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质书拥有目前电子书所没有的7个特征: 1. 当我买下一本纸质书时,我就完全拥有它了;但我买一本电子书的话,我只是租到它而已。 2. 纸质书可以拿到二手市场上卖,当它变为稀有版本以后还可以升值;电子书从来不会缺货,也没有相应的二手市场让我收回些许成本。 3. 纸质版的非小说类图书会比电子版便宜,而且它也可以在非小说类图书明显少很多的合法二手市场上出售,包括正规的廉价书市。 4. 我可以和别人合购传统图书,这是合法的,这样一来还可以进一步减少每个人所支付的费用(多年来我和我儿子合伙买了几本书,购买时我们都是拼账)。 5. 我的纸质图书可以无限制地借给其他人;如果幸运的话,一本电子书只可以借给另一个人2周(一旦借出一次,电子书就不能再借给别人了)。 6. 我只要买了纸质书,它就一直是我的;不像电子书,没有谁可以远程地把纸质书删除、替换、或是做任何干扰我对图书的所有权的事。 7. 随着我收藏的精装书越来越多,我也一样会面临空间限制的问题。到那时,我可以重新删选整理我的纸质书,把其中一些淘汰掉:要么拿到二手市场上去卖(见第三条),不过我更可能把它们捐给当地图书馆。那些图书馆还是传统运作模式,很乐意接受图书捐献。它们还会以公道的市场价格向我提供慈善捐助减税,减少的税款已经和二手书市场上的均价相当了。但是,我却不能把不再需要的电子书转卖或捐赠给任何人,只有自己留着。
评分此丛书是继中华书局理学丛书、新编诸子集成及续、史料笔记丛刊、易学典籍选刊、思想史资料丛刊后很好的一套系列丛书,可惜小时候没有好好积淀自己!
评分对于“版本”、“目录”之类,余只是小学生。最近看了大量的这方面的书籍,总体感觉好像没有入门。过去吾遇到别人拿来“古书”让我购买,通通放弃了,因为我是搞字画收藏的,对破破烂烂的书籍没有兴趣。现在想起来,很幼稚……
评分在书店的时候,手头只有一张超市的收银条,各自只能抄几句话。
评分 评分1简介三笑故事的一个重要载体是苏州弹词,最早的弹词曲本《三笑缘》为明代玉遮山人所作。现存最早所见 徐云志 年轻时的徐云志 的是清代乾隆55年重编,嘉庆5年的抄录本《最新编重辑曲调三笑姻缘》。徐云志是近百年来弹唱《三笑》艺术成就最高的弹词艺人。 徐云志(1901.11.17-1978.12.17) xú yún zhì 弹词宗师、“徐调”创始人、苏州弹词前辈名家。原名徐燮贤,小名荣生,艺名徐韵芝(19岁那年自己改名“云志”,意有“凌云壮志”之意!)。江苏苏州人。幼时家贫,出生在大太平巷,11岁迁居曹胡徐巷棉花弄,这一带为丝织工人集居区,从小随工人习唱小调、小曲。14岁投师夏莲生学弹词《三笑》,两年后离师登台单档演出于江浙一带。20世纪20年代初,他凭借嗓音好、音域宽的条件,在弹词唱腔体系的框架内,广泛吸收了民间山歌,小调,京剧露兰春唱腔,小贩叫卖声,道士通疏,寺庙诵经等音乐素材,创造了圆润软糯、婉转动听的新腔,并在演出中逐步受到听众欢迎,世称“徐调”,为现代苏州弹词的主要流派唱腔之一。1927年光裕社举行会书时,一回《点秋香》,一曲“徐调”,哄动评弹界,从此名传书坛成为响档。1933年,百代唱片公司为其录制了弹词开篇《狸猫换太子》(笔者注:《狸猫换太子》为系列开篇,共有十支开篇,由徐云志的好友顾坤甫专门为其创作,徐云志对其中的第七段《寇宫人》唱的最为满意,所以在百代公司录音时唱的便是这段,出版时仍定名《狸猫换太子》。同时出版的还有《三笑-兄妹相会》和《三笑-周美人上堂楼》。)一经出版,红透江南,风靡上海,这张唱片也与京剧名家周信芳先生的《打严嵩》一起成为了当时最为畅销的两张唱片。“徐调”是流传最广,影响最为深远的弹词流派唱腔之一。1943年,曾在上海市评话和弹词研究会出版《云行集》。 “徐调”的创始也为其它剧种和之后出现的弹词流派唱腔提供了借鉴的基础! 例如:弹词艺术家徐丽仙在其“丽调”创造过程中就吸收了“徐调”的运腔技巧。 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傅全香曾在谈艺时讲到:“到了四十年代,越剧唱腔已从〔四工腔〕时期发展到〔尺调腔〕时期。〔尺调腔〕在音乐上发展了,唱腔的音域丰富了,起伏也大了。戏中往往有大段抒发感情的唱腔,原来的曲调不足以表达人物复杂的感情,我就向京剧艺术家程砚秋和评弹老前辈徐云志学习。我对程派唱腔入了迷,于是就学着用真假声结合的演唱方法,高高低低的唱起来。但我开始唱时高音太尖,低音太粗,高低不匀。后来,我又学习徐云志的唱腔。他的唱腔人称“迷魂调”,听起来字断音不断,非常含蓄深情。那时候,我演完夜场回到家里,天天在收音机旁听徐云志先生的唱。久而久之,我把他的润腔方法学过来了。譬如,我在《梁山伯与祝英台》(楼台会)中唱的一句“白发老母指望谁”就是学习、借鉴了徐云志先生的润腔方法。”[1] 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尹桂芳也曾吸收过“徐调”的运腔技巧! 徐老成名后长期在上海演出,1956年1月21日年加入苏州市人民评弹团。说书风格鲜明,所起祝枝山、大踱,二刁等用色形象生动,令人捧腹,大腊梅、小石榴等脚色逼真传神逗人发笑;说表轻松活泼,幽默风趣,且常脸带微笑,犹如谈家常,给人以亲切感。 徐云志是江苏省第三、四届政协委员,第四届常务委员!苏州市第一至第五届政协委员;民盟苏州市第四届委员! 1951年11月9日,苏州评弹研究会上海分会在上海大众戏院举行捐献飞机大炮义演,徐云志参加了书戏《林冲》的演出。 1956年8月14日,参加苏州市先进生产代表会议。 1957年12月12日-17日,参加江苏省第一届曲艺汇演,获得了文化局给予的荣誉奖状。 1958年8月,在北京参加第一届全国曲艺观摩演出,同王鹰演出《三笑-追舟》。演出结束后收到了周恩来总理和董必武首长等中央领导同志的亲切接见。 1959年7月28日,参加在苏州市体育场和夏令游艺场举办的评弹流派大会串。
评分 评分正品,不错的一次购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