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教孩子60招

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教孩子60招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刘颖 著
图书标签:
  • 亲子教育
  • 家庭教育
  • 育儿经验
  • 祖辈智慧
  • 儿童启蒙
  • 生活习惯
  • 行为习惯
  • 情商培养
  • 亲情关系
  • 家庭关系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
ISBN:9787801037343
版次:1
商品编码:10711560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1-06-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95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教孩子60招》适合祖父线的8大育孙方案,让孩子得到没有缺憾的爱和教育。
     每个孩子都承载着整个家庭的爱和希望。但受现实所迫,许多年轻父母不得不把孩子交给自己的父母去看管。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作为孩子的“一任老师”,责任重大,一定要懂得正确教育孩子的8大教育方案:方案1观念制胜教育观念决定孙辈一生成败方案2发挥优势祖父母一定要用好6大教育法宝方案3融洽相处隔代不隔心的祖孙沟通秘诀方案4疼爱有度千万别溺爱,溺爱等于害方案5拒绝圈养放养,让孩子到外面去闯闯方案6重德重智好品质是成就孩子一生的保证方案7言传身教祖父母是孩子好的榜样方案8教育分工祖辈与父辈合力培养的孩子优秀

目录

第一章 教育观念决定孙辈一生成败
第1招 千万不要做固执的祖父母
第2招 只有自己性格乐观,孩子才能积极向上
第3招 勤充电,教育孙辈才能不脱节
第4招 在教育方法上同子女保持一致
第5招 不要以自己的生活模式来要求孩子
第6招 平等的沟通方式让孩子与你更亲昵
第二章 祖父母一定要用好的6大教育法宝
第7招 平和的心态,给孩子一个成长好氛围
第8招 取长补短,让孩子得到最好的爱
第9招 宽容和沟通,统一祖辈和父辈的教育观念
第10招 丰富的育儿经验,让孩子的成长少受点折腾
第11招 充裕的时间和精力,让孩子从小受到熏陶
第12招 丰富的阅历,让孩子从小就有见识
第三章 隔代不隔心的祖孙沟通秘诀
第13招 知道孩子想做什么最重要
第14招 听懂孩子的“话外之音”
第15招 别让孩子的坏情绪累积成山
第16招 老人怎么听,孩子才会说
第17招 用赏识与鼓励赢得孩子的心
第18招 支持孩子做他喜欢做的事
第19招 降低姿态,学着与孩子做朋友
第20招 信任是打开孩子心扉的钥匙
第21招 别当众揭孩子短
第22招 批评孩子不在声高气粗
第四章 千万别溺爱!早独立的孩子最有前途
第23招 爱孩子,但绝不溺爱
第24招 别把孩子惯成任性的“小霸王”
第25招 不准备“专利莱”
第26招 事事包办不如事事“不管”
第27招 教会孩子说“我自己来”
第28招 经得起“摔打”的孩子有前途
第29招 培养独立意识,让孩子从小爱上劳动
第五章 放养:让孩子到外面去闯闯
第30招 让怕羞的孩子勇敢起来
第31招 多帮助孩子结识外面的朋友
第32招 让孩子甩掉社交恐惧症
第33招 爷爷奶奶要学会做孩子的“粉丝”
第34招 用安全的方式培养孩子的冒险精神
第35招 让沉默寡言的孩子打开话匣子
第36招 “淘气”的孩子最聪明
第37招 别“圈养”孩子
第六章 好品质是成就孩子一生的保证
第38招 果断纠正孩子的无礼行为
第39招 “学习好则百好”的观念过时了
第40招 让孩子学会感恩
第41招 对孩子放手但不放纵
第42招 要引导孩子远离自私,学会分享
第43招 让孩子从小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第七章 言传身教,爷爷奶奶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第44招 办事不拖拉,防孩子模仿
第45招 不唠叨,防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第46招 在孩子面前克制自己的情绪
第47招 不说谎,更不能哄骗孩子
第48招 平时不说粗话,防孩子偷学
第49招 培养孩子早睡早起的习惯
第50招 引导孩子认清自己的长处
第51招 不用语言暴力污染孩子
第52招 别窝在家里,要全面解放孩子
第53招 别给孩子“当马骑”,谨防教育误区
第八章 教育孩子,祖辈与父辈这样分工最成功
第54招 做好配角不越位
第55招 别用隔代亲取代父爱母爱
第56招 祖父两辈要用一致的方法教育孩子
第57招 老人“重养轻教”,年轻父母怎么做
第58招 老人“横刀夺爱”,年轻父母该如何应对
第59招 老人不准管教孩子,年轻父母怎么做
第60招 老人当孩子面批评自己,年轻父母怎么做

