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郑生主编的《中国摄影年鉴》(2014—2015) 收录了2014年中国摄影重要事件、有代表性的展览、 研讨、理论摘要、书报刊出版,及产业发展状况等内 容,涵盖了摄影文化的各个层面及典型样本。《中国 摄影年鉴》以记录当下摄影生态、给摄影历史存档, 力求见物见人,见微知著。
曾在摄影评论方面成就斐然的美国文论家苏珊· 桑塔格,于1977年曾写下这样的话: 十九世纪*有逻辑的唯美主义者马拉美说,世界 上的一切事物的存在,都是为了在一本书里终结。今 天,一切事物的存在,都是为了在一张照片中终结。
《中国摄影年鉴》把照片及与之相关的文字放在 眼下的这本书中,不只是为了终结过去,还包括开启 ,未来。
2014年中国摄影十大新闻
2014年国内重要摄影比赛获奖作品选登
2014年中国摄影展览
2014年中国摄影教育综述
2014年中国摄影产业
艺术市场:2014年中国影像拍卖市场行情报告
器材市场:2014年摄影器材发展概况
2014年数码相机、镜头新品及重点发布机型
图书市场:2014年摄影类图书行情报告
2014年度推荐图书
2014年中国摄影大事记
附录
附录一:2014年中国摄影理论文章摘要
附录二: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及各行业摄影协会介绍
附录三:中国摄影家协会12个专业委员会名单
附录四:第十届中国摄影金像奖获奖名单
后记
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仿佛经历了一场视觉的旅行,横跨了祖国的大江南北,也穿越了社会的各个角落。作者以一种宏大的叙事视角,展现了2014-2015年间中国社会的万象。从繁华都市的摩天大楼到偏远山村的炊烟袅袅,从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到传统文化的发源地,每一个场景都被摄影师们以独特的镜头语言所记录。我看到了工业化进程中的巨大变化,也看到了传统价值观的坚守与传承。我看到了人民群众在时代的浪潮中奋斗的身影,也看到了社会转型期带来的阵痛与希望。这本书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视觉的享受,更是对中国社会发展脉络的一次深刻理解。我仿佛能够听到那来自四面八方的声音,感受到那遍布各地的生活气息。它让我对自己的国家有了更深切的认识,也更加热爱这片土地。这种宏观的视野与微观的细节相结合,使得整部作品既有史诗般的 grandeur,又不失人文关怀的温度。
评分这是一部充满时代精神的作品。2014-2015年,是中国发展历程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时期,社会变革加速,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作者以敏锐的洞察力,捕捉到了这些时代脉搏的跳动。我看到了科技进步带来的生活便利,也看到了传统工艺在现代社会中的坚守。我看到了城市化进程的飞速发展,也看到了乡村振兴的希望。书中那些充满力量的画面,无声地诉说着这个时代的变迁,展现了中国人民在新的历史时期所展现出的蓬勃生命力和创造力。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摄影作品集,更是一份珍贵的历史记录,它为我们留下了那个时代最真实、最生动的影像。我仿佛能够通过这些画面,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激情与活力,也为自己身处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而感到自豪。
评分这本书最让我着迷的地方在于它所传达的那种人文关怀。在那些看似平常的画面中,我看到了摄影师们对生命的尊重,对情感的细腻捕捉。他们用镜头去关注那些被忽视的群体,去记录那些被遗忘的角落。我看到了一位老人在夕阳下独自眺望远方,眼神中流露出岁月的沧桑;我看到了一群孩子在简陋的教室里认真学习,脸上洋溢着对知识的渴望;我看到了一对年轻的恋人在街角相依相偎,眼中闪烁着爱情的光芒。这些画面没有华丽的辞藻,却有着最动人的力量,它们触动了我内心最柔软的部分,让我对生活充满了敬意。这本书让我明白,摄影不仅仅是技术的展现,更是心灵的沟通,是情感的共鸣。它提醒我,在忙碌的生活中,不要忘记停下脚步,去感受身边那些细微的美好,去关怀那些需要温暖的生命。
评分读这本书的过程,也是一次自我反思的过程。摄影师们用他们的作品,向我们展现了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价值观念。我看到了城市里快节奏的生活,也看到了乡村里慢节奏的宁静;我看到了人们对物质的追求,也看到了人们对精神世界的探索。这些画面让我开始审视自己的生活,思考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这本书就像一位智者,在我耳边低语,引导我进行内心的探索。它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通过影像,引发我自己的思考。这种引导式的阅读体验,让我觉得这本书非常有价值,它不仅仅是给我的眼睛看,更是给我的心灵以启迪。
