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7-10岁 《故事奇想树》这套书用词浅显易懂,每个跨页都有插图,不仅可以激发读者的阅读趣味,还可以帮助他们提升阅读能力和美学涵养。阅读这些充盈着幽默、冒险、温暖、生活趣味的故事,读者不但能从中学会为人处世的道理,还会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内容简介
《故事奇想树:用点心学校》这本书仍延续了哲璋一贯的写作风格,是一场以点心嘉年华为主题的魔术童话。可以想象,小读者阅读时必定笑声不绝。当然,还请老师和家长不要责备小读者吵闹,因为他们正在享受这场表演。
哲璋睿智观察每种点心的物性,以他特有的魔术棒——逻辑趣味,施法包装。当读者撕开包装入口,魔术童话的趣味首先充满口腔,最后让读者口齿留香的是人性的关怀、处世态度与教育这些话题。虽然他的魔术技法有可能三两下就被大人拆穿,但可贵的是,当大人拆穿这些技法时,就会给予他更多的掌声,这是不容易的。文字游戏也是哲璋的魔术技法。他绞尽心思地让文字加入说故事的行列,让小读者在享受故事的同时学习如何运用好文字。
作者简介
林哲璋,供职于台湾台东大学儿童文学研究所。他听说儿童文学是:一、全家福文学——小朋友读,爸爸妈妈也读;二、长寿文学——小时候读。长大后当了爸爸妈妈读,老了当上爷爷奶奶也有机会读。又听说:每个大人都曾经是小孩!便开始——信奉浅语的艺术,希望作品能得到“未来的大人”及“长大的小孩”的喜爱!
出版的作品有:《攀木蜥蜴与藤条先生净》、《打败宇宙魔王的无敌武器》、《月光小镇的故事》、《仙岛小学》、《屁屁超人》、《屁屁超人与飞天马桶》等。
内页插图
精彩书评
“故事奇想树”是台湾数十位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和绘者的心力结晶,集中展现了他们的创作才华。对于渴望阅读的孩子们来说,这些书是非常优秀的桥梁读物,能够帮助他们较快地建立起独立阅读的信心。这套书的主题是多元的,插图风格各有不同,作者们的写作手法也是气象万千,相信孩子们一定会喜欢这份充满了温情、管慧、哲理的精神套餐!
——著名儿童文学评论家 朱自强
“故事奇想树”是一棵结满想象力与童真童趣的绿色生命之树,缀满对孩子们的爱意。承载着孩子们的梦想。作者们将自己对生活的感受以或神奇、或幻想、或有趣、或感人的方式呈现出来,以平易但精巧、生动而凝练的语言为孩子们描绘出了一幅幅瑰丽、奇妙、温馨的画面。——著名儿童文学作家 曹文轩
对于习惯阅读图画书的孩子来说,“故事奇想树”系歹l能帮助他们由图画书阅读过渡到文字书阅读,迈向独立阅读,建立自我阅读的信心,为日后进一步提升阅读能力奠定基础。
——台北市瞻德小学校长 林玫伶
孩子们要想成为独立自主的学习者,需要时间、经验和大量阅读的累积。“故事奇想树”系列是他们的好选择,可以让他们轻松愉快地翱翔在阅读世界里。
——台湾儿童阅读学会理事长 卢本文
目录
小小布丁人的“烤”验
玉米弟弟的“压力”
汽水班的生气事
臭味相投点心人
蛋煎小子的“煎墙”
糯米团小妹的内在美
推荐文 童话魔术师的最新作品(林文宝)
推荐文 建立自我阅读的信心(林玫伶)
推荐文 智慧的好选择(卢本文)
精彩书摘
吸管老师走上前,想劝劝糯米团小妹,却被她粘得差点儿无法“呼吸”:叉子老师想要扶起糯米团小妹,竟然全身粘在糯米团小妹身上——后来动甩了全校老师和高年级同学的力量,才得以脱身!
没有人再去劝糯米团小妹,她就一直待在校门口,由没课的老师轮流去照顾。
接近中午的时候,轮到梅子粉老师前来照顾糯米团小妹。她先是静静地坐在糯米团小妹旁边;过了一会儿,她突然伸手抓住正在校门口玩游戏的芭乐姐妹,说:“今天,你们两个的脸色看起来很不好,很没精神哟!来,老师帮你们抹抹腮红。”
说完,她就在芭乐姐妹脸上抹了点儿梅子粉。芭乐妇妹顿时变得好甜美、好可口哟!
糯米团小妹在旁边看到了,嘴巴渐渐地就嘟得没那么高了,直直地望着芭乐姐妹红通通的苹果脸出神……
“喜欢吗?老师帮你也抹抹腮红吧!”不等糯米团小妹回答,梅子粉老师就伸手往她脸上抹了点儿梅子粉。
接着,只见梅子粉老师拉着糯米团小妹往教室走去——只轻轻一拉,糯米团小妹整个人就被拉起来了!