精彩书摘

  生活中,很多老人都十分不愿意接受新的育儿理念,而是固执地认为一些老观念是最好的,总是爱说“光学书上的有什么用啊,重要的是实践,我都带大几个孩子了,什么样的育儿方法没经验过啊。”是的,养育孩子虽然不用完全照着书本上说的去做,但多懂一些书上科学的育儿方法毕竟是有好处的,对日常生活与孩子的成长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要知道,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是最好的养育孩子的方法,所以,聪明的爷爷奶奶在带养自己的宝贝孙子时,切不要沉湎于过去的老观念、老传统,一定要多采纳先进的育儿方法,才能使隔代教育事半功倍。
  综合分析老人的教育观念,归结到一点,就是大多数的爷爷奶奶们由于历史与自身的原因,已经与社会生活拉开了很大的距离。他们不了解未来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也不怎么懂得孩子的心理特征和成长规律,所以,在带养孙子时,往往不能持科学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这样就会不可避免地影响教育的质量与效果。那么,有没有什么解决的方法?对此,有关专家认为,爷爷奶奶应该树立现代化教育理念,注意以下几点: 要有健康的心理,要有健康、良好的生活方法。
  建立现代教育观念,改变过去固有的教育观念。
  建立平等民主的家庭关系,尊重孩子的意见,让孩子觉得自己也是家庭的主人。只有平等和睦的家庭气氛,孩子的性格才会更健康,因此,在讨论问题时,要让孩子有发言权。
  要培养孩子爱学习、生活自理、爱劳动的习惯。不要将分数看得太重,要培养孩子动手的能力。
  在新世纪,老人将是家庭教育中一支重要的教育力量,因此,应该充分利用、发现老人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作为新世纪的爷爷奶奶,一定要打开视野,放开观念,跟上时代的步伐。要敢于打破传统的教育观点,勇于接受新的育儿理念,从而打造高效的育儿法则。所以说,爷爷奶奶要学习一些现代化的教育方法,树立新的教育观念,通过各种渠道,如老年大学、家长学校等充实自己,做好孩子的领路人。
  ……

