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父母的六堂训练课

优秀父母的六堂训练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刘志雄 著
图书标签:
  • 亲子关系
  • 家庭教育
  • 育儿技巧
  • 沟通技巧
  • 情绪管理
  • 儿童心理学
  • 正面管教
  • 父母成长
  • 教育方法
  • 家庭和谐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全新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ISBN:9787510414497
版次:1
商品编码:10399482267

具体描述

优秀父母的6堂训练课-推荐语

本书从一个崭新的角度来抒发基督徒家庭中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正确关系,阐明了父母与儿女的关系不是建立在教导上,而是建立在塑造、熏陶与潜移默化上,亦即是生命影向生命。我深感其立论的深入浅出,完全生活化,细腻而生动;同时把现代潮流对青少年的冲击纳入讨论与分析的范畴,加强了本书的时代感,使读者有切肤与一针见血之感。


本书唤起了父母的责任感、危机感与现实感,更重要的是发自信心的为孩子祈祷。本书还有一个睿智的提示,就是父母需要先改变自己,然后再引导儿女改变。


本书提及一切真实的改变都是内在的改变,一切与内在生命无关的改变都是徒有其表,zui终会显出原形。


许多父母都是在儿女长大独立之后,才发现自己的错误与失败,但是已经太迟了,遗恨终生。


本书中作者的一句话深有道理:将来上帝审判的时候,不是按照孩子好不好来下定论,因为圣经有些先例:坏父母却有好儿女,也有些好父母却培养出坏儿女。上帝乃是根据每个人是不是一个好父母来施行审判。


我读本书深有恨晚之感。愿本书能带给千万家庭深深的祝福。


滕近辉

优秀父母的6堂训练课-内容简介

为什么孩子不愿意跟父母讲的秘密却愿意向他倾诉?


移居美国多年的作者夫妇,深谙基督教教育理念的精髓,又熟稔西方与中国的文化传统,多年服侍教会的青少年,用爱、理解、欣赏、鼓励、信任、接纳吸引众多孩子,每周五聚集在他的家中,听他们倒苦水、吐心事,给他们讲爱的真谛,与他们一起身呼吸心生活,经年不变。总结出了一系列家庭教育与亲子关系的教战守则,给无数家庭、父母和孩子送去了智慧和祝福。


本书是继畅销书《优秀是训练出来的》之后,又一本细腻生动的家庭教育读本,通俗易懂、平实无华的文字带出的是希罕新奇的家教观:


儿女是上帝所赐的礼物,父母是幸福而又必须称职的管家;


刚柔并济的权柄观,带给孩子安全感,甘心顺服父母;


睁只眼闭只眼,给孩子成长的自由空间,


有助于培养勇敢热情、意志坚定的品格;


为孩子生命的灵性成长创造条件;


爱在管教之前;


孩子的问题首先是父母的问题;


先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孩子;


父母有如慈绳爱索,将孩子与爱的源头紧密相连;


……

优秀父母的6堂训练课-作者简介

刘志雄,美国资讯系统博士、电脑软件研发高级主管,拥有数项美国电脑软件专利。目前是新泽西州贝郡基督徒证主教会的长老。多次应邀请担任世界各地夏令会、退修会及*营的讲员,负责蚂蚁基金会,协助北美专业人士在大陆的训练、救灾、教育以及扶贫计划。著作有《优秀父母的6堂训练课:按照圣经做父母》、《为谁辛苦为谁忙:圣经中的工作观》、《优秀是训练出来的:按照圣经训练孩子》、《牵手一世情:按照圣经做夫妻》、《孝敬父母:第 条带应许的诫命》、《当男孩爱上女孩:按照圣经谈恋爱》、《活得精彩:真正不一样的人生》、《活得优雅:做时间的主人》和《喜乐的家》等,译有《耶稣真貌》、《见证的火炬——两千年教会史》等书。

优秀父母的6堂训练课-目录

腾近辉序


自序


第1章 是管家,不是所有者


家庭生活里的一个严重的难处

两代之间的关系

教养儿女的原则

上帝的方式和心意

人活着的目的不能含糊

欢然接受

孩子使父母得以成全

化被动为主动

留意人内在的需要过于外在的行为

先改变我们自己

第2章 认识自我


上帝能改变人

谁的责任,爸爸的还是妈妈的?

