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穆先生全集(繁體版):孔子與論語(新校本)

錢穆先生全集(繁體版):孔子與論語(新校本)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錢穆 著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九州齣版社
ISBN:9787510807022
版次:1
商品編碼:10617726
包裝:平裝
叢書名: 九州書係:錢穆先生著作係列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1-01-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422
字數:307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錢穆先生全集,在颱灣經由錢賓四先生全集編輯委員會整理編輯而成,颱灣聯經齣版事業公司一九九八年以「錢賓四先生全集」為題齣版。作為海峽兩岸齣版交流中心籌劃引進的重要項目,這次齣版,對原版本進行瞭重排新校,訂正文中體例、格式、標號、文字等方麵存在的疏誤。至於錢穆先生全集的內容以及錢賓四先生全集編輯委員會的注解說明等,新校本保留原貌。

內頁插圖

目錄

序言
補記
孔子略史及其學說之地位
大哉孔子
孔子誕辰講辭大綱
孔子誕辰紀念辭
一九八六年美洲第五屆祭孔大典獻辭
孔子誕辰勸人讀論語並及論語之讀法
再勸讀論語並論讀滲
談硃子的論語集注
漫談論語新解
談論語新解
再談論語新解
孔子之教與翠
孔子之為人及其學與教
孔子論語與中國文化傳統
本論語論孔學
孔學與經史之學
從硃子論語注論程硃孔孟思想歧黠
四書義理之展演
孔子思想與此下中國學術思想之演變
孔子思想與現實世界問題
孔子與中國文化及世界前途
孔子思想與世界文化新生
孔子與世界文化新生
民族自信心與尊孔
孔子之史學與心學
孔子之心學
孔孟的心性學
中國近代儒學趨勢
日譯本孔子傳序

精彩書摘

因此,我們可以說:中國思想,尤其是儒傢思想,主要是從具體的實人實事上思人的。及其錶達齣來,亦仍大體不脫離於具體的實人實事。先秦如是,漢唐諸儒亦如是。後來宋明理學傢言,大體還是如是。而大本大原則在孔子之論語。
我們若明白此意來讀論語,自應更多注意到論語中所提到的許多具體的實人實事,卻不應憑空思索去求瞭解。因此講求孔子思想,不宜脫離人事。我們自己思想,若要遵從孔子道路,也該從具體人事作齣發點。近人都已說中國思想是一種人文思想,也便是此意瞭。
正因為如此,所以讀論語,若在解說義理或思想上有爭辨,勢必牽涉到考據。考據工夫,正為要確切明白得論語中那些實際的人事。此乃孔子思想及其所指示不的義理之具體背境與主要對象。清儒刻意要來反對硃子的論語注,最先也是在義理上爭辨,但精而求之,便不得不轉入於考據。此亦是一種大勢所趨,自然會走上這條路。其實硃注論語也何嘗不經一種考據。如今硬要把考據、義理分作兩項,認為考據便無當於義理,那就又是一條差路,不可不辨。

前言/序言


用戶評價

評分

大傢名著,值得購買。

評分

正版圖書,很好。

評分

評分

錢穆著述頗豐,專著多達80種以上[7]。他畢生弘揚中國傳統文化,高舉現代新儒傢的旗幟,在大陸、香港、颱灣都産生瞭巨大的影響[5]。代錶作有《先秦諸子係年》、《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國史大綱》、《中國文化史導論》、《文化

評分

錢穆學問好,但政治立場僵化頑固,確是讀書人的代錶人物。

評分

(一)社會意識形態之一,古今中外都曾把一切用文字書寫的書籍文獻統稱為文學。現代專指用語言文字塑造形象以反映社會生活、錶達思想感情的藝術,故又稱“語言藝術”。中國魏晉南北朝時期

評分

錢穆(1895年7月30日—1990年8月30日[1] ),江蘇無锡人,吳越國太祖武肅王錢鏐之後。[2] 字賓四,筆名公沙、梁隱、與忘、孤雲,晚號素書老人、七房橋人,齋號素書堂、素書樓。[2] 中國現代著名曆史學傢、思想傢、教育傢[3] ,中央研究院院士,故宮博物院特聘研究員。[2] 中國學術界尊之為“一代宗師”,更有學者謂其為中國最後一位士大夫、國學宗師[4] ,與呂思勉、陳垣、陳寅恪並稱為“史學四大傢”。

評分

我為什麼喜歡在京東買東西,因為今天買明天就可以送到。我為什麼每個商品的評價都一樣,因為在京東買的東西太多太多瞭,導緻積纍瞭很多未評價的訂單,所以我統一用段話作為評價內容。京東購物這麼久,有買到很好的産品,也有買到比較坑的産品,如果我用這段話來評價,說明這款産品沒問題,至少85分以上,而比較垃圾的産品,我絕對不會偷懶到復製粘貼評價,我絕對會用心的差評,這樣其他消費者在購買的時候會作為參考,會影響該商品銷量,而商傢也會因此改進商品質30

評分

曆史上曾經齣現過那些典籍。從數量龐大的各種公私書目裏,又可以看齣官方與私人曾經收藏過什麼樣的書籍。到瞭晚清,西學東漸,大量方書籍經過翻譯進入中國。這種翻譯起初主要是來華的西洋人與中國人閤作的産物,如同文館所翻譯的西方的自然科學與文社會科學著作,江南製造局所的大量科學技術方麵的書籍,後來又有由留日學生及其他學者大量引進入華的日本人的西譯書。於是到清末民初,啓濛思想傢與其他人士編製瞭多種目,如梁啓超《西學書目錶》(1896年)、徐維則的《東西學書錄》(1899年)、以及《譯書經眼錄》一類,從中可以看齣當時已經有多少種西學與新學方麵的書籍被譯為中文,以及哪些書是學者們認為必須一讀的。但是上述無論哪一種書目,隻能讓我們知道曾經存在過的書,或者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