前言/序言


《智慧之泉:祖辈的育儿锦囊》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育儿的挑战与日俱增。年轻的父母们常常在信息爆炸的海洋中迷失方向,渴望找到一条行之有效的育儿之路。而那些传承了岁月智慧、饱经风霜的祖辈们,手中握着的是一份份宝贵的经验,一份份饱含深情的育儿秘籍。本书《智慧之泉:祖辈的育儿锦囊》并非一本照搬古籍或堆砌理论的育儿指南,它是一扇窗,让我们得以窥见那些充满温情与智慧的祖辈们,是如何以其独特的方式,孕育出健康、快乐、独立的孩子。 本书的核心在于“经验的传承”与“情感的链接”。它深入浅出地探讨了祖辈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扮演的独特角色,以及他们所拥有的、在现代育儿理念中可能被忽略却又至关重要的育儿智慧。这不是一套僵化的“招式”教学,而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一种润物无声的关怀,一种历久弥新的生活哲学。 第一篇:智慧的播种——祖辈的育儿理念与价值 在这一篇中,我们将首先深入探讨祖辈们所信奉的育儿核心理念。这些理念往往源自于他们自身的生活经历、社会环境以及对家庭和后代的深切期盼。 “慢”的艺术与“静”的力量: 祖辈们往往推崇一种“慢”的育儿节奏。他们不急于让孩子掌握过多的技能,不急于将孩子推向竞争的浪潮,而是强调让孩子在自然的状态下成长。他们懂得,孩子的成长如同种子发芽,需要时间、阳光和雨露,急不得。这份“慢”并非消极的等待,而是一种有意识的观察与引导,是在孩子心田里种下耐心与平和的种子。现代社会中,家长们常常焦虑于孩子的“起跑线”,而祖辈们的智慧提醒我们,真正的起跑线在于孩子内在的稳固与自信。此外,他们也深谙“静”的力量,懂得给予孩子安静的空间去探索、去思考,去感受周围的世界。这种“静”的环境,有助于孩子培养专注力、观察力和内省能力,远离浮躁与焦虑。 坚韧品格的塑造: 祖辈们经历过物质匮乏和生活艰辛的年代,他们深知“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道理。在育儿过程中,他们并非一味地溺爱,而是通过生活中的点滴,有意无意地向孙辈传递着坚韧不拔的精神。这可能体现在鼓励孩子自己动手解决问题,而不是立刻伸手帮忙;可能是让他们体验劳动的辛苦,从而懂得珍惜;也可能是面对挫折时,给予安慰,但更重要的是鼓励他们重新站起来,再次尝试。这种对坚韧品格的培养,是孩子未来人生道路上最宝贵的财富,能够帮助他们应对生活中的风雨,不被困难打倒。 感恩与惜物的价值观: 经历过朴素年代的祖辈,往往对生活怀有深深的感恩之心,对万物也倍加珍惜。他们会教导孩子要感谢父母的养育、老师的教诲,以及社会给予的一切。同时,他们也会强调“粒粒皆辛苦”,不浪费粮食,不随意丢弃物品。这种价值观的传递,不仅仅是简单的生活习惯,更是一种对生命、对自然的尊重,能够培养孩子成为一个有同情心、有责任感的人。 家庭的温暖与归属感: 在祖辈的眼中,家永远是孩子最坚实的后盾。他们所给予的,是无条件的爱与包容,是无论孩子在外遇到何种困难,家永远是避风港。这种深厚的家庭情感,能够为孩子提供强大的安全感和归属感,让他们在爱的滋养下,自信地走向世界。祖辈们用他们的陪伴、倾听和支持,构建了一个充满爱与温暖的家庭氛围。 第二篇:智慧的实践——祖辈的育儿方法与技巧 在理解了祖辈的育儿理念后,本书将进一步深入探讨他们是如何将这些理念融入到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形成了一套套充满智慧的育儿实践。 “玩”中学,在乐中育: 祖辈们的游戏,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意义。他们可能教孙辈玩一些传统的益智游戏,如棋类、猜谜语,这些游戏能够锻炼孩子的逻辑思维、记忆力和反应能力。也可能通过角色扮演、讲故事的方式,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理解道理。他们懂得,孩子最容易接受的教育,是寓教于乐的教育。这些游戏不仅仅是打发时间的工具,更是促进孩子身心发展的催化剂。 故事的力量: 祖辈们是天生的故事家。他们讲述的童年故事、民间传说、历史故事,不仅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更能传递知识、道德观念和人生智慧。这些故事,如同智慧的种子,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生根发芽,影响着他们对世界、对人生的认知。祖辈们的讲述方式,往往生动形象,饱含情感,更能触动孩子的心灵,让他们在听故事的同时,也学会了如何去感受、去理解。 厨房里的智慧: 厨房,是祖辈们展示育儿智慧的另一个重要场所。他们不仅教会孩子如何制作美味佳肴,更通过参与厨房的活动,传递了关于食材、烹饪以及食物来之不易的知识。让孩子参与洗菜、择菜、甚至简单的搅拌,都能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责任感,以及对食物的尊重。他们也会借此机会,讲解食物的营养价值,引导孩子形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生活技能的传授: 祖辈们通常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们会在日常生活中,不经意间将各种生活技能传授给孩子。这可能包括缝缝补补、修理小物件、认识植物、分辨天气等等。这些看似“老派”的技能,在如今的时代,依然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它们能够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生活的热爱。 情绪的安抚与引导: 面对孩子的情绪,祖辈们往往展现出非凡的耐心和智慧。他们不轻易否定孩子的情绪,而是先给予理解和倾听,然后通过拥抱、抚慰、或者讲一个能让孩子平静下来的小故事,来帮助孩子平复心情。他们懂得,引导孩子认识和管理自己的情绪,是孩子情商发展的重要一环。 第三篇:智慧的传承——祖辈与现代父母的育儿协同 本书的价值并非止于呈现祖辈的育儿智慧,更在于探讨如何将这份宝贵的经验与现代父母的育儿理念相结合,形成一种和谐互补的育儿模式。 理解与尊重: 现代父母需要理解祖辈们育儿方式背后的时代背景和情感需求,同时,祖辈们也需要理解现代社会的变化和年轻父母的育儿观念。相互理解与尊重是协同的基础。 取长补短,融合创新: 祖辈的经验是宝贵的财富,现代的育儿理论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将两者结合,可以取长补短,形成一套更适合现代家庭的育儿方案。例如,祖辈的耐心与生活技能,可以与现代科学的心理学和教育学知识相结合,更好地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沟通的桥梁: 本书倡导建立父母与祖辈之间有效的沟通机制。通过定期的交流,分享育儿的困惑与经验,共同商讨孩子的教育问题,避免代际之间的隔阂,形成育儿的统一战线。 情感的纽带: 祖辈的爱是孩子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书鼓励父母在接纳祖辈育儿智慧的同时,也给予祖辈足够的尊重和参与感,让他们在育儿过程中感受到自己的价值,从而进一步加深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纽带。 《智慧之泉:祖辈的育儿锦囊》不仅仅是一本书,它是一份关于爱、关于传承、关于成长的深刻思考。它邀请每一位读者,重新审视那些在时光长河中沉淀下来的智慧,从中汲取力量,用更从容、更温暖、更有效的方式,陪伴孩子走向美好的未来。在这本书中,您将找到的,不仅仅是育儿的“方法”,更是关于如何做一个有智慧、有温度的父母,以及如何与长辈建立更深厚情感连接的答案。