听其言,观其行

认识自己的孩子

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欠

不可以忽略人的罪性

不掩饰自己的缺失

接受孩子先天的性格倾向

不要和别人比,要和自己比

发挥优点,改变缺点

找出问题的原因,积极帮助孩子胜过

从孩子们身上学生命的功课

帮孩子领悟生命的意义和目的

第3章 经历真爱


爱与被爱的经历

无条件的爱

爱是无法代替的

爱不能成为竞争的筹码

同在的爱

爱是不计算代价

多听少讲

抓紧时间去爱

第4章 明辨是非


端正心态

温柔的爱

借着孩子学习承受,学会放手

借着孩子学习永不放弃的爱

生活的依据

生活的目的

生活的质量

爱是要付代价的

不要心不在焉

爱屋及乌

降卑自己永不嫌晚

一天的难处一天当就够了

忍耐等候是不可少的

不吝啬言语上的鼓励

爱在管教之前

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及早安设保护网

不留想“当然的”遗憾

第5章 顺服权柄


正确地传递顺服权柄的观念

树立正确的权wei观

在生活上操练顺服权柄

睁一眼闭一眼胜过小题大做

适当的自由是成长的催化剂

学习以欣赏代替厌恶

尊重人的学习是从家庭开始的

一个好的权wei必须要有舍己的爱

第6章 追求属灵


我们的满足

活出荣美的榜样

为孩子生命的灵性成长创造条件

要背经典

全家一起服事

从生活的体验到灵性的成长

优秀父母的6堂训练课-书摘

滕近辉序

本书从一个崭新的角度来抒发基督徒家庭中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正确关系,阐明了父母与儿女的关系不是建立在教导上,而是建立在塑造、熏陶与潜移默化上,亦即是生命影向生命。我深感其立论的深入浅出,完全生活化,细腻而生动;同时把现代潮流对青少年的冲击纳入讨论与分析的范畴,加强了本书的时代感,使读者有切肤与一针见血之感。

本书唤起了父母的责任感、危机感与现实感,更重要的是发自信心的为孩子祈祷。本书还有一个睿智的提示,就是父母需要先改变自己,然后再引导儿女改变。

本书提及一切真实的改变都是内在的改变,一切与内在生命无关的改变都是徒有其表,zui终会显出原形。

许多父母都是在儿女长大独立之后,才发现自己的错误与失败,但是已经太迟了,遗恨终生。

本书中作者的一句话深有道理:将来上帝审判的时候,不是按照孩子好不好来下定论,因为圣经有些先例:坏父母却有好儿女,也有些好父母却培养出坏儿女。上帝乃是根据每个人是不是一个好父母来施行审判。

我读本书深有恨晚之感。愿本书能带给千万家庭深深的祝福。

                                              滕近辉

第3章

经历真爱

我们前面已经讲过,做父母的如果根据儿女的反应来行事,我们就好像温度计那样,随着温度的高低而起伏。很多时候,我们被儿女的行为所辖制,使我们根据儿女的行为来调整做父母的标准。但如果我们能够看到儿女之所以有这样的行为,是因为他心里有一个更深的需要,是他心态的问题,我们就可以从温度计变为温度控制器。我们就不会受儿女行为的影响而摇摆,而是了解儿女行为背后内心深处需要,据此设立一份蓝图,帮助儿女去解决他们真正的问题。当我们知道要把儿女带往什么方向的时候,我们就不会受儿女情绪和行为起伏的影响。所以,今天我们要按照圣经做父母,第 个很重要的观念,就是不要注重孩子的外在表现,而要注重孩子的内心需要。

