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機械設計手冊(第5捲)

現代機械設計手冊(第5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秦大同,謝裏陽 編
圖書標籤:
  • 機械設計
  • 機械工程
  • 工程技術
  • 機械原理
  • 設計手冊
  • 機械零部件
  • 製造工藝
  • 材料選擇
  • 第五版
  • 工業工程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化學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22087065
版次:1
商品編碼:10409083
包裝:精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1-03-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1469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三十餘位機械設計大師領銜、二百餘位知名專傢參與編審、精心詮釋通用機械設計內涵、引領現代機械設計創新潮流、機械設計領域扛鼎之作。
  《現代機械設計手冊》共6捲,本書為第6捲,其他各捲為:

內容簡介

《現代機械設計手冊》從新時期機械設計人員的實際需要齣發,追求現代感,兼顧實用性、通用性、準確性,在廣泛吸納國內工具書優點的基礎上,涵蓋瞭各種常規和通用的機械設計技術資料,貫徹瞭最新的國傢和行業標準,推薦瞭國內外先進、節能、通用的産品,體現瞭便查易用的編寫風格。
《現代機械設計手冊》共6捲,其中第1捲包括機械設計基礎資料,零件結構設計,機械製圖和幾何精度設計,機械工程材料,連接件與緊固件;第2捲包括軸和聯軸器,滾動軸承,滑動軸承,機架、箱體及導軌,彈簧,機構,機械零部件設計禁忌;第3捲包括帶、鏈傳動,齒輪傳動,減速器、變速器,離閤器、製動器,潤滑,密封;第4捲包括液力傳動,液壓傳動與控製,氣壓傳動與控製;第5捲包括光機電一體化係統設計,傳感器,控製元器件和控製單元,電動機;第6捲包括機械振動與噪聲,疲勞強度設計,可靠性設計,優化設計,反求設計,數字化設計,人機工程與産品造型設計,創新設計。
《現代機械設計手冊》可作為機械設計人員和有關工程技術人員的工具書,也可供高等院校有關專業師生參考使用。

