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法书名碑原版放大折页之8:智永真草书千字文

中国历代法书名碑原版放大折页之8:智永真草书千字文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古铁 著
图书标签:
  • 书法
  • 法书
  • 中国书法
  • 真草书
  • 智永
  • 千字文
  • 名碑
  • 古代书法
  • 艺术
  • 字帖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湖南美术出版社
ISBN:9787535624383
版次:1
商品编码:10539283
包装:平装
丛书名: 中国历代法书名碑原版放大折页
开本:12开
出版时间:2006-03-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3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智永,生卒年不详。陈、隋间僧人书法家。僧名法极,俗名法极,俗姓王氏。会稽(今浙江绍兴)人。王羲之七世孙,出于王徽之一支。书法祖述王羲之,常居浙江湖州永欣寺阁,精勤书艺,锐意临书。据唐何延之《兰亭记》云:“所退笔头(用秃了换下来的笔头),置之大竹簏,簏受一石,而五簏皆满。凡三十年。”并将所退笔头作铭而瘗之,号为“笔冢”。因其用功如此,故其书艺为时所重,求书者甚众。宾客造请,以至踏破门限,遂以铁皮裹之,人称“铁门限”。智永于永欣寺临得《真草造字文》佳者八百余本,分送浙东诸寺。其书法诸体兼善,以草书最优。唐张怀瓘《书新》称“智永章草、草书入妙,隶入能。”比之远祖王羲之,论者以为“精熟过人,惜无奇态”,“半得右军之肉”,而略有拘滞之感。智永传世收迹,自唐以降,公认的名作是《真草千字文》。

前言/序言


用户评价

评分

-很想买齐整套,可惜没有买到,似乎还差几本。值得收藏,关注中……

评分

评分

錫山安国藏夲,不错。

评分

东西可以,自提点服务垃圾。脏乱差。对商品乱踩乱丢。

评分

不知为何,书法变成了我生命中的至爱。

评分

①多向互动,形式多样.互动的课堂,一定的活动的课堂,生活的课堂。互动的条件:平等、自由、宽松、和谐。互动的类型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小组互动、文本互动、习题互动、评价互动。互动的形式:问

评分

挺好的,就是纸张感觉有点潮

评分

3.西周宣王说 此说产生於唐初,最早是贞观时书法家吏部尚书蘇勖於《记敍》卷首提出:“世咸言笔迹存者,李斯最古,不知史籀之迹,近在关中”。李嗣真於《书後品》中赞同。後经张怀瓘在《书断》中推理,从而得出“石鼓文”为“盖讽宣王畋猎之所作也”之论断。由于籀文已於始皇时焚毁殆尽,秦汉之後很少存留此类文字,加之很多石鼓文字未收入後世之字书,辨认无据,於是“史籀说”便成了定论。韦应物因以“讽”而刻诗不好解释,故在《石鼓歌》中将张怀瓘之“盖讽宣王畋猎”,改为了“大猎刻石表功”。“宣王说”另一立论依据是因石鼓诗文类《诗》之《车攻》、《吉日》等诗篇,而《车攻》、《吉日》乃是赞美宣王的畋猎诗,於是认为石鼓诗文也应出於此时。这种看法与“史籀说”相呼应,造成了巨大声势。“宣王说”影响很广,唐宋学者也多认从之,其後又得清康熙与乾隆皇帝的认同。直至清末民国初,随着“主秦说”逐渐占据上风,“宣王说”方渐渐淡出,但仍未见尾,至今还有部分支持者。

评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