第二个重要观念,就是做父母的有没有尽到上帝在圣经里所启示给父母的责任。我们做父母的要明白一件事,关键不是有没有把孩子管好,而是要自我省察:我们做的对不对!你这样去衡量的时候,就不容易被孩子惹得发脾气。如果你的着眼点是放在孩子做的对不对上,首先你自己容易偏离正确的教导,其次孩子很容易就把你气的半死,把你弄得晕头转向。所以我们做父母的在这两件事情上必须格外注意,对这些观念要真正的认识,要明白圣经里对做父母的有哪些要求。只有观念正确,重点明确,你服事儿女才有希望。

前面我们已经讲过,圣经诗篇一二七篇里说,儿女是耶和华所赏赐的产业。可见儿女不是我们的麻烦,是上帝给父母的赏赐。今天很多做父母的,有时被儿女折磨的很伤心,很痛苦。但我们必须凭信心接受、认识一个真理,就是上帝给我们的,绝对是zui好的。这样,我们才会用欢喜的心去接受。但我们必须要明白一件事,就是我们在儿女的身上没有绝对的权柄,不能随心所欲的对待孩子。

另外一点我们前面也讲过,那就是“认识自己”。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认识到自己生命中有哪些优点,有什么样的价值和意义?认识不到这一点,就无法在人群中安身立命。所以,我们需要帮助自己和孩子认识到,更要把重点放在孩子的品性(德)上。今天很多父母常常会犯的一个错误就是,注意力多集中在孩子的才干(ability)方面,很少注意他的品德(character)。一个人真正的价值在于他的品德。所以,做父母的面对孩子时,必须要让他知道,品德优于才干,品德才是他要注重、要增加、要培养的。他有了好的个性,自然就有很多的优点。

当然,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罪人,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很多的缺点和罪性,所以每一个做父母的,一方面要帮助儿女认识自己有哪些缺点,一方面也要让他们知道有上帝的帮助,一切都充满了希望。关键是要分辨哪些缺点是可以改变的,哪些是不可以改变的。对于那些不能改变的缺点,也没有什么可遗憾的,因为这是上帝的主权。生命中有很多东西可能是我们不喜欢的,但我们要学着去接受。至于那些可以改变的,就要求上帝加给我们能力,跟孩子配合,一起来帮助他改变。带动孩子改变的zui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孩子先试着从一件事或一小部分开始,不要一下子压给他们太多,他们会很容易放弃。另外,在帮助孩子改变的过程中,zui大的动力是鼓励而不是批评。你越是鼓励孩子信心越大,你越批评他就越消极、难改。这些都是我们前面讲到的,在这里做一下简单回顾、复习。

爱与被爱的经历

一个人活在世上,除了要认识自己以外,还有一个更大的需要,就是被爱。一个人如果没有被爱过,如果没有尝过爱,就很难去爱别人。这样的人生活不会健康,也不会快乐。在20世界60年代的时候,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他们把一一群一样健康、一样大小的子孩分成两组,一组有人哄抱、呵护,常跟他讲话,充满了浓浓的爱。另一组也吃同样的食物,呼吸同样的空气,处于同样的环境,唯yi的区别就是没有爱,饿的时候就给他吃,吃完就收走,没有人关怀。结果在实验中发现,这两组孩子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有极大的差距,而且死亡率也有很大的差别。由此可见,我们每个人生下来就需要爱,如果没有爱,身心都不健康,不会活得很好。所以,今天我们要想把儿女培养好,做一个合上帝心意的父母,就必须学习爱,上帝怎样爱我们,我们也要怎么样去爱我们的孩子。没有爱的管教,一定会带来叛逆。今天很多做父母的觉得没有办法管自己的孩子,这是因为你的孩子不觉得你爱他,如果你的孩子不觉得你爱他,你怎么管都没有用。你可以把他管得像一个军人一样,凡事都听你的,但你不可能真正管好,无法真正改变他。