用户评价

评分

坦白讲,我买这本书之前有点担心内容会过于陈旧,毕竟现代育儿观念发展太快了。但出乎意料的是,这本书的内容既扎根于我们传统祖辈的智慧,又巧妙地融入了对现代儿童心理学的理解。它没有鼓吹要完全放弃传统,而是教我们如何“现代化”地运用这些传统优势。比如,关于“情感表达”的那几招,就完美结合了我们那个年代强调的“内敛”和现代社会推崇的“情绪觉察”。它让我明白,爱不一定非要用严肃的方式表达,一个温暖的拥抱,一次耐心的等待,其力量远胜于长篇大论的说教。这本书对我而言,更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我在育儿过程中那些固有的盲点和可以改进的地方,让我感受到了教育的无穷魅力和持续学习的必要性。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学会了六十个技巧,更是获得了一种面对未来挑战的自信和从容。

评分

我一直认为,隔代教育最难的就是“代沟”,我们用自己的经验去套用在现在的孩子身上,结果往往适得其反。这本书最厉害的地方就在于,它成功地搭建了祖辈和现代儿童之间的一座沟通桥梁。里面的“招数”非常接地气,没有复杂的心理学术语,都是些日常生活中随手可用的“小把戏”。比如,处理孩子“拖拉”的小妙招,我用了其中一个设定“时间竞赛”的方法,效果立竿见影,孩子竟然主动抢着去完成任务了。这让我意识到,教育孩子,有时候需要的不是“管教”,而是“引导”和“激发内在动力”。这本书的字里行间透着一股对孩子的信任和期待,这种积极的能量感染了我,让我更愿意放下身段,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去和他们相处。强烈推荐给所有想和孩子建立和谐关系的祖父母们。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育儿圣经!我最近刚入手,简直爱不释手。我一直苦恼于如何才能和我的小孙女建立更亲密的连接,毕竟现在的孩子和我们那个年代太不一样了。这本书里那些看似简单却蕴含着大智慧的“招数”,比如教孩子如何识别情绪、如何处理冲突,都非常实用。尤其是关于“耐心”的部分,作者用了很多生活化的例子,让我这个老人家茅塞顿开。我以前总是习惯性地替孩子做决定,现在学会了放手,看着她自己摸索着解决问题,那种成就感,比我直接告诉她答案要让她开心得多。这本书的排版也很舒服,字迹清晰,读起来完全没有压力,不像有些育儿书,看得我头都大了。我打算再买一本送给我邻居家的年轻父母,相信他们也会受益匪浅的。这本书带来的不仅是技巧,更是一种全新的育儿理念,让我这个“老古董”也跟上了时代的步伐,感觉自己又年轻了不少!

