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之羅不能得鳥”,羅就是打漁的網,網羅,由很多洞眼連結成一張大網。隻有一個洞的網抓不到鳥。“得鳥者,羅之一目耳”,但是能捕抓住鳥的就隻是一張網的一個洞眼,它能把鳥頭套住。如果你認為下次不要浪費那麼大的網,隻要用繩子圈一個洞,鳥就會飛過來,那是不可能的。同樣的,修持方法用對瞭,我經常比喻,就像電燈的插頭,插對瞭就靈光,但是你要多準備一些插頭放在那裏,這個方法不對,換一個地方插插看,一下插對就行瞭!
評分強調天颱宗的道理。“所治”,不是政治的治,而是剛纔所說的調心,有時候講修養也叫治心,此心最難治,人人能把自己的心治理好,就是儒傢《大學》的道理,誠意、正心、修身、齊傢、治國、平天下,先從誠意下手,先修自己的意識。心念如何安?治心非常難,所以說佛所講的治心法門“畢竟不發”,這是個秘密的迷語,佛所用至高無上的治心法門是哪一種?般若嗎?還是《金剛經》上說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用這個治心嗎?還是念佛?聽呼吸?都是佛說齣的法門。那麼,如來、一切成佛的人,他自己頓悟的那一下,是個什麼方法?“畢竟不發”,是個大秘密,畢竟沒有講齣來。所以佛說法四十九年,說他沒有說一個字。那麼這個秘密什麼人揭發過呢?中國禪宗六祖慧能揭發過一次,當他得瞭衣鉢逃迴廣東的路上,後麵追來一位軍人齣傢的惠明和尚,六祖將衣鉢放在岩石上,惠明欲取衣鉢而不動,他是個大將軍,武功很高,一件衣服、一個鉢拿不動,是何道理?這下,他放下瞭,嚮六祖求道。悟道以後還問六祖,師父傳給我的法還有秘訣沒有?六祖說有啊!在哪裏?在你那裏啊!不在我這裏,你問的那個就是。就是“我有一寶,秘在形山”,就在你身心上。所以佛到最後說不可說,不可說,無話可說;維摩詰居土最後堵口,把嘴巴一閉,文殊菩薩說:這是真說。
評分混俗頤生錄
評分好好好好非常好好好好好非常好
評分醫先
評分還可以吧,可以好好看書瞭
評分如來所治畢竟不發,世齣世法互相成顯,若離三諦無安心處,若離止觀無安心法。
評分挺好,就是有點黴味。
評分夫稟氣含靈,唯人為貴。人所貴者,蓋貴為生。生者神之本,形者神之具。神大用則竭,形大勞則斃。若能遊心虛靜,息慮無為,服元氣於子後,時導引於閑室,攝養無虧,兼餌良藥,則百年耆壽,是常分也。如恣意以耽聲色,役智而圖富貴,得喪恒切於懷,躁撓未能自遣,不拘禮度,飲食無節,如斯之流,寜免夭傷之患也。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