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家庭养花指导(修订版)》荣获第二届金盾版优秀热销书奖。《家庭养花指导(修订版)》总印数已达15万册以上。
内容简介
第1版自1999年出版至今,已发行13.9万册。根据6年来花卉品种培育和栽培技术的发展,作者对1999年版进行了修订,更新了部分老品种,增加了40多个新品种,介绍了花卉栽培管理和新技术。《家庭养花指导(修订版)》内容包括花卉类型、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花卉的繁殖、露地花卉和盆栽花卉的栽培与管理、花卉的无土栽培;详细地介绍了166种家庭栽培花卉的生物学特征、产地与习性、繁殖、栽培管理方法和用途。《家庭养花指导(修订版)》语言简练通俗,配有159幅彩照,图文并茂,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强,是家庭养花实用性指导书籍,适合广大花卉爱好者和园艺工作者阅读。
内页插图
精彩书评
NULL
目录
第一章 花卉的分类 一、按花卉的生态习性及性状分类 二、按花卉的观赏器官分类 三、按开花季节分类 四、按栽培方式分类 五、按花卉对光照强度的要求分类 六、按花卉对光周期的要求分类 第二章 花卉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 一、温度 二、光照 三、水分 四、土壤 五、花卉的营养与肥料 六、空气 第三章 花卉的繁殖 一、有性繁殖(种子繁殖) 二、无性繁殖(营养繁殖) 第四章 露地花卉的栽培与管理 一、土壤的选择 二、整地做畦 三、繁殖育苗 四、移植 五、灌溉 六、施肥 七、病虫害防治 八、中耕除草 九、整形与修剪 十、防寒越冬 第五章 盆栽花卉的栽培与管理 一、花盆 二、培养土及其配制 三、盆栽方法 四、浇水 五、施肥 六、花期控制 第六章 花卉的无土栽培 一、栽培基质 二、营养液 第七章 家庭花卉主要品种及特征 一、1~2年生草本花卉 1.报春花 2.矮牵牛 3.长春花 4.蒲苞花 5.金莲花 6.一串红 7.金鱼草 8.石竹 9.丝石竹 10.紫罗兰 11.含羞草 12.三色堇 13.福禄考 14.鸡冠花 15.凤仙花 16.瓜叶菊 17.金盏菊 18.万寿菊 19.雏菊 20.百日菊 21.翠菊 22.蜡菊 23.花环菊 二、宿根及球根花卉 1.芍药 2.花毛茛 3.睡莲 4.荷花 5.大岩桐 6.菊花 7.大丽菊 8.非洲菊 9.百合花 10.郁金香 11.风信子 12.水仙 13.唐菖蒲 14.德国鸢尾 15.朱顶红 16.大花美人蕉 17.香石竹 18.深波叶补血草 三、木本花卉 1.白玉兰 2.广玉兰 3.牡丹 4.银芽柳 5.腊梅 6.朱缨花 7.梅花 8.月季 9.玫瑰 10.火棘 11.贴梗海棠 12.碧桃 13.樱花 14.榆叶梅 15.木芙蓉 16.桂花 17.八仙花 18.紫薇 四、多年生温室花卉 1.肾蕨 2.鸟巢蕨 3.鹿角蕨 4.苏铁 5.泽米铁 6.南洋杉 7.西瓜皮椒草 8.白兰花 9.含笑 10.叶子花 11.橡皮树 12.龙牙花 13.金苞花 14.米兰 15.九里香 16.代代 17.佛手 18.金橘 19.变叶木 20.一品红 21.虎刺梅 22.金刚纂 23.麒麟角冠 24.卡七=果 25.发财树 26.秋海棠 27.球根秋海棠 28.长寿花 29.仙人掌科肉质花卉 30.令箭荷花 31.昙花 32.火龙果 33.蟹瓜兰 34.仙人指 35.假昙花 36.仙客来 37.倒挂金钟 38.杜鹃 39.山茶花 40.乳茄 41.红千层 42.扶桑 43.鹅掌柴 44.茉莉花 45.栀子 46.猪笼草 47.散尾葵 48.国王椰子 49.假槟榔 50.袖珍椰子 51.酒瓶椰子 52.鱼尾葵 53.棕竹 54.蒲葵 55.软叶刺葵 56.孔雀竹芋 57.天鹅绒竹芋 58.彩虹竹芋 59.红羽竹芋 60.红背竹芋 61.青苹果竹芋 62.花烛 63.红鹤芋 64.马蹄莲 65.花叶芋 66.斑马万年青 67.大王万年青 …… 第八章 家庭花卉主要品种的产地、生长习性、栽培管理和用途
精彩书摘