作者簡介

  秦大同,機械傳動專傢,長江學者,重慶大學教授、博導;謝裏陽 現代設計方法專傢,東北大學教授、博導。

目錄

第22篇 光機電一體化係統設計
第1章 光機電一體化係統設計基礎
1.1 光機電一體化的定義、特點和發展趨勢
1.2 光機電一體化基本構成要素
1.2.1 係統構成
1.2.2 技術構成
1.2.3 係統分類及特徵
1.3 光機電一體化産品的設計方法
1.3.1 光機電一體化係統主要的分析方法
1.3.1.1 係統的解耦與耦閤
1.3.1.2 係統設計公理
1.3.1.3 單元化設計原理
1.3.1.4 光機電一體化係統的結構層次
1.3.1.5 光機電一體化係統的基本分析
1.3.2 模塊化設計方法
1.3.3 柔性化設計方法
1.3.4 取代設計方法
1.3.5 融閤設計方法
1.3.6 優化設計方法
1.3.7 人�不�係統設計方法
1.3.8 光機電一體化係統藝術造型設計方法
1.3.9 可靠性設計方法
1.3.10 係統安全性設計方法
1.4 光機電一體化係統總體設計
1.4.1 光機電一體化産品的需求分析
1.4.2 光機電一體化係統設計技術參數與技術指標製定方法
1.4.3 光機電一體化係統原理方案設計
1.4.4 光機電一體化係統結構方案設計
1.4.4.1 係統結構方案設計的程序
1.4.4.2 係統結構方案設計的基本原則
1.4.5 光機電一體化係統總體布局設計
1.4.6 總體準確度分析與設計
1.5 光機電一體化係統設計流程
第2章 傳感檢測係統設計
2.1 傳感檢測係統
2.1.1 傳感檢測係統的概念與特點
2.1.2 傳感檢測係統的結構與組成
2.1.2.1 非電量的特徵
2.1.2.2 傳感檢測係統的結構
2.1.2.3 傳感檢測係統的硬件組成
2.1.2.4 傳感檢測係統的軟件組成
2.1.3 傳感器信號的處理
2.1.4 信號傳輸
2.2 傳感器及其應用
2.2.1 傳感器的組成與分類
2.2.2 傳感器的主要性能指標
2.2.3 各種用途的常用傳感器
2.2.4 基於各種工作原理的常用傳感器
2.2.4.1 電阻式傳感器
2.2.4.2 電容式傳感器
2.2.4.3 電感傳感器
2.2.4.4 壓電傳感器
2.2.4.5 磁電傳感器
2.2.4.6 霍爾式傳感器
2.2.4.7 光縴傳感器
2.2.4.8 激光式傳感器
2.2.4.9 數字式傳感器
2.2.5 傳感器的選用
2.3 模擬信號檢測係統設計
2.3.1 模擬信號檢測係統的組成
2.3.2 基本轉換電路
2.3.3 信號放大電路
2.3.4 信號調製與解調
2.3.5 濾波電路
2.3.6 電平轉換電路
2.3.7 采樣�脖3值緶�
2.3.8 運算電路
2.3.9 A/D轉換電路
2.3.10 數字信號的預處理
2.3.11 抗乾擾設計
2.4 數字信號檢測係統設計
2.4.1 數字信號檢測係統的組成
2.4.2 編碼器及光柵信號的電子細分方法
2.5 現代傳感檢測技術的新發展
2.6 典型傳感係統設計應用實例和檢測裝置
2.6.1 CX300型數控車銑加工中心傳感檢測係統設計實例
2.6.2 飛鋸檢測係統設計實例
第3章 伺服係統設計
3.1 伺服係統
3.2 伺服係統的基本要求和設計方法
3.2.1 伺服係統的基本要求
3.2.2 伺服係統的設計步驟
3.3 伺服係統執行元件及其控製
3.3.1 執行元件種類和特點
3.3.2 電氣執行元件
3.3.2.1 直流伺服電動機及其驅動
3.3.2.2 交流伺服電動機及其驅動
3.3.2.3 鬆下MINAS A4伺服型號意義及參數
3.3.2.4 步進電動機
3.3.2.5 步進電動機驅動裝置設計
3.3.3 液壓執行機構
3.3.4 氣動執行裝置
3.3.5 新型執行裝置
3.3.6 電液伺服閥
3.3.7 電液比例閥
3.3.8 電液數字閥
3.4 執行電機的選擇及設計
3.4.1 交流電動機調速方式
3.4.2 交流變頻調速器
3.5 開環控製伺服係統及其設計
3.6 閉環伺服係統設計
3.7 數字伺服係統的設計
第4章 機械係統設計
4.1 光機電一體化機械係統的基本要求和組成
4.2 機械傳動機構設計
4.2.1 機械傳動機構的分類及選用
4.2.1.1 機械傳動機構的分類
4.2.1.2 機械傳動機構的選用
4.2.2 傳動因素分析
4.2.3 滾珠絲杠傳動設計與選用
4.2.3.1 滾珠絲杠副基礎資料
4.2.3.2 滾珠絲杠副的主要尺寸和精度等級
4.2.3.3 滾珠絲杠副的選擇設計計算及典型産品
4.2.4 其他傳動機構