包括我自己在内的很多父母都会犯这样的错误,在管教儿女的时候,常常不是在爱中来管教。因为我们年轻的时候,没有人教我们怎么做父母。我们孩子小的时候,好好跟他讲他不听,大声喊他也不听, 后一招就是“我数到3”,数到3还不听,就拿棍子了。所以,孩子 后听的是棍子的话,而不是听你我的话。所以你还是没有把孩子带到他当走的路上。回头看我当年教导孩子的时候,我觉得zui大的失败,就是没有让他知道我管教他是爱他,我没有学会怎么爱孩子。今天,如果我们没有让孩子觉得我们爱他,我们在做父母的职分上就是失败的。因为圣经一再提醒我们,“爱”是我们要学的zui大功课。

其实,做父母的人很少有不爱自己孩子的。不是说没有,而是很少,大部分父母都是爱自己儿女的。但你如果有机会服侍年轻人,和年轻人在一起,和他们聊天、跟他们作朋友的话,你就会发现一件事,他们心里zui大的担心和呼喊就是“没有人爱我!没有人爱我!”在教会里面长大的孩子,他也这么说。我刚听到的时候,觉得真是岂有此理,他们的爸爸妈妈我认识,我看到他们是怎么把你从小带大的,他们是那么的爱你,你怎么还说没有人爱你!这很伤感情啊!爸爸妈妈那么爱他,但他就是不觉得!如果被爱者不觉得他是一个被爱的人,你对他付出再多的爱都是空的,对他而言就是没有爱。

我们的生命中都需要爱!今天有许多年轻人为了得到爱,什么代价都付,时间、金钱对他们来说都不是问题。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只要能跟他爱的人在一起,就心满意足了。所以,如果儿女不能从父母那里得到让他满足的爱,他们就会到别的地方去寻求,只要有人给他满足的爱,他都会死心塌地的受人支配,很容易被骗,甚至自甘堕落。所以,如果你的儿女是处在一种love hungry(爱饥渴)状态的话,他们就会非常危险。所以我们做父母的必须要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无条件的爱

我相信大家都是爱自己的儿女的,我们教会里做父母的弟兄姊妹都是很好的父母,大家都爱自己的孩子。但问题是,我们的孩子为什么说感受不到父母的爱呢?通过分析、了解,我发觉有如下因素。一是大部分东方人的爱都偏重于所谓的有条件的爱:你乖爸爸就爱你,你考得好爸爸就爱你,你的表现让我满意我就爱你。但是如果他做不好呢?就不爱了。有的父母常常会拿一句话来吓唬孩子:“你再这样我就不爱你了。”虽然他说这句话并不是认真的,但他没想到这句话会对儿女带来多大的伤害,不知道孩子把他的这句话当真来看待。孩子会觉得,他要一直很小心、很努力,要一直讨好你、做你喜欢的事,你才会爱他。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东方的父母容易把对孩子的爱,跟他的表现挂其钩来。这是一个很大的危险,这是儿女生命中没有安全感的来源。如果孩子觉得他们一直要努力、表现好才有人爱他,这是很可怕的。

爱是无法代替的

第二个因素是,孩子们感觉不到被爱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父母常常用爱的表现方式来“代替”爱本身。我爱你就是给你买东西,就是给你买玩具,买这个、买那个,这就叫我爱你。我爱你,就是我努力工作,让你住上大房子,常常带你去渡假。这些是爱的表现方式,不等同于爱本身。这是很危险的。因为爱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不要以为我们有一个好环境,住着好房子,让你上好学校,给你买好的东西,就是爱你了。但是,孩子要的不是这些东西,而是你的时间,你的陪伴,你的鼓励,你的倾听,你的安慰,你的心。我跟很多年轻人讲:“你的爸爸妈妈很爱你哦!”他们看看我说:“I don’t think so(我不觉得)。”我问为什么?你知道孩子怎么回答我?“他们做这些说是为了我,其实是为着自己。”此时我才深深地体会到:孩子的眼睛才是雪亮的,他们把我们看透了!他们知道我们常常用东西来代替我们的爱。这不是他们真正想要的,这些东西不能使他们满足。

