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一般維修工具及其用途 1.1 工具使用習慣 1.2 手動工具的維護 1.3 個人防護工具 1.4 輔助維修材料 1.5 金屬切割工具 1.6 扳手 1.7 鉗子 1.8 敲擊工具 1.9 衝子 1.10 絲錐和闆牙 1.11 電動工具 1.12 便攜式氣動工具 1.13 起螺絲器和起自攻螺絲器 1.14 切管器和擴口工具 1.15 螺絲刀 1.16 機械手 1.17 手電筒 1.18 反光鏡 1.19 小結 第2章 測量工具和方法 2.1 普通測量工具 2.2 精確測量工具 第3章 Mk7飛機迴收裝置和應急迴收裝置 3.1 飛機迴收 3.2 阻攔機 3.3 蓄能器係統 3.4 油液補充係統 3.5 自動潤滑係統 3.6 纜索末端緩衝器 3.7 阻攔機驅動係統 3.8 應急迴收設備 3.9 維修程序 3.10 安全須知 3.11 小結 第4章 蒸汽彈射器 4.1 蒸汽係統 4.2 彈射機係統 4.3 潤滑係統 4.4 拖索張緊係統 4.5 液壓係統 4.6 復位機和驅動係統 4.7 彈射器控製係統 4.8 運行 4.9 小結 第5章 相關彈射設備 5.1 噴氣偏流闆 5.2 Mk2型前輪拖曳(NCL)係統 5.3 小結 第6章 飛機彈射和迴收裝置維修項目 6.1 維修、等級、責任和類型 6.2 V一2中隊維修組織結構和責任 6.3 維修保障 6.4 工具管控程序 6.5 質量監管 6.6 小結 第7章 維修計劃和管理 7.1 計劃維修係統 7.2 計劃維修係統日程錶 7.3 維修數據係統 7.4 器材供應 7.5 器材類彆與分類 7.6 管理 7.7 小結
老實說,我本來隻是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態翻開這本書的,因為我對“技術保障培訓教程”這類標題多少有點畏懼,總覺得會充斥著枯燥的專業術語和晦澀難懂的公式。然而,這本書卻以一種意想不到的生動方式吸引瞭我。它並沒有直接羅列枯燥的數據,而是巧妙地通過一些假設性的場景,將復雜的技術問題融入其中,讓我仿佛置身於美國航母的甲闆之上。比如,書中描述瞭一次緊急情況,一架艦載機在完成任務後,返迴航母時遭遇瞭輕微損傷,而此時正值惡劣天氣。在這種情況下,起降裝備的迅速響應和可靠性就顯得尤為關鍵。我很好奇,在這種極限條件下,技術人員會如何快速評估損傷,又會采取哪些特殊的保障措施,來確保飛機的安全降落,並且不影響後續的起降作業?書中如果能通過這種方式,展現技術保障的“智慧”和“韌性”,那將是非常吸引人的。它不僅僅是關於設備的性能,更是關於人在極端環境下如何運用技術解決問題的藝術。
評分我一直對那些龐大的、在海上移動的城市——航空母艦——心懷敬畏。而讓這些“海上巨獸”真正擁有戰鬥力的,無疑是那些在甲闆上呼嘯而過的艦載機。讓我特彆著迷的是,這些飛機是如何在一片狹窄的甲闆上,以一種近乎“不可能”的速度完成起飛和降落的。我常常想象,在每一次彈射起飛時,那種巨大的推力是如何被引導和傳遞的?又在每一次著艦時,那看似縴細的阻攔索是如何瞬間抓住飛機的鈎子,並在極短的距離內將飛機減速的?我希望這本書能夠解答這些我一直以來的疑問,並且深入地探討背後的技術原理。不僅僅是“是什麼”,更重要的是“為什麼”和“怎麼做”。比如,不同的艦載機型號,是否對起降裝備有不同的技術要求?在麵對各種天氣條件,比如颱風或者濃霧時,這些裝備的性能是否會受到影響,又有哪些應對措施?這些細節,對於理解美國航母的作戰能力至關重要。
評分這本書的題目讓我聯想到那些在海上執行任務的英勇飛行員,以及他們背後默默奉獻的技術團隊。我一直對“技術保障”這個詞有著一種模糊的理解,總覺得它代錶著一套復雜而嚴謹的體係。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幫助我清晰地認識到,一套高效的技術保障體係是如何支撐起整個艦載機起降流程的。它是否包括瞭對操作人員的嚴格培訓,以確保他們能夠熟練掌握各種裝備的操作和應急處理?又是否包括瞭對裝備本身的定期維護、故障預防以及快速維修能力?我特彆想瞭解,在實戰環境下,當裝備齣現非預期的故障時,技術保障人員是如何在極短的時間內做齣判斷,並且采取最有效的措施,將損失降到最低?這本書如果能通過生動的事例,展現技術保障人員的專業素養和責任擔當,那將是非常鼓舞人心的。這不僅僅是關於機械設備,更是關於人的智慧和決心。
評分哇,這本書簡直是為我這種對海軍航空兵充滿好奇的軍迷量身定做的!雖然我不是專業技術人員,但我一直對美國航母上那些巨獸如何優雅又迅速地起降戰鬥機感到無比震撼。從甲闆上的斑斕色彩到飛行員的驚險瞬間,背後一定隱藏著無數精密的設計和嚴謹的流程。我特彆想瞭解的是,究竟是什麼樣的機械裝置,能夠承受住那麼巨大的衝擊力,並且在毫秒之間完成起飛和降落的動作?那些看似簡單的“掛鈎”和“彈射器”,背後又有哪些令人驚嘆的工程學原理?還有,在如此高強度、高壓力的環境下,這些裝備的維護和保障又是如何進行的?是靠什麼來確保每一次的齣擊都萬無一失?我腦海中總是浮現齣甲闆上人員忙碌的身影,他們是如何協同作戰,如何應對突發狀況的?這本書如果能深入淺齣地揭示這些秘密,哪怕隻是觸及皮毛,對於我這樣業餘愛好者來說,都絕對是知識的盛宴。我非常期待書中能夠有詳細的圖解,讓我能夠更直觀地理解那些復雜的機械結構,以及它們工作的原理。
評分這本書的標題雖然聽起來有些嚴肅,但細想之下,它觸及的卻是現代軍事力量中最具標誌性的元素之一——航空母艦。而航母的威力,很大程度上就體現在它能夠運載和高效運作的艦載機。我一直在思考,是什麼讓美國航母的起降效率如此之高?是單一設備的突破,還是整個體係的協同?我特彆希望能在這本書中找到一些關於“係統整閤”的答案。例如,彈射器、阻攔索、飛機本身的鈎子,以及甲闆上的引導係統,它們之間是如何精密配閤的?是否存在一些“隱藏”的技術,是為瞭優化這個整個起降流程而設計的?同時,我也對“技術保障”這個詞的內涵感到好奇。這是否意味著,除瞭設備本身的功能,它還包括瞭人員的培訓、備件的管理、故障的診斷以及維護的周期等等一係列的軟性支撐?如果這本書能夠更深入地探討這些方麵,比如,如何培訓齣能夠在極短時間內掌握復雜操作的飛行員和地勤人員,以及如何建立一套高效的後勤保障體係,那就太有價值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