4.2.4.1 齒輪傳動
4.2.4.2 撓性傳動
4.2.4.3 間歇傳動
4.3 機械導嚮機構設計
4.4 機械執行機構設計
4.4.1 執行機構分析
4.4.1.1 主要性能指標
4.4.1.2 係統的品質
4.4.1.3 能量轉換接口
4.4.2 微動機構
4.4.3 誤差補償機構
4.4.4 定位機構
4.4.5 設計實例
4.4.5.1 數控機床動力卡盤與迴轉刀架
4.4.5.2 工業機器人末端執行器
4.5 支撐係統和機架設計
4.5.1 軸係設計的基本要求及類型
4.5.2 機架的基本要求及結構設計要點
第5章 微機控製係統設計
5.1 微機控製係統的基本組成與分類
5.1.1 微機控製係統的基本組成
5.1.1.1 微機控製係統的硬件組成
5.1.1.2 微機控製係統的軟件組成
5.1.2 微機控製係統的分類
5.2 微機控製係統設計的方法和步驟
5.2.1 模擬化設計方法和步驟
5.2.1.1 模擬化設計思想
5.2.1.2 香農采樣定理
5.2.1.3 模擬化設計步驟
5.2.1.4 數字PID控製係統設計
5.2.2 離散化設計方法和步驟
5.3 微機控製係統的數學模型
5.3.1 差分方程
5.3.1.1 差分的概念和差分方程
5.3.1.2 差分方程的求解方法
5.3.2 Z傳遞函數
5.3.2.1 基本概念
5.3.2.2 開環係統的脈衝傳遞函數
5.4 微機控製係統分析
5.4.1 綫性離散係統的時域響應分析
5.4.2 離散係統的穩定性分析
5.4.2.1 Z平麵內的穩定條件
5.4.2.2 S平麵與Z平麵之間的映射關係
5.4.2.3 穩定判據
5.4.3 離散係統的穩態誤差
5.4.4 離散係統的暫態性能
5.4.4.1 閉環極點與暫態分量的關係
5.4.4.2 離散係統暫態性能的估算
5.4.5 離散係統的根軌跡分析法
5.4.5.1 Z平麵上的根軌跡
5.4.5.2 用根軌跡法分析離散係統
5.4.6 離散係統的頻率法
5.5 典型微機控製係統及設計應用實例
5.5.1 基於工業控製計算機的微機控製係統
5.5.1.1 係統結構和特點
5.5.1.2 工控組態軟件
5.5.2 基於單片機的微機控製係統
5.5.3 基於可編程控製器的微機控製係統
第6章 接口設計
6.1 接口設計基本方法和接口芯片
6.1.1 接口設計與分析的基本方法
6.1.2 常用的接口芯片
6.2 人機接口電路設計
6.2.1 人機接口電路類型與特點
6.2.2 輸入接口電路設計
6.2.3 輸齣接口電路設計
6.3 機電接口電路設計
6.3.1 機電接口電路類型與特點
6.3.2 信號采集通道接口中的A/D轉換接口電路設計
6.3.3 控製量輸齣通道中的D/A轉換接口電路設計
6.3.4 控製量輸齣通道中的功率接口電路設計
6.3.4.1 PWM整流電路
6.3.4.2 光耦閤器驅動接口設計
6.3.4.3 繼電器
第7章 設計實例
7.1 數控車床的改造
7.1.1 數控車床的改造方案組成框圖
7.1.2 機械結構改造設計方案
7.1.3 數控車床計算機控製係統改造硬件設計
7.1.4 數控車床計算機控製係統改造軟件設計
7.2 工業機器人的機電一體化設計
7.2.1 工業機器人的組成與分類
7.2.2 SCARA型裝配機器人係統設計
7.2.3 BJDP��1型機器人設計
7.2.4 纜索並聯機器人設計
7.3 無人搬運車(AGV)係統設計
7.3.1 無人搬運車係統(AGVS)
7.3.2 無人搬運車的引導方式和結構
7.3.2.1 無人搬運車的引導方式
7.3.2.2 無人搬運車的結構
7.3.3 典型的無人搬運車
7.3.3.1 瑞典AGV電子有限公司的産品
7.3.3.2 美國AGV産品有限公司的産品
7.4 信函連續作業自動處理係統設計
7.4.1 信函自動處理流水綫
7.4.1.1 信函自動處理流水綫的組成
7.4.1.2 信函自動處理的前提條件
7.4.2 信函分類機
7.4.3 緩衝儲存器
7.4.4 理信蓋銷機
7.4.5 信函分揀機
7.4.5.1 信函分揀的同步入格控製
7.4.5.2 條形碼及光學條碼自動識彆
7.4.5.3 光學文字自動識彆
參考文獻
第23篇 傳感器
第1章 傳感器的名詞術語和評價指標
1.1 傳感器的通用術語(摘自GB/T 7665—2005)
1.1.1 傳感器一般分類術語
1.1.2 物理量傳感器術語
1.1.2.1 力學量傳感器
1.1.2.2 熱學量傳感器
1.1.2.3 光[學量]傳感器
1.1.2.4 磁[學量]傳感器
1.1.2.5 電學量傳感器
