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园林与风景园林专业规划教材: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第2版)

高等院校园林与风景园林专业规划教材: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第2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程金水,刘青林 编
图书标签:
  • 园林植物
  • 遗传育种
  • 风景园林
  • 校园林
  • 高等教育
  • 教材
  • 园艺
  • 植物学
  • 专业规划
  • 第二版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林业出版社
ISBN:9787503849916
版次:2
商品编码:10756966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0-12-01
页数:52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高等院校园林与风景园林专业规划教材: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第2版)》分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阐述花卉主要性状遗传变异机理和育种途径,各论为重要有代表性花卉(包括观叶和草坪植物)的育种技术。由国内多年从事花卉遗传育种教学和科研的知名专家、教授撰写,内容翔实,理论联系实际,综合国内外先进成果,对教学和科研具有指导意义。书中附彩图,每章附有参考文献和思考题,可供自学复习时参考。

内页插图

目录

第2版前言
第1版前言
绪论
参考文献
第1章 遗传学概要
1.1 染色体的结构与行为
1.2 遗传的基本规律(孟德尔定律)
1.3 连锁遗传、基因定位与伴性遗传
1.4 基因及其表达
1.5 染色体畸变与基因突变
1.6 细胞质遗传与雄性不育
1.7 数量性状遗传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2章 花发育的遗传
2.1 花发育概述
2.2 成花诱导与花序的发育
2.3 花的发端与花芽的发育
2.4 花器官的发育
2.5 花型的发育(花发育的对称性)
2.6 花发育的调控及其育种应用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3章 花色与彩斑遗传
3.1 色素的类群及其生物合成
3.2 花色和色素
3.3 花色基因与遗传
3.4 彩斑遗传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4章 花香遗传
4.1 花香挥发物的生物合成
4.2 与花香相关的基因
4.3 花香产物的调控
4.4 花香基因工程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5章 重瓣性遗传
5.1 重瓣花的起源和形成机理
5.2 重瓣花遗传
5.3 影响重瓣花的因素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6章 茎发育与株型遗传
6.1 茎的发育与株型的多样性
6.2 植物激素与株型发育
6.3 株型遗传的一般规律
6.4 通过生物技术修饰株型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7章 种质资源
7.1 概念、分类和意义
7.2 栽培植物起源中心与园林植物品种的变异来源
7.3 中国园林植物种质资源的特点及成因
7.4 种质资源工作的主要内容
7.5 种质资源的研究
思考题
参考文献

……
第8章 引种驯化
第9章 选择育种
第10章 杂交育种
第11章 杂种优势利用
第12章 诱变育种
第13章 倍性育种
第14章 分子育种
第15章 品种登录、审定、保护与繁育
第16章 矮牵牛育种
第17章 万寿菊育种
第18章 菊花育种
第19章 兰花育种
第20章 香石竹育种
第21章 百合育种
第22章 荷花育种
第23章 郁金香育种
第24章 唐菖蒲育种
第25章 仙客来育种
第26章 梅花育种
第27章 牡丹芍药育种
第28章 月季育种
第29章 杜鹃花育种
第30章 荷花育种
第31章 桂花育种
第32章 丁香育种
第33章 玉兰育种
第34章 仙人掌与多肉植物育种
第35章 草坪植物育种
彩图

精彩书摘

园林事业是我国城乡建设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人们对园林事业的要求不断提高,不仅需要园林绿地和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发挥美化环境、提供优美游憩活动场地,还要求它们在改善环境、保护环境和恢复与建立生态平衡上做出贡献。因此,园林事业的功能是综合性的,其任务是多种多样的。
园林植物是园林事业的主要组成因素和重要内容。人们希望园林绿地中布置着丰富多彩、万紫千红、欣欣向荣、健康美丽的园林植物,也就是说,广大群众期待着所用园林植物既体现出物种多样性,又包含品种多样性(陈俊愉,1998)。我国被西方人士誉称为“园林之母”,意即野生和栽培花卉种质均极丰富,很多奇花嘉木及优良品种最初都是由我国传至世界各地的,如芍药、荷花、梅花、兰花、牡丹、山茶、萱草、杜鹃花等。
欧美等西方国家大量引种野生和国外栽培花卉并用以选育新品种,是近二三百年的事,近百年来尤甚。如欧美一般大城市的公私园林中,应用1000-3000种或更多的园林植物。对重要名花,更是用引入之种质通过杂交等手段,来大量选育新品种,如国际山茶协会登录的山茶品种达22000个,各国栽培应用的月季品种达25000之多(程金水,2000),由此可见园林植物遗传育种之重要性及其积累成果之突出性。
反观我国,不论在园林应用物种或栽培品种上,其多样性均远远落后于西方一般水平。如就城市所用园林植物物种而言,一般总数为数百个,即使在应用植物材料最为丰富的广州,也仅为1500种左右;至于品种多样性方面,我国也处于贫乏落后的局面,如“我国山茶栽培品种仅300多个,云南山茶140多个,差距何等之大”(程金水,2000),“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至少有200个品种以上(如河南鄢陵就有60个以上),现在已很少见,……”(陈俊愉,1998)由此可知,现在我们是大大落后了。
……

