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六子(倚危亭)、风流子(东风吹碧草)、梦扬州(晚云收)、雨中花(指点虚无征路)、一丛花(年吋今夜见师师)、鼓笛慢(乱花丛里曾携手)、促拍满路花(露颗添花色)等。
导读
秦观词集卷上
望海潮(星分牛斗)
又(秦峰苍翠)
又(梅英疏淡)
又(奴如飞絮)
沁园春(宿霭迷空)
水龙吟(小楼连远横空)
八六子(倚危亭)
风流子(东风吹碧草)
梦扬州(晚云收)
雨中花(指点虚无征路)
一丛花(年吋今夜见师师)
鼓笛慢(乱花丛里曾携手)
促拍满路花(露颗添花色)
长相思(铁瓮城高)
满庭芳(山抹微云)
又(红蓼花繁)
又(碧水惊秋)
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
又(南来飞燕北归鸿)
又(枣花金钏约柔荑)
满园花(一向沉吟久)
秦观词集卷中
迎春乐(菖蒲叶叶知多少)
鹊桥仙(纤云弄
少游小词奇丽,想见其神情在绛阙、道山之间。词曰……(略)余兄思禹使余赋崔徽头子词,因次韵曰:“半身屏外,睡觉唇红退。春思乱,芳心碎。空馀簪髻玉,不见流苏带。试与问:今人秀韵谁宜对?湘浦曾同会,手弭青罗盖。疑是梦,巾犹在。十分春易尽,一点情难改。多少事,都随恨远连云海。”(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引《冷斋夜话》)
王牌平甫之子,尝云:今语例袭陈言,但能转移耳。世称秦词“愁如海”为新奇,不知李国主已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但以“江”为“海”耳。(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引《后山诗话》)
山谷守当涂日,郭功甫寓焉,日过山谷论文。一日,山谷云少游《千秋岁》词,叹其句意之善,欲和之而“海”字难押。功甫连举数“海”字,若“孔北海”之类。山谷颇厌,未有以却之。次日,功甫义过山谷,问焉。山谷答曰:“昨晚偶寻得一‘海’字韵。”功甫问其所以。山谷云:“羞杀人也爷娘海。”白是功甫不论文于山谷矣。盖山谷用俚语以却之。(同上引《复斋漫录》)
苕溪渔隐曰:《古今词话》以古人好词,世所共知者,易甲为乙,称其所作,仍随其词牵合为说,殊无根蒂,皆不足信也。如秦少游《千秋岁》“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末云“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者,山谷尝叹其句意之善,欲知之而以“海”字难押。陈无己言此词用李后主“问君那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但以“江”为“海”耳。洪觉范尝和此词,《题崔徽真子》云:“多少事,都随恨远连云海。”晁无咎亦和此词吊少游云:“重感慨,惊涛自卷珠沉海。”观诸公所云,则此词少游作明甚,乃以为任世德所作。……皆非也。(同上引《复斋漫录》)
秦少游词云:“春去也,落红万点愁如海。”今人多能歌此词。方少游作此词时,传至余家丞相。丞相曰:“秦七必不久于世,岂有‘愁如海’而可存乎?”已而少游果下世。少游第七,故云秦七。(宋曾季狸《艇斋诗话》)
少游“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词,为张芸叟作。有简与芸叟云:“古者以代劳歌,此真所谓劳歌。”(同上)
太白云:“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江南李后主云:“问君还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略加融点,已觉精彩。至寇莱公则谓“愁情不断如春水”,少游云“落红万点愁如海”,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矣。(宋陈郁《藏一话腴·甲集》)
李颀诗:“请量东海水,看取浅深愁。”李后主词:“问君还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秦少游则三字尽之,曰:“落红万点愁如海。”而语益工。刘改之《多景楼》诗:“江流千古英雄泪,山掩诸公富贵羞。”一空前作矣。(宋俞文豹《吹剑录》)
秦少游尝谪处州,后人摘“柳边沙外”词中语为莺花亭,题咏甚多。惟芮处士一绝云:“人言多技亦多穷,随意文章要底工?淮海秦郎天下士,一生怀抱百忧中。”(宋刘克庄《后村诗话续集》)
……
