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专业教材共15本,包含计算机及应用专科的公共课+必考课
书名:自考教材 计算机及应用专科01A0801公共课+必考课 全套15本
序号 书名 课程代码 定价 ISBN 出版社 版次 主编
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3706 23 9787040423952 高等教育 2015年版 刘瑞复 李毅红
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 03707 24 978301258552 北京大学 2015年版 钱淦荣 罗正楷
3 大学语文 04729 16 9787561748008 华东师范 2006年版 徐中玉 陶型传
4 英语一 00012 48 9787513527071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3年版 张敬源,张虹
5 高等数学(工专) 00022 32.5 9787301107089 北京大学 2006年版 吴纪桃 漆毅
6 工程数学 线性代数 02198 26 9787513523882 外语教学 2012年版 申亚男,卢刚
7 电子技术基础(三) 04730 30 9787505857056 经济科学 2006年版 温希东
8 计算机应用技术 02316 28 9787505839106 机工出版社 2016年版 张琼声
9 计算机组成原理 02318 29 9787505851153 高教出版社 2016年版 袁春风
10 微型计算机及接口技术 04732 39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7年版
11 操作系统概论 02323 29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7版
12 数据库及其应用 02120 32 9787505851382 机械工业出版社
13 计算机网络技术 02141 29 9787505838864 机出版工社 2016年版 张海霞
14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 00342 46 97875111581963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7年版
15 数据结构导论 02142 29 9787513517409 外研社 2012年版 郑诚
这15本书的覆盖面确实很广,几乎涵盖了一个专科计算机专业所需的大部分核心领域,从硬件基础到软件开发,从网络通信到信息安全,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闭环。我对比了自己之前零散收集的一些资料,发现这套书最大的优势在于它的“系统性和权威性”。它就像一份经过严格审查的官方地图,指引着你明确的方向,而不是让你在信息的海洋里盲目摸索。特别是对于像我这样,需要通过自学考试来获取专业证书的人来说,它紧扣考试大纲的设计思路,让我在复习规划上有了极大的确定性——我知道哪些是重点,哪些是次要的。虽然说,在某些编程语言的最新版本特性上,纸质教材的更新速度总会慢一步,但计算机基础理论的知识是相对稳定的,而这套书恰恰牢牢抓住了这些“不变”的核心。它提供的是一套可以受用多年的底层逻辑和思维方式,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某个软件的某个功能按钮上。总的来说,这是一套非常适合自律性强、追求系统化学习的考生的优秀教材。
评分这套书给我最大的惊喜,在于它对“应用”二字的重视程度。很多教材,讲到最后都成了理论的复述,让人感觉学完后依然不知道该怎么上手干活。但这套教材中的《网络技术基础与应用》那一册,简直像是本实操手册的缩小版。它没有停留在TCP/IP协议栈的理论层面,而是花了大量的篇幅讲解了实际网络故障排查的思路和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比如如何使用Ping、Traceroute进行诊断,如何分析ARP缓存信息等等,这些都是我在实际工作中遇到问题时,需要立刻翻阅的技能点。再比如《数据库系统设计》这本,它没有像别的地方那样只讲SQL语句,而是深入探讨了关系代数、范式理论如何指导我们设计出一个高效率、无冗余的数据库结构。这套教材的编写者似乎有着丰富的实战经验,他们知道哪些知识点是“虚的”,哪些是“管用的”,并且非常巧妙地将两者结合了起来,使得学习过程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即时满足感的应用出口。我甚至觉得,如果能再附赠一些配套的在线实验环境或者代码资源包,那就称得上是“闭环学习”了,不过仅凭这些文字和图表,已经比我之前看过的很多资料要靠谱得多。
评分坦白讲,我一开始担心这套15本的大部头会显得内容冗余,毕竟“自考指定”四个字有时候意味着内容会为了凑字数而灌水。但深入阅读后发现,这种担忧是多余的。每一本的侧重点都非常明确,彼此之间既有知识的递进关系,又保持了相对的独立性。比如《操作系统原理》那一册,它对进程管理和内存管理的讲解就非常精炼且到位,没有过多涉及操作系统的底层汇编细节,而是聚焦于教学大纲要求的核心管理机制,这非常符合自学考试的要求——既要懂原理,又不能陷入过于偏门的细节中迷失方向。这种精准的定位,让我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能够最大化地获取有效信息。我特别欣赏的是它对历史发展脉络的梳理,比如在介绍编译原理时,它会简要提及早期编译器的局限性,从而引出后来的优化技术,这种纵向的对比分析,能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为什么”某个技术会演变成现在的样子,而不是死记硬背“是什么”。这种结构清晰、信息密度适中的编排方式,极大地提高了我的学习效率,让我觉得花的每一分钟时间都是值得的。
评分拿到这套《自考教材 计算机及应用专科 01A0801 自学考试指定书籍 全套15本》的时候,我心里其实是有点忐忑的。毕竟计算机这行当,技术更新的速度快得吓人,一套教材能不能跟得上时代的步伐,这是我最关心的问题。首先从整体的装帧和排版来看,这套书的纸张质量摸上去挺舒服,不像有些教材那样一摸就掉色,印刷也清晰锐利,长时间阅读下来眼睛不容易疲劳,这一点对于需要长时间啃书的自考生来说简直是福音。我特意翻阅了其中几本关于编程语言和数据库原理的部分,感觉内容组织得相当有逻辑性,从基础概念的引入到复杂应用的讲解,过渡得比较自然,没有那种生硬的跳跃感。尤其是那些案例分析,选取的都是工作中比较常见且实用的场景,而不是那种脱离实际的纯理论堆砌。我个人觉得,如果能把一些前沿的技术趋势,比如云计算或者人工智能的基础概念也稍微深入一些,那就更完美了,但这套书显然是立足于打牢基础框架的,这点我还是理解的。对于一个想系统性建立计算机知识体系的新手来说,这套书提供的框架是相当扎实的。那些复杂的公式和算法推导,作者也尽量用图形和实例来辅助说明,大大降低了理解难度,看得出来编纂者是真正站在学习者的角度去思考的。
评分从阅读体验上来说,这套教材的语言风格非常“学者化”,但却不失亲切感。它没有采用那种过于口语化的网络用语,保证了专业术语使用的严谨性,但同时,作者在关键概念的阐述上,会使用一些非常形象的比喻。比如解释递归函数时,他们引入了一个“俄罗斯套娃”的比喻,一下子就让抽象的概念变得具象可感。对于我们这些非科班出身的自考生来说,理解这些抽象的计算机科学概念是最大的难关之一,而这套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到位。书中的插图质量也值得称赞,它们不是那种简单的方框加箭头,而是力求表达出数据结构或者算法的动态变化过程。我记得在学习树形结构遍历时,如果不是配有那种清晰的动画式图示,我肯定会把前序、中序、后序搞混。虽然市面上有很多免费的在线资源可以辅助学习,但一套经过系统整合、内容权威的纸质教材,依然是构建知识体系的基石,这套书成功地扮演了这样一个基石的角色,让人感觉知识点是层层递进、有支撑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