前言/序言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第2版)》教材内容介绍 第一章 绪论 本章旨在为读者建立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的宏观认识。我们将从园林植物的定义、重要性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入手,阐述遗传育种研究对于丰富园林植物种类、提升观赏品质、增强抗逆性以及满足多样化景观需求的关键作用。接着,本章将系统梳理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的历史发展脉络,重点介绍从传统的经验育种到现代分子育种的演进过程, highlighting major scientific breakthroughs and their impact on the field. Finally, we will outline the scope and objectives of this textbook, explaining how it aims to equip students with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s and advanced techniques in garden plant genetics and breeding, thereby fostering innov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e discipline. 第二章 园林植物的遗传基础 本章深入探讨园林植物遗传信息的载体及其传递机制。我们将从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出发,详细介绍DNA的分子结构、基因的组成与调控,以及染色体的数目、形态与变异。随后,本章将重点阐述孟德尔遗传定律在园林植物中的应用,包括单因子遗传、自由组合定律以及它们在预测杂种优势和设计育种方案中的指导意义。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进一步探讨更复杂的遗传现象,如连锁互换、多基因遗传、细胞质遗传以及环境对基因表达的影响,这些都对园林植物的性状表现产生重要作用。理解这些遗传基础,对于解析园林植物的性状差异、预测杂交后代的表现,以及制定有效的育种策略至关重要。 第三章 园林植物的育种方法 本章系统介绍园林植物的各类育种方法,涵盖了从传统到现代的多种技术。我们将从群体选择和家系选择等传统选择育种方法讲起,解释其原理、优缺点以及在园林植物选育中的应用。接着,重点介绍杂交育种技术,包括不同类型杂交(如远缘杂交、异源杂交)的设计与实施,以及如何利用杂种优势培育新品种。随后,本章将详细阐述诱变育种技术,包括物理诱变(如射线处理)和化学诱变的应用,以及如何筛选和鉴定优异突变体。此外,我们还将介绍染色体工程技术,如多倍体育种、染色体加倍、染色体加倍以及染色体工程在改善园林植物性状中的作用。最后,本章将引入组织培养技术在快速繁殖、无性系繁育以及创制新品种中的应用。 第四章 园林植物的分子遗传学与育种 本章聚焦于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园林植物遗传育种中的前沿应用。我们将从分子标记技术入手,详细介绍RFLP、SSR、AFLP、SNP等常用标记的原理、特点及其在基因定位、种质资源鉴定、遗传多样性分析和分子辅助选择中的应用。随后,本章将深入探讨基因工程技术,包括基因克隆、载体构建、转化方法(如农杆菌介导法、基因枪法)以及转基因园林植物的性状改良,例如抗病性、抗逆性、花色和形态的改变。我们还将介绍基因组学在园林植物研究中的应用,如基因组测序、基因功能分析以及基因组辅助育种策略。此外,本章还将探讨基因编辑技术(如CRISPR/Cas9)在园林植物育种中的潜力,其精确、高效的特点为创造具有特定优良性状的园林植物提供了新的途径。 第五章 园林植物的抗逆性遗传与育种 本章专门探讨园林植物应对环境胁迫的遗传基础及其育种对策。我们将详细分析各种环境胁迫因素,如干旱、盐碱、高温、低温、病虫害等,对园林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随后,本章将深入研究园林植物抗逆性的遗传机制,包括抗逆基因的鉴定、抗逆性状的遗传规律以及相关的生理生化调控途径。在此基础上,我们将重点介绍针对不同抗逆性的育种策略,例如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抗逆品种、通过基因工程改良抗逆性、以及多基因聚合育种等。