爱不能成为竞争的筹码

第三个让孩子感觉不到爱的因素,是竞争的爱。今天有很多父母的婚姻名存实亡,但为什么没有离婚呢?因为是基督徒,离婚的话不好看,教会反对,圣经也说不可以离婚,所以只好煎熬着。还有一个原因是舍不得孩子,一想到离了婚孩子就会受伤害,把孩子交给后娘不放心,自己带怕忙于工作照顾不过来。所以为了孩子不离婚,凑合着过吧。在这种夫妻关系不好的情况之下,父母是怎么表达对儿女的爱呢?妈妈说妈妈要比爸爸更爱你,爸爸说妈妈根本不怎么爱你,还是我爱你啊!这种争来争去的爱很可怕,其实,孩子一点都不觉得是爱,无论是爸爸的还是妈妈的。而且孩子很会利用你们的不合一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个东西他知道跟妈妈讲不行,他就爸爸讲;另一件事跟爸爸讲不行,他会去找妈妈。表面上看来,他得到的爱好像很多,可是他却不觉得,他觉得父母是在利用他,所以他也如法炮制。

所以,不管这三种因素里的那一种,都不会让你的儿女觉得你是爱他的,他不觉得你真的爱他。我自己这些年在与孩子相处中发现,要让孩子体会到你爱他,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我以前常得,我们怎么会不爱你,生你就是爱你嘛;现在堕胎这么方便,不爱你就不生你了。把你养这么大,供你吃、供你穿、供你住,每天接送你上下学,怎么会不爱你呢?孩子应该会想到我爱他。但孩子要的是你从心里面去关心他、爱他,不是外在的东西。

近几年来,我发现我们的孩子学会一项本领,连对父母都虚伪。你喜欢听什么他就你面前讲什么,但他心里想的却是另外一回事。如果不是这些年来常和年轻人在一起,我也会被骗了。我认识的一个年轻人,在毕业典礼讲台上,他讲得很好听:感谢上帝给他那么多的恩典,感谢父母……可就在毕业典礼的前几天,他还跟我讲他的父母是世界上zui烂的父母。好像不是同一个人似的!所以,你不要因为他在你面前讲几句好话给你听,就以为他一定感受到了你的爱。不是的!

同在的爱

在圣经里这样形容上帝对他儿女的爱:上帝的眼睛一直都在看顾着你。在旧约里面有很多这样的经文:上帝的眼睛一直都在盯着、看着他所爱的子民。意思就是说,他一直在那里,任何时候谁有问题或需要,天父上帝一直都在那里。所以,我们要让儿女觉得我们爱他,首先要常常跟孩子在一起,你要让孩子知道你一直在那儿。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常常觉得我那么忙,哪里有办法常和你在一起。但你要求上帝给你智慧,无论如何都要来让你的儿女知道,他有任何问题,你都会和她在一起。这一点非常重要。

以前我们家早上起床像打仗一样,闹钟响了像没响一样,他“拍”地手一拍就没有了。所以一早晨起来就一个声音:“起来啊,都几点了,还不起!”然后就是洗手间大战,因为孩子大了好美了,一个头发就弄很久,男孩女孩都一样。因为那时和别的孩子一起去上学,我们做父母的约好了,这个礼拜你送,下个礼拜我送。有时候人家的车子就停在门口了,一车子人都在等你的孩子,哇!真是急死啦!那时每天早上起床,把所有的事都准备好,简直就是世界上zui难的事情!那怎么办呢?后来上帝给了我们一些启示,其实你知道孩子早上起来很需要什么吗?他zui需要爱。但他每天早上起来,他得到的第 件礼物是骂。所以,他根本不愿意面对新的一天,因为他没有动力。所以,上帝就给我们智慧,让我早15分钟叫他起床。以前也试过,但没有用,我去叫他起床,他说声“no,我要睡觉,不要吵我”,转身又睡。没有办法。因为我一叫他,他就生气,他生气,我更来气,我辛苦地爬起来叫你起床,你有什么资格生气!后来,我每天早15分钟到他的床前,先跪下来为他祈祷,然后就抱抱他,亲他一下。刚开始他很不习惯,且觉得很讨厌,很不好意思。奇妙的是,当我坚持了一段时间以后,我发现早上叫他们起床变得容易了。我一叫他们,他们就痛快起来,而且脸上孩有笑容。以前他们的脸上可没有笑容的,每一个人脸上都拉得老长,嘴撅的很高。这是因为以前他早上起来迎接他们的第 件事是不尊重、是骂,现在他们一睁眼迎接他们的是亲吻、是爱。这是我们当时努力学习得第 个功课。

