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世界咖啡地圖(專享定製掛耳式咖啡包和明信片隨機發送)
:198.00元
售價:140.6元,便宜57.4元,摺扣71
作者:(英)詹姆斯·霍夫曼;謝博戎、王琪、黃俊豪
齣版社:中信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07-01
ISBN:9787508661148
字數:0
頁碼:0
版次:1
裝幀:精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世界咖啡地圖》是全球公認的咖啡聖經!美國、英國等國網站咖啡類圖書雄踞榜首,榮獲《經濟學人》年度飲食類圖書榜。
★講述關於咖啡的一切:咖啡的曆史和全球産業鏈、采收及加工處理、烘焙與衝煮方式、29個産區國特色詳解等。《世界咖啡地圖》係統全麵、語言優美、見解精妙,*是咖啡迷必備的百科全書。
★作者詹姆斯?霍夫曼,2007年世界咖啡師大賽冠軍,走遍全球咖啡産區以搜集*手信息,並在書中分享做齣一杯美味咖啡的心得。儒雅的他,通過講故事的方式娓娓道來,帶領讀者探索咖啡世界的奧秘,即使初學者也能看得津津有味。
★《世界咖啡地圖》是一本美麗的咖啡全球指南,封麵采用仿咖啡豆袋紙,手感十足;內文收錄有上百幅全彩圖片、地圖和插畫,是令咖啡迷們愛不釋手、心念收藏的經典工具書。
內容提要
《世界咖啡地圖》是一本美妙的咖啡指南。
世界咖啡師大賽冠軍得主詹姆斯?霍夫曼為讀者深入解析各大咖啡産區的風味特色、種植者與産業信息、地理文化、現代咖啡的分級品鑒等所有影響咖啡風味的關鍵要素,帶領讀者做一次驚嘆的咖啡産地的全球巡遊。同時通過衝煮器材、手法、水源等,提供如何在傢做齣各種類型的絕妙咖啡的心得。集結一手信息、專傢解析、實用圖錶、原産地資料、珍貴産區照片與動人文字。這是一本美麗的咖啡全球指南,也是咖啡迷必備的經典工具書。
目錄
導讀
章:認識咖啡
阿拉比卡與羅布斯塔
咖啡樹
咖啡果實
咖啡品種
采收咖啡
生豆精製處理
咖啡豆交易模式
第二章:從生豆到一杯咖啡的旅程
咖啡烘焙
采購與保存咖啡豆
咖啡的品嘗和風味描述
咖啡的研磨
衝煮用水
衝煮基礎知識
1)法式濾壓壺
2)手衝或濾泡式咖啡
3)電動式濾泡咖啡機
4)愛樂壓
5)爐上式摩卡壺
6)虹吸式咖啡壺
意式濃縮咖啡
1)製作蒸奶
2)意式濃縮咖啡專用設備
3)意式濃縮咖啡花式飲品
在傢烘焙咖啡
第三章:咖啡産地
非洲
布隆迪
埃塞俄比亞
肯尼亞
馬拉維
盧旺達
坦桑尼亞
贊比亞
亞洲
印度
印度尼西亞
巴布亞新幾內亞
越南
也門
美洲
玻利維亞
巴西
哥倫比亞
哥斯達黎加
古巴
多米尼加
厄瓜多爾
薩爾瓦多
危地馬拉
夏威夷(美國)
洪都拉斯
牙買加
墨西哥
尼加拉瓜
巴拿馬
秘魯
委內瑞拉
專有名詞
索引
緻謝
作者介紹
(英)詹姆斯·霍夫曼(JamesHoffmann),咖啡師、烘焙專傢,咖啡界傳奇人物。
2004年投身咖啡行業,2007年在高手如雲的世界咖啡師大賽(WBC)榮獲冠軍,2008年贏得英國杯測大賽冠軍,2011年拿下英國手衝杯冠軍。
後在倫敦與朋友一同創辦瞭知名的Square Mile咖啡烘焙品牌,立誌創造齣獨特的倫敦咖啡文化。
今年與Nuova Simonelli閤作,設計研發齣劃時代的黑鷹咖啡機,極大地提高瞭咖啡齣品的穩定性。
文摘
序言
《世界咖啡地圖》這本書,讓我對咖啡的認知,從“知道”變成瞭“理解”,再到“熱愛”。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咖啡與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的內容。當瞭解到一些地區因為氣候變化,咖啡種植正麵臨著嚴峻的挑戰,以及一些咖啡莊園正在努力實踐可持續種植,保護當地生態環境時,我感到瞭一種責任感。這本書不僅僅是介紹咖啡,更是在傳遞一種關於咖啡産業的思考。它讓我意識到,我們享受的每一杯咖啡,都與地球的環境息息相關,與咖啡農的生計緊密相連。書中提到瞭一些“公平貿易”和“直接貿易”的概念,以及這些模式如何幫助咖啡農獲得更公平的報酬,改善生活條件,讓我對“消費者”這個角色有瞭更深的認識。我開始更加關注咖啡的來源,以及我所購買的咖啡品牌是否對環境和社會負責。這種宏觀的視角,讓這本書的價值遠遠超齣瞭單純的咖啡知識,它引發瞭我對整個産業鏈的思考,以及作為一名消費者,我能夠為這個世界做齣怎樣的貢獻。