本章旨在为培育能够适应严峻生态环境、减少化学品使用、提高景观持久性的园林植物提供科学指导。 第六章 园林植物的观赏性状遗传与育种 本章侧重于影响园林植物观赏价值的关键性状的遗传规律与育种方法。我们将分析花色、花型、叶色、株型、香味、花期等观赏性状的遗传基础,探讨其多基因控制的复杂性以及环境因素的影响。随后,本章将重点介绍针对这些观赏性状的育种策略,包括利用杂交育种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培育色彩新颖、形态独特、花期延长的品种。我们还将探讨如何通过基因工程和基因编辑技术精确调控观赏性状的表达,例如创造具有特殊花色或香味的园林植物。此外,本章还将涉及如何利用遗传多样性资源,挖掘和选育具有潜在观赏价值的新品种,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景观美化需求。 第七章 园林植物的种质资源评价与利用 本章强调种质资源在园林植物遗传育种中的基础性地位。我们将系统介绍园林植物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鉴定和评价方法,包括形态学评价、细胞学评价、生物化学评价和分子标记评价等。在此基础上,本章将详细阐述种质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以及如何通过科学评价发掘具有育种价值的优异种质。随后,我们将探讨种质资源的有效利用策略,包括优异基因的挖掘与引进、种质的改良与创新,以及如何构建高效的育种材料库。本章旨在为园林植物育种工作者提供一个全面了解和有效利用现有种质资源的技术框架,为新品种的创制奠定坚实基础。 第八章 园林植物的育种新技术与发展趋势 本章展望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新兴技术。我们将介绍高通量基因分型技术、全基因组选择(GBS)、基因组选择(GS)等在加速园林植物育种进程中的应用。此外,本章还将探讨合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以及大数据分析在园林植物育种中的潜在应用,例如设计和构建具有特定功能的基因组,以及利用大数据预测育种效果。我们还将分析园林植物育种在应对气候变化、提升生态功能性、发展特色景观等方面的挑战与机遇。最后,本章将对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强调可持续性、智能化和精准化育种的重要性。 第九章 园林植物品种选育与推广 本章将园林植物育种工作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我们将详细介绍一个典型的园林植物新品种选育流程,包括育种目标设定、育种材料选择、杂交与群体构建、苗期选择、鉴定与评价、以及品种权申请与保护等环节。随后,本章将重点探讨园林植物新品种的推广策略,包括市场调研、品种展示、技术培训、示范推广以及政策支持等。我们还将分析品种推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本章旨在帮助学生理解育种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所需的各个环节,为他们未来从事园林植物育种与推广工作提供实践指导。 第十章 园林植物的生物技术育种案例分析 本章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加深读者对前面章节所介绍的遗传育种原理和技术的理解。我们将精选不同类型园林植物(如观花、观叶、观果、观姿等)的育种案例,系统剖析其育种背景、育种目标、所采用的育种技术(包括传统育种、分子育种、基因工程等)、育种过程以及最终取得的成效。通过对这些成功案例的深入研究,读者可以直观地了解各种育种技术的优势和局限性,学习成功的育种经验,并从中获得启发,为自己的育种实践提供参考。 附录 本附录提供了一些与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相关的辅助信息,例如常用园林植物分类、遗传学常用术语解释、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等。这些内容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全面的参考资料,方便其在学习和研究过程中查阅和应用。