送糯米团小姝走进教室后,梅子粉老师转身想要离开。但是,糯米团小妹牢牢粘住梅子粉老师的罐子,不肯让她走。
梅子粉老师苦口婆心地说:“糯米团小妹,我不教你们这一班,你的老师在这里,他们会教你更多有趣的东西哟!而且薯条、薯球和薯饼那一班,还等着我回去上课呢!”
糯米团小妹还是不肯放手,结果惊动了教室里的“太白粉老师”“抹茶粉老师”“黄豆粉老师”“花生糖粉老师”和“芝麻糖粉老师”一起过来劝她。
……
前言/序言
欢迎来“用点心学校”用点心
在学校,我问老师:“怎么样才能把文章和故事写好?”
老师告诉我:“要常常写,一直写,写很多,写很大!”
“‘写很多’我知道,‘写很大’是什么意思呀?”我抓着头问。
“‘大’是指大家、大众的‘大’,意思是你要常写,创作多了,就能让很多人读到你的作品,回馈意见给你……”老师仔细解释,“简单说,‘大’其实也就是‘多’的意思——雨下得很多时,我们不是会说:雨下得很‘大’!”
“这样我就懂了!”我恍然大悟——英语老师刚教过:雨下得很大叫“It ralns cats and dogs.”
“cats and dogs”就是猫和狗,因此,我写了《法庭上的猫》、《二手书店的布珂小姐》等有关猫的故事和《禁止遛狗》、《仙岛小学》等有关狗的故事!
“原来你在写儿童文学呀!”老师看了我的故事说,“你知道儿童文学的精神是什么吗?”
我摇了摇头,问:“是什么?”
“是‘浅语的艺术’!”老师恭敬地拿出了一本《浅语的艺术》,秀给我看。
“艺术,我大概知道是什么意思,但浅语是什么呀?”我又抓了抓头。
“‘浅语’就是浅显的语言!”老师娓娓道来,“‘语’就是语言,这你总该懂吧!”
“懂!”我点点头,又摇摇头,“但‘浅’‘浅显’是什么意思呀?”
“浅,就是简单、容易!浅显,就是简单、容易又明显!明白了吗?”老师不厌其烦地解释着。“简单?容易?……啊!我明白了!”我又想起英语老师曾教过的:“形容一件事很简单,就叫‘a piece of cake’!”
“a piece of cake”就是“一块蛋糕”,所以我才有灵感写下“用点心学校”里这些蛋糕、饼干、汽水、布丁等好吃点心的故事!
您瞧,我的老师多么“用心”,他们不只用一点心,还用了很“多”点、很“大”点的心来指导我们呢!
希望各位大小读者都能喜欢这本书!不知道你们会不会跟我一样,读完后觉得肚子有点饿——但是,我祈祷这本书能让大家在精神上饱饱的!
最后,就由在下宣布:“开动了!请用点心!”
《故事奇想树:小小的梦想家》 欢迎来到“故事奇想树”系列,在这里,想象力是最好的燃料,每一次翻页都是一次全新的冒险! 目标读者: 7-10岁,热爱奇幻、友谊和自我成长的中小读者。 主题核心: 勇气、坚持、团队合作与发现内在力量。 --- 内容概要:迷失在星辰边缘的秘密小镇 本书聚焦于一个名叫“微光镇”的地方。微光镇坐落在地图上找不到的角落,那里的时间流动有些奇特——日出和日落的间隔比外界要长一倍。镇子上住着一群对世界充满好奇心的孩子,他们坚信,在镇子最高的那棵老橡树上,藏着通往“星辰边缘”的秘密入口。 故事的主人公是艾米,一个戴着一副略显过大的圆眼镜、沉默寡言但内心戏极其丰富的女孩。艾米有一个特殊的“天赋”:她能“听见”不属于人类的细微声音——比如风吹过旧书页的叹息,或者石头下小虫子的嘀咕。她的伙伴是里欧,一个精力旺盛、总是充满“宏伟计划”的男孩,他虽然有些鲁莽,但对朋友忠诚无比。 第一章:被遗忘的图谱 故事始于一个寻常的夏日午后,艾米在镇图书馆地下室的尘封角落发现了一本没有封面的皮革笔记本。笔记本里画满了复杂却优美的星象图,以及一些奇怪的符号,这些符号似乎在讲述一个关于“光之碎片”的古老传说。传说中,光之碎片是宇宙初开时遗落的能量,如果能将它们收集起来,就能修复微光镇上空那片日益黯淡的夜空。 里欧立刻兴奋地宣称这是一个“寻宝任务”,并号召了他们的小团体——包括擅长修理一切机械的琪拉,以及总是能预知天气变化的老奶奶的猫“墨点”(它似乎对星象图上的某些符号特别敏感)。 