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庄乐梅老师在福步外贸论坛开设的“收汇疑难问题解答”专帖,对网友提出的各种实务问题,做了不厌其烦、专业精彩、浅显易懂的解答,有500多人直接受益,超过lO万人次问接受益。我代表40万福步外贸人衷心感谢庄老师!也希望基于实践的《出口商如何保障安全收汇》,能为更多的人解决收汇难题。
福步外贸论坛 vip
国际结算融汇了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和涉外法律的诸多知识点,本书理论和实践完美结合,从银行实务角度系统、清晰、娓娓道破其中玄机,外贸人员、结算专业人员和涉外律师认真研读此书,定会获益匪浅。
春兰集团进出口公司总经理、高级经济师 冯斌
本书详细阐述了关于收汇的各种专业名词、软硬条件和条款,并着重分析了其中的重要点和疑难点,对刚刚参加工作的外贸新手来说,无疑是难得的工作法宝,即使是对资深的老外贸人,也是一本有很高价值的参考书。
深圳市瑞尔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路天云
内容简介
本书转绕“出口商如何保障安全收汇”这个问题,以一个从事国际结算二十多年的银行专家的角度,通俗易懂地讲解了汇款、托收、信用证、保函的基础知识,准确地介绍了各种结算方式的种类及其流程。而且根据实际受理的业务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总结出运用以上国际结算方式时必须注意的关键点,并给出行之有效的规避风险的方式。在阐述以上问题时,作者使用了大量实际业务实例,使每个知识点变得清楚明晰。
尤其值得指出的是,作者有感于业务中各种信用证问题层出不穷,从手头积累的几千份各个国家、各种内容的常用信用证中,精心挑选出有参考价值的三十多份,从专业的角度对之进行了全文翻译和逐条注释。在一本书里如此全面广泛、精细准确地讲解信用证,是极其难能可贵的,相信它可以为读者理解和做好信用证业务提供切实的帮助。
作者曾经应邀在福步外贸论坛“外贸单证版”(http://bbs fobshanghai.com/forum一5)长期开设“收汇疑难问题解答”专帖,在这个帖子当中,回答了大量实务性问题。该书也可以说是对国际结算领域常见实务性问题的一个系统归纳和解答。
作者简介
庄乐梅,女,1965年12月18日生,党员,经济师,大学文凭,1986年8月毕业于上海金融专科学校,同年入中国银行常州分行工作,长期从事国际结算业务工作,并担任该行的国际结算业务兼职教师,2006年被聘为2006年江苏省行级国际结算培训师。近十年来,应邀数十次为当地大学、外经局、外管、大型进出口企业等授课。1993年任国际结算部出口科副科长,1998年7月任国际结算部副处长,2002年-2006年任国际结算部处长(主任); 从1990年至2005年,分别在《国际金融》、《国际金融研究与实务》、《国际金融研究》、《对外经贸实务》、《江苏国际金融》、《现代金融》等杂志上发表了30多篇业务论文,并多次获奖。2004年10月应邀编写并出版了《国际结算实务精要》一书,后该书荣获“2006年度部委级优秀图书奖”;2006年6月,受商务部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企业协会邀请担任该协会外经贸经理人职业资格认证专家委员会委员,并编写教材《国际结算实务教程》;2006年应邀编写并于2007年1月1日出版了《贸易融资与外汇理财》一书。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 汇款
第一节 汇款的基础知识
第二节 汇款的种类及其流程
第三节 汇款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
第四节 汇款业务中的关键点提示
第五节 汇款业务收费标准
第二章 托收
第一节 托收的基础知识
第二节 托收业务的种类及其流程
第三节 托收业务的关键点提示
第四节 托收业务案例分析
第五节 托收业务收费标准
第三章 信用证
第一节 信用证的基础知识
第二节 信用证的种类及其业务流程
第三节 信用证业务的关键点提示
第四节 信用证项下常见不符点及其处理
第五节 常见世界各国信用证解析
第六节 信用证业务案例分析
第七节 信用证常见问题答疑
第八节 信用证业务收费标准
第四章 保函和备用信用证
第一节 保函的基础知识
第二节 保函的种类及其流程
