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中国·中华意象:天体趣谈

文史中国·中华意象:天体趣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陈虎,郑珊珊 著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华书局 , 上海古籍出版社
ISBN:9787101069648
版次:1
商品编码:10426586
品牌:中华书局
包装:平装
开本:大32开
出版时间:2010-04-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41
字数:6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文史中国》丛书首批共58本,分为四个系列:“辉煌时代”、“世界的中国”、“文化简史”、“中华意象”。四个系列互相联系,同时又自成体系,为读者多视角多侧面地展示中华文明。
“中华意象”系列共8本,选取最能够体现中华民族主体思想的、具有象征意味的意象,进行深入的解析。“龙风”“金玉”等意象早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它们以其特有的形象和意涵,展示着中国人特有的精神世界,并丰富着全人类的文化符号。

目录

引言
[第一章]富丽堂皇的天庭信仰
上帝崇拜与玉皇大帝
王母娘娘的由来

[第二章]悲壮英武的太阳神话
日神崇拜与后羿射日
太阳神的生活
三乒乌、太阳神鸟与太阳星君
悲壮英武的夸父逐日

[第三章]诗样意韵的月亮传说
月神崇拜与中秋月韵
月中蟾蜍及玉兔传说
月中桂树和吴刚伐桂
长袖善舞话嫦娥

[第四章]休光瑞彩话星辰
浪漫凄楚的七夕传说
道教尊神真武大帝
四灵崇拜与二十八宿

[第五章]人间福禄寿,天上三吉星
五福寿为先
祈福纳祥话福星
欲求功名拜禄神
魁星点斗,独占鳌头
深入阅读

精彩书摘

【第一章】富丽堂皇的天庭信仰
原始人类认为“万物有灵”,由此创造了种种有关天体的神话。随着自我意识的逐步确立,人类开始参照人间社会对天体神话进行美化和改造。进入文明社会后,统治者出于政治目的,重组了早期的天体神话,“尊始祖以配天神”,天体崇拜也逐渐让位于天人合一的上帝崇拜,包括玉皇大帝、王母娘娘等在内的天庭信仰由此建立。
上帝崇拜与玉皇人帝
往岁真人朝玉皇,四真三代住繁阳。
初开九鼎丹华熟,继蹑五云天路长。
烟锁翠岚迷旧隐,池凝寒镜贮秋光。
时从自鹿岩前往,应许潜通不死乡。
这是唐朝著名道士、诗人杜光庭《题仙居观》中的诗句,诗中的玉皇,指的就是中国传统天庭信仰中的玉皇大帝。
玉皇大帝是中国古人心目中至高无上的天上皇帝,通称为玉皇大帝、玉皇上帝,简称为“玉皇”、“玉帝”。《太平广记》引《仙传拾遗》又云: “木公,亦云东王父,亦云东王公……亦号玉皇君。”可见这些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称呼和名称,指的都是同一尊神灵。在中国古代的神谱系列中,这位统御着三界十方、四生六道的宇宙大帝出现并不太早,从渊源上说,他是从古人早期崇拜的上帝逐步发展演变而来的。

前言/序言


用户评价

评分

中华意象系列语言平实,轻松阅读了解文学意蕴

评分

③战国时期,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甘石星经》,其中有丰富的天文记载,反映了那个时期人们对天文的认识。

评分

  根据列宁同志“在每个民族里有两种民族文化”(周扬,马克思主义与文艺,118页)的学说,以及“在每种民族文化里面都有、哪怕不是发展的、民主的和社会主义的成分,因为在每个民族里有劳动的和被剥削的群众,他们的生活条件必不能免地要产生着民主的和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周扬,马克思主义与文艺,119页)的理论,我们是有充分理由来肯定中国古代文化(包括医学在内)的优良部分的。同时,列宁在这里也业已给我们树立了取舍的尺度。

评分

(2)两汉时期:

评分

评分

  这些原则,对于我们学习中国医学史,特别是中国古典医学史的人,是有着深刻意义的。“一概排斥”,那就是民族虚无主义,像过去一些资产阶级的西医说我们这也不科学,那也不科学,甚而极歪曲的说“中药有效,中医没用”,这是我们坚决反对的。“盲目搬用”,那就是一般狭隘民族主义者或国粹主义者所采取的保守态度,我们同样是坚决反对的。现在在一部分医务卫生人员中问对于祖国优秀医药文化遗产的无知或抹杀的态度,已经产生了有害的结果,这是应该纠正并不容再继续下去的。

评分

(4)宋元时期:①北宋科学家沈括的突出贡献在天文学方面,把四季二十四节气和十二个月完全统一起来的“十二气历”更加简便,有利于农事安排。②元初设立太史局编制新历法。③元朝杰出天文学家郭守敬,提出“历之本在于测验,而测验之器莫先仪表”的正确主张,创制了简仪和高表等近二十件天文观测仪器,主持了全国范围的天文测量。④郭守敬主持编定《授时历》,一年的周期与现行公历基本相同,但问世比现行公历早300年。

评分

①北宋科学家沈括的突出贡献在天文学方面,把四季二十四节气和十二个月完全统一起来的“十二气历”更加简便,有利于农事安排。

评分

  昔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天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画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故可以探赜索引,钩深致远,幽潜之状不藏,鬼神之情可见。允符至理,尽性穷源。断天下之疑,通天下之志,定天下之业,冒天下之道。可大可久,通远逾深,明本其宗,致在于兹矣。故曰:天垂象、见凶吉,圣人则之,天生变化,圣人效之。法象莫大乎天地,通变莫大于四时,悬象著明莫大乎日月。是知天地符观,日月耀明,圣人备法,致用远矣。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