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一奎畢生的醫學理念及臨床經驗均匯於《赤水玄珠》一書,又稱《孫氏醫書三種》。《赤水玄珠》自明末至民國初年經多次翻刻,後世主要流傳版本有明代古歙縣刻本及日本明曆三年刻本兩種、清代汲古閣書局刻本及東佛鎮天寶樓刻本兩種及民國初年上海著易堂書局銅印本。此次校書工作主要參考瞭中國中醫科學院圖書館館藏日本明曆三年丁酉風月堂左衛門刊本(後簡稱“日刻本”或“原本”)、古歙黃鼎明萬曆二十四年丙申刻本(後皆簡稱“古歙縣本”)、清汲古閣書局刻本(後皆簡稱“汲古閣本”)、清東佛鎮天寶樓刻本、欽定四庫全書本(後皆簡稱“四庫本”)及民國初年上海著易堂書局銅印本(後皆簡稱“著易堂本”)。
評分東西非常好,這本藥書一定非常有用,好評好評,不過價格有點貴,希望繼續努力,把更好質量帶給消費者,讓消費者滿意,加油!
評分紙張厚實,字體優美,印刷優良,裝訂精美。
評分前七期30捲於1918~1934年陸續刊行。其中前三期閤編為醫方,按治陰虛勞熱、治喘息、治消渴、治淋濁等證候分34類,收錄奇效驗方180餘首;第四期為中西藥物講義,介紹中藥80餘味,常用西藥近50味;第五期為醫論醫話;第六期為醫案,栽虛勞喘嗽、血病、肢體疼痛等臨床驗案百餘則;第七期為傷寒論講義,係張氏去世後,其子張蔭潮整理遺稿後付梓而成,並附溫病遺方8首;第八期為其孫張銘勛1957年所獻張氏未齣版的遺稿。此書是張锡純一生臨床經驗的總結,不僅內容豐富,且獨樹一幟,中西結閤,大膽創新,在醫林中影響頗深,被譽為“第一可法之書”,具有較高的臨床實用性和參考價值。
評分字跡清晰紙張不錯不錯包裝好是正版美中不足配送中磕瞭書角總的來說那個可以
評分神農本草經經典醫書,吃透本草纔能開好方,下好藥。
評分活動價購得,專業書籍,值得研習。
評分 評分前七期30捲於1918~1934年陸續刊行。其中前三期閤編為醫方,按治陰虛勞熱、治喘息、治消渴、治淋濁等證候分34類,收錄奇效驗方180餘首;第四期為中西藥物講義,介紹中藥80餘味,常用西藥近50味;第五期為醫論醫話;第六期為醫案,栽虛勞喘嗽、血病、肢體疼痛等臨床驗案百餘則;第七期為傷寒論講義,係張氏去世後,其子張蔭潮整理遺稿後付梓而成,並附溫病遺方8首;第八期為其孫張銘勛1957年所獻張氏未齣版的遺稿。此書是張锡純一生臨床經驗的總結,不僅內容豐富,且獨樹一幟,中西結閤,大膽創新,在醫林中影響頗深,被譽為“第一可法之書”,具有較高的臨床實用性和參考價值。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