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的行文风格,虽然立足于严谨的学术研究,但它的组织逻辑却极具引导性,仿佛一位经验丰富的导游,带着读者穿梭在商代的城市与村落之间。它将社会生活的各个面向,从居住环境到娱乐方式,从婚丧嫁娶到职业分工,都系统地串联起来,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对商代娱乐和艺术活动的梳理,这部分内容极大地平衡了之前沉重的礼仪和宗教主题。你会发现,即便是那个充满神秘主义色彩的时代,人们依然有对美和乐趣的追求,有宴乐之礼,有音乐舞蹈的痕迹。这种全景式的扫描,使得我们对商代的认知不再是刻板的“祭祀时代”或“青铜时代”,而是一个复杂、多维、充满活力的古代文明形态,为我理解中国文明的源头提供了极其宝贵的参照系。
评分这部书光是看书名就让人心头一紧,这可不是那种轻松的读物。我一直对商代的青铜器和甲骨文着迷,总觉得那些刻在骨头上的符号背后藏着一个无比宏大又神秘的古老世界。然而,当我真正翻开这本书,才发现它更像是把我们直接拉到了那个时代的生活现场。作者没有过多地去渲染那些宏大的战争场面或者王室的权力斗争,而是聚焦在了“社会生活”和“礼俗”这两个极为关键却又常常被忽略的侧面。我记得有一章专门讲了商人的饮食起居,从他们种什么庄稼、养什么牲畜,到餐桌上摆的是陶器还是精美的青铜礼器,都透露出那个时代阶层分化的细微线索。读起来,你会不由自主地思考,那些在田间劳作的普通人,他们的喜怒哀乐和我们现代人到底有多少共通之处,又隔着怎样的鸿沟。这本书的魅力就在于,它用扎实的研究,把一个遥远、凝固在历史教科书里的文明,重新注入了有血有肉的烟火气。
评分说实话,一开始我对“礼俗”这个部分有些打怵,总觉得古代的礼制太过繁琐枯燥,又是祭祀又是祖先崇拜的,可能读起来会像在啃一本晦涩的典籍。但这本书的叙述方式非常巧妙,它并没有把礼仪当作一套冰冷的规则来罗列,而是将其置于商代人精神世界和宇宙观的框架下进行解读。比如,关于“贞人”和卜筮仪式的描绘,简直就像是看一部高概念的纪录片。它详细分析了每一次占卜背后的逻辑——人们是如何试图与神灵沟通,如何通过解读兆象来决定农业生产、军事行动乃至婚姻大事。这种对行为模式背后动机的挖掘,让我对商代人的“信仰”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你会意识到,他们的每一个日常行为,从穿衣到言谈,都不是随意的,而是被一套极其严密且神圣的规范所约束和指导的,这套规范塑造了他们整个社会的运行轨迹,读来令人深思。
评分我个人认为,这本书的最大价值在于它对商代社会结构与个体命运之间关系的探讨。我们习惯于从宏观角度看历史,关注王权更迭,但这本书却把焦点放在了微观层面,关注那些构成社会基础的“人”。特别是对宗法制度和血缘关系的解析,非常到位。商代社会无疑是一个等级森严的父权社会,但这种森严是如何通过日常的礼仪和继承制度被固化和维护的?书中对家族内部的权力流动、女性(特别是贵族女性)在礼俗体系中的角色和限制,都有相当深入的论述。它没有简单地给出“好”或“坏”的价值判断,而是冷静地展示了那个时代既有秩序的稳定性和对个体自由的压抑性。读完后,我对“结构”与“个体”的辩证关系有了更复杂的认识,历史绝不是扁平的叙事。
评分这本书的学术厚度是毋庸置疑的,但最让我惊喜的是它在细节呈现上的那种克制而精准的笔触。作为历史爱好者,我总是在寻找那种能“触碰”到历史真实感的材料。在这部书中,我找到了很多这方面的惊喜。比如,关于商代服饰的研究部分,作者结合了出土文物和文献记载,重建了不同社会阶层在不同场合下的穿着规范,甚至连发饰和佩饰的材质差异,都进行了细致的考辨。这不仅仅是简单的描述,更像是考古现场的一手记录。读到这里,你仿佛能闻到那个时代特有的气味——可能是泥土的芬芳,混杂着熏香和牲畜的气息。它构建的不是一个抽象的“时代概念”,而是一个可感的、有着具体感官体验的古代生活图景,让我对“沉浸式阅读”有了全新的体验。
评分商代史11卷很珍贵~
评分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努力了终于把这套书凑齐了,质量不错,快递也及时,总体不错
评分商代是中华古文明的早期阶段,中国历史画卷在商代史的永久记忆上前赴后继地拉开。以古为镜,可知兴替。商代文明的发展时空,下启中华文化演进的先河,由宋镇豪担任主编编写的十一卷本《商代史》用断代史著述体例,通过有商一代历史事象与制度名物的研究,寻绎中国社会传统文化元素的由来、特征、品格与传承,提供可资借鉴的历史资源。
评分商代历史散存于少量的古代典籍中,社科院用不同的方法来写商代史。第一卷多是目录,以及对各分篇的总结。这套商代史结合了文献与考古挖掘,用一些逻辑推理来勾勒出商代的历史。编得水平还可以,立场比较中肯值得大家读一下。
评分商代史一套书太专业
评分本书是唐研究基金会的大型学术专刊,登载有关唐代文学、历史、考古、艺术方面的研究论文和书评。本期有两个主题,一是"從地域史看唐帝國--邊緣與核心"研究專欄,由唐史学者陆扬主持,收入有关研究论文10篇;一是《葛啜墓誌》研究專欄,收入对葛啜墓誌進行釋讀和研究的论文7篇,以及其他关于当代墓志、历史研究的论文及书评,极富学术价值。
评分等)、《明史》(清·张廷玉等)。
评分社科院的这套商代史著作,内容丰富,值得推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