1.1.2.6 聲[學量]傳感器
1.2 敏感元器件術語(摘自GB/T 4475—1995)
1.2.1 通用術語
1.2.2 熱(溫)敏元器件術語
1.2.2.1 熱(溫)敏元器件分類術語
1.2.2.2 熱(溫)敏元器件性能參數術語
1.2.3 光敏元器件術語
1.2.3.1 光敏元器件分類術語
1.2.3.2 光敏元器件性能參數術語
1.2.4 壓敏元器件術語
1.2.4.1 壓敏元器件分類術語
1.2.4.2 壓敏元器件性能參數術語
1.2.5 磁敏元器件術語
1.2.5.1 磁敏元器件分類術語
1.2.5.2 磁敏元器件性能參數術語
1.2.6 力敏元器件術語
1.2.6.1 力敏元器件分類術語
1.2.6.2 力敏元器件性能參數術語
1.2.6.3 力敏元器件結構術語
1.2.7 放射綫敏元器件術語
1.2.8 縴維光學敏感元器件術語
1.3 傳感器命名法及代碼(摘自GB/T 7666—2005)
1.3.1 傳感器命名方法
1.3.1.1 命名法的構成
1.3.1.2 命名法範例
1.3.2 傳感器代號標記方法
1.3.2.1 傳感器代號的構成及意義
1.3.2.2 傳感器代號標記示例
1.4 傳感器圖用圖形符號(摘自GB/T 14479—1993)
1.4.1 傳感器一般符號
1.4.1.1 傳感器符號術語
1.4.1.2 傳感器一般符號
1.4.2 傳感器圖形符號的組閤
1.4.3 傳感器圖形符號錶示規則
1.5 傳感器性能特性及相關術語(摘自GB/T 7665—2005)
1.5.1 傳感器通用性能術語
1.5.2 光縴傳感器性能特性及相關術語
1.6 傳感器主要單項靜態性能指標計算方法(摘自GB/T 18459—2001)
1.6.1 基本術語和靜態性能指標的定義
1.6.1.1 基本術語
1.6.1.2 靜態性能指標的定義
1.6.2 靜態校準特性的建立
1.6.2.1 靜態校準的一般要求
1.6.2.2 靜態校準特性的計算
1.6.2.3 傳感器等精度性的檢驗
1.6.3 量程(xFS)
1.6.4 滿量程輸齣(YFS)
1.6.5 分辨力(Rx)
1.6.6 靈敏度(si)
1.6.7 迴差(ξH)
1.6.8 重復性(ξR)
1.6.8.1 計算方法
1.6.8.2 包含因子的確定
1.6.8.3 樣本標準偏差的計算
1.6.8.4 傳感器樣本標準偏差的選取
1.6.9 綫性度(ξL)
1.6.9.1 計算傳感器綫性度的一般公式
1.6.9.2 絕對綫性度(ξL,ab)
1.6.9.3 端基綫性度(ξL,te)
1.6.9.4 平移端基綫性度(ξL,a,te)
1.6.9.5 零基綫性度(ξL,ze)
1.6.9.6 前端基綫性度(ξL,f,te)
1.6.9.7 獨立綫性度(ξL,in)
1.6.9.8 最小二乘綫性度(ξL,ls)
1.6.10 符閤度(ξC)
1.6.10.1 一般計算公式
1.6.10.2 不同參比麯綫的符閤度
1.6.11 漂移
1.6.11.1 零點輸齣漂移(D0)
1.6.11.2 滿量程輸齣漂移(DFS)
1.6.11.3 熱零點偏移(γ)
1.6.11.4 熱滿量程輸齣偏移(β)
1.6.12 傳感器單項性能指標計算示例
1.6.12.1 零基綫性度計算示例
1.6.12.2 獨立綫性度計算示例
1.6.12.3 符閤度計算的一般原理及計算示例
1.7 不確定度及其他綜閤靜態性能指標的計算方法(摘自GB/T 18459—2001)
1.7.1 傳感器不確定度計算的基本原理
1.7.2 綫性度加迴差(ξLH)
1.7.3 綫性度加迴差加重復性(ξLHR)
1.7.4 其他綜閤靜態性能指標及特性
1.7.5 傳感器分項性能指標和綜閤性能指標計算示例
1.7.5.1 計算示例
1.7.5.2 計算示例
1.7.5.3 計算示例
1.7.5.4 計算示例
1.7.6 變送器分項性能指標和綜閤性能指標計算示例
1.7.6.1 變送器的總不確定度及其工作特性(方程)的計算原理
1.7.6.2 計算示例
1.7.6.3 計算結果
1.8 傳感器的動態特性
1.8.1 動態量測試技術的通用術語(摘自GB/T 2298—1991)
1.8.2 一階係統和二階係統的動態特性及其對典型輸入的響應
1.9 傳感器特性參數的選擇
1.9.1 傳感器的主要技術指標
1.9.2 傳感器特性參數的選擇
第2章 力參數測量傳感器
2.1 電阻應變計
2.1.1 電阻應變計的工作原理
2.1.2 電阻應變計的基本結構與材料
2.1.3 電阻應變計的分類
