要求出版马列著作的单行本。这反映了他们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强烈愿望和对马列著作的不同需要。为此,我们决定编辑出版一套马列著作的系列书,定名为《马克思列宁主义文库》。本文库收编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作家的重要著作,以单行本形式陆续出版。这些著作凡可独立成书者,则一文一书;有些重要文章和书信则按专题编成文集;有些著作还设有附录,收编作者本人的有关论著和与本书直接有关的材料。为帮助读者学习和研究,在每书正文之后附有“注

内容简介

  《资本论》是马克思用毕生精力写成的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经济学巨著。其中一卷研究资本的生产过程,第二卷研究资本的流通过程,第三卷分析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马克思在这部巨著中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科学地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必然性,揭示了人类社会必然由资本主义发展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历史规律性;在阐述资本主义经济规律时,也揭示了社会化大生产和商品生产的一般规律,还预见了未来社会的某些社会经济的一般特征。《资本论》对认识资本主义和研究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在对《资本论》进行节选时,我们力求完整地反映原著的重要理论观点。本书保留了《资本论》原有的目录。本书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第二版第2卷收载的《资本论》节选为依据,对个别章节作了一些增补。

目录

说明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摘自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
1.生产、消费、分配、交换(流通)
1.生产
2.生产与分配、交换、消费的一般关系
(a)[生产和消费]
(b)[生产和分配]
(c)最后,交换和流通
3.政治经济学的方法
4.生产。生产资料和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和交往关系。国家形式和意识形式同生产关系和交往关系的关系。法的关系。家庭关系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节选)
1867年第一版序言
1872年第二版跋
资本的生产过程
第一篇 商品和货币
第一章 商品
第二章 交换过程
第三章 货币或商品流通
第二篇 货币转化为资本
第四章 货币转化为资本
第三篇 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第五章 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
第六章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第七章 剩余价值率
第八章 工作日
第九章 剩余价值率和剩余价值量
第四篇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第十章 相对剩余价值的概念
第十一章 协作
第十二章 分工和工场手工业
第十三章 机器和大工业
第五篇 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第十四章 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
第十五章 劳动力价格和剩余价值的量的变化
第十六章 剩余价值率的各种公式
第六篇 工资
第十七章 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转化为工资
第十八章 计时工资
第十九章 计件工资
第二十章 工资的国民差异
第七篇 资本的积累过程
第二十一章 简单再生产
第二十二章 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
第二十三章 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第二十四章 所谓原始积累
第二十五章 现代殖民理论
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卷(节选)
恩格斯写的1855年版序言(节选)
资本的流通过程
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
流释
人名索引
文学作品和神话中的人物索引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大体扼要地说来,宋代学者所热烈讨论的问题,不外两部一部是属于本体论的,一部是属于修养论的。他们虽说是意见纷歧,不相统一但是到底有他们全体一致的见解。他们有全体一致的见解,所以成其为一时代的学风他们的意见纷歧,不相统一,便在共同的学风下面保存着他们各人的精神和面貌。他们对于本体论共同的见解是万物一体,他们对于修养论共同的见解是变化气质,许多问题便从这上面发生。

评分

经典理论书籍,难得京东还有得卖,便宜靠谱。

评分

马克思的经典著作,值得一读。

评分

最先提出万物一体的主张的,可说是周濂溪的太极图说,其次便是张横渠的西铭。纷歧的意见,也便从这里引逗。依据常识的观念,万物只是万物,各个个体是各自分离,各自独立的。现在要

评分

很难买到这种书了,非常稀有,好评,而且质量很不错,对于学习,小册子很方便

评分

  在理解异化劳动这个概念的时候,如果先“忽略”人与类本质的异化这个方面,那么就剩下两个方面,即一、人同自身的异化(具体而言就是上面所说的异化劳动的两个方面,人与产品以及人与劳动),二、人与他人的异化;而前者在实践中是通过后者得以实现和表现。

评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