4.球根花卉花卉地下根或地下茎已变态为膨大的根或茎,以其贮藏水分、养分度过休眠期的花卉。球根花卉按形态的不同分为以下5类。 (1)鳞茎类地下茎膨大呈扁平球状,由许多肥厚鳞片相互抱合而成的花卉,如水仙、风信子、郁金香、百合等。 (2)球茎类 地下茎膨大呈球形,表面有环状节痕,顶端有肥大的顶芽,侧芽不发达的花卉,如唐菖蒲、香雪兰、仙客来等。 (3)块茎类 地下茎膨大呈块状,它的外形不规则,表面无环状节痕,但有几个发芽点的花卉,如大岩桐、马蹄莲、彩叶芋等。 (4)根茎类地下茎膨大呈粗长的根状,多为肉质,外形具有分枝和节,在每节上可发生侧芽的花卉,如美人蕉、鸢尾等。 (5)块根类 地下根膨大呈纺锤形,芽着生在根颈处的花卉,如大丽菊、花毛莨等。 5.多年生常绿花卉.植株枝叶四季常绿,无落叶休眠现象,地下根系发达的花卉。这类花卉在南方作露地多年生栽培,在北方作温室多年生栽培,如君子兰、花叶芋、绿萝、万年青、文竹、鹤望兰等。 6.水生花卉 常年生长在水中或沼泽地中的多年生草本花卉,按其生态分为以下3种。 (1)挺水花卉根生于泥水中,茎叶挺出水面,如荷花、慈姑等。 (2)浮水花卉 根生于泥水中,叶面浮于水面或略高于水面,如睡莲、王莲、凤眼莲等。 (3)沉水花卉根生于泥水中,茎叶全部沉入水中,仅在水浅时偶有露出水面,如金鱼藻、皇冠草等。
前言/序言
应金盾出版社之约,笔者编著的(《家庭养花指导》1999年出版以来,承蒙读者厚爱,至今已7次印刷共13.9万册,为帮助读者家庭养花,美化居室起到了积极作用,笔者感到十分高兴。
随着广大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水平需求的不断提高,家庭养花日益普及,促进了花卉产业的发展。一些新、奇、特、优花卉品种不断地培育成功和引进,而一些传统的品种相形见绌而受冷落或被淘汰,花卉栽培的一些陈旧、落后的方法和技术已不再适用。为满足广大读者的需要,笔者对《家庭养花指导》l 999年版进行修订,删除了近30个花卉老品种,增加了40多个新品种,基本上全部搜集了各种类花卉中的精品、名品;更新了栽培方法和技术,较详尽地介绍了当今最新的栽培技术,增强了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本书力求做到言简意赅,图文并茂,祈愿它在帮助读者进行家庭养花中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同时希望读者对本书存在的错误和不足提出批评指正。
在本书修订过程中,参阅并引用了部分专家学者的成果,在此谨向他们表示衷心谢意。
窗外皆是景:城市阳台微景观营造与植物造景艺术 一部献给都市生活美学爱好者的园艺指南 在钢筋水泥的丛林中,我们渴望一隅绿意,一处心灵栖息的角落。《窗外皆是景:城市阳台微景观营造与植物造景艺术》,并非一本传统的花卉养护手册,而是一本深度聚焦于空间美学、生态平衡与情境营造的园艺设计专著。它将带领读者从全新的视角审视阳台、露台乃至室内窗台,将这些有限的空间,转化为富有生命力的、可呼吸的微型生态系统和个性化的视觉艺术品。 本书的核心理念在于“化零为整,以小见大”。我们不再将植物视为孤立的个体,而是将其视为构成特定“微气候”和“视觉叙事”的关键元素。全书共分为五大部分,层层递进,旨在构建一个完整、可操作的阳台美学体系。 --- 第一部分:空间的重塑与基础生态学(The Foundation) 本部分着重于“理解你的空间”和“建立生命的基础”。在动手种植之前,必须进行精确的“场地勘测”。 一、阳台的微气候诊断: 城市中的每一个阳台都是一个独特的微气候单元。我们详细分析了朝向(东、南、西、北)对光照强度、持续时间和热量累积的影响。书中提供了实用的“日照积分卡”绘制方法,帮助读者量化接收到的有效光照时间,而非仅凭感觉判断。此外,深入剖析了城市风道效应、热岛效应在阳台上的具体体现,以及如何通过建筑物的遮挡或引导,优化空气流通。 二、土壤的“生物矩阵”构建: 摒弃标准配方,强调“活土”的重要性。本章详细介绍了如何根据不同植物群落的需求,自行调配具有优异保水性、透气性和微生物活性的基质。内容涵盖火山岩颗粒的选用、椰糠与泥炭的合理配比、腐叶土的自然发酵过程,以及如何引入蚯蚓、真菌孢子等有益生物,构建一个自我循环的“土壤生物矩阵”。特别辟出章节讲解“无土栽培的高级变体”,如陶粒水培与惰性基质的营养液管理艺术。 