用户评价

评分

坦白说,我对这类专业教材的“陈旧感”一直抱有警惕。很多教材内容更新速度跟不上科技发展的步伐,读起来就像在啃化石。但这次看到《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第2版)》这个标题,我立刻产生了好奇心,特别是“第2版”这个字眼暗示了内容的更新迭代。在园林领域,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越来越直接,比如极端天气频率增加、新的病虫害不断出现。这要求我们的植物材料必须具备更强的适应性和稳定性。我非常想了解,第二版中是否引入了关于气候适应性育种的新章节?例如,如何利用杂交育种或转基因技术来提高植物对干旱、盐碱地的耐受性?更进一步,我对如何将这些复杂的遗传学概念转化为可操作的园林应用方案很感兴趣。如果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育种案例,展示从目标性状确定、杂交选育到品种推广的完整流程,并且附带一些精美的图表来解释复杂的遗传图谱或分子标记数据,那将极大地提高教材的实用性和可读性。对于年轻的园林规划师来说,理解植物的“DNA密码”是未来竞争力的核心。

评分

我一直认为,园林规划的最高境界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而植物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媒介。《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第2版)》这本书,如果能真正做到“高等院”的级别,那么它对生态功能性的强调必然是深刻的。我关注的重点是如何利用育种技术来强化植物的生态服务功能。比如,在空气净化方面,哪些植物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吸收效率更高,我们能否通过基因改良来放大这一特性?在固碳减排方面,不同生长速度和生物量的植物在育种上的差异如何体现?书中是否会涉及对根系结构改良的研究,以增强土壤保持能力、减少城市径流?我希望看到超越传统分类学的视角,转而采用功能群落的角度来审视植物的遗传改良。如果它能提供一个清晰的框架,说明如何从生态系统的角度出发,来设定育种的优先级和目标,那么这本书的价值就远远超出了单纯的植物学范畴,而是上升到了城市生态系统管理的高度。

评分

从教学角度来看,一本优秀的教材必须具备清晰的逻辑结构和良好的引导性。《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第2版)》作为规划专业的基础课程用书,其核心任务之一是为学生构建一个扎实的知识体系。我希望看到它在基础理论讲解上做到深入浅出,特别是对于那些非遗传学背景的学生。例如,在阐述染色体变异或多倍体育种时,是否能配以清晰的、与园林植物实例紧密相关的图示或流程图?此外,对于一个“第2版”,我非常期待它能增加与当前主流信息技术结合的部分。比如,如何利用大数据分析历史育种数据,预测最佳杂交组合;或者介绍一些基于人工智能辅助的表型分析方法。教材的章节编排是否合理,能否引导学生逐步从基础概念过渡到复杂的前沿研究,例如转座子介导的突变在创建新颖景观特性中的潜在应用。如果它能提供丰富的课后习题和案例分析,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迁移到实际的园林项目选择和植物评价中,那么它无疑将是一部极具示范意义的优秀教材。

评分

这本《高等院校园林与风景园林专业规划教材: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第2版)》的出版,对于我们这些在园林设计和规划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从业者来说,无疑是一份及时的馈赠。我特别关注的是它在理论与实践结合方面的深度。我们都知道,传统的园林设计往往受限于现有植物品种的特性,这极大地限制了设计师的想象力和作品的独特性。然而,这本书似乎在探讨如何通过现代育种技术,培育出更符合城市生态需求、观赏价值更高、抗逆性更强的园林植物。我期待看到它如何详细阐述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基因编辑技术在园林植物改良中的应用案例。比如,在应对日益严峻的城市热岛效应时,我们急需能够在大气污染严重、土壤条件差的环境下依然保持旺盛生长和良好冠形的乔木品种。这本书如果能提供一些关于如何通过遗传学手段定向改良这些性状的思路和方法,那将是极具价值的。它不仅仅是一本教材,更像是一座连接前沿科研成果与实际园林绿化工程之间的桥梁,帮助我们从“被动接受”现有植物资源,转向“主动设计”我们需要的植物景观元素。这种前瞻性的视角,对于推动整个行业的技术升级,是至关重要的。

评分

作为一个资深的景观设计师,我更看重的是教材对于“美学”和“功能性”平衡的探讨。园林植物的选择绝非仅仅追求生物学上的“强健”,视觉上的吸引力同样不可或缺。遗传育种的目标之一就是创造出具有独特花色、叶形、树姿的园艺新品种。我期望这本书能深入探讨育种目标是如何服务于景观美学的。例如,如何通过遗传手段控制植物的株型,使其更适合高密度城市空间的小尺度绿化?或者,如何稳定培育出具有特定开花期或叶片色彩变化规律的植物,以配合全年性的季节景观设计?如果书中仅仅停留在基础的孟德尔遗传定律层面,那对我们来说价值有限。真正吸引我的是那种跨学科的思维碰撞:当一位遗传学家与一位景观美学专家对话时,他们会如何共同设计一个理想的“城市之树”?书中对育种伦理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讨论也至关重要,毕竟我们在创造新品种的同时,不能以牺牲野生种群为代价。