2.1.4 電阻應變計的工作特性及選擇
2.1.4.1 電阻應變計的工作特性
2.1.4.2 應變計的選用原則
2.1.5 電阻應變計的安裝
2.1.5.1 常用黏結劑的種類與性能
2.1.5.2 電阻應變計的粘貼
2.1.5.3 電阻應變計的防護
2.1.6 常用電阻應變計産品
2.2 應力與應變測量
2.2.1 電阻應變測量係統
2.2.1.1 測量係統
2.2.1.2 電阻應變儀
2.2.1.3 電阻應變測量中的乾擾及防護措施
2.2.1.4 電阻應變儀産品
2.2.2 電橋測量電路
2.2.2.1 直流電橋
2.2.2.2 交流電橋
2.2.3 應力應變測量舉例
2.2.3.1 單嚮應力測量
2.2.3.2 平麵應力狀態下主應力的測量
2.3 拉壓力傳感器
2.3.1 拉壓力傳感器的形式與特點
2.3.1.1 電阻應變式測力裝置
2.3.1.2 其他測力傳感器
2.3.2 常用拉壓力傳感産品
2.3.2.1 荷重傳感器
2.3.2.2 拉壓力傳感器
2.3.3 拉壓力傳感器設計及應用
2.4 扭矩傳感器
2.4.1 扭矩測量原理
2.4.2 常用扭矩傳感器産品
2.5 廠商名錄
第3章 位移和位置傳感器
3.1 位移傳感器的分類和主要技術指標
3.2 電阻式位移傳感器
3.2.1 變阻式位移傳感器(電位器式傳感器)
3.2.2.1 工作原理
3.2.2.2 變阻式傳感器的特點
3.2.2.3 變阻式位移傳感器産品
3.2.2 應變式位移傳感器
3.2.2.1 應變式傳感器的工作原理
3.2.2.2 應變式位移傳感器的典型産品
3.3 電感式位移傳感器
3.3.1 電感式位移傳感器的工作原理
3.3.1.1 可變磁阻式傳感器的工作原理
3.3.1.2 渦流式位移傳感器工作原理
3.3.2 電感式位移傳感器産品
3.3.2.1 可變磁阻式直綫位移傳感器
3.3.2.2 渦流式位移傳感器
3.4 綫性可變差動變壓器(LVDT)式位移傳感器
3.4.1 LVDT的工作原理
3.4.2 LVDT産品
3.5 電容式位移傳感器
3.5.1 電容式位移傳感器的工作原理
3.5.2 電容式傳感器的結構類型和主要特性
3.5.3 電容式位移傳感器産品
3.6 感應同步器
3.6.1 感應同步器的工作原理
3.6.2 感應同步器産品
3.7 光柵式傳感器
3.7.1 光柵傳感器的結構和工作原理
3.7.2 光柵傳感器産品
3.8 磁柵式傳感器
3.8.1 磁柵傳感器的結構和工作原理
3.8.2 磁柵傳感器的信號處理
3.8.3 磁柵傳感器産品
3.9 編碼器
3.9.1 編碼器的分類
3.9.2 編碼器的選用原則
3.9.3 編碼器産品
3.10 接近開關
3.10.1 術語解釋
3.10.2 分類和選用
3.10.3 電容式接近開關
3.10.3.1 原理
3.10.3.2 産品
3.10.4 電感式接近開關
3.10.4.1 工作原理
3.10.4.2 電感式接近開關産品
3.10.5 光電式接近開關
3.10.5.1 工作原理和分類
3.10.5.2 産品
3.10.6 霍爾式接近開關
3.10.7 超聲波式接近開關
3.10.7.1 工作原理
3.10.7.2 産品
3.11 廠商名錄
第4章 速度傳感器
4.1 綫速度傳感器
4.1.1 綫速度傳感器的分類及其特點
4.1.2 磁電式速度傳感器
4.1.2.1 磁電式速度傳感器的工作原理
4.1.2.2 磁電式速度傳感器産品
4.1.3 激光多普勒測速
4.1.3.1 激光多普勒測速的工作原理
4.1.3.2 激光多普勒測速産品
4.1.4 微波測速
4.1.4.1 工作原理
4.1.4.2 微波測速産品
4.2 角速度(轉速)傳感器
4.2.1 角速度傳感器分類和主要性能指標
4.2.1.1 角速度定義
4.2.1.2 分類
4.2.1.3 角速度傳感器選用與性能比較
4.2.2 霍爾轉速傳感器
4.2.2.1 工作原理
4.2.2.2 霍爾轉速傳感器産品
4.2.3 磁電式轉速傳感器
4.2.3.1 磁電式轉速傳感器的工作原理
4.2.3.2 磁電式速度傳感器産品
4.2.4 光電式速度傳感器
4.2.4.1 光電式速度傳感器的工作原理
4.2.4.2 光電式速度傳感器産品
4.2.5 電渦流轉速傳感器
4.2.5.1 電渦流轉速傳感器的工作原理
4.2.5.2 電渦流轉速傳感器産品
4.2.6 光縴陀螺(光縴角速度傳感器)
4.2.6.1 光縴陀螺的工作原理
4.2.6.2 應用
4.2.6.3 VG951、VG941��3AM、VG091A係列光縴陀螺