第二章:风铃峡谷的挑战 根据图谱的指引,第一块“光之碎片”隐藏在危险的“风铃峡谷”。峡谷得名于那里独特的风声,据说风声会诱导探险者迷失方向。 孩子们发现,要进入峡谷,他们必须解决一个基于声音频率的谜题。这需要艾米运用她敏锐的听觉,区分出风声中夹杂的微弱的“谐振音”。在这个过程中,里欧因为过于急躁差点触发了峡谷中的感应陷阱——一种会让人产生错觉的低频震动。他们明白了,这次冒险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更是细致的观察和相互的信任。琪拉利用她从废弃收音机零件中拆卸出的微型接收器,帮助艾米稳定了对特定频率的捕捉。 第三章:机械巨人的低语 第二块碎片位于镇郊一个废弃的钟楼内。这座钟楼据说是古老“时间守护者”的遗迹,现在被巨大的、锈迹斑斑的机械齿轮所占据。 孩子们在攀爬过程中遇到了最大的障碍:一座看似无法逾越的巨大摆钟。里欧尝试用蛮力启动摇杆,但无济于事。艾米注意到,那些复杂的齿轮上刻着只有在特定光照角度下才能看到的微小符文。她意识到,这不是一个机械问题,而是一个关于“时序”的哲学谜题。 在琪拉的帮助下,他们需要按照一个特定的、缓慢的节奏去推动三个主要的齿轮,模拟出一种“被遗忘的节拍”。这次经历让里欧学会了放慢脚步,尊重事物的内在规律。当第三个齿轮归位时,钟楼顶端投射出一道柔和的光束,指引他们找到了第二块碎片——它被镶嵌在一个黄铜指南针的中心。 第四章:梦境与现实的交织 随着收集到的光之碎片越来越多,微光镇上空夜空的颜色开始微妙地变化,但镇子的“黯淡”似乎并未完全消退。孩子们开始做越来越相似的梦:梦见一个孤独的看守者,守护着最后一块碎片,他似乎正在等待一个“正确的提问”。 艾米发现,老奶奶的猫“墨点”越来越焦躁,它总是用爪子扒拉着那张古老的星象图,尤其是在一个被称为“无声之湖”的标记上。 第五章:无声之湖的真相 “无声之湖”并没有水,而是一片布满灰色雾气的平地。当他们走进去时,一切声音都消失了,只有心灵的震颤。 在那里,他们遇到了碎片传说中的“看守者”——一个看起来像是用雾气和星光编织而成的老者。看守者告诉艾米,最后一块碎片并非藏在何处,而是“被遗忘的信念本身”。 他没有要求他们回答一个谜题,而是问了一个更深刻的问题:“你们为何要收集碎片?” 里欧习惯性地想回答“为了荣耀和冒险”,琪拉想回答“为了修复机制”,但艾米看着自己手中的笔记本,终于明白了。她不是为了修复夜空而收集,而是为了找回微光镇孩子心中曾经拥有的那种,不畏黑暗、敢于探索的纯粹的好奇心。她小声但坚定地说:“我们收集碎片,是为了让每一个微光镇的孩子,都能再次相信,即便是最微小的努力,也能照亮最深的夜空。” 随着她话音落下,最后的光之碎片——一块闪耀着温暖白光的晶体,从她自己的胸口(象征着内心的信念)缓缓浮现。 尾声:奇想树下的新篇章 当七块光之碎片汇聚在一起时,它们没有形成一个强大的光束射向天空,而是化为无数细小的、闪烁的萤火虫,重新飘散到微光镇的每一个角落。镇子的夜空没有立刻变得璀璨,但孩子们发现,镇子上的灯火似乎比以前更明亮了,人们脸上的笑容也更真实了。 艾米、里欧和琪拉明白,真正的魔法不在于星辰本身,而在于他们一起经历了挑战、解决了困难,并且,学会了倾听彼此的内心。 《小小的梦想家》以一个开放式的结局收尾:老橡树下,那棵“故事奇想树”的树干上,似乎又出现了一个新的、还未被填满的符号。微光镇的冒险,才刚刚开始…… --- 本书亮点提炼: 非传统解谜: 谜题融合了声音频率、古代符文和时序逻辑,挑战孩子的跨学科思维。 角色成长弧线: 展现了鲁莽(里欧)、内向(艾米)和过度依赖逻辑(琪拉)的性格如何通过团队合作得到平衡和升华。 对“相信”的探讨: 故事深刻探讨了信念的力量,以及“看见”与“相信”之间的微妙关系。 精美插画(假想): 包含大量富有想象力的星象图、奇特机械装置的设计草图,激发读者的动手和创作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