三、容器的哲学与材料科学: 容器不仅是植物的居所,更是景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探讨了不同材质(陶土、树脂、金属、木质)对根系呼吸、水分蒸发速度的物理影响。书中收录了数十种极具设计感的容器类型,并指导读者如何通过“高低错落”、“虚实结合”的容器陈列原则,优化视觉流线。更进一步,探讨了“自吸水系统”的DIY制作,兼顾美观与养护的便捷性。 --- 第二部分:植物群落的艺术搭配(The Ensemble) 本部分是关于“如何让植物一起‘说话’”,强调群体美学而非单株展示。 一、功能性分区与植物的“角色定位”: 我们将植物分为结构层(提供骨架)、焦点层(吸引眼球)、填充层(丰富细节)和垂挂层(柔化边缘)。书中提供了一系列以“主题”为导向的搭配方案,例如“地中海香草角”、“雾林蕨类迷宫”或“热带观叶巨型拼盘”。 二、色彩与质感的交响乐: 这不是简单的颜色罗列。我们深入分析了叶片表面的绒毛、蜡质层、光泽度(反光性)对空间氛围的影响。例如,如何利用深绿色、厚实叶片的植物来“吸收”过多阳光,营造阴凉感;如何使用银灰色或细碎叶片的植物来“反射”光线,增加空间的轻盈感。书中收录了“三季有色叶”植物推荐列表,确保景观的持久观赏性。 三、垂直绿化的结构性设计: 针对受限的水平空间,本章重点教授如何利用墙面。详细介绍了攀援植物的引导技术(藤架、网格、预埋线),以及模块化种植箱的安装与维护。特别推荐了几种适合垂直种植且抗风性强的本地化优秀品种,以及如何设计一个“移动的植物幕墙”。 --- 第三部分:微景观的叙事性营造(The Narrative) 这是本书最具创新性的部分,指导读者如何将阳台打造成一个有故事的“场景”。 一、水景与声景的融合应用: 阳台上的微型水景不仅是视觉元素,更是听觉体验的来源。我们提供了从小型桌面涌泉到嵌入式水槽的安装指南,重点强调水泵的选择、循环系统的维护,以及如何利用水景创造“白噪音”以隔绝城市喧嚣。并介绍了水边植物(如菖蒲、苔藓)的种植技巧。 二、硬质景观的介入与材质对比: 如何恰当地引入石头、枯木、砾石或旧砖块,来增强植物的自然质感?本章讲解了“留白”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利用不同纹理的硬质材料,界定植物区域,引导视线。内容包括小型假山叠石的力学基础和苔藓的“快速定植”技术。 三、季节更迭的动态设计(Seasonal Transition): 一个优秀的微景观不应是静止的。我们提供了如何规划“四景轮替”的种植策略,确保每个季节都有主角出现。例如,早春球茎的爆发、盛夏的浓荫、深秋的暖色过渡,以及如何利用易于更换的草本植物和一年生花卉,实现快速的季节主题转换。 --- 第四部分:智慧养护与病虫害的生态管理(Stewardship) 本书倡导“预防为主,精准干预”的生态管理哲学。 一、精准灌溉的数字化尝试: 详细介绍了土壤湿度传感器的原理和应用,帮助读者建立基于“植物需水信号”的浇水决策系统,而非固定的时间表。针对不同容器的蒸发速率,提供了水量计算的修正模型。 二、自然界的天敌与共生关系: 深入探讨了如何安全地引入瓢虫、草蛉等益虫,建立一个稳定的“生物防治网络”。书中列举了数种常见的城市园艺害虫,并详细描述了利用天然植物提取物(如印楝油、大蒜浸液)进行低毒性处理的配方与操作流程。强调对蚯蚓、弹尾虫等有益微生物的保护。 三、植物“压力测试”与抗逆性训练: 指导读者通过阶段性的轻微“胁迫”(如短暂的控水或适当的阳光暴晒),来强化植物的抗逆性,使其更能适应城市阳台多变的环境波动。 --- 第五部分:个体化表达与心流体验(Personal Expression) 最后一部分回归到园艺与人的精神联系。 一、小空间中的主题系列: 提供了一系列高度聚焦的专业系列指南,例如:“微型食用香草园的立体种植法”、“空气凤梨与流木的自然装置艺术”、“适合低光照区域的蕨类生态缸”。 二、维护的仪式感与心流捕捉: 园艺的乐趣在于过程。本章探讨了如何将日常的修剪、清洁、观察转化为一种专注的“心流”体验,通过精细的工具选择和固定的维护流程,实现精神的放松与回归。 《窗外皆是景:城市阳台微景观营造与植物造景艺术》,是一本教你如何“设计生命场景”的实践之书,它为你提供工具、原理和灵感,让你在有限的空间里,无限地扩展对自然的热爱与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