评分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在于它所记录的“当下”。2014-2015年,这些看似平凡的年份,却是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留下的宝贵印记。摄影师们用他们的镜头,为我们留下了那个时代最真实、最鲜活的影像。我看到那些曾经熟悉的场景,在照片中定格成永恒;我看到那些曾经鲜活的面孔,在画面中诉说着自己的故事。这本书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让我们能够回顾过去,审视当下。它让我更加珍惜眼前的一切,也更加期待未来。这种对“当下”的关注,使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部艺术作品,更是一份具有历史意义的文献。
评分从艺术的角度来看,这部作品无疑是中国摄影界的一座里程碑。它展现了多元的摄影风格和观念,从古典的写实主义到前卫的观念摄影,几乎涵盖了当时摄影创作的全部领域。摄影师们大胆创新,勇于尝试,在构图、色彩、光影等方面都展现出了高超的技艺。我特别欣赏那些具有强烈个人风格的作品,它们不仅技法精湛,更重要的是能够传递出摄影师独特的思想和情感。有些画面,简洁到极致,却蕴含着无穷的张力;有些画面,色彩浓烈,却又不失和谐;有些画面,光影交错,营造出一种神秘的氛围。这种艺术上的探索和突破,让我看到了中国摄影正在走向成熟和国际化。书中收录的作品,不仅在技术层面达到了新的高度,更在思想深度上有所突破。它们引发了我对摄影艺术本质的思考,以及摄影在当代社会中的意义。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对摄影的理解,也更加渴望去探索摄影更广阔的可能性。这不仅仅是一本图片集,更是一次思想的启迪,一次艺术的盛宴,让我领略到摄影艺术的无穷魅力。
评分从构图和色彩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艺术性是毋庸置疑的。摄影师们对光影的运用,对色彩的把握,都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我惊叹于那些运用大光比创造出强烈视觉冲击力的作品,也欣赏那些运用柔和色彩营造出宁静氛围的画面。每一个元素的排列,每一个色彩的组合,都经过了精心的设计,使得整个作品呈现出高度的视觉美感。我特别关注到那些在色彩运用上极具创意的作品,它们大胆地将不和谐的色彩并置,却意外地产生了一种独特的韵味。这种对视觉语言的精湛运用,使得整部作品充满了艺术感染力,让我在欣赏美的同时,也引发了我对摄影艺术的更深层次的思考。
评分我不得不说,这本书在叙事性上给了我很大的惊喜。虽然它以图片为主,但每一组作品都仿佛讲述着一个完整的故事,有着清晰的逻辑和引人入胜的情节。摄影师们不仅仅是记录者,更是讲述者,他们用镜头串联起一个个事件,描绘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我尤其喜欢那些具有叙事性的组照,它们通过连续的画面,展现了事件的发展过程,人物的情感变化,让读者能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这种“用影像讲故事”的能力,是这部作品最独特之处,也让它区别于一般的摄影集。它让我看到,摄影作品不仅仅是独立的个体,更可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共同构建一个更宏大、更深刻的叙事。阅读这些故事,就像翻阅一本厚重的历史小说,充满了张力与情感。
评分这是一部让我眼前一亮的作品,其深度和广度都远超我的预期。翻开第一页,我便被扑面而来的时代气息所吸引。作者以一种极其细腻的笔触,描绘了2014年至2015年间,中国大地发生的种种变迁。那些定格在画面中的瞬间,不仅仅是简单的影像记录,更是一种情感的传递,一种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我尤其被那些记录普通人生活片段的作品所打动,它们没有惊天动地的故事,却蕴含着最真挚的情感和最动人的力量。每一个眼神、每一个笑容、每一次挥汗如雨的劳作,都仿佛在诉说着自己的故事,勾勒出那个时代独特的社会图景。摄影师们用他们独特的视角,捕捉到了那些稍纵即逝的美好与无奈,将它们凝固成永恒的瞬间。这种对细节的关注,使得整部作品充满了生活的气息,让人能够深切地感受到那个时代的脉搏。我能够想象到,在创作这些作品的过程中,摄影师们经历了多少跋涉,付出了多少心血,才得以捕捉到如此震撼人心的画面。这本书就像一位老朋友,向我娓娓道来过去的故事,让我沉浸其中,久久不能自拔。它不仅仅是一本摄影集,更是一部浓缩的时代史,值得反复品读和珍藏。
评分总而言之,这是一部让我爱不释手的作品。它不仅仅是一本摄影集,更是一次视觉的盛宴,一次思想的启迪,一次人文的关怀。摄影师们用他们独特的视角和精湛的技艺,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真实、鲜活、充满魅力的中国。我从中看到了时代的变迁,看到了人民的奋斗,看到了生活的美好。这本书让我更加热爱摄影,更加热爱生活,更加热爱这个伟大的时代。我会将它珍藏在书架上,时不时地翻阅,去感受那些定格在画面中的温暖与力量,去汲取那些源源不断的灵感。它是我心中一部无可替代的经典之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