评分

这本书的结构设计非常巧妙,不像那种流水账式的指导手册,它更像是一本精心编排的“育儿故事集”。每一个“招数”后面都附带了一个简短的案例分析,让我能清晰地看到理论是如何在实际情境中应用的。我尤其欣赏它对“规则建立”的处理方式。很多家长都头疼孩子不守规矩,这本书里提出了一种“共同协商”的规则制定法,让我体会到,规则不是用来约束人的,而是用来保障大家都能快乐相处的框架。我按照书里说的,和我的孙女一起制定了周末活动的时间表,她对这个“自己参与制定”的规则的遵守度,远超我以往任何一次强制要求。这种赋予孩子“掌控感”的教育方式,是我以前从未想过的,这本书的启发价值真的太大了,它教会我如何“巧妙”地管理家庭关系。

评分

说实话,我一开始对这种“招数大全”类的书籍是持保留态度的,总觉得实践起来会很生硬,像是背诵教条。但是这本《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教孩子60招》完全颠覆了我的看法。它不是那种冰冷的理论说教,而是充满了浓浓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倾听”的章节,它强调的不是“听到了什么”,而是“听出了什么感受”。我试着用书里的方法和我的外孙进行了一次深入的交谈,发现他心里藏着好多小秘密,以前总觉得他小小年纪想什么呢,现在才明白,原来他也有他自己的小世界需要被尊重和理解。这本书就像一个老朋友在耳边细语,温柔而坚定地引导你成为一个更好的长辈。它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和下一代的关系,不再是居高临下的指导者,而是一个平等交流的伙伴。这种转变带来的亲密感,是任何物质奖励都无法比拟的。

评分

于善待“差生”,宽容“差生”。

评分

今天,在城市里,看一看自然美景,有时本来也并不需要都去到真正的乡野便能做到。只可惜,现如今,我的居所、我的城,你的边缘和某些隐秘角落,还能有多少天苍野茫、风萧水寒和原生态的花草树木所形成的那一抹荒凉?她离你、离我,有多切近、又有多遥远?

评分

题质疑、成果展示、心得交流、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疑难解析、观点验证、问题综述。

评分

说来,大到一个城市,小到一个社区、一所学校,总是会有一些带有荒凉之意的自然风景,如果都要想方设法地将其清理干净或用人工景观加以取代。我认为,这不是增色添美,而是减色减美;是为渊驱鱼、为丛驱雀。这样做,结果只有一个:让真正的美或更美的一种美无情地毁灭、彻底地消失。这和满足人们返朴归真、陶冶情操和获得美的享受的需要是背道而驰的。

评分

题质疑、成果展示、心得交流、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疑难解析、观点验证、问题综述。

评分

希望长辈能学到些东西!

评分

③我们的教师为了控制课堂,总担心秩序失控而严格纪律,导致紧张有余而轻松不足。轻松的氛围,使学生没有思想顾忌,没有思想负担,提问可以自由发言,讨论可以畅所欲言,回答不用担心受怕,辩论不用针锋相对。同学们的任何猜想、幻想、设想都受到尊重、都尽可能让他们自己做解释,在聆听中交流想法、

评分

话要说回来,我决不是一概排斥人工美。对于城乡建设,适当的绿化与美化是必要的,问题在于,与此同时,如果能够尽量留存和保护好一些似乎不太入眼的原生态荒凉景观,从而给人们提供独具特色、不可多得的原始美、自然美,方是明智和有识之举。

评分

希望长辈能学到些东西!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