第三节 保函业务的关键点提示
第四节 备用信用证
第五节 资信证明
第六节 保函业务收费标准
第五章 国内信用证
第一节 国内信用证的基础知识
第二节 国内信用证的业务流程
第三节 国内信用证业务中的关键点提示
第四节 国内信用证业务收费标准
第六章 国际结算中的单据
第七章 贸易融资
第八章 外汇理财
附录
精彩书摘
第一章 汇款:
第三节 托收业务的关键点提示
一、光票托收
(一)光票托收的利弊
1.光票托收的优点
光票托收作为一种结算方式,其优点较为明显:一方面,收款人与付款人的“感觉”良好、直接和实在,如当卖方S和买方B达成某项交易,买方B立即将支票交给卖方S,买卖双方都会有一种交易顺利完成的感觉,而其他结算方式由于需要通过各自的银行等中介办理,没有也不需要这种结算方式上的“亲密”接触,因此没有直感性;另一方面,光票托收手续简便(参见光票托收的流程);再者,光票托收的费用低廉。由于银行在光票托收业务中为了降低业务成本,通常使用票据集中邮寄的方式,因此对客户的收费也较低,以2003年为例,一般我国国内的中资银行收费费率仅为托收金额的0.1%,最低为20元人民币,最高不超过1000元人民币。
2.光票托收的弊端
由于光票托收方式在进出口贸易中使用不多,一般托收的金额不大,因此对光架托收的弊端很少有人了解,甚至一些“老外贸”对其也知之甚少,对光票托收的认识是“手续简单、收费低廉”的“正面”印象居多,其实,光票托收还有以下几方面的弊端:
(1)收汇速度较慢。相对于电汇,光票的收汇速度较慢。电汇,银行的收汇速度一般为1—2个工作日,而光票托收,由于托收行要将托收的票据寄往代收行,一般快件的邮程就需要2—5天,加上银行处理业务的时间,因此,银行收妥托收款项需要5—7个工作日,有的偏僻、不发达国家、地区的托收业务,由于邮路不畅、银行网点少,甚至长达半个月到一个月,才能收妥托收款项。
(2)收款的不确定性。光票是商业信誉,能否收妥托收款项,有赖于付款人的信誉。若付款人的信誉欠佳,委托人就不能顺利收妥款项。而且,由于国际票据诈骗的日益增多,给票据的收汇安全带来严重的隐患。
(3)费用有时不低。大额票据(等值USD5,000.00以上)的托收,由于银行需加押查询或证实所托收票据的真实性,委托人需承担额外的银行往来电报费,因此托收成本并不低廉。
前言/序言
国际贸易实务:从合同签订到履约操作全景解析 本书聚焦于国际贸易流程中的关键环节,为企业和从业人员提供一套系统化、操作性强的实务指南。它深入剖析了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订立、履行、争议解决等核心要素,旨在帮助读者构建一个全面、稳健的贸易运作框架。 --- 第一部分: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基石与构建 本部分致力于为读者打下坚实的法律与商业基础,强调合同在国际贸易中的决定性作用。 第一章:国际贸易合同的法律基础与特征 国际贸易法的适用范围与冲突:探讨国际惯例(如《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Incoterms))、国际公约(如《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CISG))与国内法律体系的交叉与协调。 合同的有效性要素:详细解析要约、承诺、对价(Consideration,在大陆法系中常体现为合同目的)等核心法律要件,以及合同订立过程中常见的“击穿”(Battle of the Forms)问题及其解决策略。 合同条款的精细化设计:不仅关注价格、数量、质量条款,更深入探讨了不可抗力(Force Majeure)、风险转移(Passing of Risk)、所有权保留(Retention of Title)等高风险条款的精确措辞与法律后果。 第二章:贸易磋商与价格确定机制 贸易谈判的文化差异与策略:分析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商业文化对谈判风格的影响,以及如何构建互惠互利的谈判立场。 贸易术语的精确选择与运用:细致解读《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Incoterms 2020)中各术语(如EXW, FOB, CFR, CIF, DAP, DDP等)在费用划分、风险界定和物流责任上的细微差别,强调选择错误术语可能带来的巨额成本和法律风险。 