4.2.7 激光轉速傳感器與激光陀螺
4.2.7.1 激光轉速傳感器的工作原理
4.2.7.2 激光陀螺儀的工作原理
4.2.7.3 激光轉速傳感器産品
4.2.7.4 激光陀螺産品
4.2.8 壓電射流角速度傳感器
4.2.8.1 壓電射流角速度傳感器工作原理
4.2.8.2 壓電射流角速度傳感器産品
4.3 廠商名錄
第5章 振動與衝擊測量傳感器
5.1 機械振動、衝擊名詞術語(摘自GB 2298—1991)
5.1.1 機械振動
5.1.2 機械衝擊
5.1.3 測試技術
5.2 振動傳感器的分類及其特點
5.2.1 常用的振動傳感器
5.2.2 振動傳感器直接測量參數的選擇
5.2.3 描述慣性式傳感器特性的規定(摘自GB/T 13866-1992)
5.3 振動位移傳感器
5.3.1 電渦流式振動位移傳感器
5.3.1.1 電渦流式振動位移傳感器的組成和安裝
5.3.1.2 電渦流式位移傳感器産品
5.3.2 光縴振動位移傳感器
5.3.2.1 光縴振動位移傳感器的結構和工作原理
5.3.2.2 MTI係列光縴測量係統
5.3.3 激光振動位移傳感器
5.3.3.1 DD係列數字位移解碼器
5.3.3.2 OFV��5000控製器
5.3.3.3 OFV��505振動計探頭
5.3.4 電感式位移傳感器
5.4 振動速度傳感器
5.4.1 磁電式速度傳感器
5.4.1.1 磁電式速度傳感器的原理及應用
5.4.1.2 磁電式速度傳感器的産品係列
5.4.1.3 一體式振動變送器
5.4.2 激光多普勒速度傳感器
5.4.2.1 AT係列激光多普勒振動計
5.4.2.2 IVS係列工業振動傳感器
5.4.2.3 掃描式激光多普勒振動測量係統
5.4.2.4 RLV��5500鏇轉激光測振儀
5.5 振動加速度傳感器
5.5.1 壓電式加速度傳感器
5.5.1.1 壓電加速度計的工作原理及分類
5.5.1.2 IEPE型壓電加速度計
5.5.1.3 電荷型壓電加速度計
5.5.1.4 壓電式加速度溫度復閤型傳感器
5.5.1.5 USB壓電式數據采集器
5.5.1.6 壓電式速度傳感器
5.5.1.7 阻抗頭
5.5.2 電阻/壓阻式加速度傳感器
5.5.3 電容式加速度傳感器
5.5.4 伺服式加速度傳感器
5.5.4.1 伺服式加速度傳感器的工作原理
5.5.4.2 260係列伺服式加速度計
5.5.5 光縴加速度傳感器
5.5.5.1 FOA��100光縴加速度計
5.5.5.2 MR係列光縴加速度計
5.5.6 TEDS加速度計
5.5.7 無綫振動加速度傳感器
5.5.8 加速度計的選擇和技術要求
5.5.9 加速度計的機械安裝
5.5.9.1 安裝方法的選擇(摘自GB/T 14412—2005)
5.5.9.2 安裝諧振頻率的確定(摘自GB/T 14412—2005)
5.5.9.3 具體安裝方法的建議(摘自GB/T 14412—2005)
5.5.9.4 接地絕緣和接地噪聲
5.6 衝擊傳感器
5.6.1 衝擊傳感器技術基礎
5.6.1.1 衝擊加速度的特點及其對傳感器的要求
5.6.1.2 衝擊加速度計的選擇和應用
5.6.2 壓電衝擊加速度傳感器
5.6.2.1 電荷型壓電衝擊加速度傳感器
5.6.2.2 IEPE型壓電衝擊加速度傳感器
5.7 振動的激勵設備
5.7.1 激振信號發生設備
5.7.1.1 激振信號的類型及其特點
5.7.1.2 激振信號發生器及功率放大器
5.7.2 力錘和激振器
5.7.2.1 力錘
5.7.2.2 激振器
5.8 振動與衝擊傳感器校準方法(摘自GB/T 20485.1—2008)
5.8.1 絕對法校準
5.8.1.1 通過測量位移幅值及頻率進行校準
5.8.1.2 互易法校準
5.8.1.3 離心機校準法
5.8.1.4 衝擊校準方法
5.8.2 比較法校準
5.8.3 振動與衝擊校準儀器
5.8.3.1 便攜式振動校準儀
5.8.3.2 手持式振動校準儀
5.8.3.3 壓電陶瓷壓電應變常數d33測量儀
5.8.3.4 加速度校準傳感器
5.8.3.5 衝擊校準儀
5.9 廠商名錄
第6章 流量和壓力測量傳感器
6.1 流量傳感器
6.1.1 概述
6.1.1.1 流量的概念與單位
6.1.1.2 流量計的主要參數
6.1.1.3 流量計的分類
6.1.1.4 流量計的選擇和性能比較
6.1.2 容積式流量計
6.1.2.1 橢圓齒輪流量計
6.1.2.2 腰輪轉子流量計
6.1.2.3 齒輪流量計
6.1.2.4 其他類型的容積式流量計
6.1.2.5 容積式流量計産品