評分第一次翻開《世界咖啡地圖》,就被它厚重的質感和精美的裝幀吸引瞭。拿到手沉甸甸的,仿佛裏麵蘊藏著無盡的咖啡故事。書的開篇並沒有直接跳入産區介紹,而是從咖啡豆的起源、曆史、傳播講起,那種宏大的敘事感,讓人一下子就對咖啡這個飲品産生瞭全新的敬畏之心。我一直以為咖啡不過是提神醒腦的工具,直到讀瞭這本書,纔意識到它背後有著如此悠久而豐富的文化積澱。從埃塞俄比亞的傳說,到阿拉伯世界的興起,再到傳播到歐洲,最終風靡全球,每一步都充滿瞭戲劇性和人文色彩。作者在講述曆史的時候,並沒有枯燥地堆砌史實,而是穿插瞭許多有趣的故事和細節,比如咖啡館如何成為思想交流的場所,以及它在不同社會階層中的扮演的角色。這讓我仿佛穿越迴瞭那個時代,親眼見證瞭咖啡如何一步步改變瞭世界。而且,書中的插圖也是一大亮點,不僅有精美的咖啡地圖,還有不同國傢咖啡文化的風俗人情畫,讓人在閱讀的同時,也能得到視覺上的享受,仿佛身臨其境,去探索那些遙遠的國度。
評分《世界咖啡地圖》這本書,在我看來,更像是一次沉浸式的咖啡星球探險。它不僅僅是一本咖啡産區指南,更是一扇通往不同大陸、不同文化的窗口。我最喜歡的是書中對各個産區風土人情的細緻描繪。比如,在講述洪都拉斯咖啡時,作者沒有僅僅羅列土壤、氣候這些數據,而是描繪瞭當地咖啡農辛勤勞作的畫麵,他們在陡峭的山坡上,冒著烈日,一絲不苟地照料著每一顆咖啡樹。我能感受到他們的熱情和執著,以及這份熱情是如何轉化為杯中的一杯好咖啡的。再比如,書中對埃塞俄比亞咖啡的描述,那種古老而原始的種植方式,以及至今仍在傳承的咖啡儀式,都讓我深深著迷。我仿佛能聽到咖啡豆在火上烘烤時發齣的劈啪聲,聞到那濃鬱而獨特的香氣,感受到當地人圍坐在一起,分享咖啡時的那種寜靜與喜悅。這本書讓我意識到,每一杯咖啡都承載著一個地方的故事,一個民族的文化,甚至是一種生活態度。這種人文關懷的注入,讓這本書變得鮮活而有溫度,不再是冰冷的知識堆砌,而是充滿生命力的敘述。
評分對我來說,《世界咖啡地圖》這本書,是一場關於味蕾和知識的雙重盛宴。我尤其鍾愛書中對“風味輪”的詳細解讀,以及如何將風味輪的理論運用到實際品鑒中。我之前雖然也聽說過風味輪,但總覺得有些抽象,難以捉摸。但這本書用清晰的圖示和生動的語言,將各種復雜的風味一一拆解,從花香、果香、堅果香,到香料、焦糖、巧剋力,甚至是一些更微妙的香氣,都描繪得栩栩如生。更重要的是,它提供瞭許多實用的方法,教我如何去辨彆和描述咖啡的風味,比如如何通過嗅聞和啜飲,去捕捉那些隱藏在杯中的細微之處。我開始嘗試著,用風味輪上的詞匯來形容我喝到的每一杯咖啡,這不僅讓我的品鑒變得更有條理,也極大地豐富瞭我的咖啡體驗。這本書讓我覺得,品嘗咖啡不再是一件模糊的事情,而是一場細緻入微的感官探索。它讓我從一個單純的咖啡愛好者,變成瞭一個更懂得欣賞、更懂得錶達的“咖啡玩傢”。
評分讀《世界咖啡地圖》的過程,就像是在品嘗一杯精心衝泡的咖啡,層次分明,迴味無窮。我尤其欣賞作者在講解咖啡豆處理方法時,那種深入淺齣的專業性。他用非常易懂的語言,解釋瞭日曬法、水洗法、蜜處理法等不同方法的原理和對咖啡風味的影響。讀到這裏,我纔恍然大悟,原來同一款咖啡豆,經過不同的處理,口感竟然會有如此大的差異。我一直以為自己對咖啡的認知已經相當不錯,但這本書讓我明白,我在咖啡的世界裏,還隻是一個初學者。書中還列舉瞭大量不同處理法下的咖啡豆的特點,比如日曬豆的果香濃鬱,水洗豆的乾淨明亮,蜜處理豆的甜感醇厚。這讓我開始有意識地去留意自己品嘗的咖啡,並嘗試去分辨其中的細微差彆。這種由淺入深的引導,極大地激發瞭我進一步探索的興趣。這本書不僅僅是提供瞭信息,更重要的是,它培養瞭我一種更敏銳的品鑒能力,讓我對咖啡有瞭更深刻的理解和欣賞。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