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白说,我对这类专业教材的“陈旧感”一直抱有警惕。很多教材内容更新速度跟不上科技发展的步伐,读起来就像在啃化石。但这次看到《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第2版)》这个标题,我立刻产生了好奇心,特别是“第2版”这个字眼暗示了内容的更新迭代。在园林领域,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越来越直接,比如极端天气频率增加、新的病虫害不断出现。这要求我们的植物材料必须具备更强的适应性和稳定性。我非常想了解,第二版中是否引入了关于气候适应性育种的新章节?例如,如何利用杂交育种或转基因技术来提高植物对干旱、盐碱地的耐受性?更进一步,我对如何将这些复杂的遗传学概念转化为可操作的园林应用方案很感兴趣。如果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育种案例,展示从目标性状确定、杂交选育到品种推广的完整流程,并且附带一些精美的图表来解释复杂的遗传图谱或分子标记数据,那将极大地提高教材的实用性和可读性。对于年轻的园林规划师来说,理解植物的“DNA密码”是未来竞争力的核心。
评分我一直认为,园林规划的最高境界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而植物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媒介。《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第2版)》这本书,如果能真正做到“高等院”的级别,那么它对生态功能性的强调必然是深刻的。我关注的重点是如何利用育种技术来强化植物的生态服务功能。比如,在空气净化方面,哪些植物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吸收效率更高,我们能否通过基因改良来放大这一特性?在固碳减排方面,不同生长速度和生物量的植物在育种上的差异如何体现?书中是否会涉及对根系结构改良的研究,以增强土壤保持能力、减少城市径流?我希望看到超越传统分类学的视角,转而采用功能群落的角度来审视植物的遗传改良。如果它能提供一个清晰的框架,说明如何从生态系统的角度出发,来设定育种的优先级和目标,那么这本书的价值就远远超出了单纯的植物学范畴,而是上升到了城市生态系统管理的高度。
评分从教学角度来看,一本优秀的教材必须具备清晰的逻辑结构和良好的引导性。《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第2版)》作为规划专业的基础课程用书,其核心任务之一是为学生构建一个扎实的知识体系。我希望看到它在基础理论讲解上做到深入浅出,特别是对于那些非遗传学背景的学生。例如,在阐述染色体变异或多倍体育种时,是否能配以清晰的、与园林植物实例紧密相关的图示或流程图?此外,对于一个“第2版”,我非常期待它能增加与当前主流信息技术结合的部分。比如,如何利用大数据分析历史育种数据,预测最佳杂交组合;或者介绍一些基于人工智能辅助的表型分析方法。教材的章节编排是否合理,能否引导学生逐步从基础概念过渡到复杂的前沿研究,例如转座子介导的突变在创建新颖景观特性中的潜在应用。如果它能提供丰富的课后习题和案例分析,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迁移到实际的园林项目选择和植物评价中,那么它无疑将是一部极具示范意义的优秀教材。
评分这本《高等院校园林与风景园林专业规划教材: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第2版)》的出版,对于我们这些在园林设计和规划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从业者来说,无疑是一份及时的馈赠。我特别关注的是它在理论与实践结合方面的深度。我们都知道,传统的园林设计往往受限于现有植物品种的特性,这极大地限制了设计师的想象力和作品的独特性。然而,这本书似乎在探讨如何通过现代育种技术,培育出更符合城市生态需求、观赏价值更高、抗逆性更强的园林植物。我期待看到它如何详细阐述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基因编辑技术在园林植物改良中的应用案例。比如,在应对日益严峻的城市热岛效应时,我们急需能够在大气污染严重、土壤条件差的环境下依然保持旺盛生长和良好冠形的乔木品种。这本书如果能提供一些关于如何通过遗传学手段定向改良这些性状的思路和方法,那将是极具价值的。它不仅仅是一本教材,更像是一座连接前沿科研成果与实际园林绿化工程之间的桥梁,帮助我们从“被动接受”现有植物资源,转向“主动设计”我们需要的植物景观元素。这种前瞻性的视角,对于推动整个行业的技术升级,是至关重要的。