6.1.3 速度式流量計
6.1.3.1 渦輪流量計
6.1.3.2 超聲波流量計
6.1.3.3 電磁流量計
6.1.3.4 渦街流量計
6.1.4 差壓式流量計
6.1.4.1 差壓式流量計的計算公式
6.1.4.2 差壓式流量計分類
6.1.4.3 節流裝置的結構與特點
6.1.4.4 差壓式流量計産品
6.1.5 流體阻力式流量計
6.1.5.1 浮子流量計(轉子流量計)
6.1.5.2 靶式流量計
6.2 壓力傳感器
6.2.1 概述
6.2.1.1 壓力的概念
6.2.1.2 壓力的單位
6.2.1.3 壓力儀器的分類
6.2.2 常用壓力傳感器的結構原理與工作特性
6.2.2.1 彈性式壓力傳感器
6.2.2.2 電測式壓力傳感器
6.2.2.3 常用壓力傳感器産品
6.2.3 測壓傳感器的標定
6.2.3.1 測壓傳感器的標定方法與結構原理
6.2.3.2 測壓傳感器標定設備産品
6.3 廠商名錄
第7章 溫度傳感器
7.1 熱學基本知識
7.1.1 溫度和溫標
7.1.2 溫度測量方法
7.1.3 溫度傳感器的分類和主要性能比較
7.2 熱電偶傳感器
7.2.1 熱電偶傳感器的工作原理
7.2.1.1 熱電效應
7.2.1.2 熱電偶基本定律
7.2.1.3 熱電偶的材料
7.2.1.4 熱電偶的冷端溫度補償
7.2.2 熱電偶産品
7.3 半導體熱敏電阻溫度傳感器
7.3.1 半導體熱敏電阻分類
7.3.2 半導體熱敏電阻的基本參數
7.3.3 常用半導體熱敏電阻産品
7.4 熱電阻溫度傳感器
7.4.1 熱電阻溫度傳感器的特點、材料和結構
7.4.2 常用熱電阻溫度傳感器産品
7.5 熱膨脹型溫度傳感器
7.5.1 熱膨脹型溫度傳感器工作原理
7.5.2 雙金屬式溫度傳感器産品
7.5.3 壓力式溫度傳感器産品
7.6 示溫塗料傳感器
7.6.1 示溫塗料傳感器工作原理
7.6.2 示溫塗料産品
7.7 紅外測溫儀與熱像儀
7.7.1 紅外測溫儀産品
7.7.2 紅外熱像儀産品
7.8 高溫計
7.8.1 高溫計的工作原理
7.8.1.1 全輻射高溫計
7.8.1.2 光學高溫計
7.8.1.3 比色高溫計
7.8.2 高溫計産品
7.9 光縴溫度傳感器
7.9.1 光縴溫度傳感器分類與工作原理
7.9.1.1 敏感型光縴溫度傳感器
7.9.1.2 傳輸型溫度傳感器
7.9.2 光縴溫度傳感器産品
7.10 廠商名錄
第8章 聲傳感器
8.1 概述
8.1.1 聲波、聲譜、聲速
8.1.1.1 聲波
8.1.1.2 聲譜
8.1.1.3 聲速
8.1.2 波動方程
8.1.2.1 平麵簡諧波的波函數
8.1.2.2 波動方程
8.1.3 聲波的一些性質
8.1.3.1 聲波在傳播過程中發生的變化
8.1.3.2 聲波在不同介質中傳播的變化
8.2 聲傳感器
8.2.1 傳聲器
8.2.1.1 分類
8.2.1.2 傳聲器的電聲性能指標特性
8.2.1.3 傳聲器的選擇
8.2.1.4 産品主要性能參數
8.2.2 揚聲器
8.2.2.1 揚聲器分類和性能參數
8.2.2.2 揚聲器産品
8.2.3 壓電陶瓷片
8.2.3.1 壓電陶瓷揚聲器結構和工作原理
8.2.3.2 壓電陶瓷産品
8.2.4 聲級計
8.2.4.1 聲級計的工作原理
8.2.4.2 聲級計的分類
8.2.4.3 聲級計的校準方法
8.2.4.4 聲級計産品
8.2.5 光縴聲傳感器
8.2.5.1 光縴聲傳感器原理
8.2.5.2 光縴聲傳感器産品
8.2.6 超聲波傳感器
8.2.6.1 超聲波傳感器原理及應用
8.2.6.2 超聲波傳感器的産品
8.2.7 聲校準器
8.3 聲發射傳感器
8.3.1 聲發射基本概念
8.3.1.1 聲發射和聲發射源
8.3.1.2 影響聲發射特性的因素
8.3.2 聲發射傳感器的工作原理
8.3.3 聲發射檢測技術
8.3.3.1 係統構成
8.3.3.2 聲發射檢測技術
8.3.3.3 聲發射檢測技術應用
8.3.4 聲發射傳感器産品
8.4 廠商名錄
第9章 厚度、距離、物位和傾角傳感器
9.1 厚度傳感器
9.1.1 厚度傳感器的分類及其主要性能指標
9.1.2 電渦流測厚傳感器
9.1.2.1 電渦流測厚傳感器的工作原理
9.1.2.2 電渦流測厚傳感器産品
9.1.3 超聲波測厚傳感器
9.1.3.1 超聲波測厚傳感器的工作原理
9.1.3.2 超聲波測厚傳感器産品
9.1.4 射綫測厚傳感器
9.1.4.1 射綫測厚傳感器的工作原理
9.1.4.2 射綫測厚傳感器産品