深入品读秦观的词,你会发现他的文字并非总是轻柔婉约,偶尔也会流露出一种深沉的思考。他笔下的“浮生”,常常带着一种对时间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但这种感慨并非绝望,而是一种更加成熟豁达的姿态。比如“渺渺孤城白水环,舳艻喧喧人语嘈”,描绘出一种繁华背后的热闹,但也暗含着对繁华易逝的隐忧。这种对人生本质的探寻,让他的词在婉约之外,增添了一份哲思的厚重感。我喜欢这种在柔美中蕴含着力量,在感伤中透露着智慧的表达方式。
评分阅读秦观的词,常常有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我仿佛置身于北宋繁华的都市,看着文人雅士们在酒楼歌馆里吟哦唱和;又仿佛站在江南水乡的古桥上,感受着那份独属于水乡的烟雨迷蒙。他的词,不像某些大家那样雄浑激昂,也不像另一些词人那样孤高自许,而是带着一种入世的温情,一种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悲喜。读到“斜阳外,山外山,山外淡烟笼远岸”,脑海中便勾勒出一幅寥廓而宁静的画卷;读到“人去西楼,残月下,独自凭栏”,又仿佛能听到风吹过衣袖的沙沙声,感受到那份挥之不去的孤寂。这种具象的描绘,让我这个现代人也能轻易地走进词人的内心世界,与他一同品味世间的悲欢离合。
评分每次捧起《秦观词集》,总像是与一位老友重逢。他的词,就像一杯陈年的老酒,初品时或许觉不出惊艳,但越品越有滋味,越能体会到其中的醇厚与甘甜。这种温润的力量,能够抚慰浮躁的心灵,让我们在喧嚣的世界里找到片刻的宁静。秦观用他细腻的笔触,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幅动人的画面,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对于每一个热爱宋词的读者来说,这本《秦观词集》无疑是一部值得珍藏、反复品味的经典之作。
评分秦观的词,最打动我的便是那份对情感的真实描摹。他写离别,写相思,写人生中的种种不如意,却没有半点矫揉造作,而是如流水般自然流淌,直抵人心。例如那首脍炙人口的“鹊桥仙”,写尽了牛郎织女的深情与无奈,字里行间充满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对现实阻隔的悲叹。每一次读来,都能从中感受到一股淡淡的哀愁,却又带着一丝丝的希望,仿佛在诉说着我们每个人在情感世界里都会经历的挣扎与期盼。“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句流传千古的诗句,便是秦观词中那份深刻情感的最佳注解。
评分初识秦观,是在那个阳光透过老旧窗棂洒下的午后,一本厚重的线装古籍静静地躺在书案上,泛黄的纸页散发出淡淡的墨香。翻开扉页,便是那熟悉的“秦观词集”几个大字,没有绚丽的装帧,却有着一种沉甸甸的历史感。我并非专业的词学研究者,只是一个被宋词婉约之美深深吸引的普通读者。秦观的词,总是带着一种温润而细腻的情感,像是春日里微雨初歇,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青草的清新气息。读他的词,总能感受到一种悠长的情思,一种对人生际遇的淡淡喟叹,却又不失对美好事物的眷恋。
评分之前貌似听说这个版本不全来着就一直拖着没买。618开始继续补入这个丛书系列的其它书籍,看到缺货的不少,就顺手补了这个版本。昨天打开读了一下,还是这个系列的一贯水平,简洁明了,内容合理。光是前言导读介绍王国维相关思想经历和本书情况的就有四十多页,原作者删稿也有附。校对也不错,把原稿前后变动也做了标注,每条也附带相关词作。目前看很满意。
评分10、书是遗训、忠告和命令——赫尔岑说:“书——这是一代对另一代精神上的遗训,这是行将就木的老人对刚刚开始生活的青年人的中选,这是行将去休息的站岗人对走来接替他的岗位的站岗人的命令。”
评分佛教,人称诗佛,晚年居于蓝田辋川别墅,汉族。其诗、画成就都很高,苏轼赞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尤以山水诗成就著名,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著有《王右丞集》,存诗400首。善画人物、丛竹、山水。唐人记载其山水面貌有二:其一类似李氏父子,另一类则以破墨法画成,其名作《辋川图》即为后者。可
评分想要收集一套!!!耶!!!
评分上次买了本纳兰词集,忽见苏轼词集,情不自禁。读古书,上海古籍出版社,首选。
评分图书价值高,品相好,值得购买
评分啥也不说了,说多了都是泪,怪我自己太冲动了……当然是京东太皮了,老勾引我,你们懂的…
评分书的质量不错,送货也比较及时。
评分非常不错的小开本,可以日常翻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