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5-04-23
亞裏士多德全集(7)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5
亞裏士多德全集(7)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死後的康德很快就從哲學的影子變成瞭人類思想天空裏的一顆巨星,當代德國著名哲學傢、現代存在主義哲學奠基人卡爾.雅斯貝斯(1883年~1969年)將康德與柏拉圖(約公元前427年-前347年)和奧古斯丁(354年-430年)並列稱為三大“永不休止的哲學奠基人”。
評分多好的一套書啊,總是湊不齊十本,隻能先買有貨的看瞭
評分有一部在古希臘思想傢最重要的政治學論著——《政治學》。讀《政治學》,便不得不介紹其作者——亞裏士多德。首先,我簡單敘述下亞裏士多德生平。亞裏士多德(前384—前322年),古希臘斯吉塔拉人,是世界古代史上最偉大的哲學傢、科學傢和教育傢之一,是柏拉圖的學生,亞曆山大的老師。馬剋思曾稱亞裏士多德是古希臘哲學傢中最博學的人物,恩格斯稱他是古代的黑格爾。亞裏士多德一生勤奮治學,從事的學術研究涉及到邏輯學、修辭學、物理學、生物學、教育學、心理學、政治學、經濟學、美學等,寫下瞭大量的著作,他的著作是古代的百科全書,據說有四百到一韆部,主要有《工具論》、《形而上學》、《物理學》、《倫理學》、《政治學》、《詩學》等。其對後世的影響力可見一斑。
評分評分 評分
亞裏士多德關於“善”的分層比較復雜,看起來似乎混亂不堪。然而,他對善的分層不僅是清晰的,而且意義重大,但被後人所忽視。一般認為,善是倫理學的研究對象,而倫理學被亞裏士多德劃人實踐知識,善就成瞭實踐智慧的對象;但是他把哲學看成是高於實踐知識的理論知識,而哲學思辨的對象又是“最高的善”。這樣,“善”既是理論知識中哲學的研究對象,又是實踐知識中倫理學的研究對象,這似乎使我們無法確定“善”是理論智慧的對象還是實踐智慧的對象。實際上,這是我們不瞭解亞裏士多德“善”的層次理論所造成的。亞裏士多德關於善的層次劃分理論是從兩個視角進行的:一個是從理性和非理性的角度,另一個是從理論和實踐的角度。
評分 評分 評分亞裏士多德不同意蘇格拉底把美德說成知識,也不同意柏拉圖把善和美德、真理和美德混為一談。他把真理和至善看作是哲學理論知識層麵上的概念,而把美德這樣的具體的善看成是實踐層次上的概念,即一個是形而上之善,一個是形而下之善。形而上之善是思辨理論的對象,它與求真有關;具體的善(美德)是實踐智慧的對象,他與人的行為以及非理性因素(感情、欲望、意誌)有關。“至善”是宇宙本體,是終極的動力因和目的因,它是不變的且與質料相分離,是“不動的動者”,即是“神”或“努斯”。從以上我們可以看到,亞裏士多德關於善的層次思想,實際上就是道德形而上學和美德倫理學劃分的基礎;道德形而上學屬於哲學範疇,美德倫理學屬於經驗或實踐科學的範疇。總之,亞裏土多德關於“是”和“善”的層次劃分思想告訴我們,人類用不同思維方式、不同的語言形式把握和錶達不同的對象世界:第一,至真和至善是亞裏士多德的第一哲學形而上學的研究對象,前者錶現為事物的形式因,後者錶現為事物的動力因和目的因,至真和至善的統一構成瞭亞裏士多德的本體論。這一領域的知識用哲學範疇來錶述。第二,事物具體的“是”和“善”是科學和倫理學研究的對象,前者是以求真為目的理論知識,後者是以行動為目的的實踐知識。這一領域的知識用確定的科學術語來錶達。第三,感覺到的“是”和“善”是人們實際生活中的常識思維和日常語言的用法,對某個人是真實的感覺,但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意見,因而感覺會産生矛盾分歧,矛盾的統一隻能靠大多數人的意見。日常思維和語言對求真是不足的,但對人們的生活實踐意義重大。
亞裏士多德全集(7)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