9.1.5 微波測厚傳感器
9.1.5.1 微波測厚傳感器的工作原理
9.1.5.2 微波測厚傳感器産品
9.1.6 激光測厚傳感器
9.1.6.1 激光測厚傳感器的工作原理
9.1.6.2 激光測厚傳感器産品
9.1.7 紅外測厚傳感器
9.1.7.1 紅外測厚傳感器的工作原理
9.1.7.2 紅外測厚傳感器産品
9.2 距離傳感器
9.2.1 距離傳感器的分類及其主要性能指標
9.2.2 電渦流測距傳感器
9.2.2.1 電渦流測距傳感器的工作原理
9.2.2.2 電渦流測距傳感器産品
9.2.3 超聲波測距傳感器
9.2.3.1 超聲波測距傳感器的工作原理
9.2.3.2 超聲波測距傳感器産品
9.2.4 激光測距傳感器
9.2.4.1 激光測距傳感器的工作原理
9.2.4.2 激光測距傳感器産品
9.2.5 紅外測距傳感器
9.2.5.1 紅外測距傳感器的工作原理
9.2.5.2 紅外測距傳感器産品
9.2.6 微波測距傳感器
9.2.6.1 微波測距傳感器的工作原理
9.2.6.2 微波測距傳感器産品
9.3 物位傳感器
9.3.1 物位傳感器的分類及其主要性能指標
9.3.2 直讀式物位傳感器
9.3.2.1 直讀式物位傳感器的工作原理
9.3.2.2 直讀式物位傳感器産品
9.3.3 靜壓式液位傳感器
9.3.3.1 靜壓式液位傳感器的工作原理
9.3.3.2 靜壓式液位傳感器産品
9.3.4 浮動式液位傳感器
9.3.4.1 浮動式液位傳感器的工作原理
9.3.4.2 浮動式液位傳感器産品
9.3.5 機械接觸式液位(料位)傳感器
9.3.5.1 機械接觸式液位(料位)傳感器的工作原理
9.3.5.2 機械接觸式液位傳感器産品
9.3.6 電阻式液位傳感器
9.3.6.1 電阻式液位傳感器工作原理
9.3.6.2 電阻式液位傳感器産品
9.3.7 電感式液位計
9.3.7.1 電感式液位計工作原理
9.3.7.2 電感式液位計産品
9.3.8 電容式物位傳感器
9.3.8.1 電容式物位傳感器的工作原理
9.3.8.2 電容式物位傳感器産品
9.3.9 激光式物位傳感器
9.3.9.1 激光式物位傳感器的工作原理
9.3.9.2 激光式物位傳感器産品
9.3.10 超聲波式物位傳感器
9.3.10.1 超聲波式物位傳感器的工作原理
9.3.10.2 超聲波式物位傳感器産品
9.3.11 射綫式物位傳感器
9.3.11.1 射綫式物位傳感器的工作原理
9.3.11.2 射綫式物位傳感器産品
9.3.12 光縴式液位傳感器
9.3.12.1 光縴式液位傳感器的工作原理
9.3.12.2 光縴式液位傳感器産品
9.3.13 微波/雷達式物位傳感器
9.3.13.1 微波/雷達式物位傳感器的工作原理
9.3.13.2 微波/雷達式物位傳感器工作産品
9.3.14 磁緻伸縮式物位傳感器
9.3.14.1 磁緻伸縮式物位傳感器的工作原理
9.3.14.2 磁緻伸縮式物位傳感器産品
9.4 傾角傳感器
9.4.1 傾角傳感器的分類及其主要性能指標
9.4.2 固體擺式傾角傳感器
9.4.2.1 固體擺式傾角傳感器的工作原理
9.4.2.2 固體擺式傾角傳感器産品
9.4.3 液體擺式傾角傳感器
9.4.3.1 液體擺式傾角傳感器的工作原理
9.4.3.2 液體擺式傾角傳感器産品
9.4.4 氣體擺式傾角傳感器
9.4.4.1 氣體擺式傾角傳感器的工作原理
9.4.4.2 氣體擺式傾角傳感器産品
9.5 廠商名錄
第10章 孔徑、圓度和對中儀
第11章 硬度、密度、粉塵度和黏度傳感器
第12章 新型傳感器
第24篇 控製元器件和控製單元
第1章 低 壓 電 器
第2章 單片機
第3章 可編程控製器(PLC)
第4章 變頻器
第5章 工控機
第6章 數 控 係 統
第25篇 電動機
第1章 常用驅動電動機
第2章 控製電動機
第3章 信號電動機與微型電動機
附錄 主要控製電動機生産企業匯總
參考文獻

用戶評價

評分

還不錯啊,書新,送貨快

評分

價格便宜,質量看起來不錯

評分

應該不錯,本來想買化工老版的,看到瞭這個《現代》,應該比原來的實用。

評分

很有幫助,配貨能快點就更好瞭

評分

配送時間比較慢。。。。。。。。

評分

很有幫助,配貨能快點就更好瞭

評分

圖書質量不錯,是正版圖書,客戶很滿意

評分

工具書價格很便宜,正版

評分

挺實用的,機械工作人員必備書籍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