爱是不计算代价

我们一直努力学习的第二项是,在他们出门上学之前,拥抱他们,告诉他们:我们爱你,求上帝保护你今天一天在有恩典、有喜乐。如果可能的话,在孩子放学回家时,所看到的不是一个空房子,有人在迎接他们。因为家里有人的话,孩子一回到家就有人关心他,会有安全感。一般来讲,孩子放学回到家都会很饿、很累,我们就预备好牛奶啊、小吃等东西,先让他稍微吃一点,放松一下。此时不管父母谁在家里,这个人扮演着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因为此时是听他分享这一天经历的zui好时机。如果他一回到家里,你陪着他一边吃东西一边跟他聊天,让他愿意跟你分享很多心里话,你就成功了。刚开始时他可能会不习惯,因为以前他回到家里,你在忙自己的事,很少理他。今天许多妈妈的理由是上班忙没有时间管孩子,可好多妈妈是全职在家,也没有时间管孩子吗?主要原因是她们没有想到要安排时间给孩子。但你要知道,这段时间在孩子的生命中很重要,你必须要把其他事放一放,安排在其他时间,把这段时间给孩子,让他觉得你是全情投入在他身上。

我下班回到家,通常都是快吃晚饭的时候,孩子的功课都已做完。甚至有时回到家时,他们都已经吃过了晚饭。所以,孩子多次向我发出抗议,说我太忙没时间陪他们。因为那时我的孩子已经比较大了,而我还在念研究所,一边念书,一边打工,教会也有服事,真是很忙啊!孩子要求说:“爸爸你跟我们玩嘛。”我哪有时间跟他们玩哪!况且我回到家后非常累,什么都不想说,什么都不想做,还想看看电视,看看报纸,其它什么都不想动。后来,上帝教我学了一个很重要的功课,他让我看到,那一刻是孩子们zui需要我的时候。从上帝那里领受了智慧后,我把孩子叫到跟前,跟他们说:“从今天开始,每天晚上只要爸爸在家,从下班回来到睡觉前这段时间,我在做两件事时,你们要尊重我,不可以打扰我。第 件事是我祈祷的时候,第二件事是我读圣经的时候。除了这两件事以外,不管我在做任何事情,无论是讲电话、看报纸、看电视等等,你们都有权利可以随时打断我,提醒我,先放下手头正在做的事,满足你们的需要。”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决定,我是让孩子明白,在我的生命中,他们占有什么样的地位,没有哪些事情比他们更重要。所以,你如果肯花时间给你的孩子,你的孩子自然会感受到你的爱;你如不肯花时间给孩子,他们就没有办法体会到你的爱。所以在我zui忙碌很难拿出时间陪孩子的时间,就向上帝祈求说:“主啊,我不能陪我的孩子,求你帮助我,让我能够挤出时间陪他们。”周日晚上,除了探访以外,我尽量早点回来,好在孩子睡觉前有时间陪他们。我的孩子之所以和我分享许多他们的困扰、挣扎、想法、梦想,以及他们和朋友之间的问题等,都是因为我花时间和他们在一起,他们就把生命中许多重要的事情跟我分享。

