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圆舞曲》曾荣获意大利最佳外国文学奖,是米兰·昆德拉重要的小说代表作,于1969-1970年间在波希米亚完成。该作品构思巧妙,极富黑色幽默风格,是公认的当代文学杰作,在全世界34个国家和地区出版。小说以苏联入侵布拉格为政治背景,通过小号手、美国商人、疗养院护士和获释囚徒等8个人物反复曲折的爱情故事,在哲学层面深刻探讨了诸多人生繁杂矛盾的困境和难题。
##你们说的道德、正义、生命与爱情,都是可笑的。还有什么值得故作严肃呢。
评分##每一个人对于不同事物的执着都透露出一种荒诞。昆德拉说,在一个女人的地平线后面,还将展开另外一些女人的地平线。什么不是这样?
评分##早期作品,不像小说,更加像舞台剧。各个角色,不分文化背景,都在大段的做具有哲学味道的独白。投毒作为小说的关键情节出现的很仓促。“轻”与“重”的主题,在几年后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表现得更加好。
评分##明明情节简单,说理较易懂,可是我还是感觉没看懂。
评分##旧译名《为了告别的聚会》更好。看过《布拉格之恋》后,昆德拉所有男主人公的脸都自动导向戴尼尔·戴·刘易斯。某种程度上最不昆德拉的一部(究竟怎样才算正宗的昆德拉呢?如《不朽》中所说,那不是昆德拉,而是昆德拉的“形象”。每部作品其实都是他自己),最靠近传统的叙事和五个章节的结构(而非一贯的七重奏),放在昆德拉的序列里总是显得格格不入。游戏感十足读起来轻松,内心戏铺得满满当当,称得上精妙但缺乏惊喜。它太确定,太完整,太故事。作为昆德拉的第二部长篇,既是写作上的一种试探,又是对未来的昭示,总之太像过渡性的作品。第一次对阅读昆德拉产生了疲劳。不喜欢《笑忘录》是因为太不小说,不喜欢《告别圆舞曲》是因为太像小说。如果是名不见经传小说家的作品,应该会给五星。可惜他是昆德拉。
评分##我就知道这世上就从来没有独一无二这种事,更不要说传奇了。我都怀疑米老师采访过我,真是。。。
评分##早期作品,不像小说,更加像舞台剧。各个角色,不分文化背景,都在大段的做具有哲学味道的独白。投毒作为小说的关键情节出现的很仓促。“轻”与“重”的主题,在几年后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表现得更加好。
评分##昆德拉确实是个媚智的人 小说情节好看 对世界和概念的透析融合其中 不过也只是媚智的透析 也就是那些我们也可以想出来却不一定表达出来的东西
评分##结构值得膜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