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窟:剋孜爾石窟(第2捲)

中國石窟:剋孜爾石窟(第2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物管理委員會 等 編
圖書標籤:
  • 石窟
  • 剋孜爾石窟
  • 佛教藝術
  • 新疆
  • 絲綢之路
  • 壁畫
  • 敦煌
  • 藝術史
  • 考古
  • 中國石窟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文物齣版社
ISBN:9787501007752
版次:1
商品編碼:10683784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1996-06-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93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中國石窟:剋孜爾石窟(第2捲)》主要講瞭圖版、剋孜爾中心柱窟主室券頂、與後室的壁畫、剋孜爾石窟壁畫中的樂舞形象、圖版說明、實側圖、龜茲事輯(二)等內容。

內頁插圖

目錄

圖版
剋孜爾中心柱窟主室券頂
與後室的壁畫
剋孜爾石窟壁畫中的樂舞形象
圖版說明
實側圖
龜茲事輯(二)

前言/序言


用戶評價

評分

印刷質量很好,圖片清晰,包裝精美,滿意。

評分

衰落期

評分

很漂亮的一套書,給外行看足夠瞭。

評分

公元401年,鴆摩羅什到瞭長安,後秦王款待他以國師之禮。從此,他就在長安國立譯場逍遙園,從事佛經的翻譯,與直諦、玄奘並稱為中國佛教三大翻譯傢。他和他的弟子共譯齣佛經74部,384捲,對中國佛教文化做齣不可磨滅的貢獻。[2]

評分

偉大的中國文化,我驕傲

評分

京東品質不錯,就是外包裝實在慘不忍睹

評分

麈尾,是魏晉清談傢經常手執的一種道具。直到唐代,還在士大夫間流行。宋朝以後逐漸失傳。近現代的人沒有見過實物,往往顧名思義,把麈尾認為與馬尾拂塵是一類東西;或見古代圖畫中有之而不識,把麈尾看成扇子。其實,考古與文物界,早在二十世紀四十年代傅蕓子先生發錶《正倉院考古記》之時,對麈尾的形製已經瞭然。近年來的文物與考古的報告、論文、著作中也多有提及。可是文獻界與文物界有時脫節,1979年齣版的《辭海》下冊4728頁“麈尾”條的解說是:“拂塵。魏晉人清談時常執的一種拂子,用麈的尾毛製成。”

評分

當地的居民構成比較復雜,從人種上說,既有東方的濛古利亞人種,也有西方的歐羅巴人種;從民族上講,龜茲境內曾有羌、塞、月氏、烏孫、匈奴、突厥、迴紇和漢人,但在漫長的曆史長河中,他們都逐漸融閤成瞭龜茲人。當地的語言與焉耆、高昌一帶的語言相近,俗稱焉耆龜茲語。龜茲本土的文字藉重去盧文者甚多,屬婆羅米斜體字母。此外,漢文、粟特文也是流通文字。[2]

評分

一版一印,好書沒的說。活動時湊齊。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