多听少讲

但有一件事我们要注意,当你花时间和孩子在一起、听他们讲话的时候,不要给他讲道。不要听到一点点事,就大惊小怪,马上就有反应,你要让他们讲,在那里慢慢地听,有需要时帮助他一下。所以,我们必须先要让我们的孩子体会到爱,如果你光跟他讲道而没有让他体会到爱,是没有用的。如果孩子能够感受到你的爱,上帝的话在他身上慢慢就会起作用。所以,你必须花时间陪我们的孩子。有很多人强调跟孩子在一起时,zui重要的是跟孩子一同分享属灵的事情,一定要有高质量的时间。我绝对不否认需要有高质量的时间,但我要说的是,高质量的时间不会突然之间出现,不会像我们用电一样,当你要用吹风机时,只要一插上插座。跟儿女之间高质量的时间是需要时间慢慢地沟通、陶冶才获得的。你如果不肯花时间、花更多时间陪孩子,就不可能收获高质量的时间。每一天从早晨到晚上,你在几个zui要紧的时间段里,尽可能地多跟他在一起,让他觉得你爱他,然后给他一点适当的信息,在临睡前,为他祈祷、祝福。如果你今天有什么地方对不起他,你也要给他讲,教他学习宽恕别人。

有一首诗,我在很多年前看到时,给了我很大提醒。这首诗的名字叫《摇篮里的小婴孩》——

我的孩子不久前才来到这个世上,他在很平凡的环境中出生。

当时,我必须赶飞机,忙着赚钱。

在我离去的日子里,他学会了走路;

在我尚未察觉时,他已经会说话。

再稍长大一点,他对我说:“你知道吗,爸爸,我将来要像你。”

摇篮里的小婴孩,就那样一个人躺着,小男孩感到忧伤,

因为他的爸爸遥不可及:“爸爸,你什么时候回家?”

我不知道何时会回来?不过很快我们将会在一起,

我的儿子,你知道的,很快我们就会在一起。

前几天,儿子满10岁,他说:“爸爸,谢谢你给我买的这个球。

来吧,我们一起玩吧,你教我投球好不好?”

我告诉他说:“今天不行,我有许多事要做。”

他说了声“好吧”便走开了,微笑一直挂在他的脸上。

我听到他在那里说:“我将来要像他!是的,你知道的,我将来要像他。”

摇篮里的小婴孩,就一个人躺着,小男孩感到忧伤,因为爸爸遥不可及:

“爸爸,你什么时候回家?”噢,我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不过很快我们将会在一起的,我的儿子,你知道的, 后我们将会在一起。

不久前,他大学毕业了。他长得多像一个男子汉,我衷心地夸赞他:

“儿子啊,我以你为荣!你能坐下来和我聊聊吗?”

他摇摇头,笑着对我说:“爸爸,我现在急着要你的汽车钥匙,咱们待会儿再谈吧!

请你把钥匙借给我好吗?”

摇篮里的小婴孩,就一个人躺着,小男孩感到忧伤,因为爸爸遥不可及。

“儿子啊,你什么时候才能回家呢?”

“噢,我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回来!不过很快了,我们将会在一起;

爸爸你知道的,不久以后,我们可以在一起共渡一段好时光。”

我已经退休许久,孩子也搬走了。

前几天我打电话给他,说:“如果你不介意,我想去看看你。”

他回答说:“爸爸,假如我可以找出时间的话,我也想来看看你。

但你要了解,我的新工作忙得一塌糊涂,孩子们又在感冒。

不过能够和你讲讲话确实是一件很好的事。”

我挂上电话,突然想到:

我的儿子完全像我,我的儿子完全像我!

抓紧时间去爱

当孩子小的时候,许多做父母的以为,不知他什么时候才会长大,什么时候才会上大学,什么时候才不会烦我!但我实在告诉你,转眼之间,他们将如飞而去。如果我们今天没有学会怎么爱他,将来他们就会像我们一样。今天你有1000个的理由,10000个借口,将来见主面的时候,你会何等的愧对上帝的托付,愧对孩子。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