评分作为一个资深的景观设计师,我更看重的是教材对于“美学”和“功能性”平衡的探讨。园林植物的选择绝非仅仅追求生物学上的“强健”,视觉上的吸引力同样不可或缺。遗传育种的目标之一就是创造出具有独特花色、叶形、树姿的园艺新品种。我期望这本书能深入探讨育种目标是如何服务于景观美学的。例如,如何通过遗传手段控制植物的株型,使其更适合高密度城市空间的小尺度绿化?或者,如何稳定培育出具有特定开花期或叶片色彩变化规律的植物,以配合全年性的季节景观设计?如果书中仅仅停留在基础的孟德尔遗传定律层面,那对我们来说价值有限。真正吸引我的是那种跨学科的思维碰撞:当一位遗传学家与一位景观美学专家对话时,他们会如何共同设计一个理想的“城市之树”?书中对育种伦理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讨论也至关重要,毕竟我们在创造新品种的同时,不能以牺牲野生种群为代价。
评分1902年,京师大学堂藏书楼建立,是我国最早的现代新型图书馆之一。现有各类馆藏600万册(件),馆藏中以150万册中文古籍为世界瞩目,其中20万册5至18世纪的珍贵书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此外,外文善本、金石拓片、1949年前出版物的收藏均名列国内图书馆前茅,为研究家所珍视。近年来大量引进的国内外数字资源,包括各类数据库、电子期刊、电子图书和学位论文在内已达到数十万种,深受读者欢迎。
评分重庆图书馆是中国大型综合性的公共图书馆,是重庆市主要的文献信息收集交流和服务中心,也是重庆对外文化交流的窗口。现有员工173人,设有图书、报刊、缩微、电子文献及历史文献、科技文献阅览、外借、参考咨询等八个对外服务窗口。
评分园林事业是我国城乡建设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人们对园林事业的要求不断提高,不仅需要园林绿地和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发挥美化环境、提供优美游憩活动场地,还要求它们在改善环境、保护环境和恢复与建立生态平衡上做出贡献。因此,园林事业的功能是综合性的,其任务是多种多样的。园林植物是园林事业的主要组成因素和重要内容。人们希望园林绿地中布置着丰富多彩、万紫千红、欣欣向荣、健康美丽的园林植物,也就是说,广大群众期待着所用园林植物既体现出物种多样性,又包含品种多样性(陈俊愉,1998)。我国被西方人士誉称为园林之母,意即野生和栽培花卉种质均极丰富,很多奇花嘉木及优良品种最初都是由我国传至世界各地的,如芍药、荷花、梅花、兰花、牡丹、山茶、萱草、杜鹃花等。欧美等西方国家大量引种野生和国外栽培花卉并用以选育新品种,是近二三百年的事,近百年来尤甚。如欧美一般大城市的公私园林中,应用1000-3000种或更多的园林植物。对重要名花,更是用引入之种质通过杂交等手段,来大量选育新品种,如国际山茶协会登录的山茶品种达22000个,各国栽培应用的月季品种达25000之多(程金水,2000),由此可见园林植物遗传育种之重要性及其积累
评分上海图书馆是大型的综合性研究型公共图书馆,于1952年7月建馆。1996年前,上海图书馆位于南京西路325号,于1996年迁入新馆。上海图书馆新馆是上海的十大标志性文化设施之一,位于淮海中路,是全国第一家省市级图书情报联合体,是世界十大图书馆之一。现有馆藏各类文献达4998万册(件)。图书的流通量每年达1600万余册。图书馆设有各类阅览室和专室32个,阅览座位3000多个,个人研究室20间。上海图书馆全年365天每天开放。上海图书馆每天进馆人数达8000人次,双休日达上万人次。
评分作为教材很有用啊, 京东的书还很全面
评分1902年,京师大学堂藏书楼建立,是我国最早的现代新型图书馆之一。现有各类馆藏600万册(件),馆藏中以150万册中文古籍为世界瞩目,其中20万册5至18世纪的珍贵书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此外,外文善本、金石拓片、1949年前出版物的收藏均名列国内图书馆前茅,为研究家所珍视。近年来大量引进的国内外数字资源,包括各类数据库、电子期刊、电子图书和学位论文在内已达到数十万种,深受读者欢迎。
评分藏书440万册,1951年建馆
评分喜欢,会一直在京东购书发货真是出乎意料的快,昨天下午订的货,第二天一早就收到了,赞一个,书质量很好,正版。独立包装,每一本有购物清单,让人放心。帮人家买的书,周五买的书,周天就收到了,快递很好也很快,包装很完整,跟同学一起买的两本,我们都很喜欢,谢谢!今天家里没有牛奶了,我和妈妈晚上便去门口的苏果便利买了一箱牛奶和一点饮料。刚好,苏果便利有一台电脑坏了,于是便开启了另外一台电脑。因为开电脑和调试的时间,队伍越排越长。过了5分钟,有一个阿姨突然提出把键盘换了,这样就能刷卡了。我妈妈就在旁边讲了一句键盘不能热插拔,必须要重启。那个阿姨好像没听见,还在坚持已见。我提出妈妈,我们不要在这家店卖了吧!又不是在其他地方买不到。妈妈看了看队伍,同意了。我们把东西一放,就去了另一家百货。我提出要换另一家店不是只因为这队伍太长,还有店员素质之差。
评分藏书700万册,1952年建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