定价模型的构建与风险对冲:讲解固定价格、浮动价格、计件定价等模式,并介绍如何通过汇率波动对冲策略(如远期合约的应用)来锁定利润空间。 --- 第二部分:货物与运输的实践操作指南 本部分侧重于合同履行过程中的实体操作,特别是货物检验、包装、运输安排以及单证的流转。 第三章:合同履行中的货物质量控制与检验 合同约定的质量标准:区分“出厂标准”(Ex-works Standard)、“合同标准”(Contract Standard)和“可接受的差异”(Permissible Variations)的概念。 检验环节的布局与执行:详述装运前检验(Pre-shipment Inspection, PSI)、装运检验(Loading Inspection)和目的港检验(Destination Inspection)的时机、委托方选择(如SGS、BV等第三方机构)以及结果的法律效力。 异议与索赔程序:在发现货物不符时,出口商和进口商应如何依据合同条款及时发出正式通知、保留权利,并启动索赔程序,避免因程序瑕疵而丧失索赔权。 第四章:国际运输实务与单证管理 多式联运的规划与协调:探讨海运、空运、铁路运输的选择标准,包括对运输时间、成本、安全性的综合考量。重点分析集装箱化操作的流程细节。 运输保险的核心要素:深入解析各类保险险别(如ICC A, B, C条款),重点讲解如何根据贸易术语(尤其是FOB/CFR项下的卖方责任与CIF项下的买方责任)正确投保,以及保险合同的有效起讫点。 关键物流单证的制作与审核:详细讲解提单(Bill of Lading)、海运单(Sea Waybill)、航空运单(Air Waybill)、装箱单(Packing List)、商业发票(Commercial Invoice)的制作规范,强调单证一致性的极端重要性。 --- 第三部分:履约的保障与风险的预防 本部分跳出具体的交易环节,从更宏观的风险管理角度,解析企业在国际市场上面临的合规性、政治及商业风险。 第五章:国际贸易中的合规性与禁限制 出口管制与制裁审查:介绍各国及国际组织(如联合国、OFAC)的出口管制清单审查机制,特别是对高科技产品、军民两用物品的出口许可要求。 反腐败与反贿赂法规的遵守:讲解《美国海外反腐败法》(FCPA)等跨国法规对企业海外业务的影响,以及在与外国政府官员打交道时应采取的合规措施。 知识产权保护与海关备案:指导企业如何通过海关知识产权保护备案制度,防止货物在目的港被仿冒侵权行为。 第六章:汇率波动与商业信用风险的宏观管理 宏观经济环境对贸易的影响:分析主要贸易伙伴国经济走势、利率政策对汇率市场的影响,并介绍如何利用金融衍生工具(如外汇远期、期权)进行风险对冲。 信用保险的应用与策略:探讨国家出口信用保险(如Sinosure)和商业信用保险的作用,以及如何根据买方所在国家的政治风险等级和财务状况,合理购买保险以覆盖坏账风险。 贸易融资工具的灵活运用(不涉及具体结算方式的深度解析):概述银行承兑汇票、出口押汇、保理等融资手段,帮助企业在不影响交易安全的前提下,优化营运资金周转效率。 --- 第四部分:争议的预防与解决机制 本部分着重于当合同履行出现分歧时,企业应采取的有效应对策略,以最小化损失。 第七章:预防贸易纠纷的机制设计 争议解决条款的优化:详细比较仲裁(如ICC仲裁、SIAC仲裁)与诉讼在效率、保密性、地域管辖权上的优劣,并指导企业如何撰写一个清晰、可执行的仲裁条款。 证据的收集与保存:明确在国际贸易中,哪些文件和记录(如邮件往来、检验报告、装运记录)具有法律证据效力,以及如何在日常操作中规范化地进行证据链的构建。 第八章:国际贸易纠纷的解决路径与实务操作 调解与和解的优先地位:强调在诉诸正式程序前,通过专业第三方进行调解以达成和解的可能性与优势。 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纽约公约》框架下,如何确保在中国或海外获得的仲裁裁决能够顺利执行,避免“纸面胜利”。 --- 总结: 本书旨在超越基础的贸易流程介绍,深入到国际贸易复杂环境中的每一个关键决策点。它提供的是一套“如何做对”和“如何避免错误”的实战手册,帮助企业在充满变数的全球市场中,实现贸易的安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无论是刚进入国际贸易领域的新手,还是需要提升风险管理水平的资深经理人,都能从中获得即时可用的专业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