评分

1902年,京师大学堂藏书楼建立,是我国最早的现代新型图书馆之一。现有各类馆藏600万册(件),馆藏中以150万册中文古籍为世界瞩目,其中20万册5至18世纪的珍贵书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此外,外文善本、金石拓片、1949年前出版物的收藏均名列国内图书馆前茅,为研究家所珍视。近年来大量引进的国内外数字资源,包括各类数据库、电子期刊、电子图书和学位论文在内已达到数十万种,深受读者欢迎。

评分

重庆图书馆是中国大型综合性的公共图书馆,是重庆市主要的文献信息收集交流和服务中心,也是重庆对外文化交流的窗口。现有员工173人,设有图书、报刊、缩微、电子文献及历史文献、科技文献阅览、外借、参考咨询等八个对外服务窗口。

评分

园林事业是我国城乡建设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人们对园林事业的要求不断提高,不仅需要园林绿地和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发挥美化环境、提供优美游憩活动场地,还要求它们在改善环境、保护环境和恢复与建立生态平衡上做出贡献。因此,园林事业的功能是综合性的,其任务是多种多样的。园林植物是园林事业的主要组成因素和重要内容。人们希望园林绿地中布置着丰富多彩、万紫千红、欣欣向荣、健康美丽的园林植物,也就是说,广大群众期待着所用园林植物既体现出物种多样性,又包含品种多样性(陈俊愉,1998)。我国被西方人士誉称为园林之母,意即野生和栽培花卉种质均极丰富,很多奇花嘉木及优良品种最初都是由我国传至世界各地的,如芍药、荷花、梅花、兰花、牡丹、山茶、萱草、杜鹃花等。欧美等西方国家大量引种野生和国外栽培花卉并用以选育新品种,是近二三百年的事,近百年来尤甚。如欧美一般大城市的公私园林中,应用1000-3000种或更多的园林植物。对重要名花,更是用引入之种质通过杂交等手段,来大量选育新品种,如国际山茶协会登录的山茶品种达22000个,各国栽培应用的月季品种达25000之多(程金水,2000),由此可见园林植物遗传育种之重要性及其积累

评分

上海图书馆是大型的综合性研究型公共图书馆,于1952年7月建馆。1996年前,上海图书馆位于南京西路325号,于1996年迁入新馆。上海图书馆新馆是上海的十大标志性文化设施之一,位于淮海中路,是全国第一家省市级图书情报联合体,是世界十大图书馆之一。现有馆藏各类文献达4998万册(件)。图书的流通量每年达1600万余册。图书馆设有各类阅览室和专室32个,阅览座位3000多个,个人研究室20间。上海图书馆全年365天每天开放。上海图书馆每天进馆人数达8000人次,双休日达上万人次。

评分

作为教材很有用啊, 京东的书还很全面

评分

1902年,京师大学堂藏书楼建立,是我国最早的现代新型图书馆之一。现有各类馆藏600万册(件),馆藏中以150万册中文古籍为世界瞩目,其中20万册5至18世纪的珍贵书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此外,外文善本、金石拓片、1949年前出版物的收藏均名列国内图书馆前茅,为研究家所珍视。近年来大量引进的国内外数字资源,包括各类数据库、电子期刊、电子图书和学位论文在内已达到数十万种,深受读者欢迎。

评分

藏书440万册,1951年建馆

评分

喜欢,会一直在京东购书发货真是出乎意料的快,昨天下午订的货,第二天一早就收到了,赞一个,书质量很好,正版。独立包装,每一本有购物清单,让人放心。帮人家买的书,周五买的书,周天就收到了,快递很好也很快,包装很完整,跟同学一起买的两本,我们都很喜欢,谢谢!今天家里没有牛奶了,我和妈妈晚上便去门口的苏果便利买了一箱牛奶和一点饮料。刚好,苏果便利有一台电脑坏了,于是便开启了另外一台电脑。因为开电脑和调试的时间,队伍越排越长。过了5分钟,有一个阿姨突然提出把键盘换了,这样就能刷卡了。我妈妈就在旁边讲了一句键盘不能热插拔,必须要重启。那个阿姨好像没听见,还在坚持已见。我提出妈妈,我们不要在这家店卖了吧!又不是在其他地方买不到。妈妈看了看队伍,同意了。我们把东西一放,就去了另一家百货。我提出要换另一家店不是只因为这队伍太长,还有店员素质之差。

评分

藏书700万册,1952年建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